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壹般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的時候,總喜歡用兩個說法:第壹個是壹提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馬上就會想起三個字:“儒、釋、道。”當然,“儒、釋、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的三大支柱,但是,三個方面是不是就是這樣簡單的並列呢? 在三家之前,中華民族文化思想又是什麽呢? 第二個講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有的朋友還會講四個字:“儒道互補”。現在國內外壹些有影響的哲學家、美學家也都講“儒道互補。”“儒”、“道”也是簡單並列、互補的嗎?在“道”、“儒”產生之前中華民族文化思想是壹片空白嗎? 這就是我們要思索的問題。大家知道,道家、儒家形成於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那麽在儒家、道家形成之前,中華民族的文化思想又是什麽呢? 經過對歷史碎片的考察,我們能看到壹些很有趣的實證資料:如新石器時代 的彩陶紋飾 ,這個距今6000年的紋飾非常像太極圖。58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畫出了這樣神秘的圖畫。為此,筆者請教了壹些道教界的朋友,太極圖最早是在什麽時候開始使用的?大家都說不清楚,大多數朋友說是從五代開始明確使用太極圖和八卦圖。壹種思想,壹種意象圖形的發展總有它的來龍去脈。那麽新石器時代此類圖形是否是太極圖的遠祖呢?筆者認為我們不能排斥這種可能。 如果說新石器時代彩陶上這個圖案具有太極的性質,那麽,可以說中國人早在5800年前就有了太極和陰陽的意識。現代學者認為“二分制”是中華先民認識事物、表述事物的重要思想。簡言之,“二分制”思想就是“壹分為二”,對立統壹就是“合二為壹”,就是“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壹言以蔽之,就是“陰陽對立統壹”。另壹個是中國傳統的漢代畫像石,上面有壹個伏羲和女媧的像,兩條交尾的蛇化生兩個人,壹個是伏羲,壹個是女媧。他們壹個拿矩,壹個拿規,也是壹陰壹陽。 西周青銅器上的銘文,按照卦象說,應是震卦符號。無獨有偶,陜西周原出土的大量西周陶文中也有許多卦象符號。用“—”代表陽爻,用“∧”代表陰爻,與青銅器銘文的卦象符號完全壹致。大量卦象符號陶片的出土,說明遠在西周時期,我們的先民已廣泛應用八卦來定吉兇、斷事理、決行為。有人稱這種思維方式為“卦象思維”,筆者以為十分正確。由此我們至少可以說,史載文王困裏而演八卦就不是無稽之談。我們也可以說,陰陽的觀念、易變的觀念早在春秋戰國之前就有了。這就是實證。我們討論問題,不是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是壹定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 出發,卦象 符號 就是實證。 後來 經過孔子整 理的 《易經》和 老子 李耳的《道 德經 》裏所表述 出來 的思想觀念 ,應該是對前代 中華 民族傳統文 化思 想的系統闡 述與 精粹小結, 而這種思想的核心是“道”與“易”的觀念。“道”的觀念在老子的《道德經》裏表述得清晰而豐富,而易和變的觀念在《易經》裏得到了充分的解讀與表述。這些理論經典都產生在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之前。孔子整理過《詩經》,也整理過《易經》。他在讀《易經》之後,不無感慨地說:“嘉我以十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就是說《易經》出現在孔子之前。有記載說,孔子還向老子請教過關於道的學問。近人詹劍鋒老教授在他的大作《老子其人其書》中把道家老子與儒家孔子的關系講得很清楚。因此,如果我們簡單的判定中華文化思想是“儒道互補”,恐怕不盡合適。至於以釋迦牟尼為精神始祖的佛家,是漢代才傳入中國的。中華民族是個非常開放的民族,佛教傳入中國後,很快地與本土的道、儒思想融合在壹起。至此,以道、易思想為核心、吸收了法家、墨家、道家、儒家、名家、陰陽家等諸子百家思想精髓,同時融合外來文化思想精華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才真正形成。