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華傳統服飾的三大特點(內涵)是什麽?

中華傳統服飾的三大特點(內涵)是什麽?

特點

壹、中國傳統服飾的文化內涵

服飾是人類生活要素和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滿足人們物質生活的需要,並代表著壹定時期的文化。服裝的款式設計、面料選用、顏色組合等,均記錄著特定時期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狀況,反映著人們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審美觀念。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不是壹種孤立存在的文化現象,它是物質與精神的統壹體,也是附著於物質載體之上的主體美的物化形態,既主張象征表意性又倡導審美愉悅性,既註重形式美的創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達,使內涵意義與表現形式完美統壹,以情景交融、意象統壹之美來展示民族美學的生命藝術品位。以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的顏色為例,其文化內涵亦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而演變,並呈現出鮮明的階段性、民族性和時代性審美特征。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生活色彩濃郁,它以等級標識為主要體征,並被賦予特定的倫理意義,如商代將取於自然的青藍、赤紅、黃、白、黑五種顏色視作尊貴色彩,規定只有奴隸主和貴族階層的著裝才能使用這些顏色,且“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髓,黑與青謂之獻,五彩備謂之繡”。

二、中國傳統服飾的審美意蘊

1、適中、和諧的“情理美”

中國傳統服飾的含蓄婉約與中國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壹致。儒家“中庸”之“中”、華夏“中國”之“中”,皆強調“不過分而和諧”,這在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有明顯體現。中國傳統民族服裝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確勾勒人體,又不同於古希臘、古羅馬那樣用壹塊布隨意地披掛或纏裹於身上,而是采取“半適體”的樣式,即倡導壹種包藏又不局限人體的若即若離的含蓄美。究其原因,

“平和性情”自古以來就作為壹種美德為中華民族的先輩所推崇,所謂“人生但須果腹耳,此外盡屬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諦是“精神快樂休閑,勝幹物質進步”。這反映在服飾文化中就是講究隨意、閑適、和諧,沒有過分的突出、誇張和刻意的造型,於恬淡之中給人壹種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國傳統服裝的制作者(裁縫)在設計和制作服裝的過程中憑借直覺與經驗,於“適體”中呈現的是壹種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種以數理為基礎的精確到尺寸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屬中國傳統文學藝術美的範疇,這壹手法通常將作者的情感表達寓於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達到啟發聯想、耐人回味之藝術效果,彰顯“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藝術境界。這類似於中國畫中的寫意手法,即不抱著於對事物的客觀再現,而強調欣賞某種朦朧的含蓄美,在虛實關系上偏重於對“虛”的張揚。引入到服飾文化的藝術創作中,就是設計者特別註重“不著跡象、超逸靈動”之美,不刻意追求數字上的精確性或純形式的客觀美感,而是崇尚用無窮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現情感。如用寬衣大袍、中規中矩的樣式或寫實與變體相結合的動物、幾何紋樣、花草枝、藤蔓紋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飾圖案來傳達壹種與政治或倫理的關聯意向。

三、中國服飾文化的承傳拓展

中國素有“衣冠王國”的美譽。縱觀華夏服飾文明的發展史可知,“諧調”、“統壹”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真諦。自中國服飾文化誕生伊始,就遵循著理物取暖與審美表現、標識顯示與象征表達、個性突出與喜慶吉祥相結合的制作原則,以最大限度地達到服飾與自然、服飾與社會、服飾與人群的和諧統壹,而情景交融、意象統壹更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最珍貴的審美品質。比如,作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基本元素,

“標示突出文化”同主要應用於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對等級尊卑、行業職別、年齡性別的標示和意念表達上,從原始部落首領與狩獵功臣的服飾標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標示,從文官武官的服飾標示到現代軍裝、職業裝、晚禮服的服飾標示等,均彰顯著其“標示突出文化”的審美底蘊。

  • 上一篇:與幾款傳統空調相比
  • 下一篇:美國出品:推薦10美國出品的二戰經典電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