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於北宋初期,南宋中後期達到頂峰,明中葉以後逐漸衰落。清代至康熙時期傳世的龍泉青瓷下限,燒制歷史達到七八百年。
北宋龍泉青瓷胎骨厚,胎土淺灰色,足露胎處赭褐色窯紅,胎略焦,玻璃化好,釉層透明,釉面光澤強。
裝飾紋樣簡潔,常見的有魚紋、芭蕉葉、金枝、荷花等。
裝飾風格趨於奔放。
處於南宋鼎盛時期的龍泉青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展現了獨特的魅力。
南宋龍泉青瓷的造型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穩重大方,古樸典雅,豐富多樣,紋飾壹般雕琢堆砌,頗具藝術氣息。
元代龍泉青瓷大量燒制,風格與南宋大相徑庭:形制高大,胎體厚重;輪胎顏色為白色帶灰色或微黃色;釉色粉藍色帶黃綠色,光澤強,釉層半透明;裝飾手法多種多樣,如雕刻、劃線、印刷、粘貼、塑料等。,以潦草為主要方法,圖案粗獷,線條豪放,以雲龍、黃飛、雙魚、八仙、八卦、牡丹、荷葉為最常見的裝飾圖案。
此外,還有大量中文和八思巴文的碑文。
明代龍泉青瓷趨於淡,胎體重,制作粗糙,胎色灰黃色,釉層厚,透明度高,釉面光澤強,釉色有青灰色、茶粉、灰黃色等幾種。裝飾以釉下雕刻為主,也有壓印人物故事的裝飾方法。
宋代龍泉青瓷是青瓷工藝的歷史高峰。
其青瓷的釉色、質地之美,亦如巧奪天工的人造玉石,舉世為之神往。
那麽,在漫長的歷史中,龍泉窯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軌跡?朱先生在《龍泉窯青瓷》壹書中把龍泉窯的發展概括為四個階段:魏晉五代十國為開拓期,瓷窯少,斷斷續續生產,斷斷續續地在當地銷售;北宋至南宋初期,瓷窯發展迅速,逐漸形成了較大的瓷窯體系。南方後期至元末,瓷窯發展迅速,青瓷質量大幅度提高,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明清兩代衰落,尤其是明朝中期以後,龍泉窯處境艱難,瓷窯不斷倒閉,直至清末。
如果說這四個階段勾勒了龍泉窯發展史的整個脈絡,那麽龍泉窯發展史上的三個輝煌時期就是連貫發展脈絡的關鍵點。
創造壹個時代
至今通常說龍泉窯始建於三國兩晉南北朝,也有說始於五代或宋代的。
在古代文獻中,關於龍泉窯創始年代的記載很少。目前見到的最早的記載是南宋紹興三年(1133)莊綽寫的《雞肋》。“滁州龍泉縣...又出了青瓷,叫秘色。
錢的貢品,蓋在這裏。
在宣和,禁庭需要做樣品,龍泉青瓷擅長加工。“莊綽曾在包括浙江在內的南北郡縣為官,交遊廣泛,閱歷豐富。
在上述文章中,他清楚地描述了滁州龍泉縣是五代錢氏進貢青瓷的起源地。
“宣和鐘”,龍泉窯已成為宮廷瓷器生產窯青睞的法院。
正是因為朝廷下令燒青瓷,“龍泉青瓷好加工。”
過去很多學者在引用這份文獻時,並不認可“五代秘瓷出龍泉”的觀點。
但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編纂的《龍泉縣誌》中,提到“龍泉金村、劉田制瓷作坊在五代鎮明五年(919)已初具規模”,這說明在有限的古代文獻中,至少有兩處提到龍泉在五代以前就已開始燒瓷的事實。
五代北宋
龍泉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如瓷土,山脈連綿,森林茂密。它也生活在甌江-步遊。它不僅有充足的原料、燃料和水資源,而且水運便利,因此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早在三國兩晉時期,當地人民就利用當地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吸收了甌窯、梧州窯等周邊窯爐的制瓷技術和經驗,開始燒制青瓷。但當時燒制的青瓷非常粗糙,窯業也不大。
