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犯罪分子的猖獗和年輕化現象確實令人擔憂。有什麽問題?物質越來越豐富,法律越來越完善。但是,每年都有那麽多不可思議的刑事案件。有的甚至無視別人和自己的生命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有的為了80塊錢殺了壹對情侶。有壹個為了失戀殺死自己家三口人的悲劇.....這種悲劇日復壹日無情上演,因抑郁癥、自閉癥等精神疾病而自殺的人數也在增加。感覺現代人精神空虛的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迷茫變成墮落再變成犯罪的例子數不勝數。善惡觀念很淡薄,很多年輕人都說人死如燈滅,壹秒鐘的安慰就是壹秒鐘。這種觀念恰恰與我們的傳統文化相悖。有什麽問題?為什麽隨著國民教育的日益普及,高學歷、高職位、低年齡的犯罪越來越多?物質豐富的同時,人們的精神世界並沒有變得更加充實。
人的觀念和心理狀態是支配行為的驅動力。人民的啟蒙是從小開始的。上升的東西會傳遞下去。法律只是遏制犯罪的必要手段,是外在的約束。但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現狀。凈化人心,樹立正確的善惡觀。繼承和發揚偉大的文化精髓。只有“教化其精神”,才能從根本上約束和改變這種狀態,讓民風更加淳樸。當然,只談犯罪率只能在壹個層面上反映壹個問題,還有很多現象反映了現代人高度的物質化價值觀,功利化的教育,人情化的利益,這些都離我們民族的核心文化越來越遠。在追趕西方物質文明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我們來自中國。雖然老祖宗的裹腳布也是臭的,但是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內核才是我們的根。教育是傳承和培育這些基礎的土壤。只要把根拉直,幼苗就不會長歪。我國有五千年的深厚文化遺產。這從骨子裏深刻影響著我們民族的氣質和命運。妳不能忽視它,更不能忘記它!現代教育的功能不僅僅是培養高科技人才。更重要的是國民道德教育和全社會善惡觀、是非觀、價值觀的培養。教育是壹個國家發展的命脈。值得大家深思,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我只是對問題的無知和淺薄,必然是不全面的或偏頗的。這在我看來只能代表現代教育和傳統文化之間的壹個方面。教育只關系到幾個字,忘記看的人會批評指正。謝謝妳
傳統文化和教育
王惠敏
摘要:
傳統文化是指壹個民族在與自然和時期的交往中積累和沈積的各種物質和精神事物的總和。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文化,尤其是傳統文化,離不開教育。在人類歷史上,文化和文明通過教育得以延續,並在人們不斷創新的幫助下發生了變化,從量的積累和積累,走向質的飛躍,從而形成了質的不同的文化和文明進化史。傳統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工具,傳統文化也是重要的教育材料。
文本:
在當代中國,傳統文化再次成為學者關註的焦點。但是什麽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有什麽樣的教育功能,傳統文化能否拯救壹代又壹代人的靈魂,教育對傳統文化有多大的傳承(繼承)、整合(改造)、弘揚(揚棄)作用等等。這些問題的答案仍然模糊不清。理論上的模糊必然導致教育實踐的盲目性。因此,理論闡述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要的。
雖然“傳統文化”是由“傳統”和“文化”構成的,但傳統文化的定義絕不是傳統和文化定義的簡單相加。
著名民俗學家鐘敬文先生將傳統文化定義為我們的祖先根據現實允許的條件,為滿足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經過幾千年的創造、改造、享受和傳承下來的物質、制度、精神等各種事物的總稱。應該說,這個定義並不是傳統和文化定義的復合。它肯定傳統文化廣泛存在於每個社會,特別強調傳統文化的創造功能、轉化功能和享受功能,反對將傳統文化局限於“傳承”的範疇。但這個定義也有明顯的缺陷:第壹,作為傳統文化,它是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擁有的,而不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當然各民族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內容會有所不同);第二,傳統文化必須是歷史傳承下來的,壹個民族的祖先創造、改造、享受的各種文化,沒有傳承就不能稱之為傳統文化。所以,傳承是傳統文化的根本特征,與創造、轉化、享受的特征不能並列。比如某壹群人在特殊環境下創造的打水工具,隨著這種環境特殊性的消失,它也不復存在,沒有在社會上傳播,也沒有隨著“時間帶”傳播(比如成為文物)。那麽,這個創造出來的東西就不能稱之為傳統文化。
然而,人類文化的傳承並非沒有選擇。傳統文化經過多次淘汰、選擇、依附、積累。可以說,傳統文化是人類文化積澱和積澱的產物。
