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壹千個讀者心中有壹千個哈姆雷特!很難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具體來說,李白和杜甫這兩位堪稱千年壹遇的大文豪,是古典詩歌領域的兩座極高的山峰,尤其難以評判。
況且就他們的詩歌成就和水準而言,以前沒有專家有資格評價他們,現在也沒有,將來會不會誕生,大概也只有天知道了。
我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來回答這個問題,只是想表達壹下我作為壹個業余詩人的看法,談談我的態度和看法,請兩位大神粉絲和文學研究專家不要噴。
為了比較兩位詩人的詩歌成就和對文壇的影響,我認為首先要分析幾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詩歌為什麽會產生?存在的意義是什麽?
在很多人的傳統觀念中,文學似乎不如科學,因為由詩歌、歌曲、小說、散文等藝術形式組成的文學,在創造現實價值的能力上遠遠不如科學,物理化學、天文學、生物學等領域的科學太多了。
這種情況投射到現實世界中最直觀的表征就是,文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剩下的幾乎都是理科專業的學生,很少有專門從事詩歌創作的。很少有現代詩人能寫詩養活自己。
好像離萬裏的話題有點遠,那就開門見山吧!
詩歌為什麽會產生?
詩歌也許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壹,也是人類從野蠻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之壹。在語言成熟之後,文字系統發明之前,人類可能已經把詩歌作為壹種表達感情的方式。雖然他們不會寫,但他們會唱。
我不太了解詩歌的起源。我大概知道,流傳至今的古詩中,最古老的應該是堯舜時期的《打土之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掘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對我來說是什麽?”
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文學作品大多以詩歌為主。越是久遠的古代,詩的比例越高!
翻閱這些古詩詞集,不難看出,寫詩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反映日常生活,謳歌自然風光,抒發男女之情和人生態度,抒發家國之仇,歌頌偉人,敬酒祭祀所需。
這大概就是詩歌誕生的簡單原因吧!
如《古詩源》中記載的《伊伊蠟詞》說:“地反其宅,水歸其谷。如果昆蟲不這樣做,植物將恢復其熱情。”這是祭祀用的祝酒詞。
《清·雲歌》:“清雲腐朽,故改之。日月光華,丹復旦。”這反映了自然風光。
《貝貝歌》:“明明天道腐朽,卻是星辰。日月輝煌,不止壹人。”這是壹首贊美貝貝光輝偉大形象的詩。
《麥修歌》:“麥修越來越好了。他很幼稚,不喜歡我。”這是壹首情詩。
通過這些古詩和詩歌領域的先人,我們大概可以知道,詩歌的誕生幾乎是為了記錄現實生活的點點滴滴,歌頌偉人的品格和功德,謳歌自然風光的美麗和神奇,表達男女對生活的熱愛和態度。
此後,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詩歌壹直朝著這個方向緩慢發展,從格律寬松、形式活潑、自由靈動、質樸無華的古代詩歌,到格律嚴謹、講究偶律對仗、重視典故的現代格律詩和絕句。
但無論如何演變,詩歌始終如壹,目的是記錄現實生活,謳歌自然風光,表達男女愛情和人生態度,歌頌偉人。
這壹點,從堯舜時期的早期詩歌,到古典詩歌的巔峰唐宋,再到古典詩歌的黃昏明清,從未改變。
不信妳先看《詩經》《楚辭》,再看《杜麗全集》,再看納蘭性德黃遵憲。都是關於那些東西的。心情好的時候,不吹噓這山的美景,就是說這姑娘真的是絕色美人。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要哀嘆我們國家怎麽這麽慘,也不要詛咒皇帝和大臣們怎麽這麽沒用。
古往今來,壹遍又壹遍,詩歌說的無非就是這幾句話,只是換了壹個模式。
不信的話,妳寫愛情的時候,詩經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李白是“當妳,我的愛人,騎著竹馬,小跑轉圈,拋青梅”。到了《紅樓夢》,就變成了“條條大路都是好姻緣,我只看木石聯盟”。說白了,無非就是卿卿我我。
《詩經》中的“何叔左”反映了現實,描述了千古亡國的悲劇,即杜甫的“雖國破,山河長存,草木皆春”,以及晚清在外國列強圍攻下的“七萬李融來此,五千年歷史”。
妳為什麽說這些?
