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欄跑包括男子1100米欄、女子100米欄、男女400米欄等。以上項目都是由10組欄組成的,只是欄的高度和距離不同,所以這些項目在壹些技術環節上是不壹樣的,但是他們的跨欄技術都是* * *,按照普通高校欄來說。設立男子1100米欄和女子100米欄。現在以男子1100米欄為例,介紹跨欄跑技術。
(壹)跨欄跑的基本技能
1,開始第壹個跨欄技術
起跑的過程和短跑基本相同。壹般出發到第壹個跨欄點采用8步,出發腳要放在前面的起跑器上。起跑後,筆記本電腦會比沖刺時擡得更快。
2、跨欄技術
跨欄跑是跨欄技術的關鍵部分,由跳躍、飛越欄和落在下欄組成。
(1)越障前保持較高速度,最後壹步比前壹步小1 cm左右,然後在跨腿支撐地面時,擺動腿從擡起開始向前擺動,然後大腿開始折疊,迫使膝關節超過腰部。
兩腿壹起蹬擺完成跨步動作時上身前傾,擺腿的另壹只手臂向前上方擺動,另壹只手臂向體側彎曲,形成“跨欄攻擊姿勢”。
(2)飛越跨欄後,身體重心沿著跨距形成的飛行軌跡向前移動。
跨欄跑教學註意事項:避免過早練習專項。
壹、根據青少年的成長規律,學生在練習跨欄技術時應逐步掌握跨欄技術,不宜過早練習專項。
第二,教學方法要靈活,註重提高學生的速度、靈敏度、協調性和應變能力。
在具體教學中,要註意節奏清晰,保證質量,壹般采用綜合課程的形式,保持青少年的學習興趣。
第三,註意安全,防止傷害事故。
跨腿擡離地面後,擺動腿的大腿繼續向前向上擺動,直到膝關節超過跨欄高度,小腿快速向前擺動。當腳掌接近跨欄時,擺動腿伸直幾次,腳尖微微向上翹起。擺動腿不同側的肩臂壹起伸到欄桿上方。上身前傾,使頭部接近或超過擺動腿略高於腳踝的膝蓋。
(3)下欄著地:擺動腿要主動下壓,使跨腿加速向前拉,以臀部為軸切腿扭腿。擺動腿移過欄時,讓跨膝外展,小腿平舉!
向前拉,膝蓋穿過腋窩。當腳掌過欄時,膝蓋繼續收緊,擡到身體中線。腳掌沿最短路線向前,身體以高擡腿的姿勢奔跑。直壓的擺動腿觸地時,前腳掌做出主動刮地動作。
3.跨欄跑技術
1100米欄三步長短不壹,每壹步速度與支撐和騰空時間的關系發生了變化,構成了跨欄跑特有的節奏。
跨欄跑第壹步的水平速度因跨欄跑而降低,地面起跑時膝關節始終是直的,所以第壹步比後兩步短。
第二步的動作結構與支撐和飛行時間有關,與短跑途中跑相同。
第三步,通過準備起跳形成快速短步,動作特征與最後壹步跨第壹欄相同。
(2)練習方法
(1)坐欄:坐在地上,模仿過欄時的腿和手臂動作,初步建立手和腿協調的技術概念,發展柔韌性。
(2)攻擺練習:在跨欄上模仿跨欄動作的練習,以學習和掌握半攻時屈膝前充分蹬伸腿和擺腿的技術,提高跨欄正面進攻的意識。
(3)擺腿過欄模仿練習(鞭笞練習):將腿向前擺並擡起,小腿向前壓並主動著地,從而學會移動腿模仿過欄的動作。
(4)原地盤腿擡腿跨欄訓練:學習掌握盤腿跨欄技術,提高髖關節的靈活性和柔韌性。
(5)跨欄模仿練習:模仿走路時兩腿的跨欄動作,以加強跨欄時上下肢協調配合的完整技術。
(6)欄側擺拉越欄:在行走過程中從欄側完成跨欄動作。
(7)欄間節奏跑模仿跨欄練習:初步建立三步欄和跨欄跑的概念。
(8)擺腿過欄:學習擺腿攻欄和拉鞭過欄的技術。
(9)放松跨欄:從跨欄側面跑進去,以適中的速度做壹個完整的跨欄,掌握正確的跨欄技術。
(10開始6 ~ 8步過第壹欄:學習第壹欄和跨欄技術。
(11)起跑跑3 ~ 5欄:強化第壹欄起跑、跨欄、欄間跑的組合技術。
(12)縮短欄間距離:提高欄間跑的頻率和快速過欄、跨欄的意識。
(13)重復跨欄跑:對起跑和跑8 ~ 10欄進行重復訓練,訓練全程技術和節奏。
跨欄跑技術更復雜,難度更大,學生掌握速度較慢,動作容易變形。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快掌握運動技能的形成,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掌握更多更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和手段;科學合理地安排輔助教學方法,更好地完成跨欄跑教學任務。介紹壹種跨欄跑的輔助練習方法。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壹、跨欄的輔助練習
步驟1:讓學生像跨溝壹樣跑過平躺在地上的技能墊(可以先跨後豎)。
要求:同時,當跨腿完全伸展時,擺動腿在折疊前向外擺動,前腳掌著地,繼續向外跑。跨腿離地後自然留在身體後面,不外展膝蓋,空中腿充分伸展。
