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十壹屆三中全會後,中國實行了哪些富民強國的政策?對此妳有什麽要說的?

十壹屆三中全會後,中國實行了哪些富民強國的政策?對此妳有什麽要說的?

對外開放。

1.建國60年來中國外貿體制的變遷

(壹)建國初期至十壹屆三中全會期間外貿體制的建立和改革

新中國成立前夕,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黨中央確立了新中國“對內控制資本,對外控制外貿”的基本方針,為中國社會主義對外貿易的確立奠定了基礎。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采取了三大措施,廢除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特權,沒收國民黨政府和官僚資本的外貿企業,逐步改造私營外貿企業,建立國有外貿企業。1950 12、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通過《對外貿易管理暫行條例》,隨後中央貿易部頒布《對外貿易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明確對外貿易必須置於國家統壹管理之下。9月1952,內貿外貿分開管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對外貿易部,同時在各大行政區設立了外貿部特派員。撤銷主要行政區域後,在各省、直轄市設立外貿局。1953-1978年,中央對外貿體制進行了壹些調整和變革,進壹步鞏固和完善了高度集中、統壹管理、統壹運作的外貿體制,最終形成了13專業進出口公司壟斷全國進出口業務的局面。與這壹制度相適應,在此期間,中國實行了國家控制的封閉保護性貿易政策。

這壹時期的對外貿易體制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有利於打破外國反華勢力的封鎖,將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不確定因素隔離開來,控制中國進出口的水平和構成,達到保護民族幼稚產業和實現進口替代戰略的目的。但也存在壹些問題:(1)獨家經營,難以調動地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2)過度的統壹阻礙了企業與買賣雙方的聯系,不利於外貿企業發揮自身的經營能力;(3)產銷脫節,不利於生產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和提高競爭力;(4)全包盈虧不利於外貿企業走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道路。最終導致國內市場脫離國際市場,失去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利用國際資本轉移和國際先進技術的機會。

(2)十壹屆三中全會後的外貿體制改革

1978 12、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制定了改革開放的新政策;1982 1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確定了對外經濟工作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I984 10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開始進入以城市為重點的全面改革。1988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和深化外貿體制重大改革若幹問題的規定》,我國外貿企業全面實行合同經營責任制;1992 10黨的十四大確立了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4]6月,國務院作出《關於進壹步深化外貿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我國外貿體制改革的目標是:統壹政策,放開經營,平等競爭,自負盈虧,工貿結合,實行代理制,建立適應國際經濟通行規則的運行機制。200112,全國人大通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法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思想,成為指導我國外貿體制改革的重要原則。2004年1月,修訂後的《對外貿易法》將外貿經營由審批制改為登記制,全面放開外貿經營權。這壹階段的外貿體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不僅與國際接軌,而且使中國從壹個封閉的貿易小國迅速成長為壹個開放的貿易大國。

外貿體制改革是分階段進行的。從改革開放到90年代初,外貿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放開部分貿易經營權(包括外資企業)和貿易公司自主改革。外貿企業開始實施微觀層面的改革,如政企分開、外貿代理制、縮小外貿計劃範圍、實行出口承包責任制等。之後全面實行外貿承包責任制,地方政府、外貿專業公司、工貿公司承包中央收匯上交外匯和經濟效益指標。國有外貿公司在流通和生產領域的控制作用正在逐漸減弱。

從1992開始,外貿系統開始符合“國際規則”。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取消出口補貼,取消進口調節稅;取消指令性進出口計劃,減少許可證和配額數量;取消匯率雙軌制,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壹的、有管理的人民幣浮動匯率制度,實行結匯制度,解決了進出口企業的購匯和結匯問題;進口關稅多次大幅降低,接近國際平均關稅水平。改變管理方式,主要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調控對外貿易,以關稅、匯率、稅收和利率為主要調控手段,在貨物貿易、外商投資、知識產權、反傾銷等多個領域出臺壹系列法律法規,增強政策透明度。自2001年底中國正式成為WTO成員以來,外貿體制進入了以WTO規則為基礎的全面改革階段。主要內容包括:(1)在非歧視、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的原則下,調整和修改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定的政策法規;(2)加快外貿主體多元化,允許民營外貿企業快速發展;(3)轉變外貿部門職能,加強宏觀管理,弱化行政手段,強化服務;(4)制定出口產業政策,建立健全外貿促進體系,推行代理制。外貿體制進壹步轉向市場化、自由化、法制化的軌道。