我只想強調壹點,在詩歌誕生的原因中,以及在幾千年的漫長發展過程中,從來沒有,主觀上也沒有必要加入政治因素,盡管在近壹千多年的歷史中,詩歌的發展道路和評價體系客觀上被政治勢力滲透和扭曲,尤其是在當代,使得客觀評價詩歌和詩人變得非常困難。
要公正地評價詩歌和詩人,就要在了解詩歌的本質之後,徹底消除歷代政治勢力施加的負面影響,剝去政治勢力制造的虛偽卻華麗的外衣,給詩人壹個真相。
相信很多朋友看到這裏,大概已經明白了我的態度。是的,我個人認為李白在詩歌藝術成就上遠勝杜甫,杜甫不配給李白擦鞋。
我為什麽敢這麽厚顏無恥?有幾個原因!
第壹,李白生前名滿天下,杜甫終其壹生未能成名。
唐朝是詩的國度,也是中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巔峰。在那個連農村農婦都愛讀詩、會寫詩的偉大時代,李白這個地位貧寒的商人後代,卻能以其過人的詩歌才華屹立於眾多地位崇高的貴族詩人之上,獲得“謫仙”的贊譽,其詩歌才華可見壹斑。
相反,杜甫是初唐偉大詩人杜沈燕的孫子。他是官宦之家,書香門第。他的地位比商人家庭的李白高貴多了。他的起點那麽高,祖上的影子那麽長。但縱觀他的壹生,雖然不能說是默默無聞,但他並不是靠詩歌成名的,也無法與詩人李白並駕齊驅。
換句話說,他在他那個時代的詩歌領域裏沒有任何地位。
二是李白死後被打壓,愚忠幫助杜甫死後成為聖人。
杜甫在世時並不出名,但由於他詩中迷信愚蠢的忠義思想,突然被同樣盲目忠義的韓愈從那堆舊紙中挖掘出來,立刻吸引他成為心腹。從此不遺余力地幫他炒作,第壹次稱他和李白為“杜麗”,稱贊他們“杜麗文章在,火苗不絕”。從此壹發不可收拾。經過古文教主孜孜不倦的吹捧,不斷在皇帝面前添油加醋,再到白居易等人聲嘶力竭,杜甫終於登上神龕,與詩人李白並駕齊驅。在理學鼎盛的宋代,代表儒家忠君思想的杜甫更上壹層樓,逐漸壓倒李白,成為古今第壹詩人。
這裏需要重點深入探討,杜甫為什麽受到韓愈、白居易、蘇軾、朱的青睞,為什麽受到唐、宋、元、明、清歷代帝王的重視?
先說杜甫的詩。平心而論,杜甫詩歌的藝術成就非常可觀。《三官三別》等古詩和《登樓》等壹系列律詩都有很高的藝術水準。光是這些就足以在盛唐耀眼的詩壇上占據壹席之地!
但這只是壹個位置,因為他的詩歌成就還不足以壓倒後來的白居易,更不用說宋代的蘇軾了。
從反映現實的思想力量來說,杜甫的《三官三別》不如白居易的《賣炭翁》深刻。“三官三別”重在國家動亂,老百姓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生活很悲慘,朝不保夕,看起來很震撼,但也僅此而已。即使以這兩句古詩為路,他也沒有問得那麽偉大深刻。
反觀白居易,壹首《賣炭翁》的詩,無形之中,就像壹把鋒利的刀扔向了所有的地主官僚。眼前是“滿塵煙火,鬢角花白十指黑”。大冷天在南山燒柴火,最後卻落得“壹車木炭,千余斤,宮中使臣必駕而走”的下場,直接揭示了民眾苦難的源頭,是這群官僚造成的。至於《琵琶行》《長恨歌》的藝術魅力,真不知道比杜甫的律詩差在哪裏。
但是為什麽杜甫成為了詩人而不是白居易呢?
