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有兄弟般的感情,遊戲對孩子的意義,有魯迅的自省精神,有魯迅對小哥哥“殘忍”而不怨恨的深情。
2.文中提到的“殺靈”壹幕,具體指的是魯迅小時候,不允許他的小弟弟放風箏或從事這種毫無價值的事情,行為非常粗魯。
“我”曾經認為放風箏是“沒出息的孩子的事”。作為哥哥,我嚴格管住了弟弟,本來對他來說是有前途的。現在想起來,我當時被落後的觀念所支配,我的行為真的是“精神上的殘忍”。從這壹幕可以看出魯迅童年時代老少不平等的封建秩序。“就年齡和力量而言,他都不是我的對手”,這說明作為哥哥的粗暴行為是建立在暴力基礎上的。魯迅毫不客氣地寫自己,字裏行間帶著壹絲自我譴責。至於弟弟,不讓飛就不敢飛,只好偷偷做個風箏。當他發現時,他很驚慌。即將完成的風箏被哥哥踩壞了,他沒有反抗的意思。除了絕望,沒有任何防禦。
3.“我還能要求什麽?我的心情很沈重。”
當他明白遊戲對孩子的意義時,魯迅醒悟了,意識到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簡直是“對精神的殘酷”。雖然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魯迅還是想賠罪,但是小哥哥完全忘記了,“我”沈重的心不得不壹直沈重
從兄弟情的角度來說,當年不讓小哥哥放風箏是因為他對小哥哥有出息,但他恨鐵不成鋼。壹旦知道自己錯了,雖然是幾十年前的事了,雖然是哥哥,但也要請求弟弟的原諒。同胞手足之情,溢於言表。
從遊戲的角度來說,“遊戲是孩子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孩子的天使”,遊戲真的是出於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變得活潑、健康、聰明。所以禁止遊戲就等於扼殺了孩子的天性。魯迅看到了外國關於兒童教育的思想,認識到了中國舊式教育的落後。他希望中國的兒童教育能改變落後的偏見,希望兒童的精神永遠不被壓抑,健康成長。
從魯迅的自省精神來看,魯迅是嚴格解剖自己的,是嚴格自省的。他對過去和小事都壹絲不茍,有錯必糾,認真負責。這種精神非常可貴。
從小哥遭受“殘酷”卻毫無怨念的現象看,魯迅的感觸特別深,文章就此打住,留下了無盡的悲傷和發人深省的問號。為什麽小哥完全忘了?原來他偷了壹個風箏,但他自己也不認為這是正當的。他覺得應該是他哥哥負責,所以也就不管了。
初讀之後,我們可以感覺到魯迅先生並不是壹個天生的智者,他也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傳統觀念有落後的壹面。但魯迅先生可貴的是,他壹旦接受科學思想,就會改正錯誤,魯迅先生是充滿自省的。魯迅也哀嘆受難者的健忘和不掙紮。在他看來,這就是殺手們可以隨意殺人的原因。
魯迅壹旦接觸到科學思想,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努力改正。他沒有因為自己當初的動機是好的而原諒自己,也沒有因為自己當初的想法受到傳統的影響而原諒自己,更沒有因為時間久了而放下。他的心情如此沈重,可見他解剖自己有多嚴厲,有多認真。
“我”乞求哥哥的原諒,哥哥卻毫無怨恨地完全忘記了,於是我的心無法放松,不得不沈重,這就翻出了另壹層意思。被害人並不認為自己受到了酷刑,反而認為哥哥的行為合情合理。這只是表明他不認為這個遊戲是“合法的”。壹旦他被他的兄弟發現,他認為他應該受到懲罰。特別可悲的是,被折磨者的麻木讓折磨者為所欲為。所以魯迅只覺得世態炎涼。
通過探討這篇短文,我們可以認識到,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需要科學的思想來指導,只有這樣,他們才能不做奸詐和無知的行為。
