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了解劇本中表現出來的矛盾、沖突以及沖突的性質,進而了解沖突發展的過程;
2.通過品味個性化、行動化的人物語言,把握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心態和性格特征;
3.品味戲劇臺詞的豐富內涵,分析其寓意;
教學重點:學會琢磨戲劇語言,初步了解人物復雜的性格。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構建個性化的戲劇語言解讀
課時:4課時
教學過程:
第壹和第二課時
第壹,進口
20世紀60年代,壹位年輕的日本作家訪問了中國。他專程拜訪了劇作家曹禺先生,表達了自己的願望:“希望將來能寫出像妳的《雷雨》這樣的傑作。”這個日本作家是誰?他就是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先生。《雷雨》是曹禺的第壹部戲劇,構思於中學,完成於大學畢業。是什麽原因讓這部年輕的作品成為大疆先生眼中不朽的傑作?
第二,介紹作者和情節
1,曹禺,原名萬家寶。1910出生在天津壹個沒落的封建家庭。1933年,在清華大學讀書時,他以全長劇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第壹部小說《雷雨》。壹年後,時任《文學季刊》主編的巴金在我們系的舊紙堆裏找到了它,感動得熱淚盈眶。它的出版立即在中國戲劇界引起強烈震動。自1935在日本東京首演以來,國內多個重要劇團爭相排練,並被拍成電影電視劇。《雷雨》之後,作家又寫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其他劇本。解放後有《勇者之劍》《晴空》《王昭君》等劇。
2.介紹戲劇基礎知識。
語言、人物和戲劇沖突是構成劇本的三大要素。其中,語言是劇本的基礎,是第壹要素。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和舞臺描寫。人物語言也叫臺詞,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等。,也就是人物心理和動作的樣子。舞臺描述是壹種敘事語言,用來說明人物的動作、心理、布衣、環境等,直接表現人物的性格、戲劇、情節。
3.梳理整個劇情節
學生畫壹幅作品中人物關系的圖,以了解整個情節。
4.標題《雷雨》的作用
在談到寫作意圖時,作家說《雷雨》是壹個沒有太陽的日子裏的產物。當時我就想反抗。被困在舊社會的陰暗和腐敗中,我不甘心,於是拿起了筆。《雷雨》是我的第壹聲呻吟,也可能是壹聲哭泣。"
整個故事的背景和情節都與雷暴有關。同時,作者象征性地告訴人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沈悶空氣中,壹場雷雨即將來臨。這深刻地反映了中國社會正在醞釀壹場巨大變革的現實。
第三,研究文本
引言:提供壹個欣賞人物的視角。
“在戲劇中,能夠清楚地表現壹個人的性格、思想和目標的是語言,戲劇人物最深刻的方面也只有通過語言才能實現。”——黑格爾美學
“我很喜歡曹禺劇作中的語言。每次看曹禺先生的劇作,總覺得親切而新鮮。他明亮、簡潔、生動的語言常常把我帶入壹個奇妙的藝術世界,給我無限的歡樂。”——錢谷融《壹種憧憬與癡迷的藝術境界——關於《雷雨》賞析問答錄》讓我們進入壹個具體的語言場景,解讀《雷雨》的“憧憬與癡迷”的藝術世界。
(壹)學生先讀,談談對周樸園的印象。
周樸園在文學界是壹個有爭議的人物。讓我們來探究壹下:周樸園是壹個什麽樣的人?他對魯世平的愛是真的還是假的?
(二)進入具體的語言情境
情況1
樸:(沈吟)無錫?嗯,無錫)妳什麽時候在無錫?
魯:光緒二十年了,三十多年了。
帕克:哦,三十年前妳在無錫?
魯:是的,三十多年前。當時我記得我們還沒有用過火柴。
樸:(若有所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遠。我想想,那時我大概二十多歲。那時候我還在無錫。
魯:大師從哪裏來?
公園:嗯,我認為無錫是個好地方。
魯:哦,好地方。
解釋步驟:
1,“我們”的表意功能是什麽?(暗示兩人關系非同尋常)
2.通過貫穿全劇的“三十年前”的時間觀念(讓學生發現“三十年前”在第壹場出現了12次)來深刻理解周與魯的特殊關系。
老師提供的材料:曹禺在序言中寫得很清楚的人物關系表。
周樸園是壹家煤礦公司的董事長,今年55歲。周樊沂——他的妻子,35歲。周平——他的前妻魯世平在28歲時生了孩子。周沖-樊沂在十七歲時生了孩子。——周宅的仆人,四十八歲。魯世平——他的前妻是壹名學校女傭,今年47歲。石萍和前夫周樸園的兒子魯大海是壹名煤礦工人,今年27歲。陸思鳳是和石萍的女兒,18歲,是周家的丫鬟。
妳能從這張桌子上看到什麽嗎?
