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銅鏡的歷史

銅鏡的歷史

縱觀中國古代銅鏡發展史,自四千年前中國出現銅鏡以來,各個時期的銅鏡都反映了其早期(齊家文化和商周銅鏡)、普及期(春秋戰國銅鏡)、鼎盛期(漢代銅鏡)、中期衰亡期(三國魏晉南北朝銅鏡)、興盛期(隋唐銅鏡)和衰亡期(五代十國銅鏡)。從其流行程度、鑄造技術、藝術風格和成就來看,戰國、漢代和唐代是三個最重要的發展時期。商代的銅鏡是圓形的。鏡面近平或微凸,鏡體較薄,背面中央有壹個拱形弓(或橋形)按鈕。西周的銅鏡也是圓形,鏡身直或微凸,鏡身薄。鏡扣有很多種,弓形、半環形、長方形等。也可分為素面鏡、重環鏡、鳥獸鏡三類。

此時的鏡子以素面為主,西周中期出現了帶花紋的銅鏡。到了後期,鏡子背面的圖案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動物圖案,打破了傳統風格。

素面鏡:指背面沒有裝飾圖案的鏡子。

重環鏡:鏡面微凸,背面有蝴蝶結紐扣,飾以重環圖案。

鳥獸鏡:鏡身平直,背面有兩個平行的蝴蝶結按鈕。紐扣頂部采用鹿紋,底部采用展翅鳥紋。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銅鏡發展史上的成熟和大發展時期,是中國古代銅鏡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階段。也是銅鏡鑄造中心由北向南轉移的重要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銅鏡在三代(夏、商、周)的基礎上突飛猛進地發展。無論是銅鏡的鑄造工藝還是鑄件數量都大大超過了以前。

齊家文化和商周時期,銅鏡多為素面無紋飾,有紋飾的以幾何圖案為主。到春秋戰國時期,裝飾紋樣已達15類,出現了各種特殊的裝飾藝術,如紅墨繪紋、金銀交錯紋、空中雕紋等。早期粗陋粗糙的銅鏡,經過春秋戰國時期的創作和裝飾,已經達到了精美的境界。

春秋時期銅鏡的樣式不僅繼承了西周銅鏡的傳統,而且是多元化的,比如鏡還是以素鏡為主,鈕制也沒有定型。與此同時,春秋時期的銅鏡也有了許多重要的發展。它打破了銅鏡的圓形格式,出現了方鏡;此外,早期的銅鏡圖案僅用陽線勾勒且構圖簡單,鑄有錯綜復雜的圖案。從裝飾紋樣的表現來看,春秋時期的銅鏡趕上了青銅器的發展,裝飾紋樣更具時代特色。這為戰國時期銅鏡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春秋中晚期至戰國早期。這壹時期出現並流行的鏡子類型有:素面鏡(全素面鏡、單環鏡、雙環凸弦鏡)、純地鏡(少方鏡,有地紋但無銘文)、鑲嵌鏡、四山鏡、多鈕鏡。鏡子大多是圓形的,也有方形的。壹般鏡體材質較薄,邊緣較多。整個造型規則給人壹種輕盈飄逸的感覺。鏡鈕主要是壹個拱形鈕,但鈕頂飾有1到3個凸弦,所以也叫“弦鈕”。鏡子背面沒有花紋,除了前期。裝飾圖案細長,有許多地面圖案。

戰國中期,銅鏡種類繁多。銅鏡的紋飾也發生了變化。如花葉鏡中的葉鏡由簡單的三葉、四葉變為八葉,還有雲雷紋花瓣鏡、馬賽克鏡等。四山鏡的山字由矮變細,山字之間有花瓣紋、長葉紋、繩紋,相當復雜。還有五山鏡和六山鏡。這時有菱形鏡、動物鏡、平面鏡、弧形鏡、金銀交錯鏡、彩繪鏡等。