這種積累和積累,既有時間因素在其中發揮作用,也更多的是人為因素和人們的參與。因此,筆者認為,所謂傳統文化,是指壹個民族在與自然長期自由自覺的交往中所積累和積累的物質的、制度的、精神的東西。
當然,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對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可以說是精華與糟粕並存。北京故宮既能讓人體會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讓人想起統治階級的奢華與奢侈。從不同角度教育學生,會得到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這就像壹塊皮膚,精華和糟粕貼在兩面,但我們並不確定哪壹面是精華,哪壹面是糟粕,除非對社會發展有特別明顯的阻礙或促進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真的分不清什麽是傳統文化的精華,什麽是糟粕。當前對青年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壹個很好的出發點,但對“華秀”的界定需要謹慎,否則負面影響不可估量。
雖然我們提出傳統文化的精華和糟粕需要仔細界定,但這絕不是我們不去界定的借口。其實這個定義不僅應該做,而且必須做。中華民族背負著幾千年的傳統。如果不對這些傳統文化進行細致的界定,將其糟粕丟棄,將其精華繼承發展,那麽中華民族的包袱就太重了,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必然會走向死胡同。
怎麽定義?標準只有壹個:凡是推動中華民族歷史進程的,都要視為精華;反之,就是槽飯。也就是說,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眼光看待傳統文化。
有些傳統文化在特定的歷史進程中可能起到推動作用,但在後來的歷史中卻起到了阻擋作用(比如科舉制度)。對於這樣的傳統文化,要實事求是地分析,抽象出推動歷史的因素。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定義為在長期自由自覺的與自然的活動中積累和積澱下來的,推動了中華民族歷史進程的各種事物的總稱,包括物質、制度、精神等。
傳統文化既包括物質層面,也包括制度層面和精神層面。不同層次的文化在教育過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首先,傳統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工具。
作為衡量人類文化發展的兩個指標,勞動和語言無疑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不僅把人和動物完全分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壹個民族、壹個國家的文化和文明的繁榮。勞動最直接、最明顯的成果是物質文化,語言文化系統包含隱喻性語言符號系統和語言符號系統兩部分,構成了作為教育工具的文化。
在教育過程中,物質層面的傳統文化首先表現為工具,而不是內容。總之,物質層面的傳統文化首先表達的是“靠什麽教育”,而不是“靠什麽教育”。這就像壹部作品,作者用它作為傾訴感情的工具。當然,工具離不開“內容”這個載體。但是,在內容成為“內容”之前,“內容”只是抽象意義上的“工具”。比如圓明園遺址,在北京城西屹立了幾百年。按照文化分類的標準,它屬於物質層面的傳統文化。圓明園存在的最大意義在於,它是對人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如果要重溫英法聯軍侵華的歷史,圓明園無疑可以起到橋梁的作用。當這種紐帶固定下來,圓明園逐漸演變成愛國主義教育的工具。通過這個工具,人們賦予了它豐富的內容。正因為如此,並不是人們把它指定為教育基地,才在物質層面上顯示了教育作為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場所和設備的工具功能。應該說這個工具的作用是無時不在的。目前,壹些地方人為地將某些地方和風景指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實質上是削弱了傳統文化在其他物質層面的教育功能。試想,除了這些指定基地,難道其他地方、其他景點就不能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了嗎?人為地縮小傳統文化的工具性功能,不利於教育功能的真正發揮。
相比較而言,語言文化體系更難把握。這是因為我們很難區分語言文化體系中的哪些內容屬於傳統文化的範疇。
