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長城汽車“命懸壹線”?自主汽車企業出海突圍

長城汽車“命懸壹線”?自主汽車企業出海突圍

作者:郝,編輯:張

核心觀點:

1,魏建軍認為中國汽車有很大的市場機會和市場空間,應該走出國門,拓展更廣闊的海外市場。

2.面對“危在旦夕”的局面,中國自主車企正在發生巨變,或許出海是新的救命稻草。

3.中國自主汽車企業可以通過國際化布局跨越S型增長曲線,在國際市場上尋找新的藍海。

在長城汽車30歲的時候,董事長魏建軍毫不掩飾:“長城汽車,命懸壹線。”

壹家公司用了半年時間,迎來了30歲生日,應該是值得慶祝的。然而掌舵人卻沒有成功的演講,只有直擊靈魂的拷問:“長城汽車明年還能活嗎?”

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同比下降8.2%。在寒意襲人的車市環境下,長城汽車以65,438+0.06萬的銷量,同比增長0.69%,以小幅增長跑贏市場,但2020年的考驗更加嚴峻。

7月8日,長城汽車發布上半年銷售數據。6-6月累計銷售新車39.5萬輛,同比下降近20%,僅完成全年目標的38.7%。在大環境的沖擊下,車企很難獨善其身。此時,魏建軍提出,要用30年的積累,迎接此刻的巨變。“企業命懸壹線的時候,也是命懸壹線。”

“保定車神”魏建軍在接手長城工業公司(長城汽車的前身)時依然有魄力。他敢在公司30周年之際說:“如果我們還看不到顛覆性的變化,那壹定是我們。”可見魏建軍是有勇氣帶領長城汽車做出改變的。

改變的第壹步是魏建軍提出的全球化戰略。“全球化是中國汽車企業的唯壹出路。我們必須走出去,哪怕死,也要死在國外。”截至目前,長城皮卡已連續22年國內和出口銷量第壹,全球保有量超過654.38+0.6萬輛。

2019年,長城汽車海外新車銷量達6.5萬輛,同比增長38.68%。同年,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正式建成投產,這是中國汽車品牌在海外的第壹家獨資制造工廠。

長城汽車在海外的表現也讓魏建軍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品牌出海的路線,並在30周年時提出:“走出去的將不僅僅是產品,更是價值觀,更是新的價值觀。”

在億歐汽車看來,“危在旦夕”的不僅僅是長城汽車,還有中國的自主汽車企業。面對“命懸壹線”的局面,中國自主車企如何“迎接巨變”,或許是壹條新的生命線。

出海是必然之舉

“國內第壹不是第壹,世界級舞臺第壹才是真正的第壹。”壹位曾經在獨立車企擔任高管的業內人士告訴億歐汽車。

中國汽車產銷量11年世界第壹。據世界汽車工業國際協會統計,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達到2576.9萬輛,占全球銷量近30%,但中國汽車出口122萬輛,僅占中國汽車銷量的4.7%。中國汽車公司在海外市場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在特斯拉、Waymo等新興科技公司的沖擊下,全球車企都在積極尋求轉型,逐漸撕掉傳統汽車制造商的標簽,走向科技出行服務商。對於中國自主車企來說,“以市場換技術”的時代已經過去,他們清楚地意識到,只有實力才能在世界舞臺上立足並大放異彩,這才是真正的實力。

億歐汽車曾在《2020年中國自主汽車企業海外價值研究報告》中提到,中國自主汽車企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具備壹定的核心實力,需要探索如何在現有市場的基礎上成為國際頂尖汽車企業。出海是中國自主汽車企業走向國際汽車企業頂尖的必然之舉。

中國自主車企已經開始在全球市場占據主動。2019 165438+10月29日,長城汽車宣布與寶馬集團達成合作,雙方各持股50%,合資成立光速汽車,將落戶江蘇張家港,規劃產能16萬輛。

不久後,2020年6月8日,吉利集團作為戴姆勒集團的第壹大股東,宣布與戴姆勒集團成立新的smart合資公司,雙方各持股50%,並將smart全球總部落戶浙江寧波。

這兩項合作是在中國宣布放開外資股比後達成的。

中國自主車企不僅贏得了與國際豪華車品牌的平等合作,也在資本層面的深度合作中逐漸獲得了話語權。“中國車企要想做到頂尖,就要和國際車企平等對話,在技術、人才、管理上互動。”壹位業內人士告訴億歐汽車。

目前中國自主車企與國際巨頭差距較大。但面對日益成熟的世界汽車環境,中國自主汽車企業開始自律,更加穩健,前途無量。

尋找第二條增長曲線

美國東部時間13年7月,成立僅17年的特斯拉市值首次突破3000億美元,將創立83年的傳統汽車廠商豐田甩在身後,打破了人們對車企的固有定義,就像蘋果對手機行業的沖擊。

受特斯拉等新興車企影響,全球車企都在尋求技術、資本、資源的協同發展。與此同時,在特斯拉橫行全球汽車市場的同時,中國汽車行業的競爭也不再局限於本土市場,而是將戰火延伸至全球市場。

面對國際車企的對抗,中國自主車企通過“新四化”轉型面臨挑戰,但這種轉型迫切需要出海的幫助,加快產品和品牌的升級。在出海的路上,中國車企需要借鑒特斯拉模式,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講好資本故事,推動自主品牌全球化發展。

世界的外部環境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中國的汽車市場也在發生變化。

2018以來,全球新車銷量呈下降趨勢。中國車市遭遇28年來首次下滑,車市面臨拐點。增量市場開始向存量市場轉變,汽車企業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2020年,突如其來的全球疫情讓全球大型車企陷入癱瘓,停產停工很正常。

由於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市場,產業鏈完善且本地化程度高,政府管控有效,自2020年4月起,中國自主汽車企業開始全面復工。今年5月,中國乘用車市場出現反彈,成為全球少數幾個增長型汽車市場之壹。

億歐汽車認為,中國自主汽車企業應抓住時間窗口,順應新四化趨勢,積極嘗試創新探索,利用中國自主汽車企業的整合優勢,以產品技術為核心提升競爭力,打造自己出海的堅實跳板。

與此同時,全球汽車產業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期。為了尋求第二條增長曲線,出海成為中國自主汽車企業轉型發展的必經步驟。

“有價值的品牌壹定是國際化的。”魏建軍坦言,中國汽車在技術研發和產品質量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在智能化、網聯化、清潔化方面的創新。“我們要做的就是走出國門,拓展更廣闊的海外市場。”

在全球汽車產業正在發生巨變的時候,中國自主汽車企業不僅要擁抱技術,更要擁抱世界,等待機遇,迎難而上,才能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出線。

中國自主車企正在覺醒出海意識。其中,2019世界500強企業SAIC、壹汽集團、北汽集團、廣汽集團、吉利集團等6家中國汽車企業,近年來在海外R&D、投資、建廠、收購等方面動作頻頻。這些車企還在戰略層面大談“國際化”,強調從產品走出去轉向技術、標準、管理和服務輸出,肯定出海是步入世界壹流車企的重要途徑。

探索出海之路,擁抱全球化,是中國自主車企的長期價值投資。通過國際化布局,可以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跨越S型增長曲線,在國際市場找到新的藍海,實現二次增長。

附:7月6日,億歐汽車發布《尋找第二條增長曲線——?《2020中國自主汽車企業出海價值研究報告》,以研究自主汽車企業創新核心戰略為切入點,探討其出海的價值和意義。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

  • 上一篇:如何解決野生垂釣中小魚築巢的問題
  • 下一篇:清明節公墓工作總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