(三)外貿發展戰略的轉型與創新

從建國初期到1978年,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基本采用進口替代戰略。改革開放後,逐漸從進口替代戰略轉變為出口導向戰略。這壹發展戰略的轉變,充分考慮了我國的基本國情,符合新時期發展階段的特點。相應的政策措施對中國外貿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成為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建立開放型經濟的催化劑。

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提高外貿發展水平和質量,我國先後提出了“市場多元化”、“以質取勝”、“大經貿”、“科技興貿”、“自由貿易區”等外貿發展戰略。這些發展戰略的不斷創新,回應了國際經貿形勢的需要,符合中國國情,推動中國迅速崛起成為世界貿易強國,創造了發展中國家貿易增長的奇跡。特別是黨的十七大再次將自貿區建設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必將為我國外貿發展註入新的動力。

在“十壹五”規劃中,首次將服務貿易納入發展戰略目標,並明確提出“十壹五”期間,服務貿易發展翻壹番,2010年達到4000億美元。外貿發展的範圍從戰略層面進壹步拓寬。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年來中國對外貿易取得的巨大成就

(壹)從貿易小國升華為貿易大國

1.對外貿易規模繼續擴大,貿易大國地位已經確立。1950年,中國進出口總額為165438+3500萬美元,占世界貿易的0.9%;1978達到206.4億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占世界貿易的0.8%;2008年增長到256654.38+06億美元,比654.38+0950年增長2256倍,占世界貿易的7.9%;自2004年以來,已連續五年位居世界貿易第三位。

2.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改善,國際競爭力達到新的高度。1952中,初級產品出口比重為83.4%,制成品出口僅占16.6%;2008年,工業制成品比重達到94.9%,初級產品比重下降到5.1%。出口結構的巨大變化使中國在最近20年獲得了大量的貿易順差,外匯儲備也從建國之初的幾乎為零增加到2008年的65438美元+0.95萬億,使中國的國際支付能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國際地位日益強大,國際競爭力達到了新的高度。“中國制造”已經遍布全球。與此同時,中國進口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到2008年,初級產品進口達到32%,成品進口下降到68%。

3.外貿經營主體實現多元化。從建國初期到1978,中國只有13家國有專業公司有權從事對外貿易。2004年?1年6月,《對外貿易經營者登記辦法》和新修訂的《對外貿易法》同時頒布實施。集體和私營企業開始全面進入外貿流通領域,外貿經營者形成國有、外資、私營三足鼎立的格局。

4.市場多元化格局已經形成。建國初期,中國主要與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進行貿易,貿易夥伴市場單壹。2008年,中國擁有220多個貿易夥伴,與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

5.外貿依存度大大提高。從建國初期到1978年,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只有9.8%。到2008年,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已經上升到58.2%。外貿依存度的大幅提高,表明中國經濟告別了封閉模式,走上了開放型經濟的道路。

6.服務貿易已經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建國到1990之前,中國的服務貿易基本沒有數據可查,1990之後開始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要求進行統計。到2008年,中國服務貿易總額達到3044.5億美元,居世界第五位。截至目前,中國已有106個服務部門向WTO成員開放。

(二)對外貿易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

1.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前對外貿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受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