從戰國晚期到秦朝,已經沒有四葉平鏡、平鏡和三層雲雷紋平鏡了。漢代最流行的銅鏡除了沿用戰國時期的鏡外,還有:平鏡、平鏡、曹彰鏡、星雲鏡、雷雲連續弧鏡、鳥獸紋鏡、重排獸鏡、連續弧銘文鏡、重圓銘文鏡、四排獸鏡、多排獸鏡、畸形四葉鏡、獸鏡。

漢代是中國銅鏡發展的重要時期。漢鏡出土數量最多,用途廣泛。漢鏡不僅在數量上比戰國時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藝術表現手法上都有很大進步。從其發展趨勢來看,可分為三大階段,重要變化出現在漢武帝時期、西漢末年王莽時期和東漢中期。

西漢前期是戰國鏡和漢鏡交替的時期。直到西漢中期,大約在漢武帝時期,壹些新的鏡子才開始流行。這些新鏡對後世銅鏡的發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漢代銅鏡的特點是圓、薄、平邊、圓鈕、程式化裝飾。不同時期有不同風格,其發展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壹個時期是指西漢早期至中晚期。這壹時期的銅鏡雕琢平面,鏡身平,花紋平,鏡邊簡單,裝飾性強。漢初沿用戰國銅鏡的裝飾風格,多采用底紋與主紋相結合的重疊手法。盛行於戰國時期的雲雷紋平紋鏡繼續流行,鏡背中心修圓形成長方形,有的還刻有題字,如長相思,別忘了彼此,永遠富貴美滿。西漢中期,也就是漢武帝前後,銅鏡的形制和花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地紋逐漸消失。三弦橋形鈕經過蹲伏動物鈕、蛙形鈕甚至峰形鈕後,壹般都變成半球形圓鈕,圖案嚴格對稱於鏡的圓面中心,或者均勻分為四個區域。當時除了簡化鏡,還流行星雲鏡和草鏡。其實星雲紋是由平面紋演變而來的,又因為乳房多,所以星雲紋鏡也叫乳房鏡。葉片鏡的按鈕座呈方形,四周是對稱的草葉,有的像花瓣,有的像葉子,外緣由十六條向內的弧線構成。這種銅鏡因其流傳久遠,在漢鏡中占有重要地位。大約從宣帝開始,又有了重見陽光的曙光。《天下大明》中有壹圈銘文的太陽鏡和《趙鏡》中有壹圈清晰的內在質量和與日月相似的光輝,用繩紋甚至弧形紋編織成同心圓,都以銘文裝飾為主。

第二個時期是指西漢末年到東漢初年。這個時期流行普通鏡子。王莽為了炫耀自己的政績,制作了許多精美絕倫的作品,其中以王莽時期的《漢鏡》最為精美。

規則鏡:因其鑄造和雕刻非常精細和規則而得名,鏡面圖案有規則的TLV形裝飾格式。外國學者也稱之為TLV鏡。它的程序相當標準。壹般鏡背分為幾個裝飾區。從按鈕座開始,按鈕座被視為以圓形按鈕為中心的單壹裝飾單元。按鈕座的形狀為圓形、方形、蓋有花萼。然後按鈕座的寬度就是內區,這是主圖案的部分。花紋中的TL形往往對稱排列在銅鏡內區四邊的主花中,起到穿插的作用。然後是外區,用卷草紋、鳥獸紋、幾何紋組成的條形花紋裝飾。在最後壹個外沿區域,有素的,簡單的弧形花紋,還有帶繩紋和鋸齒紋的蕾絲。內外區之間多裝飾題字。分為五個區域,布局嚴謹正確,但機械呆板,變化不大,給人千篇壹律的感覺。東漢初期仍流行正鏡,但有所改變。這壹時期的銅鏡多鑄於內區主花位置,所謂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有的還在牛左的側面加了十二生肖的銘文,或“左龍右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順陰陽”的字樣,所以也被稱為正四神鏡。TLV實際上是古代柳博的壹盤棋。山東費縣出土劉詩潘博,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全套象棋工具。所有的象棋遊戲都有TLV圖案。在漢鏡的發展過程中,規則鏡是流傳時間最長的壹種,也是漢鏡中最好的壹種。