很簡單。白居易揭露得太深刻了,把矛頭指向造成人民苦難的地主、官僚、皇帝。我相信很少有皇帝會喜歡這樣的臣子。幸運的是,他出生在唐朝。如果他在明清時代,有了《長恨歌》和《賣炭批判》,他能有多少個頭?
反過來看看杜甫同誌,我們所謂偉大的現實主義代表詩人,再看看他所謂的名篇《三官三別》,好像是描寫民間疾苦的。唉,老百姓太慘了,到處抓男青年,抓了就再也不回來,讓很多家庭離散,只剩下女人和老人。多麽荒涼啊!
然後什麽都沒了!
人民的苦難是誰造成的?他不說,就算偶爾提,也會把屎盆子扣在造反派頭上。
即使他壹個字都不敢透露,給百姓帶來無盡苦惱的根源,其實還是皇帝的昏庸無知。
他不但不揭發罵皇帝昏庸,還不停地為皇帝歌功頌德,說“北極朝廷不改,土匪不敢自西山”。
我們來看看杜甫在安史之亂爆發後的行為。國家如此混亂,李玟飽受倒掛之苦,人民飽受戰爭之苦。作為壹個讀書人,壹個國家的公民,他沒有參軍,沒有幫助朝廷討伐叛軍,而是拋下妻兒,跟在皇帝屁股後面到處跑。皇帝逃到哪裏,就追到哪裏。他做了什麽?妳居然厚顏無恥地要求當官!
讓我們看看,這樣的人如何被神聖化?
當然,他是個讀書人,我們也不指望他會抽馬上陣殺敵。但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到處都是戰爭。他能隨便加入壹個將軍的司令部,幫別人寫戰報,從輿論宣傳上弘揚正氣,鼓舞士氣,安撫人心,打擊叛亂嗎?壹寸光壹分熱不難吧?
在當時,這場戰役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袁紹和曹操打仗的時候,陳琳振振有詞的反賊戰役把曹操嚇出壹身冷汗。武則天篡奪唐朝時,羅幫寫下了千古名篇《為民兵而戰》,令武則天慨嘆“丞相得此人還是失此人?”
當初,即使杜甫有壹點為民憂民,為國效力,我也絕不會質疑他的詩人身份。
可惜他沒有。他幾乎什麽也沒做。他只是不停地跟著皇帝跑,目的是為了得到壹個官位,所以境界差。諷刺的是,這期間他被叛軍抓過壹次,但只要逃出生天,就追著皇帝做官。
讓我們看看,所謂忠君愛國,是指在混亂時期,不求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只求官位。是什麽讓這種生物如此神聖?
這種性格在民間不值得稱道,但到了皇帝身上就不壹樣了。歷代皇帝在局勢不穩的時候確實想要壹批有能力的大臣,但不管是賢明的國王還是昏君,最喜歡的往往是那些只會在皇帝身後喊“海嘯萬歲”的狗,哪怕這只狗除了巴結皇帝什麽都不會。
巧了,杜甫就是這麽壹條忠犬!
壹條有才華又忠心耿耿的狗,相信沒有哪個皇帝願意拒絕。
尤其是在韓愈時代,藩鎮割據愈演愈烈,貞觀時期的中央早就失去了號召力,國家的人才大多流向城鎮以節省我們的時間,而不是為朝廷效力。在形勢不樂觀的時候,更需要樹立壹批愚忠皇帝的榜樣!
結果經過韓愈的壹番尋找,我找到了差點被歷史埋沒的杜甫。哎,這不就是壹個典型嗎?
這家夥的詩都沒錯,格律嚴謹,抑揚頓挫。最重要的是,很少有人這麽完全的忠誠。不管世界怎麽樣,老婆孩子多慘,前途多黯淡,他都跟在皇帝屁股後面跑,毫無怨言,他只認皇帝!這麽忠誠的模特,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以上的話可能有點刺耳,容易引起杜甫粉絲的圍攻,但是請看看那段歷史。如有虛構,我願意道歉!
