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瘟疫壓垮明朝,清末東北爆發大瘟疫。為什麽被成功控制?

瘟疫壓垮明朝,清末東北爆發大瘟疫。為什麽被成功控制?

在人類災難史上,瘟疫壹直是威脅人類生存的最大殺手,而在眾多瘟疫排行榜中,14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最為恐怖。據壹些學者統計,在1348年到1350年的三年間,黑死病奪走了歐洲3000萬人的生命,在接下來的300年間肆虐歐洲,歐洲近壹半的人口被黑死病蹂躪。

對於我們來說,黑死病似乎是壹個非常遙遠的名詞。其實黑死病就是我們熟悉的瘟疫。感染黑死病的人皮膚上會有許多黑點。因此,歐洲人把這叫做瘟疫?黑死病?我們稱之為瘟疫。

根據資料顯示,黑死病很可能是沿著中西貿易路線,先傳播到中東,再傳播到歐洲。蒙古軍隊在1346年進攻黑海港口城市卡法時,因為長時間無法攻陷,用投石機將死於瘟疫的人的屍體拋入城內,這是人類歷史上有記載的第壹次細菌戰,對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瘟疫對兩三百年後的中國也有很大影響。

1644李自成神奇的東方之旅從Xi安到北京只用了壹個半月?1644可能是中國政治史上最離奇的壹年。這壹年,農民起義出身的李自成稱帝建國?大順?,張在四川的約會號碼是多少?大順?,而東北的新皇帝卻被任命了?順治?如果算上年初沒自殺的崇禎皇帝,中國同時有四個皇帝,三個都要?順?。

雖然從後世的神的角度來看,取代明朝的會是滿清政權,但其實這是有失偏頗的。明朝的強大實力讓滿洲統治者認為不可控制。當時滿洲英雄皇太極突然駕崩,他的繼任者順治皇帝年僅六歲。估計滿人自己也沒打算拿下中原。

當時被寄予最大希望的人應該是李自成,李自成是壹位堅決反明的農民起義將軍。在他十年的起義生涯中,雖然被鎮壓,最嚴重的時候身邊只剩下十八騎,但他頑強地挺了過來,並於1643年突破潼關,擊敗宿敵孫傳庭,占領陜西省,勢頭正旺。

1644年初,李自成在Xi安稱帝,呈現出大有作為的大趨勢。二月的第二天,侵略軍開始東進。李自成的軍事能力相當差。在他的軍事生涯中,很少有勝利。僅僅出兵半個月,就遭到了寧武關大副周瑜基的抵抗。當時周瑜基的手下只有幾千兵,而李自成卻是幾十萬大軍。這是壹場毫無懸念的攤牌。

令人震驚的是,雙方交戰十多天,李自成仍未拿下寧武關。最後不得不采取人海戰術,付出數萬人的代價。直到三月初壹才拿下寧武,大副周瑜基戰死。這壹仗直接摧毀了李自成這兩年攢下的所有自信,李自成當時就已經死心了。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還沒等李自成撤退,侵略軍就收到了大同總兵和傅玄總兵的投降書,於是李自成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繼續東征。

估計當我們翻開歷史的壹頁時,很少會發現壹場政權更叠的戰爭居然以如此毀滅性的方式打擊了北京。從寧武關出發後,李自成經常在尚未到達的地方掉表,所到之處都是投降的消息。

3月15日到達居庸關,沒想到被勤王崇禎召見的唐統也在前線向李自成投降,諾大的北京城在壹天之內打開城門投降。可以說,繼寧武關之後,李自成以氣勢贏得了這場戰爭。

李自成東征壹個半月的歷史充滿了魔力,有時甚至讓人產生懷疑。明朝怎麽會如此不堪壹擊?明朝的士兵真的那麽膽小,聽天由命嗎?

