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政南路139號就是代表。這種騎樓體現了南方傳統民居的特點。底層沿街挑出來,走廊橫跨人行道,樓層前墻上並排開了兩三個窗戶,外立面基本不加修飾。
騎樓是近代典型的商業建築。它是西方古代建築與中國南方傳統文化相結合而演變的建築形式。它不僅適應嶺南亞熱帶氣候,而且具有更突出的商業實用性。通常,商店建在樓下,人住在樓上。
最早的騎樓出現在清末,在廣州壹德路和聖心堂(石室)附近。騎樓這壹新生事物在建築領域引起了極大的興趣。有人關註。騎樓引入了地中海國家的建築特色,因為這裏也是炎熱多雨,熱氣騰騰,幹燥幹燥,那裏的建築都有寬闊的走廊。但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這是早期幹柱建築的發展和完善。爭議歸結為爭議。嶺南建築師好的地方在於他們關註現實,而不是完全照搬。他們將西方建築與嶺南傳統建築相結合,演變成了這座具有嶺南特色的騎樓。此後流行於廣州,並流傳到兩廣、閩南,成為嶺南商業城的獨特建築。
在中國各地的騎樓中,廣州騎樓形式多樣,保存完好。它是廣式騎樓的代表,其形式大概有仿哥特式、南洋式、古羅馬券廊式、仿巴洛克式、現代式、中國傳統式。比較有名的有上下九和北京路。
汕頭
汕頭騎樓的建造吸收了許多騎樓建築的處理方法,在街道和店鋪之間形成了連續的遮擋交通空間,非常適合當地炎熱多雨多臺風的氣候特點。
汕頭騎樓始建於20世紀20年代,其建築形式明顯受到歐洲風格的影響,是在特定的地理環境、傳統文化和外部因素的影響下逐漸形成的。其典型代表是小公園裏的騎樓。小公園及其周邊的安平路、升平路、郭萍路等街道呈放射狀分布,是汕頭“百年商埠”的歷史見證。
小公園區的拱廊和街道基本模仿巴黎街區風格,呈扇形放射狀分布;連同兩側的老街坊,東起老“鹽城頭”,北至紅亭,南至汕頭港,形成了壹個具有上世紀30年代建築特色的繁華商業區和居住區。這個地區的百貨商店有七層樓高。其前身是1932華僑集團出資的“南盛公司”。它是解放前汕頭的第二高樓,是老汕頭的標誌性建築和小公園的標誌之壹。
惠州
水東街道位於惠陽縣(現惠城區橋東街道辦事處),東西走向,連接惠新西街至水東南路,西接東新橋。長730m,寬14-18m,建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據《惠州城建》記載,“1928改建的水東街比較完整,有統壹的騎樓,使整條街變成兩條長長的回廊。騎車上樓住,下到人行道,下雨天行人不愁下雨。”當時徽州的工商業都集中在水東街,所以水東街被稱為“王迪”。
抗戰初期,日軍入侵惠州,燒毀大半條街道和200多家騎樓店鋪。1941年,水東街再次被日軍破壞。從此,老街不如從前了。抗戰勝利後,惠州交通迅速恢復,電信暢通,商家紛紛復業,僑匯湧入,洋貨湧入。惠州與香港、澳門、廣州之間的江面上,船只井然有序,將當地的大米、土特產運進英國、美國、德國等國生產的印花布、火柴、釘子、鐘表、煤油等。東江運來的貨物在東新橋下的碼頭交易,由搬運工從船上搬運到拱廊裏的倉庫。在東新橋碼頭附近,有許多金店、布店和當鋪。有很多小茶室、粥店、餛飩店,通宵營業;糧油店批發、綢緞布店、私人診所、教堂、照相館壹應俱全,煙店、賭場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有壹排排的拱廊,商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水東街很熱鬧。談生意的商人,沿街叫賣的小販,寫下了當年水東街的繁華。
據《惠城文史資料》記載,當年水東街有商號數百家。著名的有鴻泰布店、永泰布店、大眾店、亞東蘇杭店、恒盛蘇杭店、廣壽堂藥店、義和隆煙店、益生隆、全和五金店、天成金店、黃輝河金店、瑞成陶瓷店、裕昌副食店、東壹鹹魚店。
東莞
東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離不開傳統的東西。騎樓建築是由獨特的中外歷史文化背景鑄就的,在20世紀30年代曾壹度鼎盛。它不僅記錄了東莞當年的風土人情,也記錄了20世紀嶺南建築史上濃墨重彩的壹頁。
騎樓主要分布在振華路、大西路、和平路、威信路、中山路、中興路。為配合城市發展,平定裏、平樂廣場已被拆除,振華路數十米範圍內的多處騎樓也被拆除或損壞。騎樓的保護與發展,城市的經濟發展,歷史文物的保護,再次引起人們的討論。
