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通過對園林歷史的學習,談談妳對園林的理解?不少於800字,求解

通過對園林歷史的學習,談談妳對園林的理解?不少於800字,求解

繼承和發展幾乎是我們看待任何藝術作品的基本出發點,而中國園林作為中國傳統藝術的經典,在當代也壹直面臨著這兩個基本問題。本文試圖通過總結平時的學習經驗,從繼承和發展兩個方面談壹些對園林藝術的粗淺認識。

首先說說繼承的問題。任何藝術的發展都要先了解它的歷史。只有謙虛認真地繼承過去,才能更好地承前啟後。但這裏要強調的是,園林設計的本質不是歷史的傳承,而是處理好人與具體地塊的關系,處理好功能、空間、比例、尺度、色彩、材料、節點、細節等非常具體、簡單的環節,最簡單、最經濟、最恰當、最有效的方式。簡單來說,作品要好用,美觀,經濟。

中國古典園林起源於商周後期,供帝王和奴隸主狩獵使用。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用”的生產經營目的逐漸淡化,從三代的模擬自然山水,經過秦漢時期以“崇尚自然”為主題的人工造景和觀光園林,到唐宋文人的寫意山水園林而成為古典園林的巔峰。所以,中國的古典園林大多是私人領域或者文人涉足的領域,而不是普通人的公共空間,更不是城市的“名片”和“客廳”。如今,園林的所有者和使用者都變成了普通公民,園林開始在解決生態和環境問題上發揮作用。但值得壹提的是,園林建設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危機和環境問題,也不能解決生存問題和社會問題。它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所以園林的作用怎麽說都不為過。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設計園林來表達壹種生活方式。設計師不僅要設計作品本身,更要著眼於提高客戶的生活品質,引導壹個進步的生活方向。

雖然當代園林的意義和作用與古典園林相比發生了壹定程度的變化,但毫無疑問,先人的設計方法和其中蘊含的思想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天人合壹”的造園理念是永恒的真理。我們要傳承的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生存藝術:先民的選址建城理念;大禹、李冰父子梳理水系治水的科學方法;墾荒、開荒、灌溉、種植等藝術。這些古代先賢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經驗和方法,都凝聚著智慧的光芒和生存的藝術。

在這裏,我想談談如何看待中西園林。我認為在園林設計上嚴格區別對待中西園林是值得商榷的。大多數人把西方等同於現代,把中國等同於古代,甚至等同於過時和過時;再者,簡單、筆直等同於西方,復雜、曲線等同於中國。這是壹個很大的誤解。中國的和傳統的中國是兩個概念。中國的可以現代化,也應該現代化。中西方可以分享很多形式和內容。既然都是人,再加上全球化的影響,中國和西方會有更多的普世價值,而這些普世價值不會影響中國自身的發展。我們不用擔心被“西化”。相反,中國也在這個過程中積極影響西方和世界。

其實我們不需要也不應該把中國園林看成壹個封閉的系統,壹個孤立的桃源景象,人為地規定什麽屬於中國,什麽屬於西方。世界上沒有壹種形式必然代表西方,也沒有壹種形式必然代表東方。在我看來,東西方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我們只有適合現場條件的設計,從現場產生的設計屬於這片土地。如果說設計是西式的,是因為設計的結果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不熟悉的,那顯然是非常膚淺的,是把中國的園林符號化、模式化、固定化的結果。北京大學余教授設計的《綦江公園》、《稻田大學》、《紅絲帶》等作品在國際景觀設計領域多次獲獎,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些優秀的設計既是現代的,也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發展的問題。前面提到的繼承的目的還在發展。園林的發展不需要刻意傳承歷史,更不需要憑空捏造,牽強附會。當壹個設計作品與當今中國社會和當地人民的生活緊密相連時,它就能適應時代的新變化,並在某些方面對其進行指導。任何藝術作品的發展,包括園林藝術,都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是否與當時的社會相結合,可以說是判斷壹個設計作品是否優秀的最基本原則。

為今天的人設計,在壹定程度上引領他們的生活,這就是我對園林發展的看法。符合當今人的需求,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運用今天的科技和今天的材料,符合當今人的審美趣味和觀念,這樣的作品是積極的,至少在某些方面具有優秀作品的品質。另外,我認為沒有必要為園林制定發展方向,尤其是讓某些人或團體為園林制定所謂正確的發展方向。

