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相似之處?

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相似之處?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契合,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視角、方面來概括。

選擇其重要的人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

1.拯救意識。

馬克思有著自覺的責任感和救世情結。他說:“科學絕不是壹種自私的享樂。

有幸投身於科學研究的人,首先應該用自己的知識為人類服務。馬克思最喜歡的格言之壹是“為人類工作”。

青年馬克思立誌成為普羅米修斯式的角色,即犧牲自己,拯救人類。

馬克思主義以人類的歷史解放為終極目標來確認和努力追求這壹目標。

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也有很強的使命感。

儒家講究“紀、知、誠、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無疑體現了儒家“家國天下”的意識和節約的責任感。

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深情,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百姓立命,承前啟後,開太平萬代”的宏願,顧“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宏願,都是這種憂患意識和使命感的生動體現。

誠然,這種訴求是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並得到認同的深層文化心理原因。

2.強調實踐。

馬克思把他的新哲學稱為“實踐唯物主義”,即“把感性理解為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他特別強調實踐的本質地位和前提意義。

因為在馬克思看來,過去哲學的致命缺陷就是脫離實踐,所以要麽是唯心主義,要麽是舊唯物主義,他們只能局限於“解釋世界”。

按照馬克思的說法,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因此,他把“* * *生產者”和“實踐唯物主義者”視為同義詞。

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強調“練”的功夫。

孔子教人“言必信,行必果”,他認為這是君子之德。

在他看來,“巧言令色,鮮仁。”

中國“內聖外王”的傳統文化要求“內聖”只有落實為“外王”才有意義和價值。

老子也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佛教提倡“聖寂”。

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真正信任的是人的“行動”,而不是人的“言語”,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

* * *在《實踐論》中,他特別強調了“實踐產生真知”的道理。他把實踐作為人們認識的出發點、動力、檢驗標準和最終歸宿。

可以說,崇尚實踐的* * *相同立場,決定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本契合。

3.以人為本。

馬克思主義從人本主義立場出發,對人民主體地位的確認有所深化。

它認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

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然是群眾的擴大。"

中國傳統文化也有從“民本”到“以人為本”的過渡。

所謂“天遠人近”(《左傳》)就是神學觀念的衰落和人的觀念的興起。

儒家有“民重君”、“民為君本”的思想。

史書上說,“天必順民所欲。”孟子曰:“民為重,國為次,君為光。”賈誼也說:“民皆為此也”;“夫與民為千古之本”;“國家這樣想,君主這樣想,官員也這樣想”(新書)。

* * *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他充分看到並尊重人民的歷史主體性,指出:“人民具有無限的創造力。

他們可以自己組織起來,向壹切可以發揮力量的地方和部門進軍,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為自己創造越來越多的福利事業。他提出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壹刻也不脫離群眾;壹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

* *的這壹民本思想不僅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歷史觀的民本立場,而且凝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本理念。

4.道教是自然的。

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以儒家和道家為主幹的傳統文化,有其明顯的自然主義傾向。

梁啟超先生說:“中國古代思想,尊天畏天,是第壹位的。

.....對蒼天故人,又敬又畏,所有的思想,都以此為基礎。“《易傳》有“天懸如象,聖人為之”之說。

雖然易經說“天道強大,君子自強不息”,看似要求君子轟轟烈烈,勇於進取,實則是模仿“天道”形象的結果。

所以,人性順應天道的基本文化原型還是有的。

老子有“人隨地,地隨天,天隨道,道隨自然”之說,莊子有“天地與我共存,萬物與我為壹”之說。

馬克思主義不僅以承認和尊重歷史的客觀邏輯為基本立場,而且以最終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為終極目標。

同時,它也認為自然只是人類的“無機之體”。“所謂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和自然聯系在壹起的,也就是說自然和它自己聯系在壹起。”

這種對人與自然及其關系的廣義理解,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壹”的基本理念有著極大的相似性和壹致性。

5.辯證思維。

馬克思批判地繼承了黑格爾哲學,並把他的思辨辯證法轉化為實踐辯證法。其基礎在於人的存在本身的辯證本性。

在馬克思看來,分工和私有制導致的階級關系及其兩極分化,以及階級關系的實際超越,成為辯證法的歷史表征形式。

據相關研究,“壹分為二”最早出現在隋代楊尚山的《黃帝內經》註中,結合了《老子》中的“壹命二”和《易傳》中的“壹分為二”理論。

後來到了宋明時期,進壹步深化了“壹分為二”的內涵,獲得了對立統壹關系的完整含義。

張載提出了“壹物二體”的思想,進而主張“以仇為和”。

朱認為“壹分為二”和“此消彼長,以致無窮”。

王夫之在總結前人相關思想的基礎上,對“壹”與“二”的關系進行了全面的闡釋,將“壹分為二”與“合二為壹”聯系起來。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壹分為二”和“合二為壹”成為“對立統壹規律”辯證核心的中國化完整表述。