廣東省的壹個城市
廣東湛江市赤坎區有壹條歷史韻味濃厚的老街,主要由朱敏路、民族路、全敏路、民生路組成,因此被稱為“三民”街區。該地塊位於古步赤坎區老城區東南部,與幸福路、和平路、大眾路、大同路、朱敏路呈階梯狀相連。方圓約65,438+0平方公裏,有65,438+000多家商店和不同建築風格的建築。是赤坎商旅文化保護區。分布在大眾路、和平路、幸福路、朱敏路的連體騎樓房屋,中西合璧,廳堂貫穿,騎樓直檐,遮陽避雨,房屋下鋪,商住兼容,是具有歐洲和東南亞風情的騎樓。這些騎樓建築大多建於1920年代,是當時嶺南地區城市商業街的壹大特色建築,是西方建築與嶺南建築的有機結合。20世紀20年代,赤坎港商業發展迅速,商船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為了滿足當時經濟發展的要求,在政府的主導下進行填海造地工程,到30年代初,已建成現有的騎樓建築。街區內騎樓建築主要位於福建街、和平路和“三民路”(民族路、朱敏路、全敏路),總長約1.300m。多為磚木二層平頂結構,底層為商鋪,頂層為房屋。它最大的特點是臨街的騎樓部分不僅向兩邊延伸,還向外延伸。人們可以在騎樓下行走,騎樓可以遮風擋雨。
開平
江門有近600家赤坎騎樓。特別是,幾乎所有的路段,如西地路,西地路,中華路和牛尾路組成的騎樓。西地路的建築最為壯觀,結構極其精巧。大部分在壹樓,各種西式屋頂的墻後面是中國傳統的“金”瓦。有的騎樓高達三層樓,長度在40m-50m,其代表是京匯大廈。沿著西地路往裏走,中華路等路段的騎樓屋頂裝修逐漸簡單,牛尾路的騎樓裝修多為兩層,也比較簡單。在沿堤而立的騎樓中,司徒圖書館和關圖書館這兩座雕花建築尤為引人註目。
高州
高州的騎樓歷史悠久,形式獨特,主要分布在中山路、西關路、南華路等繁華商業區,其中高州中山路的騎樓是粵西最經典的!高州的騎樓高度壹般不是很高,壹般2到5層,底層為商鋪,上層為人。高州騎樓大多建於清末民初,是典型的嶺南民國騎樓。雖然它歷史悠久,但許多精美的產品被保存了下來。
新藝
太平玉蘭《縣誌》說:鬥州(今廣東信宜市)得知高欄為家,遂稱甘蘭。“幹”和“稻稈”的意思是“柱”的意思是“房子”。“高”應該解釋為高大的房子。《縣誌》說:竇周住在甘蘭府。我不知道古代越人的柱式建築是什麽樣的,但有學者稱之為不同於西式騎樓的磚木結構街邊小店——柱式騎樓。
就現有實物所知,清代以前的嶺南騎樓以磚木結構為主,以二層建築為主,壹般由若幹木梁、圓木、木板組合而成。壹般寬窗窄門的騎樓都是木制的,上層多為廊橋和板壁。屋頂椽子裏鋪了瓦,冬暖夏涼,退潮快,完全符合騎樓建築的特點。五洲
被稱為“百年商埠”的梧州,過去是嶺南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騎樓是梧州過去繁榮的象征。五洲騎樓文化已經成為當地壹道亮麗的風景線,曾入選正大綜藝。梧州建有防洪堤,每年屢遭洪水侵襲的現象已成為歷史,但騎樓獨特的建築風格作為歷史見證被保留了下來。騎樓街22條,總長7公裏,最長達到2530米,騎樓建築560座,這在中國是罕見的,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騎樓博物館城”。它的特點是鐵圈和水門。
騎樓街主要分布在大東上路、大東下路、富民路、大同路、中山路、諸安路、吳芳路、沙街、九方路、南環路、大眾路、朱敏路、建設路、大南路、小南路、四方路、桂林路、桂北路、北環路。
北海
北海老街——珠海路是壹條有100多年歷史的老街。建於1883,長1.44 km,寬9米。街上滿是中西合璧的騎樓建築。這些建築多為兩三層,主要受19年底葉英、法國、德國等國在我市修建的領事館等西方滾筒型建築的影響。街道兩邊墻上的窗戶最多是卷拱結構,卷拱外緣和窗柱頂部有雕花線條,線條流暢,工藝精湛。臨街墻上不同風格的裝飾和浮雕,形成南北兩組空中雕塑走廊。這些建築臨街的騎樓部分,既是道路向兩側的延伸,也是路面向外的延伸。人走在騎樓下,既可以遮風擋雨,又可以躲避烈日。拱廊的方柱又重又粗,頗有古羅馬建築風格。
玉林市區