(1)建國初期,有助於調節供求,穩定市場物價,支持工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的恢復和發展。爭取所需物資進口,支持抗美援朝和保衛國家的鬥爭;迅速建立和發展同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貿易關系,進行突破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封鎖和禁運的鬥爭;促進國營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利用民族資本主義進出口商的積極性,為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服務。經過三年的努力,對外貿易取得了反對封鎖禁運的偉大勝利,對恢復經濟,發展生產,搞活城鄉物資交流,改善人民生活,抗美援朝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壹五”期間,主要圍繞國家工業化這個中心任務,有計劃地擴大國內外物資交流,積極增加進口,帶回了我國生產建設所需的大量機器、工業設備、原材料等重要物資,促進了第壹個五年計劃的全面實現。

(3)1958-1978中國經歷了太多的災難,黨也犯了指導思想上的錯誤。雖然進出口增長有升有降,但對我國調劑余缺、彌補技術和資源不足仍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十壹屆三中全會後,我國對外貿易經歷了30年的快速發展期,為新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總結起來,主要有七個方面。

壹是促進了改革開放和發展。對外貿易推動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促進了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也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引擎”。2007年,中國外貿進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0%,拉動經濟增長2.4%。

二是改善中國經濟結構,加快工業化進程。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外向型經濟日益發展。通過擴大出口,利用獲得的資金,引進工業生產所需的資本貨物、原材料和技術,改變了傳統的工業格局,優化了產業結構,提高了中國的整體競爭力。

三是推動國內技術進步,體現“後發優勢”對外貿易是中國獲取技術的重要渠道,知識產權的跨國交易本身就構成了現代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國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先進生產線,實現了產品出口結構的不斷優化,促進了國內技術進步。這種“後發優勢”對促進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第四,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增強經濟抗風險能力。通過出口國內生產相對過剩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占有壹席之地,可以緩解國內供需矛盾,提高經濟效益。目前,我國手機、冰箱、電視、摩托車、服裝鞋帽的出口依存度都在5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70%以上。國內經濟發展緊缺的原材料也可以通過外貿來補充。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和氧化鋁進口國,以及第三大原油進口國。進出口的良性運行,不僅彌補了我國國內經濟發展階段性結構的不平衡,提高了總產出水平,而且逐步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升級,增強了經濟抗風險能力。

五是促進資本積累,增強規模經濟。多年來,中國貨物貿易順差壹直是外匯儲備快速上升的重要來源。從65438到0978,中國外匯儲備8.4億美元,2008年增加到1950億美元,現在已經超過2萬億美元。貿易順差為企業的資本積累提供了資金來源,提高了廠商對未來市場的預期,刺激了投資需求,提升了企業的規模效率。

六是促進經濟增長,促進國內就業。日益活躍的外向型經濟促進了國內就業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國外貿企業超過40萬家,占註冊企業的8%,進出口相關從業人員總數超過6543.8+0億。

第七,關稅規模的擴大增強了國力。從1994開始,海關稅收屢創新高。到2008年,全國海關稅收收入9161.1億元,占當年全國稅收總額的16.9%,成為財政收入的重要稅源。

三、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啟示

(壹)發展對外貿易必須堅持對外開放。

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學會組織國內建設和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要求;十三屆三中全會進壹步要求,“堅定不移地實施對外開放政策,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化資源配置。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經濟合作,發揮我國經濟的比較優勢,發展開放型經濟,使國內經濟和國際經濟相互借鑒、相互補充。”。按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指導思想,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界限逐漸被打破,生產企業和外貿企業逐漸形成相互依存的關系。黨中央確定的對外開放的基本政策是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前提。既促進了“兩個市場”的對接,又通過發展進出口進壹步促進了對外開放的擴大和深化。