如果人們壹味地從政治軍事史中尋找原因,估計很難找到發生在明末的這場瘟疫。很多歷史學家後來證明,明末發生的瘟疫就是瘟疫,瘟疫橫行,很可能是明政府軍隊不堪壹擊的根本原因。

瘟疫是壓垮明朝的最後壹根稻草,老鼠能滅國?歷史學家曹根據明末華北地方誌和壹些明代人的記載,首次提出明末席卷華北的瘟疫,其實就是他在1997年的論文《華北鼠疫流行與社會變遷》中所說的瘟疫,在史學界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2006年與李宇尚合著《鼠疫:戰爭與和平》,進壹步完善了以往的研究,提出?老鼠死了?觀點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註。

人們稱之為流行病?粉刺瘟疫?感染者通常表現出劇烈的胸痛、咳嗽和吐血。大部分早期感染鼠疫的人都是通過跳蚤傳播的淋巴腺鼠疫。老鼠、跳蚤叮咬的引流區淋巴結腫大,腫脹迅速,壹般兩到四天內達到高峰,三到五天內死亡。

與腺鼠疫相比,肺鼠疫感染更可怕。可通過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感染後幾小時內就會出現病情,嚴重者會在兩到三天內休克死亡。

在這次鼠疫中,兩種鼠疫同時存在,甚至交叉感染,而腺鼠疫往往在暴發後轉為鼠疫,因此極難控制。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明朝當局對瘟疫的忽視,因為瘟疫大多來自草原上生活的老鼠。明朝在推翻元朝後,往往采取閉關鎖國的策略,大大減少了中原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接觸,使得明朝中期以後的統治者對瘟疫始終不夠重視。

但到了萬歷年間,由於人口增加,農民開始開墾草原,增加了人們接觸草原鼠的機會,鼠疫開始逐漸爆發。壹開始是個例,後來逐漸成規模。

萬歷八年(1580)。大同瘟疫,十室九病,傳染的人相繼死去,壹家幾口,壹個染上這個瘟疫,十個中有壹兩個連門都關不起?。

明末大瘟疫其實早在崇禎六年就在山西爆發了,並且傳到了河北。傳入北京時是崇禎十六年(1644),推翻明朝的前壹年。

據顧應臺《明史編年史》記載,崇禎十六年(1643)八月,京畿爆發肺鼠疫。最後壹天,發生了災難,瘟疫流行。從8月到現在(9月15日),感染達到高峰。有壹兩天就死的,也有晚上就死的。每天不下數百人,甚至全家死光,不留壹人,挨家挨戶,無壹得救。?

臺灣省明史專家邱在《明代北京瘟疫與皇醫系統的應對》壹文中寫道,1643年,北京爆發大規模瘟疫,數十萬北京人死於瘟疫。

到1644,演變成:?死枕,十室九空,連戶俱疲,無人收斂。?

於是,隨著瘟疫的蔓延,官兵也未能幸免,明朝整個國防體系陷入癱瘓。這也是為什麽李自成東征時,大批明朝官兵投降的原因。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沒有戰鬥力。這也是為什麽李自成在接到城池後沒有帶領明朝降兵繼續戰鬥的原因。

明朝雖然是強弩之末,內憂外患深重,但是瘟疫的爆發確實讓不堪的明朝最終崩潰。

歷史驚人的相似。明末爆發的瘟疫在清末再次上演!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明朝建立於1368年,1644年被推翻,276年成為國家。清朝從1636皇太極建立清朝到1912溥儀退位,正好是276年。

更類似的是,明朝滅亡之時的瘟疫,在清朝被推翻之時也正好上演。1910-1911年,清朝東北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的肺鼠疫,被稱為近代史上最大的壹次鼠疫。它從東北爆發後,蔓延到整個華北。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場瘟疫是基於?野性的力量?疫情爆發,來勢洶洶,結果僅僅是6萬人死亡,8個月之內就被這個結果所毀滅,這實在令人吃驚,此時距離1912年2月溥儀宣布退位,只有10個月。

現在我們來回顧壹下這場瘟疫的經過。

清末迫於日俄覬覦東北的國際形勢,改變了清初禁止開發東北的局面,開始鼓勵民眾向東北移民,尤其是甲午戰爭以來。去東方?人口遷移現象明顯增多,大量人口開墾土地,極大地改變了東北原有的自然環境,與明末山西的開發頗為相似。