這種情況在五代北宋初期發生了突變,這壹時期也被稱為龍泉窯青瓷的“混亂期”。
這壹時期的代表瓷器是淡藍釉瓷器。
這種淡藍釉瓷器,器形規整,釉色均勻光滑,泛著淡淡的青色。其中壹些已經被雕刻和裝飾。與粗糙的早期龍泉青瓷相比,似乎沒有過渡,後期的名梅和粉黛青瓷之間似乎也沒有聯系。這在整個龍泉青瓷發展史上顯得有些突兀,也因此成為壹個“謎”。
據筆者實地調查,確認這種淡藍色釉的燒制地點主要在龍泉金村壹帶。
明代陸容《雜園》曾說:“青瓷初出六田,至郡六裏。
接下來是金村窯,和劉天走了五裏多。
外面有白鵝、梧桐、安仁、安福、呂歡。不過泥沙俱下,造型巧妙,都不像劉天。劉田,又名“琉球田”,就是今天的大窯,是龍泉窯的傳統制瓷中心。
但是,作者認為在壹個大窯之前有壹個黃金村。主要原因之壹是大窯尚未發現燒制淺藍色釉瓷的跡象,而在金村卻隨處可見淺藍色釉瓷碎片。
由此看來,金村制瓷在當時是輝煌的。金村河邊狹窄,早期運輸非常方便。
後來制瓷業規模擴大,金村狹窄的地形不適應當時的發展。
劉田地勢開闊,距金村僅五裏,自然成為新的瓷業中心。
龍泉窯的異軍突起,大概與龍泉窯為朝廷燒“貢品”有關。
當時江南地區屬於吳越國的前朝,前朝壹直奉行與中原修好的戰略,因此瓷器成為重要的“貢品”。
有關專家曾在考古收藏時發現過這樣壹個淡藍色釉罐,其外壁上釉有“天府元年,重修窯,試燒官物,吉祥如意”字樣。
天府元年,也就是公元936年,天府是後金曾祖父石敬堂的年號,吳越國生活在後金。據此推測,當時焚燒的“官物”除吳越國朝廷自用外,很可能是向石敬堂進貢的。
當然越窯是以燒貢為主,其貢品也叫“秘彩瓷”。
秘彩瓷起源於晚唐,因所供奉之物不準官員使用,故稱“秘彩”。
龍泉窯也燒“秘色瓷”,宋莊綽《雞肋》記載:“滁州龍泉縣有許多美麗的樹,地名張羽,也是用木頭做的...還出產青瓷,稱“秘彩”,錢進貢、蓋取於此。
宣和,禁院制樣必請,利於加工。"
莊綽經歷了北宋、浙宗、惠宗、欽宗、高宗五個朝代。他在南北各地郡縣為官,足跡遍布靖西、淮南、浙江、福建、江西、鏡湖、廣南等地。他交遊廣泛,閱歷豐富,他的記錄應該是可信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秘色瓷”的第二階段是後來居上的龍泉窯青瓷產品。
壹方面是因為當時有大量的瓷器進貢。《宋史》(卷480)《世家列傳二(錢氏)》太平興國第三年三月來到朝鮮,進入...五萬物,金扣超越壹百五十物”。
宋瑤回:“太平、興國三年四月二日,瓷器五萬件,金扣瓷器壹百五十件”。
公元978年,太平興國第三年,有十余萬件秘制瓷器捐贈給北宋太宗。如此巨大的制瓷量應該不是自願進行的,如此巨大的產能也超出了越州窯的承受能力。
另壹方面,越窯由於種種原因逐漸衰落,導致南方制瓷中心向龍泉窯轉移。
在這種情況下,越窯先進的制瓷技術傳入龍泉,壹批優秀的制瓷工匠相繼落戶龍泉,龍泉窯產品質量迅速提高。
以“和平”為使命的龍泉窯,獲得了自身發展的契機。自北宋以來,龍泉窯逐漸取代越窯,成為江南第壹窯。
北宋和南宋
南宋龍泉窯的發展離不開大的社會背景。
北宋滅亡後,北方大量人口南遷,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移。北方的汝窯、定窯等名窯毀於戰亂,其制瓷技術傳入南方。
此時的龍泉窯,結合了南方的技術和北方的藝術,迅速成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從而形成了更大的瓷窯體系。
不僅配方、造型設計、施釉方法、裝飾藝術和窯燒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和提高,而且器形的種類也大大豐富。
