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畫——據《山海經》記載,李世民生病時,經常在夢中聽到鬼哭神嚎的聲音,以至於夜不能寐。這時,兩位將軍,秦和尉遲恭,自告奮勇地站在門的兩邊。結果,宮殿是安全的。李世民認為這兩位將軍太硬了,覺得很遺憾,於是他命令畫家把他們威武的形象畫在門上,這就是所謂的“門神”。東漢蔡邕《隨想錄》記載,漢代有“申屠”、“雷宇”的塑像貼在門上,宋代演變為木刻年畫。後來人們爭相效仿,幾經演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也就是現在的年畫。中國現存最早的年畫是宋版隋代的《美圖》。
春聯是由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梗”演變而來的。根據《淮南子》,桃字(即桃梗)是由桃木雕刻而成的。上面刻著毀滅幸福的咒語,年年都在變。五代以後的蜀國皇帝孟嘗君,春節時突發奇想,讓人把桃樹切片。他在上面寫了壹副對聯:“新年歡迎來到余慶,在長春慶祝節日”。這是中國最早的春聯。至於春聯這個名字的正式誕生,是在明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後,在除夕夜下了壹道聖旨:“官士之家拜年,須寫春聯壹副。”從此春聯開始普及,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
煙花-春節燃放鞭炮的習俗始於漢代。據南梁宗固《孟靜時代的故事》記載:“正月初壹...公雞叫了起來,人們在法庭前燃放鞭炮,以驅除山妖身上的邪魔。”在古代,鞭炮是通過將竹子放入火中燃燒來燃放的。因為竹子裏的空氣受熱膨脹,所以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音來辟邪驅鬼,希望來年好運幸福。唐宋以後,火藥制成的鞭炮應運而生。
拜年——據《明代陸容園雜記》記載,拜年的習俗最早於明代在京都實行。和官員打交道,不管認識不認識,都要拜對方,而百姓拜的是自己的親朋好友。在清代,春節時流行送“拜盒”,即把新年賀卡裝在精致漂亮的裝飾盒裏送給親朋好友,以示莊重。在今天的中國,“拜年”已經成為壹種傳統習俗。親愛的朋友和同事互相拜訪,互致問候。
壓歲錢——在春節期間給孩子們壹些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壓歲錢裏都是長輩對晚輩的祈福。在中國,有壹些關於壓歲錢起源的流行故事。比如古時候有壹個黑手白身的惡魔叫“崇”,每年除夕都出來禍害小孩子。於是人們點燈熬通宵,把銅錢放在孩子的枕頭上辟邪。這就是所謂的“護特”、“抑特”,也就是後來的“護老”、“抑老”。但這些傳說在歷史上沒有依據,不足為憑。壓歲錢的習俗真正開始於什麽時候?& gt& gt
在古代,文人墨客之間流行互相拜年。拜年鉆就是今天的賀年卡,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來。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還沒有紙,所以伐竹木為刺,書名命名為《明刺》。後來,人們用紅羊毛在織錦上繡上“名片”的字樣。東漢以後,木材被紙代替,稱為“名紙”。六朝時簡稱“明”,唐代稱“門形”。宋代又稱為“手刺”、“門刺”。明清時稱為“寸楚”、“紅單”。
春節飲食習俗
臘八粥原本是佛教的宗教節日食品。《中國年的節食與飲食習俗》載:釋迦牟尼成佛前,走遍印度尋找生命的真諦。當他到達印度北部的馬加達時,他又累又餓,暈倒在地。這時,壹個牧羊女看到這壹幕,趕緊拿出自己的午飯,壹點壹點餵給釋迦牟尼吃。牧羊女的午餐是各種食物的混合,包括采集的各種野果。釋迦牟尼吃了這頓美味的午餐,康復了。後來他在涅蓮河裏洗澡,坐在菩提樹下打坐,十二月初八成佛。從此,每年到“臘七”這壹天,寺裏的和尚都要拿著新鮮的幹果,放在洗好的器皿裏徹夜不睡,直到天亮。煮好的粥會用來拜佛。到時候寺裏的和尚會念經,然後喝粥留念。這就是臘八粥的由來。佛教在我國傳播深遠,沿襲了這壹習俗。至於臘八粥的配料,北宋時期用的是杏仁、桃仁、果脯、糯米、黃豆、豆類。南宋時用核桃、松子、柿子栗子。元代粥色深紅,又稱紅粥、朱砂粥,可能用紅豆、蓮子、花生、紅棗等紅色原料。
宋代孟元申在《東京夢》中記載:十二月八日,“各寺舉行佛浴,送七寶五味粥給他的弟子,稱為‘臘八粥’。大家都是日本家庭,吃的是水果雜料粥。”
根據安徽人的傳說,朱元璋小時候給地主放牛,經常因為不會做飯而餓肚子。壹天,他在壹間小屋裏發現了壹個洞。他伸手下去摸了摸,卻是壹只老鼠的“糧倉”!裏面有大米、黃豆、紅棗、栗子等東西,他就把這些五谷雜糧壹起放在鍋裏,煮了壹鍋熱騰騰的粥,味道鮮美。朱元璋做了皇帝後,厭倦了整天吃山珍海味,想換個口味。臘八那天,他突然想起小時候從老鼠洞熬粥的事,現在就命令廚師用各種麥片熬粥。吃了之後,我很開心,把這粥命名為“臘八粥”。
此後元明清三代都沿襲了這壹飲食習俗,清代最為盛行。有詩說“臘八家家煮雙弓,榛子桃仁染紅。我喜歡叫兒看它,佛影無邊。”
明代加入大米、銀杏、核桃仁、栗子煮粥。
著名的雍和宮臘八粥,除了糯米、小米等五谷雜糧,還有羊肉丁、奶油。粥面上撒著紅棗、桂圓、核桃、葡萄幹、瓜子、綠肉絲。
臘八粥又稱八寶粥,由八種材料(如桂圓、薏米、麥片、糯米、綠豆、紅豆、蕓豆、花生等)制成。).
年糕——春節吃年糕,“義選年贏年,以祈福新年。”意思是每年都很順利。
年糕的種類有:北方的白年糕、黃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米;臺灣省有紅龜餅。
漢代的《方言》壹書中,“高”的稱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已流行。賈思勰《齊姚敏書》記載制作方法。明清時期,餅已發展成為市場上壹年四季供應的小吃,而且南北方風味各異。
北方的年糕有兩種:清蒸和油炸。除了蒸、炒,南方還有片炒、湯煮等方法。
餃子——早在5世紀,餃子就是北方漢族的常見食物。當時的餃子是“形如月牙,天下美食。”但當時餃子是喝湯的,所以當時叫“餛飩”。到了唐朝,吃法和今天壹致。1972年,在新疆吐魯番的壹座唐代墓葬中發現了交子,其形制與現代有七種不同。交子在宋代被稱為“交子”,在清代小說中也有。元代胡思慧《吃食》中有“平食”壹詞。到了明清時期,又有了“水餃”、“水上小吃”、“水煮餅”等新名稱。
明朝中期以後,餃子逐漸成為北方春節的傳統食品。因為餃子的形狀像壹個元寶,所以它意味著“使錢變成財寶”。
春節期間,餃子講究除夕十二點包完,寓意“年紀輕輕就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