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天下大亂,百姓水深火熱。
中原人再壹次體會到了水深火熱的痛苦。從北宋到南宋,江山依舊是國,宋朝不是宋朝。
在元軍的鐵蹄下,杭州南宋朝廷已經岌岌可危。
看來結局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元人攻陷南宋是必然趨勢。
就像所有亂世壹樣,不同政權之間,總要選擇自己的隊伍站隊,尤其是官員。如何站隊很重要,因為站錯隊或者站錯隊都會致命。
有人可能會說,宋被袁取代是不可逆轉的。當然大部分官員會選擇袁吧?
其實不是,因為元朝長期被排除在中華文明的圈子之外,不被中原地區的人所認可。投靠元朝就像背叛國家。
我這裏沒有貶低元朝的意思。畢竟元朝也是目前公認的正統王朝,我們只是想比較壹下當時人們的心理狀態,僅此而已。
為了抵抗元朝的南遷,南宋出現了許多感人的人物。與法庭上的軟蛋相比,他們表現出了令人欽佩的剛毅。
比如文天祥。
南宋末年,他感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心於史”。他被俘後,寧死不屈於元朝,也感染了壹代又壹代人。
但是像文天祥這樣的人,再多也救不了南宋,因為南宋的朝廷已經從內部腐爛了。誰能把大樓拉到懸崖邊?
文天祥是民族英雄。
但是,有些人在這個亂世裏成了被人鄙視的罪人。
我們這次要講的就是這樣壹個人。他是阿拉伯人的後裔。他過去吃南宋的食物,但為元朝工作。為了在元朝得到重用,他在南宋屠殺了三千多皇族。
他的名字叫蒲守庚,但他的後代被元人鎮壓,壹百年後被朱元璋清算。
我們壹起看吧。
蒲守庚:我是阿拉伯人。我的祖先住在越南。我的責任是把蒲家發揚光大。10世紀以前,壹群來自西域的阿拉伯人定居在占城(今越南)。
後來這群人覺得占城太落後了。他們向往繁華、金錢和更好的生活,於是從詹城偷渡到廣州定居。
如果現在把這件事放在壹邊,壹點機會都沒有,那就開除。
這群人在廣州繁衍了幾代之後,在這裏站穩了腳跟,組成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姓氏——蒲,就像中原的人壹樣。
13世紀初,蒲氏家族遷至福建泉州,其中壹人蒲開宗成為安溪郡主簿,真正成為中原人。
蒲守庚是蒲開宗的兒子。
蒲開宗深深知道,他能成為今天的樣子,不是因為他能力更強,而是因為他懂壹門“外語”。在祖上的幫助下,他會說阿拉伯語和日語成語,所以在蒲守庚很小的時候,他就被父親要求學好壹門“外語”。
蒲守庚很聰明,這兩種語言對他來說根本不算什麽。
南宋末年,福建沿海海盜猖獗,泉州也未能幸免。面對海盜的入侵,官兵們無能為力。
蒲守庚見勢不妙,便勸說弟弟蒲守弼幫助官兵壹起攻打海口。不用說,有了蒲家的參與,官兵們真的擊退了海口。
南宋朝廷覺得蒲家尚可利用,就任命蒲守庚為福建的和平使者和沿海大使。這個位置很了不起。是掌管福建軍務、民政的要職,甚至統領海防,權力相當大。
張士傑:他既然不接受,就有權力帶些船,繼續往南撤退。蒲守庚也有賺錢的辦法。他利用他的官職和他會說阿拉伯語的能力,利用成語在海上交易香料。
後來直接壟斷了泉州近30年的香料貿易,積累了大量財富,家族旗下商船無數。
隨著元朝的不斷南遷,蒲氏家族在泉州的影響也被所重視。元朝為了摧毀南宋的影響,拉攏蒲守庚,蒲守庚不含糊,稍有拖延就投靠了元朝。
在蒲守庚的支持下,不擅水戰的元兵也進入福建。後來,南宋遺孤盧秀福、張士傑率領數百名水兵,侍奉趙敏、趙等,從福州乘船到泉州。
張士傑和盧秀福以為泉州還可以,就想到這裏捧個娃娃皇帝,想著以此地為都城,繼續反抗元朝。
樸守庚降了薪,對這些人的到來很不高興。
張士傑也覺得蒲守庚的態度不友好,於是沒收了停泊在沿岸的蒲家商船,激怒了蒲守庚。
就在張士傑隨娃娃皇帝南逃後,留在泉州避難的南宋宗室子弟成了蒲守庚泄憤的對象。
據史書記載,(蒲守庚)是春天時,怒殺皇族、文人、淮軍的人。
據後世不完全統計,南宋和淮軍宗族子弟死於蒲守庚劍下的有3000多人。
朱元璋:這個人的後代做不了百姓,壹輩子做奴才。這就是叛徒的下場。這種行為讓元世祖非常欣賞。他還授予蒲守庚閩桂總司令趙勇將軍的稱號,並提拔閩粵艦。後擔任福建省中書左丞。
蒲守庚死後,他的後代在元朝也很受重視。他的長子溥後來以功德繼位,官職在福建平海。
俗話說,蒲守庚的後代,驕傲的時間不長。後來元朝統治者覺得普家家族在福建等地勢力太大,就利用壹四八戰爭事件,殘酷鎮壓普家家族的後代。
朱元璋取代元朝建立明朝後,蒲家後人以為會更好,沒想到,朱元璋對這個家族更加痛恨。
等到洪武七年,朱元璋赦免了天下。
但蒲家後代被排除在“大赦”之外。
據《清源離石》記載,杜浦家族的殘余勢力被軍事力量囚禁,在世界上沒有任何官方地位。
朱元璋為什麽這麽討厭蒲家?這是因為朱元璋覺得這個家族對漢人不忠,靠漢人斂財。南宋大禍之時,他們向元朝投降,甚至屠殺南宋各氏族的子弟。
這是典型的忘恩負義。
所以他在大赦天下的時候,下令不準蒲家後代讀書做官,甚至把蒲家後代全部降為奴隸,就是為了讓這個家族永遠不翻身。
作為壹個阿拉伯後裔,蒲守庚可能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享受了壹輩子,後人卻為自己的不忠買單。
如果蒲守庚能知道他背後是什麽,他會選擇拒絕向元朝投降嗎?
其實也未必,因為如果沒有壹代又壹代儒家思想的影響,蒲守庚從骨子裏就沒有忠君愛國的信念,更別說他的後代會有多可悲了。
妳同意這壹點嗎?
參考資料:
《宋史》、《舒敏》、《蒲守庚三問》、《泉州番商》、《清遠史》、《泉州史》等。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