隱喻語言的符號系統是指人們通過手勢、動作和表情來交流思想和興趣的壹種手語方式。雖然這種方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但壹些古老的動作、姿勢和表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失,壹些動作、姿勢和表情保留下來,成為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西方人見面會擁抱親吻,中國人會鞠躬等等。這種隱喻性語言在教育中的作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如今,“身勢語”的工具性功能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課題。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正是通過這種特定的“肢體語言”向學生傳遞壹些信息,比如微笑表示贊同,搖頭表示否定。當然,隱喻語言符號系統的工具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體的心理狀態,但心理狀態絕不是傳統文化的外物,任何心理狀態都是在壹定的傳統文化物質影響下,心理沈澱所表現出來的“形象”。
語言符號系統也是如此。略有不同的是,語言符號系統作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流載體的作用更加明顯。換句話說,在教育過程中,語言符號系統表現出更明顯的工具功能。沒有語言符號這個載體,任何教育功能的實現都不是完全不可能的,至少是非常困難的。
第二,傳統文化是重要的教育材料。
這主要是針對“精神文化”的。可以說,傳統文化中所有屬於“精神財富”的部分,在教育中都具有材料的性質和作用。
精神層面的傳統文化屬於傳統文化的深層。與傳統文化的其他層面不同,它在教育過程中的功能壹旦啟動,就不僅僅是作為壹種教育材料而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還具有能動的功能。其中,信仰、世界觀、價值觀尤為明顯。
壹個民族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會形成壹定的信仰、世界觀和價值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信仰、世界觀和價值觀。在教育過程中,它們都是作為教育資料出現的,由於信仰、世界觀、價值觀的不同,它們的作用也有很大的不同。在信仰基督教的國家,學生的教育必須與基督教有關,基督教教義也將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反,在無神論國家,無神論教育會成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差異導致的教材差異更大。
精神層面的傳統文化可以作為教材。在某種程度上,人文社會科學的很多部分都是從傳統文化中衍生出來的。而這些教育資料的篩選,不僅涉及到鑒別資料真偽優劣的標準,還涉及到對標準的掌握。因此,在選擇教育材料時,首先要做到“去偽存真”、“去劣存精”。否則,危害會非常明顯。
當然,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是壹成不變的。作為壹種教育材料,它應該充滿時代氣息,具有全新的特點。比如對“忠、義、禮、智”的理解,可以加入時代的內容。
這也從壹個側面說明,傳統文化作為教育素材,不僅需要認同,更需要發展。另外,需要註意的是,不同屬性的文化元素在整個文化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因而對教育活動的影響也是不同的。與傳統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相比,傳統的制度文化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主要影響教育形式的發生和發展。
雖然傳統文化是教育的來源之壹,但教育並不是毫無保留地完全吸收傳統文化。相反,它在繼承、整合、改造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要理解這個功能,首先要理解教育的本質。
近年來,關於教育本質的討論非常火熱,出現了很多觀點。這壹方面說明了教育本質的復雜性,另壹方面也說明了人們對教育本質還沒有達成* * *的認識。筆者認為,文化,尤其是傳統文化,離不開教育。自從有了人類和人類社會,人類文化的歷史就開始了。文化的狀態也是人和人類社會的狀態。文明是文化發展到壹定階段的表現,是文化的壹種特殊形式。社會文明分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人類的文化和文明,不僅有積澱的特性,也有積澱的特性。每個歷史時代的人都不是憑空創造自己的文化和文明,而是在繼承傳統文化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人類文化和文明的歷史積澱、積累和保存,不僅是物化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且是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方式,即人類的經驗、知識、技能和方法。從整個歷史進程來看,因為繼承了前人的文化和文明成果,又增加了新的內容,後代的文化和文明總是比前幾代更豐富、更先進。這是壹種類似於基因變異導致物種進化的機制,但不是生物性的,而是社會性的。在人類歷史上,文化和文明通過教育的社會遺傳方式得以延續,並在人們不斷創新的幫助下得以改變。從量變的積累和累積,它們引發了質的飛躍,從而形成了質的不同的文化和文明進化史。可見,教育本質上是壹種社會傳承方式,是人類文化和文明的積累和積澱的統壹。
那麽,教育如何選擇傳統文化呢?