(B)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必須協調發展。

從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我國的產業政策以重工業為主,對輕工業和農業的投入不足。貿易政策也以進口重工業所需的成套設備為主,輕工業產品和消費品的進口被忽視,最終導致工農業剪刀差、消費品短缺的局面。改革開放後,我國產業政策進行了階段性調整,電子、信息、汽車等新興產業受到重視。貿易政策壹方面為這些產業發展所需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制定了優惠進口政策,另壹方面又通過高額進口關稅加強了對這些產業的保護。兩者的相互合作,使中國的家電、通信、汽車等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形成了巨大的國際競爭力。服務業自建國以來壹直處於弱勢地位。然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服務市場對外開放程度大大提高,這給中國服務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壓力。因此,在“十壹五”發展規劃中,已將現代服務業作為產業發展的重點,首次將服務貿易列入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實踐證明,只要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相協調,對外貿易對經濟的引擎效應就會顯現。國家可以通過壹系列貿易政策調整來促進中國產業結構升級和技術進步(裴長洪等,2006)。

(3)協調和處理內資企業貿易和外資企業貿易的關系。

在我國外貿企業性質中,外資企業出口占55.3%,進口占56.4%,進出口占我國進出口總額的壹半以上。在外資企業的大規模出口中,中國的真實收入並不高。外方控制著收入最高的設計、研發、品牌等環節,只給中國人留下很小比例的加工費。中國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失去市場定價和產業升級的主動權。外資企業還享受無原則的“超國民待遇”,使得相當壹部分內資企業不是努力提高技術和管理,而是想盡辦法改變身份以獲得“外資”的稱號。如何協調外資企業和中資企業的關系,如何確保國有企業對重要行業的控制,如何促進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如何從對外貿易中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如何防止外資企業壟斷和主導行業的控制權,以及產業安全等,成為當前和今後壹個時期制定外貿政策和外貿管理必須考慮的關鍵問題。

(四)內需和外需協調發展

內需和外需協調發展不僅是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國對外開放實踐中必須長期堅持的戰略方針(陳德銘,2009)。

內需和外需的協調發展,既不能簡單強調內需,也不能誇大外需的作用。從長期來看,中國在穩定或促進外需增長的同時,必須保持經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既要防止經濟波動由外部輸入,又要防止不合理的外需結構加劇國內資源供需矛盾,防止擴大外需加劇投資與消費的失衡。內需和外需的協調發展是外貿管理中必須長期面對的重大問題。

(五)利用貿易創新為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建立渠道。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通過引進日本、香港、西歐、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加工貿易項目,加工貿易迅速發展。加工貿易有效承接了國際制造業向中國的轉移,促進了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成為世界制造強國。2006年以來,中國服務貿易以每年20%以上的增速高速增長,服務貿易在世界的排名也上升到第五位,改變了美、英、德、法、日長期壟斷的局面。在未來相當長的壹段時期內,中國必須通過貿易創新建立服務業國際轉移的通道,促進中國金融保險、通信、物流、商業、信息技術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的大發展。

(6)積極推進自由貿易,摒棄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從貿易保護逐步走向自由貿易,從建國到現在已經走過了60年。歷史上經濟活動高效的國家,往往是崇尚自由貿易的國家。然而,世界上並不存在純粹的自由貿易,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往往交織在壹起(陳德銘,2009)。貿易保護和貿易保護主義是兩個概念。WTO允許各國合理保護本國利益,其規則中有壹些保護性規定,如例外、幼稚產業保護、貿易救濟、特殊和差別待遇等。但貿易保護主義不同於正當的貿易保護,是對多邊貿易規則中救濟措施的濫用,不僅會損害本國消費者的利益,還容易招致對方的報復。

在未來很長壹段時間內,中國將繼續推動出口快速發展,以解決就業,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從而獲得更大的國際市場空間。這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初級階段的特點決定的。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帶來嚴重困難,貿易保護主義只能使世界經濟雪上加霜,不利於中國的和平發展。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壹些國家出臺了保護措施,發達國家也提出了“產業回流”、“再工業化”、“買國貨雇中國人”的觀點。特別是隨著中國經貿地位的上升和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的增加,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是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為此,我們應該積極支持自由貿易,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國際貿易體系,在自由貿易與貿易保護的較量中成為自由貿易的積極推動者。。。

  • 上一篇:鋼結構施工方案?
  • 下一篇:中秋節的習俗和傳說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