布依戲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之壹。布依戲以前叫“土戲”、“歡喜”,在布依語裏叫“古藝”。冊亨縣布依戲主要流傳於馬喬鎮、牙塔鎮、陽壩鎮、碧攸鄉、巴度鎮、百口鄉、雙江、柘樓鎮等地。
冊亨布依戲是用布依語演唱的壹種戲曲,是在布依八音唱法(板凳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據半灣戲班撰寫的史料《歡喜梨園》記載,布依戲至少形成於1741年(清乾隆六年),距今已有270多年的歷史。
2.侗戲
侗戲流行於貴州省的黎平縣、榕江縣、從江縣,廣西自治區的三江侗族自治縣和湖南省通道自治縣的部分侗族村寨。黎平位於貴州省東南部,東與湖南靖州、通道接壤,南接廣西三江,西北與從江、榕江、劍河、金平接壤。它是貴州、湖南和廣西三省的邊界。全縣民族眾多,侗族占60%以上。
侗戲大致可分為兩類:壹是侗族民間故事,如《竹郎娘梅》、《葉朗》、《莽歲》、《刀妹》等。壹是改編或改編自漢小說、戲曲,如梅良玉、秦香蓮、梁祝等,也有連臺劇,如梁的《走好坐夜》、《上窯》、《鬥盧文秀》等。
3.福泉陽西
福泉陽戲的正式演出每年舉行三次。農歷正月初壹演出,演出時間4天4夜;第二場演出是在農歷五月十三日“單刀會”當天,為紀念關羽,在當地關帝廟前演出1天;第三場演出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舉行,紀念神話中的二郎神和歷史上的二郎神(川主、水神),祈求壹方平安。此外,它還為民間“許願”表演,但比正式表演簡單得多。
福泉陽西由內壇和外壇組成。內壇是二十四壇的祭祀儀式,具有許願的性質,所以民間又稱為“楊歡戲”、“許願戲”或“許願戲”。有開壇、發布官令、整頓清朝、祭神等二十四禮,還有“上刀山”、“下火海”、“頂華蓋”等。
4.思南燈籠
起源於唐代,盛行於明末清初。由於歷史原因,思南花燈受鄰省影響較大。並且自漢代以來,隨著漢族的不斷遷徙,中原文化、吳越文化、巴楚文化相繼進入,並與土著文化長期共存,使得思南花燈有了很大的融合。明清時期,思南燈會活動頻繁,表演多在自然村落組織,有燈會和導演,即燈架。
思南燈在貴州戲劇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農民生產勞動的必然產物。它的題材、內容、形式都來源於人們的日常生活,濃郁的鄉土氣息,委婉的唱腔,高亢激昂的燈籠打擊樂,美麗迷人的舞蹈,漂亮別致的服飾道具,深受人們的青睞。
5.金雞舞
苗族的錦雞舞主要分布在丹寨縣雅會鄉的葉蓋、當造、伽師、排堡、南群、賈培、馬嶴、洋縣、陽高、雅會、松龍等苗族村寨。
錦雞舞本來的作用是祭祀祖先,只有在12 1的祭鼓活動中才能跳,用來喚醒祖先,在活動結束後送他們回到安息的地方。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錦雞舞也被廣泛應用於“吃新節”、“跳月亮”以及大型慶典的迎賓禮儀活動中。
6.布依族的“溫當木”
布依族民間舞蹈“溫當木”流行於貴州省荔波縣東塘鄉和翁昂鄉。該縣山川秀美,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因其喀斯特面積大、地貌多樣、生物豐富,於2007年6月27日與雲南石林、重慶武隆壹起被申報為“中國南方喀斯特”,被31世界遺產大會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Wendam”在中文翻譯中是“侏儒舞”的意思。舞蹈別出心裁地在肚子上畫出可愛的胖娃娃形象,用大筐蓋蓋住真人的臉和胸,作為布依族的帽子道具,再利用腰腹肌肉的表現力,造成人物豐富的表情變化。
7.苗族遷徙舞蹈
分布在貴州省赫章縣、赫哲縣、樂可等鄉鎮。苗族大遷徙舞名為“足停”,意為給赫章苗族找壹個居住的地方,記錄苗族遷徙的歷史過程。
苗族遷徙舞蹈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它以舞蹈的形式記錄了先民的遷徙過程,舞蹈場面宏大,古歌悠遠,舞步緩慢。有些舞蹈動作,如《鄉愁》《回眸》,難以離開故土,讓觀眾淚流滿面。苗族遷徙舞在赫章苗族中影響很大,是苗族千百年來在艱苦環境中形成的民族精神的直觀載體。
參考資料:
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第壹批遺產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貴州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