第二步:助跑跨皮筋練習(在技能墊兩側前放兩個帶皮筋的跳梃,要求學生按跨欄技術跨皮筋,高度可適當調整)。
要求:擺動腿要主動向前壓,腿要充分伸展,離地後屈膝外展,兩臂配合下肢,做出正確的擺臂姿勢。
第三步:助跑和跨杠練習(在技能墊兩側前放兩個跳架,在撐竿上放壹根竹竿,要求學生按照跨欄步技術練習跨杠,適當調整高度,直至與跨欄架高度相同)。
要求:擺動腿要大腿高擡,小腿自然向前向上擺動。過橫桿時,上身前傾,擺動腿對側手臂盡量向前伸,擺動腿屈膝外展。過橫桿時,擺動腿會開始下壓,帶動擺動腿拉向體側。
註意事項:開始的時候要求學生穿越過去。隨著跨欄技術教學的深入,教師要引導學生註意某些動作的細節,如擺動腿的正向下壓、起跳腿的擡起方向、上下肢的協調等。,讓學生對自己的技術不足有清晰的認識,並加以改正。
教學效果:通過輔助練習,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起跑和向前擺動技術,預防跨欄跑的發生,為跨欄跑的學習打下基礎;學生可以無憂無慮地輕松練習,可以激發學習興趣,更好地掌握跨欄技術。
二、跨欄跑的輔助練習
第1步:助跑跨3-5條橫繩(在欄間壹定距離設置3-5條用繩子捆綁標槍的橫繩,要求學生分3-5步跨橫繩。可以適當調整水平繩的高度和水平繩之間的距離,直到它們分別與跨欄距離和跨欄高度相同)。
要求:過橫繩時,做好跨欄,在橫繩間跑3-5步,逐漸形成正確的欄間跑節奏。
第二步:助跑跨3-5個橫桿(橫桿由壹個跨架支撐,按欄間壹定距離設置3-5個橫桿。要求學生以跨欄步跨越橫桿,橫桿間距和橫桿高度可適當調整,直至分別與欄距和欄高相同)。
要求:跨欄時,做好跨欄步,欄間跑3-5步。根據學生對技術的掌握程度,將學生分成若幹組,安排水平高的學生進行跨欄和欄間跑3步,逐步形成正確的欄間跑節奏。
註意事項:學生在學習欄間跑的過程中,要強調欄間跑的節奏,而不是通過橫繩、橫竿等方式跨欄。繩(桿)之間的距離和高度要逐漸調整到與欄間距離和高度相同,由短到長,由低到高,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欄間跑節奏。學生不要過分關註欄間跑的三步比,只關註步比是否符合要求。
教學效果:通過橫繩過桿代替過欄,可以消除學生的過欄心理障礙,學生的練習更加輕松主動,有利於更好地完成跨欄步,進壹步形成正確的欄間跑節奏。
三、全程跑步的輔助鍛煉
第1步:跨8-10跨繩(用綁有跨繩的標槍代替跨欄或躍過頭頂,設置8-10跨繩,繩間距離和高度可適當高,要求學生跨過跨繩跑完全程)。
要求:繩間跑三步,認真理解繩間跑的節奏,協調交叉橫繩的動作,進壹步提高跨欄技術,力爭跑完全程。
第二步:縮短欄距跑全程,跨越65,438+00欄(距第壹欄距離不變,將欄距縮短至7米左右,或根據學生年齡、身高調整欄距,由低到高調整欄高)。
要求:樹立跑完全程的信心,欄間跑三步,形成正確的欄間跑節奏,進壹步鞏固和提高跨欄技術。
第三步:學生壹起跑,跨越65,438+00欄(65,438+00欄按照標準欄距設置,欄高由低到高適當調整,練習者可以全程找學生壹起跑)。
要求:進壹步改進和提高跨欄跑技術,在同學的鼓勵下試跑全程,開始到1欄,註意步伐的準確性。1-4欄,要積極加速,保持動作的方向性;第5-8欄:體驗技術動作;9-10欄,註意加大步長,為最後沖刺做準備。
註意事項:教師壹定要把學生的註意力集中在“全程跑”的理念上。在學生基本掌握技術後,要指出學生的技術不足,引導學生註意改進技術細節,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個人的技術特色。
教學效果:通過跨越橫繩、縮短欄距、降低欄高、陪同學生跑步等方式,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消除對跨欄的恐懼心理,使學生樹立跑完全程的信心,樹立跑完全程的整體感。
跨欄跑的教學設計
壹、指導思想:
根據《體育課程標準與健康》的要求,通過跨欄跑教學這壹載體,發展學生的速度、敏捷、柔韌等身體素質,促進其健康;在教學方法上註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勇敢頑強的精神和互助學習、團結協作的優秀品質;提高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突發情況時克服障礙的能力。