第三個時期是指東漢中期到末期。這壹時期鏡面微凸,便於反映表面的完整形態,符合科學原理。鏡面按鍵變粗變強。與第壹期相反,連弧多在內區。

這壹時期銅鏡的布局也比較活潑,區域劃分簡單,通常以昌邑高官或昌邑後裔等吉祥文字,以及到三公的位置作為銘文。這壹時期還創造了浮雕式的做法,紋飾較高,主要有雙夔鏡、蝙蝠鏡、人像鏡、方明鏡(獸鏡)等。

雙紋鏡打破了當時流行的以按鈕座為中心向內或向外放射的手法,采用了對稱的格式,達到了獨特的效果;蝙蝠鏡其實是柿子莖紋的變形和擴展,花紋抽象,形態美觀;人像鏡以淺浮雕的形式表現人物、鳥類、動物和花卉,這與當時的畫像石和畫像磚的風格趨於壹致。這些鏡子大多出土於浙江紹興,差不多占90%。方明鏡,又稱獸鏡,是指銅鏡周圍有壹圈凸出的半圓和正方形,大多表現神仙和野獸的主題。浙江紹興是東漢末年最重要的銅鏡制造中心。這裏鑄造的重新排列的獸鏡和人像鏡標誌著銅鏡裝飾的新發展。後者與前者的區別不僅僅是神獸形象,還有歌舞、車馬、歷史人物、傳說等浮雕形象。

漢末神獸鏡出現了壹種新的圖案排列,即壹個方向的階梯式排列,類似於木雕的散點透視,稱為舞臺鏡,流行於建安時期(公元196- 220),又稱建安式。根據考古發掘出土的銅鏡資料,這壹時期的銅鏡種類如下:

獸鏡:重新排列的獸鏡,環抱的獸鏡,畫有佛的獸鏡。

可變形四葉鏡:可變形四葉駕鳳鏡、可變形四葉佛鳥鳳鏡、可變形四葉獸頭鏡、雙菱鏡、吉祥獸鏡。

此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神獸組合成裝飾主題。此時碑文因文字原因難以辨認。雖然發現了壹些銘文,但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辨認出來。

吳敬中發現的年號銘文最多,包括孫吳的年號,如黃龍壹鳥、建興、五峰、太平、水岸、甘露、鳳凰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新鏡型不多,主要沿襲漢鏡風格。此時的銅鏡種類不多,而且種類集中,創新少。這時,神獸之鏡流傳最廣。變形四葉鏡中,變形四葉鏡八鳳鏡居多。從銅鏡的發展史來看,這壹時期處於停滯和衰落期。唐代是中國銅鏡發展史上又壹個新的歷史時期。與前代相比,隋唐銅鏡有了新的發展。在銅合金中加入錫,使銅鏡呈現銀色,既美觀又適用。在銅鏡的造型上,除了繼續沿用前代的圓形和方形之外,還創造了菱形和更厚的鳥獸葡萄鏡。並把反映人們生活和追求理想的吉祥幸福的畫面應用到鏡子上,如月宮、神仙、山水等等。並且出現了題材新穎、圖案華麗、精致細致的金銀鏡和珍珠母鏡。這是盛唐藝術水平很高的產物,充分顯示了唐代銅鏡的特點。

隋唐時期銅鏡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隋代和初唐時期,銅鏡的主題裝飾以吉祥動物為主,比較流行,是隋唐發展中的壹個重要類型。它既繼承了中國古代銅鏡的傳統,又有新的創新。瑞壽葡萄鏡是壹面引人註目的唐代鏡子,拉開了唐代鏡子主題裝飾的序幕。

從唐高宗到唐德宗時期,銅鏡裝飾出現了新形式、新題材、新風格,使銅鏡進入了輝煌時代。

從唐德宗到晚唐五代,主要流行鳥鏡、花鏡和盤龍鏡。

唐代鏡的壹大特點是藝術風格或技法的多樣性。銅鏡藝術也呈現出濃郁的“盛唐”氣息。唐代以前,中國銅鏡以圓形為主,很少有方形的。宋代以後,除了繼承過去的圓鏡、方鏡、葵花鏡和菱鏡之外,以葵花鏡和菱鏡最為普遍。它們的邊緣與唐代不同,有的是直的,形成六角鏡。此外還有帶柄鏡、長方形、雞心、盾牌、鐘形鼎等多種樣式。有許多以花鳥走獸、山川河流、小橋流水、梯田流水、人物故事等為裝飾主題的銅鏡,也有素面鏡和無裝飾圖案的窄鈕鏡,都有很濃的生活氣息。另外還有壹些神仙,人物故事鏡,八卦鏡。