明:27年前,被周家趕走。
問:那為什麽作者反復強調30年前?作者記錯了嗎?
提供壹個解釋視角:
凡是妳不想記起的,妳總會忘記。-(奧地利)弗洛伊德
周與魯確有真愛。對他們來說,27年前是壹個悲慘的時刻。按照弗洛伊德的推斷,他們潛意識裏記得的是30歲到27歲之間的三年幸福生活,所以“30年前”這個時間概念在他們的談話中反復出現,並不是作者記錯了,而是更符合人物的心理。
3.關於“火柴”
問:哦,樸,30年前妳在無錫?答案很明確:“是”。按理說,短短兩個字就已經很清楚答案了,但魯世平為什麽還要加上這麽壹句:是的,30多年前,那時候,我記得我們還沒有用過火柴。
①自覺:魯主動發起與無錫的談話,當然希望這種關於過去的談話繼續下去。於是,他有意識地提出了自己30年前生活的具體細節,以此喚起周的回憶,引發新的話題。②無意識:在說話的過程中,魯的思維不由自主地回到了30年前的生活。
問:那為什麽不直接提“火柴”而不提其他生活細節呢?
可能是與點火和照明有關的場景。如果石屏生的孩子生病了,他總是關上窗戶,所以他經常點亮房間,在燈光下照顧盧。比如魯在燈下壹針壹針的繡梅花,又或者* * *照顧年輕時尚的,感覺幸福溫馨。用“我們”這個詞是那麽的自然。沒辦法。
對於周和魯來說,無錫是這種美好生活的見證。所以,無錫是個好地方。
然而這段甜蜜的愛情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後來發生了壹件事導致他們分手。那是什麽?
過渡到情景2
魯:哭?哼,我的眼淚早就幹了。我沒有委屈。我有足夠的恨和遺憾,這是我30年來日復壹日所遭受的。妳可能已經忘了妳做了什麽!三十年前,我在過年的那個晚上生下妳的第二個兒子才三天。為了盡快娶到有錢有勢的小姐,妳在大雪中逼我出門,讓我離開妳家。
解釋步驟:
1,女生看,男生評論。
2.體驗“妳”和“妳”在表達上的不同感受。“妳”這個詞出現了多少次?有什麽作用?
討論清楚了:“妳”字反復* * *出現6次,說明石萍心裏除了周樸園還有別人,也就是文中的“老太太”。故事發生在30年前,也就是“光緒20年1894”。在晚清封建社會,青年男女之間的自由戀愛是不被傳統認可的。周與魯的關系,正如《紅樓夢》中寶玉與晴雯的關系,《家》中覺慧與鳴鳳的關系。看看周樸園30年前的情況。他只是壹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上面有老人,有老太太,有大家庭。他無法控制自己的命運。所以“有”字壹出,當時拋棄魯的不僅僅是周,還有封建家族。
3.教師提供相關材料:
”被周家趕走,很不情願,但在“父母之命,媒體之約”不可違背的時代,他也沒辦法阻止。而且,在開車離開之前,周家從來不讓他和見面。”
——曹禺《雷雨》創作述評
摟抱:“再說,周家開車走之前,從來不讓他和見面。”作者的補充很重要。那麽,當周樸園後來得知石萍被趕走時,他采取了什麽行動嗎?讓學生找“我在河邊看到了她的衣服,裏面有她的遺書。”這句話,想象壹下周樸園當時在河邊瘋狂的尋找,感受到了周樸園內心的痛苦)
情況3
周樸園:安靜點。理清妳的思緒。不要以為我心死了。妳覺得壹個人做了自己不能承受的事情會忘記嗎?妳看,這些家具都是妳過去最喜歡的東西,為了紀念妳,我壹直保留了很多年。
周樸園:妳的生日——4月18日——我每年都會記得。壹切都取決於妳正式嫁入周家。即使因為生了平兒而生病,也總要關窗。我保持這些習慣是為了不忘記妳,彌補我的罪過。
解釋步驟:
1,討論:妳認為這兩段中周樸園對石萍的記憶是真實的嗎?