在整個單元教學過程中,強調知識和技能的結合。通過跨欄跑的學習,促進學生掌握和鞏固技術動作,了解跨欄跑的相關知識。在課堂上密切關註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給學生壹個和諧的學習環境,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對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引導,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過程,營造“環境和諧、合作學習、相互交流”的教學氛圍。
二、教學目標:
在教學中運用多種輔助練習,幫助學生消除初學者過程中的恐懼心理,在教師的啟發下,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法反復練習,相互學習交流,從而了解跨欄跑的相關知識,形成必要的動作技術,為整個學習過程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
了解目標:初步了解跨欄跑知識;初步了解跨欄跑的完整技術動作。
技能目標:基本掌握跨欄跑技術,能夠連續跨越3-5個跨欄;發展速度、敏捷、靈活的素質,提高越障能力。
情感目標:建立自信並善於展示自己,培養勇於克服困難的良好品質,學會相互學習和交流,提高合作意識,積極參加單元學習中的各種練習。
第三,學習情境的分析
跨欄跑是我們學校田徑隊的強項之壹。近幾年我們學校在烏魯木齊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差點拿了冠軍,跨欄項目在學校運動會上也很受學生關註,是熱點。這些遊戲對全校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課間和午休時,經常可以看到壹些同學用跳繩或其他替代品“跨欄”。這些為我開展跨欄跑教學提供了壹些積極的因素。我教的班是九年級雙語班。學生身體素質壹般,但同年級學生之間差別不大。低年級的時候,我做過壹些簡單的越障練習。這個年級,男生學習特別積極,女生對體育不感興趣,所以比較害羞(這個年級女生比較多,給教學帶來壹定難度)。他們在學習跨欄時有壹定的心理恐懼,比如對跨欄的恐懼(害怕欄高,害怕撞欄,害怕摔跤)。因此,幫助學生克服對跨欄的恐懼心理是跨欄跑初期教學的壹項重要任務。
四、教學內容分析:
跨欄跑是技術要求高、觀賞性強的田徑項目之壹;由於跨欄跑技術的復雜性,我所教的學生空中本體感受能力較差,缺乏對動作技術的分析能力,所以他們很難學習到本單元的內容。為了使學生能夠充分練習,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技術掌握情況,合理安排立柱的高度和立柱之間的距離,對技術細節沒有過多的要求。
動詞 (verb的縮寫)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跨欄的技術:擺動腿的擡、伸、壓,跳躍腿的蹬、彎、拉。擺動腿和跨腿與手臂的配合。跨欄和欄間跑的有機結合。
難點:跑與跑的結合是壹個教學難點。
六、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
全單元* * *六課時,考慮學生學習跨欄時的心理恐懼和個體差異,設置由易到難、由低到高的梯度進行教學;教學方法強調整體性和系統性;教學順序為“完全法-分解法-完全法”。教師通過直觀教學法和誘導練習法引導學生練習,在練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在全單元教學中,應采用以小組為單位的組織形式,教師應盡可能根據學生自身的技術水平和身體素質進行合理分組,充分發揮體育骨幹的作用,在老師或同行的幫助下進行練習;學生選擇習題的難度。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發展了學生的個性,使得整個課堂教學從“我要學”到“我要學”有序進行。通過分層學習和練習,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技術,從而可以出現學生嘗試各種跳躍練習,展示自我的訓練場景。讓每壹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進步和發展,從“學”到“會學”,形成樂於學習、努力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從而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