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畢業論文,談中醫對心力衰竭的認識
心力衰竭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心臟超負荷、心肌損傷、收縮力減弱而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償期)的綜合征。是各種心臟病的嚴重階段,發病率高,是世界範圍內日益嚴重的重大問題。中學早就知道這種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在治療上,也取得了理想的療效。我院近兩年完成的市級項目“益心湯對心力衰竭患者血漿腦鈉肽影響的臨床研究”結果再次證實,運用中醫理論指導臨床,運用中醫藥治療疾病,對降低再住院率、死亡率、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1,中醫對心力衰竭的認識
心力衰竭屬於中醫範疇?心水?、?心悸?、?哮喘綜合癥?、 ?水腫?同等品類。《內經》記載:?心膨脹,心煩氣短,坐立不安?、?脈不通,外邪復蘇,心不通。煩惱的話,心會膨脹,氣會耗盡。,?心臟腫脹?然後呢。心臟麻痹?其臨床表現可歸因於心力衰竭。張仲景在《內經》中發展了水汽為病的思想,提出?心水?疾病的名稱。金匱要略:心水之人,氣重而不足,不能臥,煩躁易怒,體腫。描述心力衰竭的主要癥狀。中醫?心力衰竭?病名最早見於唐代孫思請備壹千塊錢。詳情可見宋代《盛濟宗錄》?心門:?心力衰竭導致健忘,而不足導致胸腹部、脅部和背部疼痛。害怕,恍惚,色少,舌強?這裏嗎?心力衰竭?雖然不是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現,但與心力衰竭有關。
2.中醫對心力衰竭病因病機的認識。
中醫認為心主血脈,心力衰竭是各種原因引起的綜合征。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心臟疾病或其他器官的疾病影響心臟,導致氣血不足,陰陽不足,或六淫侵襲心臟,從而損害心臟。
2.1心氣虧虛為病機基礎。
心臟的主要功能是促進全身經絡的血液循環,以滋養全身。心臟的功能是什麽?心?其實也就是心氣是推動血液在血脈中運行的動力源泉。只有心臟充盈了,才能維持正常的心跳、心率和心律,才能把血液抽出來,血液才能在血管中正常運行。正如任齋誌芳所說:?人以氣為主宰,得不到運氣,就窮;若不延續,則判斷血旺者亦氣盛,衰則虛。。可見,如果心臟虛弱,血液循環薄弱,就會出現全身性營養不良,從而進壹步降低心臟功能。根據《內經》?味道太鹹,骨頭筋疲力盡,短肌抑郁?。盛記總錄:?那些精疲力盡、擔驚受怕的人,內心是匱乏的,他們的心下是沒有水源供應的。明確指出心氣不足是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機。鄧鐵濤[1]認為:心力衰竭是五臟都有,難道不是獨立的嗎?。肺、脾、肝、腎的功能障礙都會影響心臟,導致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是心臟,常與肺、脾、腎等臟器相互作用。
2.2虛為本,瘀為標
心力衰竭的病機初多為心氣虛弱,氣不運血,心陰虧損,表現為氣陰兩虛,心血不暢,繼而氣虛陽衰或陰損陽。陰陽兩虛,心脈停滯?並成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礎。特別是主要的病理變化是心陽(氣)不足,心緒不寧,不能運行。心氣不足貫穿心力衰竭始終,是心力衰竭惡化的重要因素。王清任在《糾正醫林中的錯誤》中說:?既然元氣弱,達不到血管,血管無生氣,就壹定要留為血瘀?。心臟瘀血導致心悸、胸悶、胸痛、面色晦暗、口唇青紫、舌上有瘀斑或瘀斑。
2.3水蒸氣驅是最終結果。
“蘇文?逆聲論說:?丈夫不能躺下,但躺下的人會呼吸。他是水和氣的客人嗎?。認為心力衰竭除與血管阻塞有關外,還與水氣內滯有關。再比如“三因”?水腫說:?氣短,不能躺著,為心水?。心氣不足導致衰竭,不能促進血液循環,血液停滯和血瘀。可以推斷,心氣不足導致血瘀,進而導致水停,進而出現咳嗽、哮喘、水腫、心悸等壹系列證候。
雖然對心力衰竭的發病機制有許多討論,但有壹個共識,即心力衰竭的陽虛證和實證是交織並存的。其中,陽虛、水飲、血瘀是貫穿心力衰竭病程的最基本病理機制。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機可以概括為:心氣不足?血瘀?水停了?心虛的加重與現代醫學心力衰竭的神經內分泌機制有關(心功能不全?神經內分泌激活?心室重塑?雖然它們屬於不同的理論體系,但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相同的作用。
3.中醫藥治療心力衰竭的研究進展。
3.1辨證治療
辨證論治是中醫的靈魂,中醫治療心力衰竭最重要的是辨證論治。心力衰竭的辨證分型主要依據病因病理的變化。由於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機制是虛而非實,現代醫家大多以虛為綱,以病變累及臟腑為目標,結合臨床實際。
3.2特殊療法
楊創立的強心寧湯[9]涵蓋了現代醫學提倡的強心、利尿、擴張血管和抑制心室重構的治療方法。該方劑由人參、黃芪、附子、丹參、澤瀉、五加皮、川芎和甘草組成。以利溫陽,強心利尿,行氣活血化瘀,安神寧心。吳士達[10]等人認為心力衰竭中晚期多為陽虛水盛,采用溫陽健心靈口服液溫陽益氣、利水活血有較好的近期療效。李清海[11]認為本病以氣陰兩虛為主,心腎陽虛多見於疾病終末期;其實就是以水飲化瘀為主,以益氣養陰、活血利濕為基本治療原則,創制了有效方劑——參麥寧心合劑。該方劑由人參、麥冬、五味子、葶藶子、茯苓、玉竹、車前子、桑白皮、當歸、丹參、枳實、龍骨和牡蠣組成。諸藥合用,能起到益氣養陰、活血利濕的作用。益氣養陰就是氣血充足,強勵,活血利濕就是化瘀利水,郁熱自行消散,寧心安神。根據多年的臨床實踐,我們認為心力衰竭為虛實夾雜之證,心陽不足(虛)為根本,瘀血阻滯為根本。所以治療要標本兼治,在補虛的基礎上,還要利濕消腫,活血化瘀。治療應以溫陽益氣、活血化瘀、化陰為主。自擬益心湯:黃芪、白術、茯苓、桂枝、炙甘草、澤瀉、澤蘭、枳殼、車前子、當歸、桃仁、葶藶子、黨參。臨床觀察表明,其對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和血漿腦鈉肽的影響明顯優於對照組。