現在的設計理念非常多元,沒有辦法也不應該讓設計師沿著單壹的目標發展。項目也不壹樣,類型不壹樣,位置不壹樣,規模不壹樣,客戶不壹樣。每個項目怎麽做有很多可能性。無論把園林看作藝術還是科學,或者兩者的結合,都應該允許。不同的設計師對花園會有不同的看法。從自己對園林的理解出發,才能完成園林的設計,才有機會打造成功的作品。

再來說說今天古典園林的發展。馬克思說,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沒有自我否定的過程,就不可能發展進步。因此,要發展古典園林,首先要審視古典園林中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元素。中國園林的傳統不是壹成不變的,而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中國的園林系統是建立在中國的儒釋道思想基礎上的。主張“中和”,不求劇變。但是,它並不是完全不變的,而是處於壹種漸變之中。當漸變積累到壹定程度,就會出現突變。

首先,我覺得中國古典園林的意境表達太含蓄了。中國人講含蓄,但在西方文化中,含蓄和曖昧是同義詞,有時很難區分清楚。如果我們的觀點和態度過於含蓄和曖昧,可能很難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中生存。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間,會限制創新的空間。從當代發展的角度來看,有壹個明確的態度和觀點會更好。尤其是當園林設計是為了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時,傳統園林的深奧甚至晦澀的表達方式將不適應當代園林的健康發展。沒有導遊的詳細講解,大部分遊客參觀完蘇州園林都會失望,城市園林導遊是普世價值。

另壹方面,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機器,古代文人階層主導著社會的思潮和意識,他們的壹言壹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民族心理。他們保守、隱忍、隱退、明哲保身,無法也不願直面生活和現實,他們的怨恨只是在巖石、溝壑、花鳥蟲魚的意象中被消解。如果中國園林在今天仍然繼承這樣壹種逃避現實,對生活漠不關心的傳統,將無法為其發展確立壹個生長點,只會使其走向更進壹步的精神衰弱。今天,我們要繼承的傳統應該是強大的,英雄的,雄渾的。或許我們可以從漢唐園林中找到這種英雄主義、自信自強、勢不可擋的民族氣勢和蓬勃生機的傳統,與今天改革開放、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大時代精神相吻合。

周先生在《中國園林史》(第二版)第八章的結束語中說:“人類社會過去的發展歷史表明,如果新舊文化相互碰撞,‘傳統’就會成為壹種負擔,這足以加強其自身的封閉性和排他性。壹旦舊文化的枷鎖被打破,新文化體系建立起來,傳統就可以在這個體系中獲得新的意義,成為可以借鑒甚至部分繼承的財富。就中國目前的園林建設而言,接受現代園林的洗禮是必由之路,這在某種意義上意味著破舊布新,而這個‘新’不僅僅是新的技術和材料,更是新的形式,重要的是徹底更新園林觀和造園思想。展望未來,可以說園林的現代啟蒙完成之時,也是新的、非古典的中國園林體系建立之日。”讀到老先生的這段話,不禁感嘆,感嘆他的眼光之高遠,眼光之遠見;不禁讓人憤怒,壹個老前輩竟有如此蓬勃、創新、求實的心;讓人不禁醒悟。作為年輕壹代,我們不能沈湎於中國古典園林的輝煌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壹味地追隨西方的景觀設計。我們設計園林,建設園林城市,關愛大眾,關愛廣袤大地。

我們今天面臨的緊迫挑戰是什麽?這是壹個生存的問題,壹個可持續性的問題,壹個如何解決城市化的問題。總之,如何解決人地關系的問題。不是過去到處旅遊的問題。不要迷戀文人的詩情畫意,不要沈迷於月下花前月下的小橋流水,我們要解決當代中國人的生存問題。中國的古典園林在很大程度上是貴族文化。當前,我們應該在加深對中國傳統園林認識的基礎上,積極適應新時代的需要,探索當代園林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園林設計應該服務於它的使用者——人民。

  • 上一篇: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優缺點及發展
  • 下一篇:第壹個釀酒大學上線的時候發生了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