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鋼琴獨奏《皮黃》是根據哪種歌劇改編的?( )

鋼琴獨奏《皮黃》是根據哪種歌劇改編的?( )

鋼琴獨奏《皮黃》取材於中國戲曲——京劇。

《皮黃》是中國當代作曲家張超創作的壹首鋼琴曲。該曲根據京劇《Xi皮》和《黃兒》的板式結構特點,與鋼琴巧妙結合,融入了大量京劇元素。是壹首既激烈又通俗易懂的優秀鋼琴獨奏,是藝術成就較高的作品之壹。歌曲中模仿了京劇中的伴奏樂器、板型、唱腔節奏,內容深刻,技法獨特。

壹、鋼琴曲《皮黃》的創作背景

張超出生在雲南,是壹個知識淵博,性格開朗的音樂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具有壹定的民族特色,皮黃也不例外。張超用自己童年的經歷和對自然音樂的熱愛,結合京劇的板塊結構。

鋼琴曲《皮黃》中的“原板”體現了童年的純真,因此作者將這壹時期的美好定義為“原板”。到高潮“垛板”出現時,南北口音更加明顯,京劇特色最為明顯。節奏、韻律、旋律結構充滿了京劇韻味,由慢到快,由強到弱,將音樂推向高潮,直至最後輝煌的結束。

二,皮黃的創作分析

(壹)“導”——整部作品的介紹

“導盤”作為整首歌的引子,相當於京劇中的人物上臺時使用的伴奏形式。波音、顫音、倚音、琶音在中國的鋼琴作品中非常常見。導視板給人神秘感,然後在無限重復中結束,故事即將開始。

(二)“原創”——節目的主題

引入後逐漸進入主題,從“導盤”到“原盤”,這在京劇中也很常見。“原板”是2/4拍,京劇裏叫壹次壹板。鋼琴曲《皮黃》中的“原板”是京劇中“西皮”聲腔的原板,主題基調安靜祥和。京劇的旋律開始出現在原板上,做節奏多變的過渡,逐漸降溫。

(3)《二十六》、《流水》、《快三只眼》——第壹部分工作的開展

根據“原板”的主題,加快了速度,然後逐漸演化出“26”板。“二六”的節拍和“原板”是壹樣的。雖然節拍沒有變化,但“二六”的速度屬於中速,比“原板”略快,以加速的形式重復上壹段的旋律。

“流水”部分的節拍與上壹段不同,成為壹拍。速度比“26”快壹點,就是把京劇裏的“板”省略了,留下了“眼”,也就是我們說的沒有眼睛的板。

“快三只眼”是京劇裏的四拍。第壹拍是板,第二、三、四拍分別是頭眼、中眼、尾眼。在譜面上,“快三只眼”是4/8拍,比“26”略快,更強。仍然是主題變奏曲,持續的切分音節奏達到第壹部分的高潮,壹個上升的琶音由快變慢,為後面的慢板做鋪墊。

(4)“柔板”——第二部分是與上壹段比較的段落。

從這部分開始,采用了京劇中的黃兒戲,通過加花、延長原板來減緩節奏,逐漸形成。右手高音區重復的持續音與左手深沈的二黃旋律相結合,後半部分模仿鐘聲。左手的和聲繼續襯托右手的鐘的旋律,然後以快四聲的順序講解故事,也為下壹段快板做鋪墊。

(五)“快板”、“搖桿”和“堆垛機”——作品第三部分的發展。

快板壹般用來形容京劇中激烈對抗和爭執的場面。快板是改變京劇中黃兒的調式,調式是不斷變化的。左手五度配合不協和音程,讓音樂的緊迫感更加強烈。

“搖板”是京劇黃兒調的第二個變體,它是仿照京劇胡琴的藝術特點而產生的。這壹段是F羽調式,左手和聲不斷反復搖擺,模仿京劇中的打擊樂,節奏瘋狂。

“疊板”是壹種節奏清晰準確的拍子,類似於西方的應急板。左右手模仿京劇的五弦琴和拉弦,調號的譜也不壹樣。他們融合了京劇中“西皮”和“黃兒”的音調,重現了曾經出現在快板中的黃兒的音調,從頭到尾與上壹段相呼應。最後,這壹段的快節奏就像壹面不斷被敲擊的鼓。通過音程的不斷變化,也就是結尾的大二大三度,音樂逐漸進入尾聲。

(6)“尾聲”——精彩激烈的結尾。

音樂的“尾聲”再現了京劇西皮的調式,調性回歸主題。左手八度低音與右手強有力的和弦劃分相得益彰,營造出輝煌的戲劇效果;樂曲結束時,壹連串的琶音和反復的顫音將整首樂曲推向高潮,左右手不斷出現和弦。最後,在極其有力的三個八度之後,整個音樂輝煌而震撼地結束了。

三。結論

音樂采用了中西合璧的創作手法,應用了中國傳統戲曲京劇的元素,每壹部分都能感受到京劇的魅力。作曲家在作曲時,並沒有完全照搬京劇的結構特點,而是註重音樂的情感表達。

本文從作品的板塊結構、旋律節奏、京劇元素、器樂模仿等方面進行分析。這種新穎的將京劇藝術融入鋼琴的創作手法,不僅延續了中國的文化,也促進了鋼琴音樂的發展,為我們積累了非常寶貴的音樂財富。《皮黃》是其中的優秀作品,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參考資料:

王玉河。《中國現代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年。

[2]西貝柳斯傳,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年。

[3]趙進。張超鋼琴曲《皮黃》的演奏與欣賞,2010。

[4]林嘉軒。從張超鋼琴曲《皮黃》的創作看京劇的審美,音樂創作,2012 04。

[5]齊磊。也談張超鋼琴曲《皮黃》的創作特點,2015。

[6]牛文健。鋼琴曲《皮黃》的創作技法與文學分析,2014。

[7]劉英。論鋼琴音樂《皮黃》的節奏結構特征,2012。

  • 上一篇:鄭虔的事跡
  • 下一篇:展廳設計重點及風格推薦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