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飛的桿子4h 5h 6h 7h 8h有的桿子上面有9h 10h,其實和8h差不多。估計是制片方在鬼混。
但是,每個屬性的數量在硬度上也是不同的。同樣的硬度,有的寫4小時,有的寫5小時,看妳自己的體驗。
問題二:如何區分魚竿的硬度和手端的手柄?當妳揮動手臂的時候妳就會知道。妳請人幫妳拉壹下稍微有點辮的竿(轉彎的時候用魚線拉)。妳用力提起釣竿,目視檢查它彎曲的地方。我們把桿子分成10等份,它彎曲的地方是幾個鍵,比如在離桿子30%的地方,那麽我們叫它三七鍵,40%就是46鍵。另外,我們壹般高於三七調的叫硬桿,高於28調的叫戰鬥桿。壹般來說,46鍵的就是軟桿,能撅起來甚至更軟的我們習慣稱之為面桿。
問題三:如何區分釣竿的硬度和調性?調性代表釣竿曲線的變化。其實是釣竿本身的硬度,是釣竿受力後的彎曲角度決定的。根據調性,魚竿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種。
1.軟調竿:俗稱“五五調竿”,就是我們把壹根魚竿分成10等份,水平持竿。輕微受力時,觀察其彎曲情況:桿體彎曲部分形成的弧切點應在整個桿體的壹半處。形成壹半(5等份)彎,另壹半(5等份)直的狀態。這種釣竿的調性被稱為“軟調竿”或“五五調竿”
2.中硬調竿:俗稱“四六調竿”,即把壹根釣竿分成10等份,水平握住。輕微受力時,觀察其彎曲情況:桿體彎曲部分形成的弧切點應在整個桿體近2/3的位置。形成4等份彎曲和6等份直態。這種釣竿的調性稱為“中硬調竿”或“四六調竿”
3.硬調竿:俗稱“三七調竿”,即把壹根釣竿分成10等份,水平握著。輕微受力時,觀察其彎曲情況:桿體彎曲部分形成的弧切點應在整個桿體2/3的位置。形成3等份彎曲和7等份直態。這種釣竿的調性稱為“硬調竿”或“三七調竿”。
4.超硬調竿:俗稱“二八調竿”,即把壹根釣竿分成10等份,水平握住。輕微受力時,觀察其彎曲情況:桿體彎曲部分形成的弧切點應在整個桿體約1/4的位置。形成壹個由兩個相等部分組成的彎曲。8等份的平攤狀態。這種釣竿的調性被稱為“超硬調竿”或“28調竿”。
5.極硬調竿:俗稱“壹九調竿”,即把壹根釣竿分成10等份,水平握住。輕微受力時,觀察其彎曲情況:桿體彎曲部分形成的弧切點應在整個桿體約1/10的位置。形成1等份彎曲和9等份直態。這種釣竿的調性被稱為“極硬調竿”或“壹九調竿”。
問題4:妳覺得魚竿的硬度怎麽樣?壹甩胳膊就知道了。
妳請人幫妳稍微拉壹下辮子(如果它轉了,就用魚線拉)。妳用力提起釣竿,目視檢查它彎曲的地方。
我們把桿子分成10等份,哪裏彎就是幾個鍵。
比如稍微偏了30%的極點,那我們就叫三七音,偏了40%就叫46音。
另外,我們通常稱高於37鍵的硬桿,高於28鍵的戰鬥桿。壹般來說,軟桿就是四六鍵,我們習慣稱之為面桿。
問題五:釣竿的硬度是不是越軟越好?釣竿的硬度如何選擇,不能說越軟越好。這要看妳想在哪裏釣魚了,不過壹般都是有調性的,所以可以用在各種場合。雙寶釣竿有壹種音調適中的龍神力。非常好用,手感好,力量大。我推薦給妳。
問題6:壹直有壹個誤解。釣竿是不是越硬越好?個人感覺釣竿的硬度要根據實際釣魚環境來選擇。如果在重草區釣魚,壹定要用比較硬的竿,因為妳要考慮到魚上鉤後,魚會不顧壹切地紮進草裏,即使用草把魚拉回來,也會配壹根很大壹斤的線。這個信心滿滿,沒必要選這麽硬的。
調性的含義:
調性決定了壹根釣竿的基本性能。軟、硬、超硬、極硬的調性,區分了釣竿的不同用途。另壹方面,釣竿的“調性”是指“調性”的範疇。
調性的劃分:
調性的三種定義:
壹、最早被理解並沿用至今的手桿簡單調性定義為:柔音、硬音(基本5-5 ~ 4-6音)、超硬音(3-7 ~ 1-9音域)、極硬音(基本抖動無彎音,包括:1 ~ 8h硬度區分)等。
第二:日本名字,分為:
這種語氣——大概類似於中性語氣;
後備箱鍵-4-6鍵;
先調音——大概類似於我們的超硬調音範圍;
戰鬥桿——極硬調諧桿的別稱;還有人說:是指桿中精品。
再次,國內某釣具專家首次提出釣竿的調性應包括:自重、釣力、彈性、韌性、手感、回彈力;提出了綜合評價釣竿性能的七個術語:長、細、輕、硬、強、柔、定。
影響音調的壹些因素:
a、硬度,
釣竿的“硬度”決定並影響著釣竿的調性!例如,鯽魚桿比鯉魚桿硬3-7或2-8倍的調節桿。因為壁厚和硬度的不同,在釣力、彈性、自重、韌性、手感等方面都會有差異。即使是兩種鯉魚竿之間,也會因為“硬度”的不同和廠家的設計理念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和定義。
b,彈性,
在釣竿的設計和制作中,彈性指標是否恰到好處也很重要!比如有些超硬的鯉魚竿,晃動的時候看起來像2-8,但是魚壹旦控制住,就會弓到底,這是彈性不足的表現!好釣竿的彈性設計要能體現出實戰感:——釣小魚不硬,釣大魚不軟的優質內涵!而且在控制魚的過程中,魚竿本身的反彈力可以自動降低魚的沖力,節省大量人力!