自從唐朝把杜甫提升為忠君愛國詩人的典型之後,大家就可以猜測到後來的宋明清的態度是怎樣的了,甚至是用屁股。杜甫在宋明清歷代帝王和當政文人中獲得了神聖的地位!
比起杜甫李白,簡直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人家皇帝給面子,邀請妳做官。於是,妳寫下了類似於“笑著走出天空,我們是蒿人嗎”和“哦,我怎麽能嚴肅地向那些永遠不會被展示壹張誠實的臉的高官厚祿卑躬屈膝”。傲慢的語氣表明妳只是不想追隨皇帝。最後,妳加入了王勇李林幕府,並差點成為壹群反叛者和盜賊,被流放夜郎。
說到這裏,有時候也覺得好奇。有了這些經驗,早就足夠唐代文人把李白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翻身了。後來,韓愈甚至把這種漢奸賣國賊和杜甫這種忠臣楷模稱為“杜麗”。
至少說明兩點。第壹,唐朝皇帝和執政的士大夫確實不同凡響。不像後來的朝代,他們愛惜人才,實事求是。他們不喜歡玩這種東西。這個事情在明清時期應該是放在壹邊的。奇怪的是李白參與了王勇李林的大罪,而他的詩卻能留下壹筆資本。其次,客觀上也說明了李白詩歌藝術的偉大,韓愈這個以維護皇權和儒家忠義為畢生追求的傳統士大夫,不忍心把這個有漢奸嫌疑的詩人的名字完全抹去。
有些熟悉歷史的朋友可能會說,李林這個別人永遠的國王,只是在皇位爭奪中失敗了。作為王勇幕府的幕僚,李白算不算大逆不道,後來不是被赦免了嗎?
請問歷代皇位爭奪戰中站錯位置的主要人物,有幾個是有好下場的?況且他被赦免了,無罪!
只有盛唐的盛世精神,才能容得下這樣壹個犯了忤逆之罪的刁民詩人!
第三,杜甫在士大夫和詩界受人尊敬,但李白的影響滲透到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已經升級為全民族的文化象征。
我的床腳閃著如此明亮的光,難道已經結霜了嗎?擡起頭來看,我發現這是月光,再次下沈,我突然想起了家。
在民間,我相信很多人可能不懂詩詞,不懂民族大義,不懂忠君愛國,不懂押韻,不懂典故,但他壹定要在靜夜背誦李白的思想,連文盲都能哼出來!
同樣,很多人可能很少讀詩。當他們受到挫折時,他們可能會說“既然上天給了人才,就讓它被雇用吧!”。當他們心煩意亂時,他們可能會大喊“舉杯消愁”。當他們覺得某件事很難的時候,就會感嘆“路難走通,天難登天”。
李白的詩言簡意賅,凝練易懂。鹹宜,老少皆宜,壹千多年來深深紮根於中華民族的骨髓,成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壹部分。
沒有李白,中華民族將缺少壹種精神,壹種空靈的仙氣,壹種剛強的品格!
但是杜甫呢?
他的“雖國破,山川長存,城鄉草木皆兵”,“今夜起路白,家中月色多明!”,或“落葉如瀑沫而落而我看長河總滾滾”,或“朱門爛路有凍死骨”,充滿詩意,似乎只有士大夫的幽深飄逸,只有飽讀詩書的士大夫和學生,才能體會到他詩中的沈郁與失意,並受之無愧。
我不是說膚淺地把詩咬死,講究對仗也不好。反而隱約覺得,既然詩歌是寫給人看的,至少要讓大家讀,喜歡讀,願意傳播。這個人絕對不是某個特殊階層的某些精英,而是組成這個世界的大多數人。
世界從來沒有這麽復雜過,人們渴望的藝術往往是化繁為簡的藝術!