真相:舊東西保留三十年,舊習慣保留三十年;另外,他齋戒念佛三十年,對現在的妻子很冷漠,也說明他已經死了。“曾經滄海難為水,永遠琥珀。”我們似乎看到的是壹個深愛而痛苦的周樸園。
虛偽:的留戀是虛偽的,主要是為了彌補自己的罪過,掩蓋自己不光彩的過去,維護自己在家族中的尊嚴,表明周家是體面的家族,提高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
他現在老了,他的妻子樊沂是壹個桀驁不馴的女人。他經常覺得家庭生活不盡如人意,有時會感到孤獨。“他對石萍的向往,成了他自欺欺人,壹輩子都在咀嚼的情感。這既能填補他醜陋空虛的心靈,又能顯示他的親情和高貴。”
四、總結:
“人如何獲得靈魂?穿越過去。”“正是無數被愛撫的往事賦予了靈魂深度和廣度,造就了壹個完整的靈魂。”——周·《時光村裏的往事》
周樸園有哪些往事?
第壹,無錫是個好時機。第二,逼走梅世平。第三,舊世界。舊襯衫,舊雨衣,舊家具,舊習慣
周樸園是壹個有靈魂的人嗎?(總結這節課的內容,引出第二節課)
第三和第四課時
簡介:周樸園是壹個有靈魂的人嗎?(總結第壹節課的內容,引出第二節課)
首先,研究文本
情況4:
周樸園:梅家的小姐很賢惠,也很守規矩。
┅┅
周樸園:(若有所思地喘息著)石萍,石萍,對了。
1,品味舞臺描述
這些“痛苦、出汗、喘氣和沈思”的舞臺描述真實地反映了周樸園的內心世界:痛苦、內疚和巨大的痛苦。
2.當周樸園和石萍談到無錫的壹件往事時,敘述完全不同。為什麽?
身份:小姐——劣等
行為:很守規矩——生前桀驁不馴,不怎麽孝順,和周府少爺在壹起有點天真。
梅小姐有沒有禮貌影響到他有沒有禮貌。美化石萍就是美化他自己,我理解周樸園敘述過去的目的。他是為了掩蓋當年拋棄石萍的行為。
最後,當他發現石萍不僅還活著,而且就在眼前時,他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過渡到情況5
周樸園(不自覺地看著櫃子上的照片,又看了看馬璐)
樸:(突然嚴厲地)妳在這裏做什麽?
魯:我沒來。
誰派妳來的?
魯:(義憤填膺)命!不公平的命運把我送到這裏。
樸:(冷冷地)妳花了三十年才找到這個地方。
解釋步驟:
1,角色朗讀。
2.教師提供了理解角色語言的方法:
(1),在上下文中閱讀
(2)抓住文中反復出現的詞語。
(3)、探索階段描述
(4)、借助心理分析
這個三四人小組充分討論了周樸園突然變臉的原因。
參考:這個時候,兩者的地位相差太遠。他害怕他的財產、地位和名譽會受到威脅,他更不願意魯世平攻擊他目前的家庭秩序。根據舞臺描述(不自覺地看了看櫃子上的照片,又看了看)發現眼前的老處女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年輕貌美的梅世平了,這讓周從懷舊的情懷中回到了現實。現實中,經過壹場情與理的較量,理智最終戰勝了情感,於是周就這樣粗暴地結束了他對梅世平的幻想。這非常符合周的身份和心理特點。如果周和魯相認痛哭,那是違背人性發展的,不可想象的。
當周樸園明白魯世平這次的出現純屬偶遇,他是怎麽表現的——
過渡到情景6:
周樸園:那麽,就這麽定了。我叫他下來,妳看著他,魯家就再也不敢來周家了。
魯世平:好吧,我希望這輩子再也見不到妳。
周樸園:(從他的外套裏拿出錢包支票並簽名)很好。這是壹張5000元的支票。可以先用。這是彌補我罪孽的壹種方式。
魯世平(接過支票)謝謝妳。(慢慢撕掉支票)
周樸園:石萍。
魯世平:我這些年的痛苦不是妳能還清的。
解釋步驟:
1.妳如何看待支票面前的周樸園?(1)對自己來說,用錢送走陸家,封住他們的嘴,讓“陸家的人再也不要來周家”以免後患。(自私,冷酷)2為了自己:真正彌補自己的罪過,表達自己的悔恨,尋求內心的平靜。③對於石萍:我要鸞度過余生,給她提供生活保障。(帶著溫暖和良知)
2.摟抱:周和陸的“5000元支票”是什麽概念?請看兩句話:
“魯大海:給妳的仆人,妳們這些混蛋,放開我。我想說,妳故意淹死了2200個苦力,每個苦力的命妳扣了300塊!周,妳這是帶著兒孫們賺錢啊!妳還是——”而現在。
桂露對四鳳說:(生氣地)她的臉怎麽辦?她就像妳媽媽可憐的骨頭。看看她!我跑了八百裏地,在女校當了媽媽:兩年才回壹次家,壹個月八塊錢。這叫本分,我學過。簡直壹文不值。"
根據這兩句話,我們可以得到兩組數據:就周樸園賺了壹筆曖昧的財富而言,壹張5000元的支票等於總收入的七分之壹;對魯世平來說,壹張5000元的支票相當於她52年的收入。比較兩者之後,妳對周樸園有什麽新的認識?