首先,教育從傳統文化中選擇符合社會需求的內容。
應該承認,上壹代創造的文化並沒有被後代毫無保留地完全吸收。在繼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有用原則”起著主導作用。換句話說,對於後代來說,有用的傳統文化會被繼承,沒用的或無用的會被逐漸拋棄。
這種繼承和拋棄,其實就是教育的作用。教育往往是根據現代社會價值觀和社會規範的綜合需要,為傳統文化量身定做的。這就使得很多傳統文化沈入了歷史的塵埃,後人繼承的只是傳統文化經過過濾和選擇後的極小壹部分。這也說明,壹個國家、壹個民族的傳統越重,對教育的壓力就越大。
教育選擇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兩種現象:壹是教育選擇能力的加強。
在這種情況下,教育往往嚴格按照社會的需要,尤其是統治階級的意誌,對傳統文化進行剪輯和重新闡釋。這在中國教育史上並不少見。漢初董仲舒出於鞏固政權的需要而扭曲儒學,到了清代,由於統治階級的高壓,繁瑣的“考證”泛濫,都是因為教育選擇能力的加強。這種強化不僅破壞了傳統文化,也影響了現代文化和由傳統文化綜合而成的文明的發展。二是教育選擇的弱化。如前所述,任何民族的傳統文化都有精華和糟粕之分。教育選擇能力的弱化,直接導致了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橫行。當前中國農村封建迷信的盛行,是社會教育選擇能力弱化的結果。這種弱化的結果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醜陋愚昧的部分“復活”了,並有進壹步擴張的可能。因此,教育選擇能力的加強和削弱對中國傳統文化來說是壹場可怕的災難。
第二,教育總是從傳統文化中選擇適合教學的文化。
教育對傳統文化的選擇不僅是基於外在(社會)的需要,在社會給定的框架內也有其內在的規範。這種內在規範是教育者根據壹定的社會需要而設定的,與人的價值取向無關,只是針對傳統文化傳播的方式而言。
對於傳統文化來說,可能存在這樣壹種現象,要麽容易傳播,要麽難以傳播。前者導致相關的文化內容容易被文化主體掌握,並被後繼者繼承;後者直接導致相關文化內容被歷史的塵埃所覆蓋,最終“煙消雲散”。這種現象絕非偶然,而是有意識和無意識教育的結果。對於教育來說,它總是選擇那些容易被受教育者吸收的傳統文化元素來進行教育。比如,當代教育者往往從浩瀚的歷史海洋中選擇那些富有感染力的故事,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教育。
人們常常抱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量人文社會科學被忽視,基礎被削弱,甚至到了後繼無人的境地。這種情況固然與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教育自身選擇的結果。人們在抱怨的同時,看到了壹個有趣卻又無奈的現象:當傳統文化的某壹方面被研究,形成了當時的壹種知識,這種知識越深刻,喜歡接觸它的人就越少,直到最後壹種孤獨的寂寞在廢墟中若隱若現。所以作為傳統文化本身,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不是能不能傳承,而是如何更貼近現實生活。當然,並不是說壹些遠離現實生活的傳統文化就不需要發揚光大了。這就給教育提出了壹個嚴峻的問題:那些不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的傳統文化怎麽辦?
解決問題本身的關鍵不是教育。任何形式和形態的教育都是人類文化積累和積澱的統壹。這種積累既夾雜著社會價值規範的要求,也夾雜著統治階級的意誌。如果對不符合統治階級意誌的傳統文化采取“勸禁”的態度,最終會導致傳統文化的萎縮。看來要想解決問題的本質,還得發揮社會的宏觀調控作用。這種調節不僅要作用於文化,也要作用於教育,當然更重要的是作用於作為文化主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