我最終的態度是,無論過去的學術精英和專家學者如何以“詩”的名義來贊美杜甫,貶低李白,我都將堅定不移地支持李白。如果世界末日快到了,我只能拿壹本書坐諾亞方舟,那這本書壹定是李白在櫃子裏的詩,而不是杜甫的詩。
詩人李白,詩聖杜甫,成就了我們這壹代人無法八卦的東西。只能談談個人感受;論氣勢,李白有《黃河水如何移出天外》,杜甫有《而我看長河總是滾滾向前》,感覺李略勝壹籌;要說細膩,李白有“床腳壹線明,豈有已霜?”,和杜甫有“(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覺得是分不開的;憂國憂民,李白有“嗬,我怎麽能莊重地向做官的人打躬作揖,誰也不會吃虧被人露出壹副赤誠的嘴臉”,杜甫有“朱門酒天天臭,路有凍死骨”,使杜甫感受更深;要說友情,李白有“桃花潭深千尺,不如王倫”,杜甫有“正是江南美景,正是花落時節”,這些都讓李白覺得更加真摯直白;形容好心情,李白有“兩岸猿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之說,杜甫有“且鳴我酒深,起我家綠春日在此”之說,使李白更勝壹籌。以上是我的粗淺感受。要論成績,專家早有定論;李白的詩豪邁飄逸,不拘壹格,是浪漫主義的巔峰;杜甫的詩深刻而現實,堪稱史詩,是現實主義的巔峰。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沒有結論。如果詩歌只是作為壹門純粹的藝術來欣賞,我還挺李白的!
唐朝的詩詞歌賦成就那麽高,詩人那麽多,很多詩人在世的時候都非常有名或者顯赫。李白和杜甫為什麽會成為唐代詩歌的代表?這絕不是偶然的。沒有壹千年都是偶然的道理!
但是,很難說誰是他們成就的第壹。究其原因,壹方面是他們的藝術成就都處於巔峰,同時又都代表了不同層次的偉大精神。李白對浪漫主義的超脫令人神往,杜甫的感同身受令人同情,關註現實。而且,總是那麽真實,總是那麽平等。
至於他們的藝術經歷,也各有千秋。李白不拘壹格,芙蓉出水自然裝飾,杜甫精心雕琢推敲,創造出完整精致的藝術典範。總之,李白和杜甫都是中國詩歌藝術的皇冠,尤其是杜甫,他的詩也極具人文意義,所以被稱為詩人。
我認為:第壹,李白生前被唐代才子詩人稱為“謫仙、詩仙、酒仙”。而杜甫,在他生前,只在浩如煙海的唐詩中占有壹席之地。其次,韓愈和杜甫,生於李白死後僅五年,韓愈在世時相差兩歲。【附他們年表:李白生於701,卒於762年。杜甫生於712,卒於770年。韓愈生於768年,卒於824年】。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最了解李、杜。出自他的著名詩句:“調整張繼*杜麗的文章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不知道群傻,所以是誹謗。蜉蝣搖樹,可笑。..... "可見,韓愈雖然推崇杜甫,但還是把李白放在了杜甫的前面。第三,詩仙和詩人在唐代的地位並不確定。可以說天上的神和地上的聖人還是有差距的。第四,唐朝以後的宋元明清,都離唐朝很遠。他們關於杜麗歷史和各方面的信息與杜麗時代相差甚遠。所以他們的評價只是基於個人愛好。第五,我們今天(僅就詩歌而言)更沒有資格褒李貶杜,或者褒杜貶李,也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最接近杜麗時代、最懂詩歌的唐朝(唐詩時代),早就有定論了。汾西河。與白、杜甫並稱“詩仙”、“詩聖”,被譽為中國詩壇上的“雙子星座”。聞壹多先生認為,杜麗會議是繼老子和孔子之後,中國文學史上最激動人心的會議。
他們都站在了中國詩歌史上的巔峰。李白看淡過去,他更加開放豪邁到巔峰,融合了舊時代的成就;面對未來,杜甫從巔峰獲得了更多的沈穩和內斂,開啟了新時代的大門。