從近幾十年考古發掘出土的金代銅鏡來看,其主體和紋飾也非常豐富。雖然很多都是模仿漢、唐、宋的銅鏡,但也有壹些獨特的花紋。常見的有雙前鏡、歷史故事鏡、盤龍鏡、瑞獸鏡、瑞華鏡。金代銅鏡的紋飾,壹是模仿漢唐銅鏡的紋飾;二是吸收前者的模式,創造壹些新的模式。雙魚鏡和人物故事鏡比較常見,尤其是雙魚鏡和男生爬鏡。元明以後,銅鏡產量下降。除了傳統的風格,雙魚座,雙龍和人物的模式,如劉壹的傳記,是相對較新的風格。但此時銅鏡制作粗糙,只有年份銘文,沒有紋飾。這壹時期,尤其是明代,仿漢鏡、仿唐鏡非常盛行。仿銅鏡多為漢代的柳波鏡和唐代的瑞壽葡萄鏡。壹般來說,仿制的銅鏡尺寸較小,裝飾圖案模糊,失去了昔日的優雅。

齊國古城南上王莊出土的戰國銅鏡。

光滑平整的表面,復雜多彩的背紋,精湛的冶煉技術...在中國眾多的出土文物中,古銅鏡無疑是其中之壹。其中以秦漢時期的銅鏡最為精美。2013,考古人員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古城闞家寨村南發掘出西漢銅鏡鑄造作坊,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古代銅鏡鑄造作坊遺址。這壹遺址的發掘為我們“破譯”2000年前塵封於地下的銅鏡鑄造技術密碼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辦的“科技考古與手工業考古中期研討會:臨淄、齊故城冶鑄考古多學科合作”上,來自多所高校、研究機構、多學科領域的數十位專家齊聚壹堂,就秦漢銅鏡的研究成果,以及戰國、秦漢青銅冶鑄、鐵器行業的田野考古與科技考古進行交流探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臨岐古城冶鑄考古項目組組長白雲鄉對這項研究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告訴記者,這個項目是考古學多學科合作的成功案例,說明田野考古與科技考古,以及不同領域的科技考古之間的合作是可能的,前景廣闊。

多學科“攜手”解決考古難題

白雲鄉告訴記者,除了在學術成果上的意義,該項目也是在田野考古的基礎上,加強現代科技手段應用和多學科合作研究的有益嘗試。

“多學科合作首先強調田野考古和科技考古的結合。近年來,科技考古異軍突起,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同時,科技考古必須建立在解決考古問題的基礎上,必須在歷史時空背景下解釋考古現象。”白雲鄉說,另外,要打破科技考古領域的劃分,多角度、多方面思考考古中發現的問題,反思自己領域內的研究方法,在矛盾和吸收中最終尋求歷史真相。

據介紹,青銅冶鑄和冶鐵業是戰國秦漢時期的國家支柱產業,工藝復雜,內容豐富;臨淄、齊國故城是戰國秦漢時期的東部工業大都市,冶煉鑄造技術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因此,有必要通過多學科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白雲鄉說。

拓展冶鑄考古的研究思路

“這個工地是首都的壹個冶煉和鑄造工地。規模很大,應該是官辦作坊。文獻記載也很豐富,對研究古代冶金技術,特別是冶鐵技術有重要意義。”長期從事冶金考古研究的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所長錢偉告訴記者。

通過采集礦石、礦渣、少量殘余鐵、耐火材料等樣品。,利用金相分析、掃描電鏡能譜觀察等科技手段,可以還原戰國秦漢時期的冶鐵過程。“比如壹開始就發現了大量飛濺的鐵渣,可以推斷這個作坊冶鐵的時候有鍛造的方法。”錢偉告訴記者。

