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傳統家庭通常是三至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因為喜歡家庭的興旺是當時韓國的習俗。然而,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以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口控制政策的確立,傳統的大家庭文化逐漸消失。到1980,每戶平均子女數減少到1或2。但是仍然有重男輕女思想的痕跡,比如把長子放在第壹位,把兒子放在第壹位。為了破除這種觀念,政府立法規定男女享有平等的繼承權。
現在,幾乎所有的韓國年輕人都從大家庭制度中解放出來,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目前韓國的家庭形式主要是以夫妻為中心的小家庭。
●姓氏
金(265,438+0%)、李(65,438+04%)、樸(8%)、崔、鄭、張、韓、林是韓國人最常見的姓氏,且多為姓氏和雙音名。韓國女性婚後不隨夫姓,子女必須隨父姓。
●傳統服裝——韓服
韓服是朝鮮民族從古代演變到現代的傳統服飾。韓服的線條既有曲線之美,又有直線之美,尤其是女式韓服的上衣和長裙,薄而厚,端莊典雅。現在,大多數人都習慣於穿西裝,但許多人仍然喜歡在春節和中秋節或婚禮等節日穿傳統的民族服裝。女裝韓服是短外套(jeogori)配飄逸長裙(馬馳);男的穿短外套配褲子,寬褲腿紮大尼姆。上衣和長裙的顏色五顏六色,有的甚至加上鮮艷華麗的織錦。最近增加實用性的韓服很流行。
●傳統住宅——韓屋
韓屋指的是以傳統韓國建築形式建造的房屋。韓泰的特點體現在地形和季節氣候兩方面的分布和結構上。也就是說?背山背水?通常漢武建在後面山前有水的地方,考慮到冬冷夏熱,室內設置暖炕設施,結構上采取寬敞廳堂的形式,以達到良好的通風效果。韓泰的結構在不同地區不壹樣,寒冷的北方是封閉的?之字形結構,而中部和暖南部分別是?然後呢。字形。韓屋也根據階級不同分為上流社會和中下層社會的住宅。
●傳統舞蹈
始於史前時代的宗教儀式。當時部落在祭壇上舉行儀式時,往往伴有集體歌舞,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演變成固定的形式。在三國時期(公元前57年-公元676年),高句麗古墓上出現了含有人們跳舞場景的壁畫。在高麗時代(918-1392),大型燈節(佛教的壹個法會)和八通節(壹種向神祈求平安和繁榮的活動)也包括舞蹈。到了朝鮮時代(1392-1910),舞蹈圍繞著早中期的宮廷舞蹈和後期的民間舞蹈發展起來。宮廷舞蹈中,劍舞、鶴舞、楚容舞比較有代表性。隨著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和工商業的發展,民間舞蹈在民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它既直接表現了普通人的生活和感情,又包含了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最具代表性的有面具舞、山面具戲、和尚舞、巫術舞、木偶戲、太平舞、閑情舞、驅魔舞等。屬於現代民間舞的長鼓舞和扇子舞創作於1930-1960之間。此外,還有佛教儀式中的鈸舞、法鼓舞、蝴蝶舞,以及夫子廟節、祠堂節中的舞蹈。
●傳統音樂
顧名思義,是音樂保持了韓國的老節拍。有時也可以指韓國民族音樂。
琴(類似古箏)和卡代古琴是傳統音樂中常見的古典樂器。與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文化交流給韓國帶來了外國音樂。朝鮮時代(1392-1910),音樂形式早中期以宮廷音樂為代表,後期以民間音樂為代表。到15世紀,集中論述樂理、歷史、演奏樂器的樂理著作《樂學之規》編纂出版。韓國後期,隨著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和工商業的發展,市民文化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表現在音樂領域是欣賞音樂的階層的擴大和音樂形式的多樣化,特別是清唱劇(班索利)和市民創作的民歌的出現。民間音樂真實地表達了當時人民的感情,諷刺了社會的不公。這種民間音樂發展較晚,出現了四物演奏等新形式,深受人們喜愛。四物演奏是指用鑼、雉雞(與鑼相似,但聲音較低)、長鼓(可兩面敲的鼓)、鼓四種樂器演奏的打擊樂器。
●其他
韓國人有很多禁忌。節假日見面,不要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要生氣吵架。農歷正月初三,不能倒垃圾,不能掃地,更不能殺雞殺豬。避免在寒食節生火。生肖忌婚,婚期忌壹日。漁民吃魚是不允許翻身的,因為怕翻船。切忌去別人家剪指甲,否則兩家人死後有恩怨。吃飯時切忌戴帽子,否則會窮壹輩子。睡覺時不要枕著書,否則妳在閱讀中會壹事無成。忌殺生於正月的狗,否則三年內必死。
和老人坐在壹起時,要坐直。因為韓國餐桌是小桌子,腿短,放在炕上,所以用餐時主人和客人都要盤腿坐在地上。如果妳應該在長輩面前跪下,不管妳是誰,妳絕對不能伸直妳的腿或分開,否則會被認為是不禮貌或侮辱。不要在上級長輩面前抽煙,不要私自向他們借火或接火。吃飯時不要出聲,更不要說話。當妳進入家庭住宅或韓國旅館時,妳應該脫鞋。在街上吃東西和在人前擤鼻涕被認為是粗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