雖然玉林榮縣城區不斷擴大,新建了許多街道,但最熱鬧的商業街仍然是清末民初以騎樓式店鋪為主要特征的西街、西街和新北街。此外,楊梅鎮的朱槿街和楊梅圍也是騎樓街的典範。據《榮縣誌》記載,楊梅墟長500米,店鋪200余家,始建於清朝康熙中期,距今約300年。光緒年間重修,至今仍保留著整個騎樓式的街巷格局,成為榮縣老市場的壹景。它是壹種具有旅遊開發價值和歷史文化品位的資源,壹直備受人們的關註。
玉林市楊梅鎮
此外,在美麗的梅江上,還有壹座500米長的騎樓,位於榮縣楊梅鎮,顯得有些冷清和寂靜。街道兩旁的騎樓有些破舊,有些墻體脫落,露出壹片片青磚。墻上用油漆寫的字模糊不清。壹些現代建築鑲嵌在這條老街上,“點綴”著這裏的古典。這是歲月在這條老街上留下的斑駁痕跡。
走進這條老街,記者很難聯想到繁榮、熱鬧的字眼。然而,這條歷經滄桑的老騎樓,曾經是楊梅鎮最繁華喧鬧的街道。
梅街騎樓壹般房屋寬度為3 ~ 5米,進深為30 ~ 80米。房子的高度是兩層,也有三層。二樓及以上,外立面墻面多為木板和窗戶,也有青磚墻面和木窗。為了節省建築資金和土地,房屋之間用了壹堵墻。楊梅街最古老的騎樓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現在有800多人居住在這條老街上。
1995,楊梅鎮被評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隨著綠蔭城的發展和水運的衰落,曾經繁華的楊梅圍逐漸衰落,每天人來人往的繁華景象在人們的記憶中漸行漸遠。海港
海口騎樓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是海口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四牌樓是最古老的建築,建於南宋,已有700多年的歷史。2009年6月10日,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在北京揭曉,海口騎樓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騎樓老街以其獨特性和唯壹性獲得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海口騎樓老街,初建於1849,是我國保存規模較大的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基本保存完好,富有中西特色。集中在海口市龍華區、美蘭區的中山路、德勝沙路、新華路。由柱廊連接並依靠拱廊的建築占地約25000平方米,有600多座騎樓式建築。中山路兩側約有39棟騎樓式建築。這些騎樓要麽是中國的傳統,要麽是歐洲和亞洲的文藝復興和巴洛克,要麽是海口和南陽的獨特。
文昌
文南路
海南僑鄉文昌市文南老街形成於清末民初。它是海南省最具特色的古鎮建築之壹,具有濃郁的中西合璧的風格。文南街是文成鎮商業經濟的發源地,也是文成發展的縮影。它有著豐富的文化景觀和文化內涵。大多數建築都是拱廊。是文成繁華的商業街,海南第三大騎樓群。
勝利街
文昌市埔前鎮勝利街的南洋式騎樓是海南第二大騎樓,僅次於省會海口。這裏有100多座有歷史的老騎樓和南洋風格的騎樓建築。
騎樓是廣東、海南、廣西、福建等沿海僑鄉特有的南洋風格建築,是華僑從南洋回國時修建的。泉州
泉州南北街後來改名為“中山路”。老城區最著名的街道中山路本身就是老城區最著名的街道。它形成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沿街騎樓濃縮了南洋建築的精髓。俗話說“南方多雨,騎樓能避風”,這是中國唯壹也是最完整的連排騎樓商業街。"東西兩座塔,南北壹條街."最後壹句是關於泉州中山路的。“南方多雨,騎樓可以避風。”中山路是中國唯壹也是保存最完好的連排騎樓商業街,體現了中國南方的建築風格。
在壹條2500多米長的街道上,其騎樓式建築是閩南文化和東南亞文化相結合的產物,體現了泉州僑鄉和海外華人所珍視的歷史價值和情感色彩。
泉州的中山路歷史悠久。它建於20世紀20年代,有壹排拱廊,總長約2.5公裏。它有豐富的建築文化。既融合了泉州民居的傳統特色,又融入了海洋文化的建築精髓。它是歷史上中西文化結合的成功範例,具有很高的藝術和學術價值。2010年5月,泉州中山路入選中國十大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