東北是重要的毛皮產地。女真時期是漁獵民族。狩獵本身是中國東北的壹種重要生活方式。然而,隨著人口的湧入,獵人的數量也增加了。可能以前獵人喜歡抓水貂,但是當水貂數量減少的時候,就只能抓壹些其他有皮毛的動物,比如土撥鼠,作為草原鼠的壹種,攜帶了鼠疫病菌。

壹些移民獵人分不清哪種土撥鼠健康不健康,或者在利益的趨勢下,不管哪種土撥鼠都去打獵,導致缺乏鼠疫常識的獵人把鼠疫帶回城鎮。有時候,它們不僅會留下水獺皮,甚至會吃水獺肉。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1910 10 10月12日,滿洲裏某小鎮確診首例鼠疫患者。此後,出現了大規模的鼠疫患者。但當時正值春節前夕,京畿和山東兩省的許多商人或工人都回到了家鄉,瘟疫開始在鐵路沿線蔓延。像壹條流淌千裏的河流,勢不可擋的蔓延?。

據統計,這次瘟疫死亡人數接近6萬多人。

瘟疫是壓垮明朝的最後壹根稻草。為什麽清末東北鼠疫被成功控制?在正常的歷史觀中,人們認為1910年前左右的清政府應該已經奄奄壹息,沒有政治號召力了。但在這場瘟疫防控中,清政府還是交出了壹份不錯的答卷。

當時東北已經是日俄爭奪的勢力範圍。日俄都想抓住機會奪取防疫權,進而吞並東北。清政府壓力很大,積極進行防疫。

首先,清政府將東北隔離為疫區,並於5438年6月+65438年2月+3月下令山海關地區防止鼠疫傳入山海關。其次,中央各部積極配合當時的東三省巡撫西涼,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鼠疫的防治上。

特別是在經濟上,清政府雖然財政早已捉襟見肘,但仍撥出壹部分白銀作為防疫經費,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還向銀行借錢防疫。

在醫療手段上,由於中國的傳統醫學在防疫方面沒有太大的進展,清政府轉而求助於西醫,聘請了留洋醫生連德武擔任防疫司的首席醫官。

在防疫期間,連德武采取了交通管制、病人隔離等壹些至今仍有重要意義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屍體火化的政策,顯示了當時中國人民控制瘟疫的決心。

在清政府的支持下,連德武很快取得了成效,感染人數開始減少。到4月24日1911,東北三省瘟疫全部清除,清政府取得了防治瘟疫的最後勝利。

雖然在第二年,清政府宣告覆滅,但是在這場瘟疫中,清政府態度堅決,以大局為重,還是控制住了這場世紀大瘟疫。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瘟疫成了壓垮明朝的最後壹根稻草,而現在人是對的?充滿邪惡?妳喜歡清政府在這次疫情中的表現嗎?

相當多的歷史學者認為,當時的明政府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沒有精力控制疫情。其實在我看來,晚清政府的內憂外患並不壹定比明朝好!

清末是什麽情況?壹千年來從未發生過的變化?從1840開始,西方列強不斷入侵中國,從1900開始,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中國已經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內部環境上,天災人禍不斷,各種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但是,他們並沒有推翻清朝的統治。想想也是壹件令人費解的事情。

比如1876-1878年,華北發生百年壹遇的大旱,受災人口數千萬。當時的直隸總督李鴻章采取了壹系列極端措施,最終成功地控制了這場災難。其中很多措施至今仍有爭議,比如李鴻章公開出售官職以籌錢籌糧救災,這在近代史上是不可想象的。

相對於清朝應對災害的措施,崇禎為首的明政府始終沒有意識到,治國的根本在於?以人為本前方戰事吃緊,加緊向社會攤派苛捐雜稅,激起更大的民變。這場災難只會進壹步加深。戰爭擴大後,又征收苛捐雜稅,形成惡性循環,最終無法收拾。

我始終相信,最終能打敗人類的,從來不是病毒,而是無知!清政府的封建統治雖然飽受詬病,但總是積極應對各種自然災害,值得肯定。

  • 上一篇:餐桌怎麽擺?
  • 下一篇:中國傳統相鄰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