6.知行合壹。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之壹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成為巨大的物質力量,是因為它不再是歷史上哲學那樣的書房裏的思想,不再是哲學家頭腦中的投機遊戲,而是作為歷史創造者的人民掌握的強大思想武器。

正如馬克思所說,“理論壹旦掌握了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中國傳統文化追求知行合壹,講求實事求是,講求實際應用。

鄙視空中飛人,反對坐言起道,重視落實,崇尚道德和武功,是中國文化的基本品格和取向。

對於中國文化,即使談玄學,談道家,也要落實到現實生活和世俗社會中去。

儒家如此,道家也是如此。

佛教看似在空的境界之上,其實也排斥“固執空”和“破空”

佛教中國化後,被中國本土文化同化為出世入世的信仰形態,也追求玄學與玄學的統壹。

這種文化偏好培養了“國民性恒常,在政事日用,在商農,在生活,在文字中”的觀念(章太炎的話)。

註重實際使用,正所謂“浩浩蕩蕩,輝煌不離日用”(在陳白沙)。

這也與馬克思主義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不謀而合。

7.融合就好。

馬克思主義承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其內在的客觀邏輯,因為“即使壹個社會探索自身運動的自然規律,它也不能以規律跳過或取消自然發展階段”,它“以鐵的必然性起作用”。

但是,歷史過程本身是個人通過自己的自覺活動,帶著自己的目的創造出來的。

所以,“歷史只是追求自己目標的人的活動。”

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歷史是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統壹,也就是真善美的統壹。

其實中國古代的歷史觀也是“求真”與“求善”的結合。

中國的歷史觀有不同類型,有的強調“五德終始”,有的強調“天命”支配,有的強調“輿論”制約,有的強調“聖人”救世等等。

他們雖然沒有達到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但在承認歷史的邏輯必然性上,顯然與歷史唯物主義是壹致的。

在中國傳統文化看來,歷史的演變不是無序的、無序的,而是有其“天命”的。

此外,中國古代的歷史觀認為,歷史的演變總是以壹個從惡到善的過渡和發展過程為特征。所謂“天命無常,德為輔”(《尚書》);“天無親戚,德為輔”(《左傳》)。

這也決定了中國人看待歷史的角度。

中國人看待歷史時總是有壹種道德眼光。

由此可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歷史觀具有“真善美統壹”的核心理念。

它與追求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統壹的歷史唯物主義也存在某種文化意義上的同構關系。

8.大同理想。

自從人類有了自我意識,就有了對理想的追求。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向往和追求理想社會。

《禮記》和《李雲》提出的“大同社會”模式就是這壹願景的集中體現。

對於理想的社會,老子也有所謂的“願食,衣美,居安思危,享受風俗”。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幾乎所有對未來社會的描述都體現了“美、美、美與* * *、世界和諧”的關系,充滿了豐富、和平、和諧、健康的人類幸福。

馬克思的“* *生產主義”,作為“自由的王國”,作為“自由人的聯合體”,作為“真正的* * *同構”,是個人的人類自由和整體的人類自由互為條件,勞動不再只是謀生手段的理想社會。是人擺脫了異己命運,不再受制於外在他律,從而獲得徹底解放和真正自由的社會。

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每個人自由發展的條件。

這樣的社會理想必然會超越狹隘的地域限制,成為全人類最終向往的目標。

它之所以能被中國人接受和認同,除了時代的歷史條件外,還有壹個文化原因,即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同觀念,為其提供了深厚的基礎。

馬克思主義(Marxi *** *)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涵蓋了馬克思關於未來社會形態——科學社會主義的全部觀點和理論。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由兩部分組成,即現代唯物主義和現代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包含兩個部分,即科學社會主義的革命理論(即政權理論)和科學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原理。

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包括兩個部分:第壹部分,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結構的設計;第二部分是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運行原理的設計。

  • 上一篇:中醫和西醫有什麽區別?
  • 下一篇:中醫醫院口號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