c,韌性,
壹般來說是指釣竿的彎曲強度和整體的連貫性。局部韌性好不壹定是好桿!舉例:3.6米鯉魚竿的特點:小魚2-8鍵,大魚2-8鍵!俗話說“點頭不鞠躬”是假的2-8鍵。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整桿的彈性和硬度分布不均勻!前軟後硬。前段和後段的傳力不壹致!整桿的應力完全集中在前面,大魚上鉤了,已經在靠前兩節的局部“韌性”和魚競爭了...韌性、彈性、硬度設計不足,讓整桿“調性”崩塌!
硬釣竿
壹、硬桿
1,什麽樣的調性屬於硬桿:
硬極的概念褒貶不壹,眾說紛紜。但壹般的硬釣竿指的是-4-6調竿。而且釣竿的硬度指數在裏面起主導作用,而不是調性!比如同樣的5-5調節桿,硬度和壁厚不同,也有軟硬之分!
2、硬質魚竿的特點和性能:
硬釣竿的特點是拿在手裏輕輕壹抖就很直,不像軟釣竿壹樣有抖“面”的感覺!除了自身的硬度之外,適合釣種的設計也各不相同。硬度和彈性這兩個指標應該是相輔相成的。硬度高導致彈性強,硬度低導致彈性弱,壹般會有這種控魚的感覺。
3.適用範圍:
有句老話:用軟竿釣大魚(有壹定彈性),用硬竿釣小魚。但是目前市場上充斥著超硬釣竿,硬釣竿的用途五花八門,但是硬釣竿的適用範圍非常廣!應該是不爭的事實。即可以作為休閑的綜合桿。
b、超硬釣魚竿
1,超硬調棒屬於哪種調性:
壹般握住竿柄輕輕搖動釣竿,主要彎曲部分出現在從前到後2-8 ~ 3-7的範圍內,稱為超硬調性釣竿。
2.特性和性能:
超硬竿的特點是改變和加強釣竿的整體硬度分布,從而加強釣竿的釣控和釣力。它的性能
對於,控魚更快更厲害,感覺更強!
3.適用範圍:
在任何快魚搏擊的情況下,超硬竿都要比硬調和軟調竿簡單,不管是鯽魚還是鯉魚,...> & gt
問題7:長節碳釣竿平放在手上如何分辨硬度?看平衡後重心的位置,是28鍵和37鍵。離手越遠越好。還取決於竿尖的軟硬程度。如果拿在手裏,頭會沈得很厲害。魚竿再硬,也會斷竿。鐵棒很硬,但是太重了。
問題8:釣竿軟硬的定義在國內釣圈,28壹般稱為極硬調,37為超硬調,46為硬調。極硬調適合魚飛得快的場合,回魚快,控魚性能好,缺點是容易切線。超硬調壹般用於混養,比較全面,大小都可以吃。硬調壹般用於速度較慢的情況。魚回得慢,控魚性能比上面兩種略差,但硬調能帶來更好的手感,更好的保護釣組。廠商有自己的壹套調性標稱方法,沒有統壹的協議規定極點的調性。購買時要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和相應的場合來選擇。
問題9:如何辨別釣竿的好壞?如何辨別小黃魚網中魚竿的好壞
各種釣竿雖然各有特點,但在實際使用中往往有其相對的普遍性。比如鯉魚竿也可以用來釣鯉魚,巖竿也可以用來釣淡水。在選擇釣竿時,除了考慮垂釣水域、環境、習慣釣法、魚種等因素外,還應註意以下幾點:
1,長度:釣竿的長度與垂釣水域、環境、魚種密切相關。在淡水中垂釣時,壹般選擇3.6-5.4米長的竿。遠釣點釣魚可以用6.3米和7.2米的魚竿。
2.重量:釣竿的選擇重量要輕。比如國內競技釣鯽魚壹般用3.6米長的手竿比賽,休閑釣壹般用5.4米長的竿。
3.桿體:應平直,桿壁應均勻,粗細均勻,無硬傷和裂紋。
4、接口接口壁厚應壹致,接口的截面應光滑,插接後各截面必須與插座緊密接合,電桿的接口不能過淺或過深。
5.調性的均勻性:釣竿受力彎曲後,好的釣竿的弧度處於平緩過渡的狀態,去掉重物後能恢復原狀。壹根劣質的魚竿,它的弧度是有死角的,去掉重物後也無法恢復。
6.硬度:可分為輕聲、中音、硬音。釣竿的硬度可以根據實用的標準重量來測試。選擇魚竿時,用準備好的砝碼或臨時塑料袋裝上有重量的餌料,綁在竿尖,然後慢慢提起魚竿,使配重離開地面時,竿尖與竿柄底部保持在壹條水平線上。這時候我們可以根據魚竿的彎曲度來檢查魚竿的硬度是否與魚竿上標註的硬度壹致。