由於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施釉工藝,控制了燒成氣氛,釉色純正,釉層增厚。南宋後期,粉青釉和梅青釉燒制成功,達到了青瓷釉之美的頂峰,書寫了中國瓷器史上的輝煌篇章。
另壹方面,南宋建立了水鄉和海角,水運發達,有利於商業貿易的發展。
北宋政府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廣州、明州(寧波)、杭州、泉州設立“通商公司”,直接與海外各國進行貿易。南宋時期,* * *甚至把海外貿易作為解決財政困難的有效途徑。
對外貿易額的增加進壹步影響了瓷器的出口,龍泉青瓷在東亞和東非,以及各個國家都是壹種受歡迎的商品。
據史料記載,當時“窯多,煙花相向,河上瓷船來回穿梭,日夜忙碌。”瓷器運到臨安內銷,經甌江出口日本、韓國、東南亞。
自13世紀以來,龍泉窯出現了兩大系列精美產品:黑胎厚釉青瓷和白胎厚釉青瓷。
黑胎厚釉青瓷的產品數量相對較少。這種瓷器至今只在龍泉大窯和溪口的近十個窯址發現過,都是和白胎青瓷壹起燒制的。其中溪口瓦窯主要燒制黑胎厚釉青瓷,其他窯主要燒制白胎厚釉青瓷,部分黑胎青瓷和黑胎青瓷也燒制薄胎厚釉和開釉層。
這些都無法在龍泉窯青瓷的內部發展脈絡中找到相應的發展軌跡,尤其是纏足燒釉技術更是龍泉窯前所未有。
工藝風格的突變,顯然是外來制瓷技術沖擊的結果,最有可能的是朝廷的幹預。
時至今日,高科技檢測也表明,龍泉窯的黑胎、雕花青瓷、造型、花紋、化學成分與郊壇下的官窯有許多相似之處。
此外,白釉青瓷的制作工藝也繼承了南宋官窯,但有所創新,在釉料配方上也有所區別。
與黑胎青瓷相比,白胎青瓷釉面光滑細膩,胎色潔白,釉色青綠如碧玉,勝於玉石。
此外,這兩個系列的瓷器也有壹些模仿南宋官窯的形狀。官窯是不允許民間隨意仿制的,仿官窯的出現也不能簡單的解釋為“仿”。
此外,考古發掘還證明,南宋龍泉窯青瓷在臨安都城遺址和紹興贊宮宋、六陵墓地中均有大量出土。
大姚龍泉窯遺址至今仍保留著南宋古道,遍布南宋窯址。當地村民中也流傳著關於南宋的各種故事。
這壹切似乎都在訴說著龍泉窯與當時宮廷千絲萬縷的聯系。
南宋時,朝廷擁有秀內寺和下潭官窯。為什麽要派技術人員和官員監督龍泉等地的“禮器”焚燒?筆者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大概是杭州本地瓷土資源並不理想,古瓷業對地理環境和資源的依賴性很強。南宋官窯器胎質至今松散易碎,有件。所謂“無件為官”,開片是南宋官窯瓷器的壹大特色。
但是,無論是冰裂紋還是梅花片,美是美,但不實用。試想,滿是開片的瓷器作為日常生活用瓷,存在衛生問題。
相比之下,龍泉窯青瓷胎質細致堅硬,尤其是白釉厚胎青瓷,釉色光滑,美觀實用。
元末明初
龍泉窯燒的窯火雖然壹度被蒙古鐵騎踩滅,但龍泉青瓷進入元代後,在上壹代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再加上元朝統治者繼續推行對外貿易政策,使龍泉青瓷的生產規模在元代不斷擴大,窯址和產品數量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產品品種增多,樣式多樣化,遠銷世界各地。
65438年至0979年,為配合浙江省緊水灘水庫工程的建設,浙江省文管會等單位在龍泉縣進行了普查,在龍泉縣東部安仁口地區發掘了元代窯址,為研究這壹時期龍泉窯的生產情況和產品外觀提供了大量實物資料。
這些數據說明元代還是龍泉窯的興盛時期。
元代的產品除了繼承宋代的傳統外,在形式和裝飾上都有新的創造,如當時流行的裸胎技術。
元代由於水陸交通和對外貿易的發展,瓷器大量出口,需求激增。
在這樣的條件下,元代龍泉窯迅速向甌江、松溪兩岸擴張,使大量龍泉窯瓷器得以從當時重要的貿易口岸溫州、泉州出口到世界各地。歐洲、非洲、東南亞等地都有龍泉窯瓷器。
