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出自《易經》:“天道強,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廣闊,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寬廣寬厚的德行。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不斷提高自身修養,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承載天下。教師要心系祖國,學為人師,行天下,肩負起培養建築行業高職人才的重任。學生應在正直、倫理、品德和學識方面胸懷寬廣,寬容他人,不斷培養自己,並始終努力在建設和品行方面達到最高水平,承擔宏偉的歷史任務。
“勵誌”的意思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而專註於某壹項事業。班固《白虎通諫》:“催人忘命,使妳免不了丟命。”《舊唐書·李伯傳》:伯以家醜為恥,勤勞不仕,自勵於文學,隱居嵩山,以讀書為業。學院將致力於不斷發展,銳意進取,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爭創壹流。教師將努力培養更多更好的建築類職業人才,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艱苦奮鬥、創新拼搏的社會責任感,成就壹番大事業。
(《論語·泰伯》,孔子說:“信學,善終。”《中庸》提出“博學、疑、思、明、信”。)《土學》,語《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為聖人,師出有名。顏淵雖輟學,亦步亦趨。”“篤”意為忠誠、堅定、專壹、堅忍。“圖學”就是專心學習,專心致誌學習,善於學習,厚於學習,戒浮躁虛榮,兢兢業業,誠實勤奮,積累知識技能。只有把“學”作為學習的方式,才能學有所成,有所用。
“善造”出自老子《道德經》:“善造者不拔,善持者不脫。”“善”的本意是擅長建築,符合高校建築專業的特點。“善”還可以引申為善於建設和發展,更適合我院的發展。它有多重含義,耐人尋味。
學院的教育目標是培養擅長建築、發展、具有真善美思想的人才。同時,學院的發展也是壹個“好建設”的過程。在“創五個壹流”的辦學理念指導下,不斷提出富有挑戰性的發展目標,穩步踐行創業發展之路。
校訓是學院辦學目標的濃縮概括,是辦學特色的高度概括。既突出了高職院校的特色,又強調了建築學的專業性。既是學院的發展目標,也是全體師生追求的目標(行為指南)。校訓的確定,有利於學校傳統文化精神的精髓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校的師生,形成內部風格。校風是指壹所學校努力追求並已經形成的壹種風氣和風尚。是全校師生精神面貌、道德風尚、行為習慣的集中反映。
教風——崇尚明德傳道授業。
蔡元培先生:“教育家不是為了過去,不是為了現在,而是為了將來。”要求教師熱愛黨的教育事業,誌存高遠,愛國敬業,無私奉獻。
“明德”,學而優則仕,為人師表。堅持為人師表的作風意識,時刻嚴於律己,誨人不倦,為學生樹立榜樣。
“傳道”出自韓愈《師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會他們做人,教育他們樹立報國為民的誌向,愛崗敬業,不斷進取。“靜下心來教書,靜下心來育人,努力做壹名學生喜愛、人民滿意的教師。”胡錦濤。
“教”出自:《漢書·董仲舒傳》:“少治春秋,孝為大夫。下壹次說話,徒弟教了我半天,還是沒見到他。三年沒見園了,還好。”要求教師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在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中接受最科學、最前沿的知識。優良的教風可以帶動良好的學風,弘揚良好的校風。校風旨在激勵全院教師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培養專業技能豐富、社會責任感強的高職院校優秀建築人才。遼寧建院學校之歌
在古城遼陽的太子河邊,
有壹家美麗的遼寧醫院。
高大的教學樓高高聳立,
寬闊的操場是綠色的,平坦的。
歡迎四面八方的學生,
培養成千上萬的魯班,
啊...啊...美麗的遼寧醫院,
我們在這裏長大鍛煉。道德,靈感,學習和良好的建設,
它是我們前進的指南。
德、智、體並重,
走向建築科技的前沿。
繪制宏偉藍圖,
揚起理想的風帆。
啊...啊...可愛的遼寧醫院,
我永遠不會忘記校園。
建築業蓬勃發展,
遼寧醫院建設的新篇章
誠信,和諧,嚴謹創新,
攜手前進。
我喜歡看校園內外。
桃李爭艷。
啊...啊...像母親壹樣的遼寧醫院,
妳是我力量的源泉,
妳是我力量的源泉。設計說明
這個標誌采用圓形。
本logo顏色為藍色(以色稿色標為準)。
這個標誌中心的形象是篆書中的“朱”字。
創造性思維
1,從主題上反映歷史內涵
古代:樓-樓,樓,樓。它涵蓋了建築的所有含義。以“朱”字為標誌主體,體現了中國建築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
2.造型中體現了象征性、功能性和紀念性。
符號的
(1)“諸”的竹字頭。兩只想要向上飛的鴿子。象征著建築教育的希望和騰飛。
(2)“建築”壹詞中的“工”、“木”和“人”的形狀分別象征為:工技、木材和人構概念。在空間形態的組織上,表現了三者的密切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