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新農村建設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和各項惠農政策不斷加強。把新農村建設作為整個農村工作的全局。壹、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該鎮成立了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黨委副書記王鐵成制定了全鎮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下撥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20萬元。
基礎設施
以“工業大鎮、商貿重鎮、生態強鎮”為建設目標,用經營城鎮的理念,加快集鎮建設進度。壹是聘請縣規劃局對集鎮進行遠期規劃,唐棗路以東為工業區,以西為行政文化區,確保在10不落後。二是加快集鎮建設。今年福林服裝步行街建設完成,菜市場開發完成後,對普華路北側、派出所門前、農工路西段進行了收購、收儲、拍賣。在普華路北側、派出所門前開發兩個臨街立面,在鎮電影院建設文化廣場、玉龍廣場等建設項目。所有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即將開工建設。目前,全鎮已形成三縱七橫10主幹道格局,集鎮面積3平方公裏。被市政府命名為“二星級集鎮”,正在迎接市“三星級集鎮”驗收。三是加強集鎮管理。由城管大隊牽頭,對集鎮的交通、衛生、市場進行嚴格管理,定期清理垃圾。通過不懈的努力,將黑龍鎮逐步建設成為產業支撐強、設施完善、服務功能齊全、建設規劃合理、管理規範的新興市場鎮。
以新農村建設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和各項惠農政策不斷加強。把新農村建設作為整個農村工作的全局。壹、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該鎮成立了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黨委副書記王鐵成制定了全鎮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下撥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20萬元。二是統籌規劃,搞好試點。按照每年整體推進20%行政村的目標,在謝莊村提高新農村建設標準的基礎上,2008年,確定趙郎莊、黑龍鎮、尹田、小李營、三官廟、朱莊6個行政村作為試點村整體推進。結合農村道路建設和空心村治理,所有自然村通水泥路,自來水和沼氣普及率達到80%和40%,在朱莊新農村建設文化廣場。三是突出重點,把試點落到實處。截至目前,各鎮村已投入建議資金1.4萬余元,謝莊文化廣場配套設施高標準完善。文化大院有2000多本書,配備了乒乓球、籃球和健身器材等娛樂設施。其他幾個試點村建設了7.8公裏的農村公路,配備了7口機電井,1.200多戶農民用上了自來水建起了沼氣池。認真落實中央惠民政策,種糧農民直補、退耕還林補助資金按時足額發放到群眾手中。2008年,全鎮發放農業生產資料直補和綜合補貼12060戶,比2007年增長98.1%。優質專用小麥品種補貼7萬畝,補貼金額70萬元。專用棉種補貼2萬畝,補貼金額30萬元。能繁母豬補貼20950元,民政危房補貼10300元,牛貸款貼息75800元。鞏固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認真落實農村貧困學生資助政策。2008年農村義務教育免除全部學雜費和課本費,資助634名貧困家庭學生生活費210256元。農村中小學更新課桌1380、椅子1380,籌資44萬元維修改造農村中小學校舍56所。認真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08年,全鎮參加新農合的人數為47508人,占總人口的95%。截至目前,全鎮受益人數1.51.00萬人,報銷金額250萬元,有效緩解了群眾返貧、因病困的問題。加強社會保障工作,該鎮* * *有農村居民1633人,五保戶442戶,其中集中供養176戶,集中供養率40%,共發放城鄉低保資金144萬元。
2008年,該鎮通過強化領導和責任,抓好土地調整、轉換機制、挖坑造林等關鍵環節,高標準、高質量完成農田林網100 . 500孔,4000米長的環城生態林帶4500孔,1 . 24萬孔的環村林帶6900米,通路林帶9000孔。通過反租賃、土地置換、植樹補貼等多種形式,全面落實森林管護機制,確保種植樹木保存率和成活率達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