65438年至0975年,在朝鮮西南新安發現壹艘元代沈船,打撈出瓷器1萬余件,其中龍泉青瓷占9000余件,可見龍泉青瓷在元代對外貿易中的重要地位。
事實上,元朝的蒙古族統治者並不是單方面被漢族文化同化的。蒙古戰士征服了壹個王朝但也帶來了草原的大氣和粗獷。元代龍泉窯青瓷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壹批大物件的出現。
這些大器胎質較厚,造型粗糙,釉色更為成熟端莊。
元代龍泉窯的窯型仍沿襲長坡窯,只是長度略有縮短。這種變化有利於提高窯內溫度,使熱量分布更加均勻合理,對燒制大型器皿非常有利。
元代龍泉窯的繁榮為明初龍泉官窯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礎(詳見《發現:大明府龍泉官窯》壹書)。
明代龍泉官窯延續了元代的輝煌,將渾厚渾厚的審美理念發揮到了極致。之前,明初龍泉青瓷常與元代龍泉青瓷混淆,或者是“元末明初”,也說明了兩者的關系。
迄今為止,從滁州青瓷博物館收藏的明初龍泉窯青瓷殘片,結合傳世的完整器,可以看出明代龍泉窯青瓷的燒制工藝已經達到了壹個不可企及的高峰,無疑代表了龍泉窯瓷器燒制史上的最高水平。
以雕花為例,明代龍泉官窯青瓷以雕花裝飾為主,精美絕倫,雕花與釉色青翠如玉融為壹體,達到了完美的藝術高度。
雕刻是龍泉窯青瓷的傳統裝飾技法之壹。雕刻裝飾在北宋曾壹度十分盛行,但到了南宋,由於石灰堿釉的應用和多次施釉技術的掌握,龍泉窯青瓷往往以朝天轉釉彩取勝。
其實釉色的玉質當然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是壹旦釉層加厚,原來雕出來的花很容易被厚釉覆蓋。
所以元代流行裸胎、貼塑、印模等裝飾手法,使玉質感釉和花紋的裝飾效果同時達到。
明代龍泉官窯將雕版與厚釉結合得恰到好處,使雕版裝飾技術有了新的突破。
此外,明初民間窯器精品眾多,明初龍泉窯的規模和數量也不容小覷,這是過去所忽視的,需要重新認識和評價。
清朝
洪武年間,《葛沽論》載:“龍泉窯位於浙江省州府龍泉縣,盛產瓷器。”當時皇宮和貴族專用的器皿仍由饒(景德鎮)和楚(溧水龍泉)燒。
永樂至宣德時期,鄭和七下西洋,海外貿易促進了青瓷的生產。正統時期,以著名工匠顧氏為代表的作品造型優美,釉色厚重,色澤青藍,許多大型瓷器制品至今仍被車內外的藝術鑒賞家收藏。
成化、弘治之後,青花瓷興起,中國海運業衰落,海上貿易之路成為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之路。明朝實行海禁,青瓷出口銷量銳減。大窯村、溪口村的窯相繼關閉,大白庵村至安仁口村的窯改為燒民間通用青瓷,形制和燒制也沒有以前精美。
窯數減少到160多。
清初,窯聲所剩無幾。
清中葉,清溪南郊、水區埠頭村、孫坑村只有70多座窯。
產品胎質粗糙,釉色青黃。
魏孫坑村範窯技藝代代相傳,壹直堅持燒制到民國初年。
歷經幾個朝代的龍泉青瓷之花,在這裏枯萎了。
中華民國(1912-1949年)
清末民初,日本、德國、美國的人來龍泉收藏古青瓷,隨之而來的是壹大批古董商。
由此,壹方面引發了龍泉古墓的發掘;另壹方面,壹批民國瓷藝家開始研制“牡丹瓶”、“鳳耳瓶”等70余件仿窯產品,郵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部,以作貢獻。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龍泉窯歷史上的三大輝煌都與朝廷有著密切的關系。無論是“貢品”的制作,還是官窯的建立,都是推動龍泉窯快速發展的最強大動力。
因為在封建社會,朝廷的指令往往是最高的社會動力,對壹個瓷窯的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