3.3實驗研究
王振濤等[12]采用左冠狀動脈結紮誘導心肌梗死後心力衰竭大鼠模型,觀察同種活血益氣藥物不同劑量組合對心力衰竭大鼠心臟系數和功能的影響。發現活血益氣藥可改善心肌梗死後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臟系數和功能,在方劑配伍中大量應用活血藥物可明顯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組織學指標。同時,從心臟組織形態學的角度,證明活血藥物和益氣藥物均可逆轉心室重構。趙英強等[13]采用腹主動脈縮窄復制大鼠心力衰竭模型,通過原位雕亡檢測方法和電鏡觀察強心組和對照組心肌細胞雕亡情況。結果表明,正常對照組心肌細胞無雕亡,模型組心肌細胞雕亡明顯。強心顆粒能明顯促進細胞雕亡,其作用與卡托普利相當。沈燕等[14]發現穩心膠囊能明顯提高心力衰竭心肌基質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劑mRNA表達水平,加強對基質金屬蛋白酶活性的抑制,防止膠原降解和基質重塑,調節細胞外基質代謝,改善心力衰竭的射血功能。王宏亮等[15]認為心復康口服液通過提高心肌線粒體腺苷酸轉位酶1(ANT1)和心肌線粒體腺苷酸轉位酶2 (ANT2)的表達,抑制細胞雕亡,改善能量代謝,治療心力衰竭後心肌損傷。
中醫藥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療中的應用,無論是基礎理論還是臨床應用,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雖然很多醫家對心力衰竭都有自己的見解,但總體來說,他們的認識是相似的,基本上都傾向於實質虛標實,氣陰兩虛,水瘀互阻。在增強療效、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避免不良反應方面顯示出獨特的優勢。
參考
葛洪慶,趙亮,郝立民。鄧鐵濤教授從脾論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經驗[J]。上海中醫藥雜誌,2002,36 (4): 9-10。
[2]霍根洪。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本質[J].河南中醫藥,2009,29(2):114-117。
周雅男,張俊平。慢性心力衰竭的大氣下陷理論及從氣血水論治[J].新中藥,2009,41 (4): 7-8。
[4]連林芳。辨證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分析。實用中醫內科學雜誌,2004,8 (4): 301-302。
楊培軍,楊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醫治療概述[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2,25 (1): 2。
李麗質。陳可冀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經驗[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誌,2006,4 (2): 136-138。
王生林。董治療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的經驗[J].遼寧中醫雜誌,2008,35(11):1633-1634。
韓偉峰。邱治療心力衰竭的經驗[J].四川中藥,2006,24 (10): 2-4。
徐康康,楊,楊教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經驗[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11 (1): 84-86。
[10]吳士達,,吳。溫陽健心口服液治療收縮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1,8 (2): 88-91。
李清海樊梨花。李清海教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經驗[J]。光明中藥,2009,24 (5): 819-820。
[12],王碩仁,趙,等.活血和益氣方藥對心肌梗死後心力衰竭大鼠左室重構影響的比較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2,22 (5): 376-378。
趙英強,孫蘭軍,李慧珍,等.強心顆粒對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細胞雕亡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3,7(12):1762-1763。
曹洪欣沈燕。溫心膠囊對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金屬蛋白酶組織抑制物mRNA表達的幹預作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5,9 (43): 85-87。
[15]王宏亮,曾,,等.心復康口服液對慢性壓力超負荷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腺苷酸轉位酶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118(1):65438+。
& gt& gt& gt下頁帶來更多中醫專業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