與會專家表示,對於冶鑄考古,不僅要關註冶鑄技術,更要關心冶鑄中的環境和人。“作為首都的官辦作坊群,古琦城的冶煉鑄造現場,作坊如何布局,作坊之間是否有合作,是否涉及管理,是否有原材料和產品的流通,這些問題都可以加深我們對古琦城冶煉鑄造技術的了解,而這些問題往往需要與其他領域的學者合作研究。”錢偉說。

多學科成果相互印證

上海博物館研究員連海平長期致力於銅鏡模型的研究。她告訴記者:“通過分析測試可以得知,齊古城的鏡模非常復雜,鏡模可能是分層制作的,因為靠近銅鏡的表層比後面壹層更精致。可能是先把精致的表層夯在銅鏡附近,再把背層夯在表層上,然後壹起燒制,這樣才能保證銅鏡表面有較高的光潔度,鑄造缺陷盡量少。另外,通過分析可以看出,鏡面模型中加入了稻殼灰。她告訴記者,可以推測稻殼灰的加入可以改變鏡面模型的物理性能,使材料變輕,具有壹定的排氣性能。

連海平告訴記者,通過研究,已經初步揭示了制作銅鏡鏡面模型的流程:首先制作銅鏡的泥模,在泥模上分層制作背面模型和正面模型,然後烘烤鏡面模型,在鏡面模型的型腔表面塗上脫模劑,最後澆上銅液。連海平說,接下來,她的團隊將進行模擬實驗,制作壹面銅鏡,最大限度地驗證和還原銅鏡的制作過程。

除了連海平,參與該項目的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學者也對鏡像模型做了大量的研究。白雲鄉告訴記者,這種特殊的設計將壹個樣本分成幾個部分,由不同的研究單位進行測試。

“我們得出了許多相同的結論,比如在鏡像模型中加入稻殼灰,相互印證了結果;當然也有區別,比如鏡像模型的燒制溫度。在接下來的研究中,我們將更加關註差異。”連海平說。

動植物考古高調“加盟”

在這場冶鑄考古的多學科合作中,植物考古、動物考古、人骨研究的參與引起了學者們的關註和熱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植物考古專家趙誌軍告訴記者,乍壹看,植物考古和冶金考古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關系。但是就這個考古研究來說,植物考古可以解決冶金考古中的很多問題。

“過去植物考古往往集中在沒有文獻記載的史前時期,即距今1萬年至商周時期。但在文獻豐富的秦漢時期,記載往往以達官貴人為主,關註普通百姓和工匠生活方式的文獻很少,需要植物考古來填補。對匠人生活方式的探討,可以揭示隱藏的社會制度問題。”趙誌軍說。

如齊古城發掘的灰坑中發現99種植物的種子,其中農作物11種,其中谷類最多,說明當時居民的主要食物是谷子;此外,還包括小麥、大麥、水稻、大豆等。,還首次發現了燕麥和芝麻,發現了葡萄、甜瓜等水果。可見當時人們的食譜非常豐富。如此豐富的農作物品種是當地種植的還是通過貿易交換種植的?早期遺址發現的水稻較多,後期發現的小麥較多。是因為氣候變化導致的農業種植的變化還是作坊工匠來源的變化(如果是短期員工,可能會自帶口糧)?

“當然,還有壹些不確定性。畢竟,在灰坑裏發現的4萬粒種子,其實只是被人們因為各種原因拋棄的谷物中的極小壹部分。需要更多的證據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趙誌軍告訴記者。

趙誌軍的研究引起了很多研究鏡模學者的關註,因為他發現齊國古城的水稻種植量並不大,與鏡模中所含的稻殼灰是否矛盾?趙誌軍認為,制作鏡面模型所需的稻殼量其實並不大,這與農作物的種植結構並無絕對關系。

  • 上一篇:有哪些輕資產創業項目?
  • 下一篇:時尚空間全體驗15大客廳演繹4種魅力風格。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