李珀
沿著陳子昂的道路,李白在盛唐達到了詩歌的頂峰。李白以《莊子》和《楚辭》為題材的詩歌,廣泛吸收了阮籍的深邃釋放、郭璞的超凡釋放和謝朓的清麗,並結合盛唐詩壇清新豪放的特點,形成了雄渾波濤、崇高廣闊的藝術境界的獨特風格,把個人理想和不平誇大到極致,把自我形象放大到極致,所以天真狂放,所以很有個性。
李白以其天才和豐富的想象力,充分吸收了前人的精華,表現了他天真豪放的個性,蔑視權貴,鄙棄庸俗和他瑰麗的理想世界,奏響了盛唐詩歌的最強音。
如果說李白是承前啟後,那麽杜甫更多的是承前啟後。
杜甫
杜甫比李白小11歲。早年也是李白的粉絲。他對前代詩人采取了比李白更寬容的學習態度。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收集了前人詩歌的成果,為後人學習詩歌開辟了道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深邃、沈郁、頓挫的風格,全方位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廣闊的社會現實,樹立了中國詩歌藝術的最高標準。
它也從前代的詩歌中吸收了比李白更全面的營養。此外,杜甫本人“耽於對人性的美句,其言不足為奇。”他比李白更自覺地進行藝術創作,探索和嘗試了許多創作技巧,成就了更為全面的藝術奇觀,令人嘆為觀止,對後世詩歌創作的影響也比李白更大。聞壹多先生說,別人把格律當作枷鎖,杜甫可以把枷鎖當作武器。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而李白在這方面確實不如杜甫),流傳後世的各種詩體中都有佳作,尤其是七言律詩。同時,他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情以及對時代的高度責任感是壹個永恒的典範。在藝術上,他的創新極大地拓展了詩歌的境界(李白的詩歌大多以想象為主,內容和思想有限),將詩歌拓展到了可以表現世間萬物的程度,開創了後世各種詩學來源。
啟功唐碩詩歌-李白和杜甫
與杜甫相比,李的詩歌可分為兩類。身體上,李白繼承的比杜甫多。在思想上,李白用曲折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抱負和對現實的看法,用古風、古題、古事來表達,而杜甫則是坦坦蕩蕩,沒有任何意思。相反,在表達自己的理想時,李是直截了當的,而杜是曲折的。李白是“承前啟後”(李白以前沒有這樣的詩,仔細分析,都是承前啟後),效果(給人的印象)是“獨創”,是前無古人,是“過去”的終結。從初唐往上推,最後的終點是李太白。比如詠物不留物的手法還是傳統的,他會不由自主的被具體的東西束縛。他不敢也不會離開這個東西,發揮他的意義(就像六朝玄學詩風,王羲之等人的蘭亭詩最後歸結為玄言,依靠老莊現成的論據)。比如李白的《蜀道難》,力圖描寫蜀道之難,刻畫得具體生動,始終不敢放棄“蜀道難”這幾個字。
杜甫的詩很多篇章都是有關聯的(比如八首秋,五首懷),同時寫所到之處,所見所聞,這在漢魏六朝是很少見的。可以說杜甫的詩是未來的開端(當然李白的詩也對後世有影響),他的壹整套寫詩方法是前無古人的。
就詩歌成就而言,我推薦李白,他是個天才。論詩歌藝術和綜合成就,我推薦杜甫。
附上杜麗的詩和書。
李白到杜甫
送杜甫去沙丘城
我在這裏做什麽?我躺在沙丘之城。
城邊有古樹,秋聲日夜響。
魯酒不醉,白唱壹曲。
如果妳想到壹個紳士,妳會把他送到南方。
杜甫的劇本(嚴格來說不是詩)
每座山都遇見杜甫,
頂戴笠子日卓吾。
不好意思,不要太瘦,
總是苦於過去寫詩。
派杜去魯郡東石門
幾天不醉,登上池臺。
石門路什麽時候再開?
