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72式第壹段
1,預備公式2,出發公式3,金剛刀4,賴紮義5,六印四封6,單鞭7,雕架8,加緊收手9,鶴閃雙翼
陳太吉傳第二段72式
10,斜線11,抱膝12,上三步13,護臂錘14,後折靠背15,青龍出水口16,門肘65438+。
陳太吉傳第三段72式
23.雙擺蓮花24、胡夫25、左金雞獨立26、右金雞獨立27、向後肘壓28、白鶴亮翅29、斜線30、倒敘31、潛艇樊華32、門撐
陳太吉傳第四段72式
33.動錘34,護心拳35,小鏟球36,左三法37,左三法38,上架39,風掃梅花40,頭炮41,砸鉆石。
陳太吉傳第五段72式
42.拿起43。鬃毛野馬44,纏絲手45,速射槍46,黃龍三攪水47,左步壹踵48,右步壹踵49,海底花轉50,白蛇吐信。
陳太吉傳72第6段
51,手槍52,腰肘53,直肘54,心肘55,門肘56,窩底槍57,直入井場58,金剛砸59,關門。
陳石太極拳的主要招式
陳式太極拳可分為新舊兩種。舊框為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人陳所創。老陳式太極拳架* * *,共有七個套路,現在只流傳第壹、二徑(炮打)。道光鹹豐年間,陳五傳弟子陳有本將舊框架中的壹些高難度動作去掉,編成新的陳式太極拳。他的弟子陳清平在陳友本傳下來的拳法的基礎上創造了另壹套拳法——“趙嘉寶”。陳的老拳和新拳沒有本質的區別。主要區別是老拳的圈子比較大,新拳的圈子比較小。所以陳家溝也把舊拳叫做“大圓拳”,新拳叫做“小圓拳”。
陳和太極拳分大小架,也有新舊架之分。其他套路還包括裝備和陪練等等。
舊框架
這兩個套路屬於大架系列,是陳十四世陳長興在家傳拳架中總結整理出來的。老架以繞絲為軸,貫穿整個套路。簡單無花。所有的出拳都以軟為主。主要是練習和建立陳太吉傳的基本功。所以有人把壹路拳叫做基礎拳和練拳。有了壹定的單向拳知識,再進壹步學習雙向拳。雙向拳又稱炮錘,以剛性為主。特別突出了太極八門勁的四角:挑、排、肘、靠。有了單刀拳的松散,雙刀拳的松散才能更好的發揮。
小框架
這個例程最初被稱為新機架。陳發科編的套路流傳開來後,這個套路就被壹壹稱為小甲。小框是陳十四世陳友本所創。在這個套路裏,除了有活力的動作,力量都包含在套路裏,儲存起來,蓄勢待發。整套出拳溫文爾雅,有壹種儒者的風範。
新框架
這兩個套路都屬於大架系列,是十七世陳發科從老架上整理出來的,並由他的兒子陳昭奎敲定為新架。特別是,新的機架突出了螺旋纏繞動作。在套路上,以散彈、連續貫穿、胸腰動作、轉移、折疊等特點獨樹壹幟。
壹種傳統的中國劍術
陳式太極拳還包括許多器械套路,主要有:單劍、雙劍、單刀、雙刀、雙鐧、搶、大刀、扁擔等。陳式太極拳是在陳式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陳式太極拳的基本技術原理也被運用到陳式太極拳中。
陳式太極拳的傳統套路是* * * 58招,各種劍法,如劈、刺、提、掛;點、塌、雲、框;穿、提、掃、擦;拿、剁、切、拿等。特點是剛柔相濟,快慢交替,劍隨身,靈活多變;運動路線纏綿曲折,風格獨特,具有很高的強身健體價值。
陳式太極拳的動作特點
陳式太極拳是陳的第九代傳人陳創立的,其特點是將拳術與陰陽五行學說相結合,將拳術與中醫的導引、呼吸理論相結合,將氣功運用於拳術,將拳術與中醫的經絡理論相結合,綜合百家之長。
陳太吉傳的演練風格和特點是:纏繞與折疊,松散與靈活,快慢交替,剛柔相濟,連續與壹氣呵成。如滔滔江水,氣勢磅礴,又如遊龍戲水,心滿意足。其核心是“自我糾結”。身體包裹、手包裹、腳包裹、臂包裹、腿包裹和身體包裹。所以說陳太吉傳是“纏”法。
陳式太極拳除了套路演練,還有陳式太極拳的推廣。套路和推手是互利的。練習套路是捆綁行為(約束身體和四肢)和意識修煉,可以通過推手來檢驗捆綁水平和意識修煉的正確性。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壹般來說,練套路就像生產,練推手就像質檢。找出問題和不足,然後生產,然後質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