問題10:釣竿調性越硬,腰部力量越好?求吉祥解,轉發壹個關於釣竿調性和硬度的好帖子!(轉彎)
在此,我首先想量化壹下本文將涉及到的幾個重要概念,供廣大不知情的釣友參考:
所謂調性,壹般是指壹個桿的主應力彎折點,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三七調”和“五五調”,與桿的整體硬度無關,而是兩件事。初接觸釣具的朋友,往往會混淆調性和硬度。引用下圖說明硬度和調性的區別。
所謂硬度,是指壹根桿子的整體抗彎能力,與“三七調”和“五五調”無關。
所謂腰力,是指壹根桿彎曲後的反彈力,即彎曲後為恢復原來的筆直狀態而發出的力。
所謂強度,是指壹根桿子的彎曲能力。強度越高,越不容易斷裂。與釣竿的“硬度”無關,可以說是受“調性”影響。
兩根硬度相同的魚竿,調性越傾向於“先調”,越容易斷。
壹根桿子的主要屬性通常是以上四項。有朋友會說,壹根桿子的重要屬性不就是長度、重量、優先級、元直徑、碳纖維布噸位之類的嗎?那些只是表面參數。實際上,以上四項是對這些參數進行分析後得出的壹根桿子的具體性能數據。比如碳纖維布噸位指的是材料,元直徑指的是桿體的直徑和錐度。通過參考桿體的直徑,我們可以得到大致的壁厚或壁厚。根據這些因素,最終可以分析出壹根桿子的調性、硬度、回彈力、強度。
影響釣竿性能的只有以下幾個方面:材質、直徑、錐度、壁厚。當然,長度也很重要,但是我們在比較兩根或兩根以上的釣竿時,首先要確認它們的長度是壹樣的才具有可比性,所以暫時不考慮長度。
首先說說調性,這是大家最關心和討論的話題。其實作為壹個概念,很簡單,只是指壹根桿子裏的魚以後會彎到哪裏。所謂的“首調”、“原調”、“軀幹調”等概念,無非是說明竿的主要受力點在竿尖、竿身或柄的位置附近。影響釣竿這種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竿體的錐度,與碳纖維布本身的抗拉強度無關,因為壹般來說,壹根釣竿所用的材料通常是前後壹致的,也就是說前後的材料沒有區別。與壁厚無關,甚至與釣竿整體厚度無關,只與錐度有關,即前後竿外徑之比。我們知道釣竿通常前端較細,後端較粗(類似大和理論的釣竿,竿尖附近不壹定比手柄附近細。細心的釣友有機會可以觀察壹下,比如靠近手柄的釣竿,不是最粗的,只是比第壹節前半段略細,或者根本沒有錐度,類似於“碳管”,但總的來說畢竟還是“碳管”。
引用:以鬼鬥士和玄武人為例。鬼鬥士越長越軟,但受力點越多。鬼鬥士8~11腳硬度甚至略高於玄武人,而鬼鬥士12~15腳硬度低於玄武人,受力點差不多,都是偏調性。鬼鬥士16~18腳的硬度是調音桿,但是是壹樣的。再舉個例子:玄武人與火相比,硬度更高,也就是不容易彎曲。不過火的硬度雖然不突出,但調性是先調好的,也就是說它的基本彎點比較高,俗話說“挺”。如果能真正理解各大廠商的這張“調性圖”,就能真正理解和區分“硬度”和“調性”的區別。
然後釣竿還有壹個重要屬性:硬度。影響釣竿硬度的因素是關於材料的,即碳纖維布本身的抗拉強度和釣竿的整體直徑。可以說,碳纖維布等級較高、直徑較大的釣竿硬度會相對較高,而碳纖維布等級較低、直徑較小的釣竿硬度會相對較低。(雖然碳纖維布有高低之分,但這個說法並不確切,而是碳纖維布的抗拉強度。碳纖維布不是人為分等級的,因為並不是碳纖維布的噸位越高釣竿就越好)。
這裏再介紹壹個概念很簡單,但是我真的沒想過,呵呵。也就是:同等重量...> &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