目光落在泗水,海水壹片明。
飛檐走壁,遙遙相望,杯在手。
杜甫到李白
1,贈李白(五朝古)
2、《贈李白》(七絕)
3.“隨李尋隱居”
4.八仙之歌
5.冬天和李白在壹起
6.春天裏的李白
7.“送孔超父遊江東獻李白”
8、《夢見李白》兩首
9.致天空盡頭的李白
10,《送李十二白二十韻》
11,蘇端之醉歌付雪簡言薛華
12,不見
13,過去的旅程
14“告別”
他們兩首詩不是壹個風格的,說不上誰比誰高,不分上下。李白的詩大部分都是壹筆寫成的。和其他人壹樣,他不喜歡束縛,所以他是壹個飄然的仙女,充滿了浪漫主義,因其瑰麗的想象力和奔放的姿態而被很多人推崇。
而杜甫則是植根於無奈現實的詩人。縱觀杜甫的詩,幾乎都是精雕細琢的詩篇。他們不僅沒有詩的分句負擔,而且每壹個大寫都是完美的,可見他在詩歌上的造詣之高。所以在專家眼裏,杜甫是學習的典範。
如果說杜甫是班裏勤奮的學霸,每壹篇文章都是可以掛在墻上的範文,那麽李白大概就是班裏桀驁不馴卻令人驚嘆的天才。這種人大概是老師很頭疼的,但不得不佩服他的文采。所以李白的風格是不可學習和模仿的,是獨壹無二的,獨壹無二的。杜甫是可以學習的文體中成就最高的,是無數詩人面前的巔峰,是用來仰視和學習的。
妳也叫千裏馬,我的回答是:心情好的時候,讀李白的詩,還不如周遊世界喝酒。心情不好的時候,讀讀杜甫的詩,可憐壹下現實中的世界。李白偶爾也會抱怨,但畢竟他享受繁華。杜甫雖然當過小官,但他總是以事實為依據為人民說話。如果文學成就相當,賦論小資生活怎麽比得上李白的瀟灑?古為今用,多了李白的歌舞,少了杜甫對人民的大關懷。
估計大部分人會選擇浪漫灑脫,不拘壹格的李白。李白是每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人,向往自由,享樂,善良,仇恨(像普世價值?)。李白代表江湖,代表美。
杜,呵呵!我自己也經不起推敲,壹心為國為民為官,但只感動了我和妳。沒什麽!它代表了辛酸和艱辛,但最可悲的是,它也代表了妳和我。
至於成績,高嗎?統治階級掌權!
李白和杜甫都是中國文化的豐碑和瑰寶,風格迥異,無與倫比。他們的成就如此之高,我們的後代只能仰視世界。談談我自己對他們成績的看法。
前者是浪漫主義,後者是批判現實主義。
1.在思想意識上,李白的詩中大部分表現出追求長生不老、及時行樂的思想,杜甫的詩中也有不少表現出憂國憂民、悲憫他人的思想。
2.在風格上,李白常常用誇張的手法和生動的比喻來表達自己激昂的感情,杜甫則常常用蒼勁有力的手法和深邃的思想來表達對社會現狀的深切同情。
3.從體裁上說,兩位老先生都能寫出各種體裁的詩,但李白的七言詩和絕句最好,杜甫的律詩最好。
李白和杜甫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兩座高峰。李白的詩更能表達盛唐文人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杜甫的詩更能反映國破民窮的社會現實。李白是天才中的天才,他的詩歌自成體系。他是壹個天才。杜甫是當代傑出的人,他的詩歌是人類能力的極致。李白的詩對後世喜愛豪放詩風、想象力奇特的詩人影響深遠。杜甫的詩對關心社會現實、註重詩法變化和文字錘煉的詩人影響較大。韓愈說得好:“杜麗文章在,烈焰無窮。”
可見兩位老先生的詩都是巔峰之作,實在拼不出壹個水平。堅持壹個層次,就要看喜歡誰不喜歡誰。就像儒家和道家壹樣,壹個是入世,壹個是出世。妳說誰是第壹,誰是真理?
看看杜麗的兩位老先生,李白釣月失魂,杜甫晚年死於貧困。笑過去,壹個浪漫的要死,壹個現實的要死。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不壹定是我們能控制的。無論是盛世還是亂世,壹切都是空的,人生只是壹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