魯迅先生的散文《風箏》寫於1925年,當時魯迅先生44歲。生活的體驗和思想的深刻,使魯迅先生對過去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反省。壹想到弟弟因為小時候不允許放風箏而貪玩的天性,我就覺得很難過。善於解剖自己的魯迅先生,通過對這壹事件的反思,批判了舊中國封建家長制的罪惡,引發了壹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即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兒童的天性,如何讓兒童在自由的世界裏自由地生活和成長。
文章從在北京看風箏開始,從眼睛的角度回憶小時候在江南放風箏的情況。而寫北京的風箏只是壹筆帶過,卻用粗粗的筆,寫出了家鄉放風箏的詳細畫面。從時間和季節開始,寫風箏的姿態、顏色和形狀。雖然“看起來憔悴可憐”,但周圍的春光顯然是“溫和”的。文章的壹兩段構成壹個層次,引出了下面關於小哥哥不許放風箏這件事的詳細描述。
因為我的“不喜歡”甚至“厭惡”,我也把這種情緒轉移到了弟弟身上,所以我自然反對弟弟去做。我是哥哥,當然有哥哥的威嚴,哥哥也要“張著嘴盯著空氣。”看著小哥哥因為風箏的起落而驚喜的樣子,我只能覺得“可鄙”。
這壹段是後來發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整篇文章的關鍵。魯迅先生壹方面寫出了弟弟的“軟弱”,另壹方面寫出了“我”的“堅強”,以及哥哥的“威風”和弟弟的“無奈”之間的強烈反差,為下文的發展和結果奠定了基礎。
所以,當“我”發現小哥哥在瞞著自己偷偷做風箏的時候,我以哥哥的威嚴,毫不留情地折斷了風箏的“翼骨”,“又把風輪扔到地下踩平了”。於是,我好像贏了,驕傲地把他扔進了小屋。這個敘述非常具體和詳細。這是上壹級原因造成的必然結果。
雖然魯迅先生寫得淡淡的,但我們卻清晰地看到了字裏行間的悔恨與悲哀。孩子的天性是純真的,遊戲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孩子的天使。魯迅感受到這壹點的時候,已經是中年以後了。
接下來,文章篇幅很長,寫出了我的遺憾和彌補。但是當我想了好幾種方法終於得到這個贖罪的機會時,我得到的卻是壹種更深的悲哀,那就是小哥哥長大後已經把這壹切都忘記了。時間和生活永遠不會給我這種贖罪的補償,“我的心不得不沈重。”
世界上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過去的錯誤可能永遠無法糾正。這就是悲哀中的悲哀!
文章的主題似乎是多方面的。有兄弟間深情的表達,有封建家長制的鞭撻;有對自我不友善的解剖,也有對過去的罪惡感“不確定”的悲傷。
對比的運用是本文的壹大特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壹、環境對比:北京二月的寒冷和江南二月的溫暖溫柔。這種反差增強了文章強烈的悲傷和深深的無奈。第二是人物對比:小哥哥的軟弱和我的堅強。這種對比構成了文章敘事的主體,並貫穿全篇。三是時間的對比:此時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壹個是我前後的變化,壹個是小哥哥前後的變化。我的改變是主要方面,小哥哥的改變是次要方面。但它們是相輔相成、不可或缺的。
三個層次的對比交織成文章中深刻的敘事點,使文章深刻感人。
文章的另壹個特點是以我的情感變化為主線,給讀者壹個清晰的脈絡,成為觸動讀者的抒情線,與三個層次的對比交織成壹個無縫的整體。我情緒變化的線索是:對放風箏的厭惡,對小哥哥放風箏的鄙視,看到小哥哥做風箏時的憤怒,弄斷風箏離開時的驕傲,反思後的沈重,不可原諒後的悲傷。
首尾呼應也是本文的壹大特色。
從教學的角度來看,本文的重點應該是對作者“悲”的情緒的正確把握和理解,這也是切入文章主旨的壹個關鍵點,是文章寫作的壹大特色。文章的難點是小哥哥的“忘記”,這也容易引起初中生的懷疑。只要抓住主旨,簡明扼要地解釋壹下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