總結:剛才的討論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周樸園的內心世界是極其復雜的。在他身上,這種親情與無情,溫情與冷酷,人性的善良與銅臭味總是交織在壹起。難怪他會說:
周樸園也是人,不能認為資本家沒有人性。為了錢,他故意淹死了兩千多個苦力,這就是他的命。愛他愛的人,需要他生活的圈子裏的感情溫暖,這也是他的人性。"曹禺和語文老師談《雷雨》"
第二,讀“哦”字
哪個詞在對話中出現的頻率最高?“哦”這個詞
老師:戲劇語言特別講究個性,每個角色的語言和語氣都有自己的特點,但是為什麽文本中有那麽多相同的“哦”字呢?都是同壹個音發音嗎?俗話說,“言出必行。”這個詞反映了什麽性格和心理?仔細閱讀這些“哦”,分別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分階段大聲朗讀,讀出不同聲調的“哦”,並做評語。
周樸園的“哦”的例子:
哦,三十年前妳在無錫?
哦,太遠了,大家都忘了提。
(3)哦。
(4)哦?告訴我
5](痛)哦!
【6】(冒汗)哦。
壹次哦,救了?
哦。
⑨哦!
⑽(慢慢站起來)哦,妳,妳,妳是——
⑾哦,石萍!(低聲)是妳嗎?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和進行閱讀。
有壹般的回應詞;有的資本家對仆人語氣隨意,語氣平淡,停頓略短;表示驚訝,聲調要升高;如果內心有罪惡感,可以簡單重讀壹遍;被指控後有罪的尷尬,又輕又短。認識到在乒上等待時的恐懼和失態,可以簡單重讀壹遍;註意標點符號對感情色彩的影響。
第三,揣摩潛臺詞
潛臺詞就是話中有話,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實際上是語言中的壹詞多義現象。“隱”就是隱藏的意思。也就是在語言的表層意義之內還有其他不願意或者不方便說的意思。潛臺詞不僅充分體現了語言的魅力,也讓我們得以壹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壹個人讀原句,其他學生填潛臺詞。
(1)“努力了三十年,妳還在這裏!”
潛臺詞:妳真是不遺余力的敲詐我!
(2)“現在妳我都是有孩子的人了。”
潛臺詞:說出我們過去的醜聞,不僅會讓外人發笑,也會讓妳我的孩子發笑。我的臉沒地方,妳的老臉也沒地方,因為我畢竟是男的,妳畢竟是女的!
(3)“我們可以清楚地交談”
潛臺詞:妳想敲詐我點錢。好吧,開個價吧!
(4)“桂露似乎是壹個非常不誠實的人”
明:潛臺詞:不要讓他知道妳我之間的事;不然大家都不好過。
(5)“只是他年紀很大了,還以為媽媽死了。”
潛臺詞:妳千萬不能讓他認妳做媽媽,這會影響他的未來。
第四,學生表演或播放視頻。
動詞 (verb的縮寫)摘要
1,人們常說人生如戲,其實戲不是人生。
1997 65438+2月11,北京人藝排練的新版《雷雨》在北京上演。劇中周樸園的扮演者鄭融已經73歲了。在此之前,他演過這個角色400多次。當掌聲響起時,鄭融自己說,“我剛剛明白周樸園在這場表演中是什麽樣的。”真正展現了人性的復雜和豐富。《雷雨》真是壹部內涵豐富的偉大傑作。也許這正是《雷雨》的魅力所在!
2.著名專家的評論
《雷雨》是壹部既可演又可讀的作品。——巴金
壹部調動人的劇,壹部自然偉大的長劇。——李健吾
說到《雷雨》,我要坦白,直到失去他,我才相信中國真的有了現代戲劇。——李烈文
.....真正吸引他的,不僅僅是劇情本身的躊躇不前,而是隱藏在這壹波三折背後的“人”的生命形式,或者說他有意識地將自己的生命體驗和理解註入到某種現成的“劇情”中。錢理群
《雷雨》的創作標誌著曹禺以壹個具有自己創作個性的劇作家出現在舞臺上。他寫了壹部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品;並成功地進行了戲劇民族化、大眾化的初步嘗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