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有兩個主要觀念: 第壹,陰陽對立統壹觀,即“壹陰壹陽之謂道”。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陰陽對立統壹觀體現在中國大文化的方方面面。治理國家,中國古人講究“文武之道,壹張壹弛”,文武之道就是壹陰壹陽。我們現在治理國家,強調兩個口號,壹方面強調“以德治國”,壹方面強調“以法治國”,這也是壹陰壹陽對立統壹的觀念。中國人在審美觀念上,講究“中和”為美,“中和”這個觀念很清楚。“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國過去大臣給皇帝遞折子,皇帝如批“留中不發”,就是放在那兒不發。發出去的要符合分寸、符合規律,“中節”。中國人為人處世講“中庸之道”,“中庸”是什麽?不偏之謂“中”,不倚之謂“庸”。中庸之道是很有道理的,誰不遵循“中庸”誰倒黴。火氣太盛的,把身邊的人得罪光了,妳還怎麽在那地方生活下去。“文化大革命”中有這樣壹件滑稽事:工宣隊進學校支“左”,提的口號叫“壹碗水端平”。筆者被在牛棚關著,那時候就想,這不是開玩笑自相矛盾嗎? 壹方面批判中庸的人性論,說宣揚“中庸”就是不要階級鬥爭,另壹方面要工宣隊“壹碗水端平”,不偏不倚。這不是壹邊罵中庸,壹邊用中庸嗎? 哲學上的混亂在政治生活的混亂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令人啼笑皆非。我們講修身,修身講究文質彬彬,講仁義禮智信。文質彬彬是什麽? 就是要求妳講中庸之道。修身其實就是修心。修身要有壹個信念,就是做到不激不勵,有壹顆平靜心,壹顆與客觀外界相應的平靜心。中醫治病講“陰陽”、“五行”、“四診”、“八綱”,講陰、陽、表、裏、虛、實、寒、熱,講“實則泄之”、“虛則補之”。這裏最講“天人合壹”、陰陽平衡的原理。中國古代詩詞中的宋詞分為兩大派,豪放派和婉約派。這兩派壹個突出陰柔之美,壹個突出陽剛之美。豪放派代表人物蘇東坡的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壹樽還酹江月。”抒發的是陽剛之氣。婉約派代表人物李清照的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表現的是陰柔之美。應當留意的是以豪放著稱的《赤壁懷古》寫到最後還是有“人生如夢,壹樽還酹江月”這樣具有陰柔之氣的句子;而婉約派的李清照也有“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樣的豪邁詩句。這就體現了詩詞中的陰陽對立統壹。因此我們要用“壹分為二”、“合二為壹”的認識論去理解,分清主次、分清陰陽。 第二,易和變的觀念。易、變的觀念體現在《易經》、老子《道德經》所表述的這幾句話裏:壹句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事物發展到頂點就要向相反的方向轉化,就是“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壹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事物都是在發展變化的,我們現在提倡的“與時俱進”也是這個理。再從中華文化來看,中華文化有這麽幾個板塊:黃土文化、草原文化和湖海文化。在中原地區,以黃土文化為核心。我們的始祖軒轅,就是農耕文化的領軍人物。五行、五方中地處中央戊己土,所以稱“黃帝”。以中原文化為核心,不斷吸取草原文化、湖海文化、外域文化的精華。我們中華民族歷代如此。所以我們要融入世界潮流就要不斷創新求變,也只有創新求變才能前進、發展、永葆青春,這正是我們的民族精神。 總的來說,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包括兩個方面:壹個是陰陽對立統壹觀,壹個是易、變的觀念。當然,在治理國家時主要強調傳統文化思想中的“以人為本”是對的,但是,站在哲學高度,我們講中華民族的宇宙觀、世界觀和方法論,最重要的就是這兩點。如果把道家、儒家、法家、墨家、佛家、陰陽家、名家、兵家等等思想綜合分析,其核心最重要的也就是這兩點。這是具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根性的理念,它超時空地存在於歷代中國人的遺傳因子之中,存在於散落在全世界的炎黃子孫的理念之中。
上一篇:馬是中國古代的交通工具。為什麽現代中國的馬術項目那麽弱?下一篇:中國歷史上的用錘武器眾多,除了《嶽飛傳》裏四猛八大錘,還有哪些八大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