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莊架火
南莊架火的興盛地,位於榆次、太谷、清徐三縣交界處,這是幾百年來形成的晉中地區的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節目。
南莊架火,開始於明代初年,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歷史。從那時開始,歲歲新春元宵佳節,遠近村民都成群結隊地前往南莊觀望架火,就連外地的客商,也要借此機會觀賞架火,並洽談生意。 南莊架火,工藝獨特,有許多令人驚嘆之處。 架大,由描龍繪鳳、金匾高懸的十數層殿宇樓閣頂架而成,形如古塔,氣勢宏偉,頗為引人。架火有常年與閏年之分。平常年是十二層,閏年時十三層。這些殿字樓閣,層層飛檐高挑,鈴鐺垂吊,從底到頂足有十三公尺開外。塔頂,城鬥高矗,旌旗飄揚,別具情趣;塔身,彩炮成串,幡綴相連,五彩繽紛;塔底,人物山水和牌坊亭臺相對襯,主次分明,恰似壹座別具特色的古代建築。架火上懸掛著數百個彩炮,外飾以精致的彩色圖案,全部用五顏六色的手工紙和瓦金抵裁成細如發絲的紙條編織而成,圖案各異,風格奇特。圖案中,有八卦、二龍戲珠、丹鳳朝陽等,懸掛架火之上,恰似錦上添花,頗為別致、好看。
南莊架火的頂法也與各地不同,十數米高的架火,不需栽通天往加以固定,而只以四條繩索拉緊四角,從底端向上,壹層壹層往上頂架,最後將繩拴牢,穩固如山,後人稱之為“無根架火” 架火壹般頂三天,最後壹天晚上燃放。燃放時,不需要人直接點燃,而靠對面和左右對角的引火裝置互相對打引爆。人們稱這種裝置為“碼兒”。這些對打中,有“孫悟空大鬧天宮”,有“嫦娥奔月”等等。這個時候,可以看到壹對對“碼兒”飛竄對擂,壹尊尊火炮疾如電閃,簇簇火花爭芳鬥艷,金碧樓閣忽隱忽視,宛如海市蜃樓閃現。
多少年來,南莊架火以其工藝獨特、絢麗多姿、氣勢宏偉而載入史冊,並輩輩相傳,至今不衰。
中原文化:民間藝術二平定元宵塔火
平定元宵塔火,亦名“棒槌火”,是山西平定縣境內特有的習俗,元宵塔火,常常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人觀賞。元宵塔火,與元宵節直接相關。稱之為“塔火”,要燃燒起火焰,而且要壘成塔形了。
平定塔火,壹般是在每年春節後,元宵節的前三天開始準備和進行。每當這個時節,平定縣城內城外的街道上,鋪面前,客棧前,所有朝街的工、商、兵、學等行業的門口,都要盤起壹座塔火。就是街市旁的住戶也不例外。在平定縣的鄉、鎮、村莊裏,大多數人家也要壘起塔火。這種塔火,用煤炭做燃料,燃燒時間長,燒紅的炭火紅焰鮮亮,氣氛熱烈。
塔火,是用黃土合成的泥以及磚壘砌而成的高約壹米五左右,用直徑壹般為五十厘米的木棒槌貼成圓孔形狀,因而稱之為“棒槌火”。這種塔火,壹爐火要裝壹百五十到二百斤炭塊。而且每天裝壹次。裝好點燃後,燃燒的火苗就從這無數個圓孔裏噴出來。塔火的頂部,隨著十二生肖的年份推移,用黃泥做成兔、猴、虎、馬等生肖的造型。也有的用生鐵鑄成獅子、老虎、寶塔、元寶等造型。
塔火的點燃,壹般在每年春節過後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隨著正月十五鬧紅火的街頭文藝活動和燈展的活動點燃,互相配合,相映成趣。平定也有時傳著另壹種民諺:“耍十七、鬧十八、十九起來灰塌塌”之說。
平定的元宵塔火延續多年,至今不衰,這與平定有質量優良的無煙煤供元宵塔火燃燒有關,也與民間正月十五鬧紅火的習俗緊密聯系,點燃塔火是鬧紅火中的壹個組成部分。而更為讓百姓奉為神明的,是當地流傳的“女蝸補天”的傳說,當地百姓把這種點燃塔火的活動,看成是對於“女媧補天”的壹種煉石補天的補充。
中原文化:民間藝術三唱票
每當八小時工作後的晚飯之余,夜幕微微降臨之際,偌大的太原市中,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
在街巷交匯的街口,路傍空曠之地,或是街頭花壇之畔,臨街遊園之中,圍聚著層層人圈,陣陣金鑼皮鼓聲,絲竹弦調聲,像春風壹樣穿越人叢,飄溢四方,中間還夾雜著抑揚頓挫,或似行雲或似流水的“山西梆子”唱腔聲。這便是傳承既久的唱票兒開始了。
唱票兒,是太原人久盛不衰的壹種民間娛樂,傳之既久,則成為人們的壹項民俗文藝活動。它究竟產生於何年何月,很難有個準確的答案,但是,最晚在清末民國初,便有了唱票兒的記載,並且,時至今日,雖幾經磨難,卻更有著愈熾之勢。
所謂唱票兒,其實就是壹些對晉劇,即習稱的山西梆子,頗有些興趣的業余愛好者們,自湊自搭的演出班子。太原人酷喜山西梆子,很多人迷戀名角唱腔,久聞長看,耳濡目染,對不少傳統劇目中的唱詞、唱段、唱腔,甚至全套的唱作念打,牢記心中。休暇無事之余,串門路出之行,不免哼之於口,唱之於腔,表演作打於身段。天長日久,熟練於胸,總想找個地方模仿表演,過過演唱的癮頭。於是,這些被人們稱之為“票友”的人們,終因按捺不住的表演之欲,便大著膽子尋找誌趣相投者,或三人壹群,或五人壹夥,湊在壹齊,隨便找個地方,互為觀眾演員,自唱自看自尋樂趣,借以宣泄久抑的激情。而有些願聽戲者,不用召集聞聲自到,久而久之,琴師、鼓樂、演員、觀眾,自湊壹班,晚間無事,聚之街頭巷尾,放開腔門大唱壹番,絲竹鑼鼓伴奏其間。這種形式,代代傳承,終成壹方之習俗,得名曰“唱票兒”。
太原的唱票兒,不用化裝,不需行頭服飾,更無需舞臺布景壹應裝飾,演出極為簡便,想唱什麽便唱什麽。平時眾票友也沒有什麽嚴格的規定和紀律,地址、時間各自心裏明白,有事者自然不到,無事者不請自來。壹俟開唱,則互相尊重,形同正式班社表演,不唱完壹段,不能隨便打擾。有時圍觀的聽眾中,自有其它地方的票友和業余表演愛好者。他們在觀眾群中,圍觀聽唱,有時聽的興起,亦不請自出,待表演者完就壹段後,毛遂自薦,要求來上壹段。此時,東道主必定要讓這位素昧平生的同道者,表演壹段,並且,不論演技高低都須喝好,這是唱票班的壹種規矩,否則視為無禮。而唱票班也正是這樣逐漸擴大的。
有些票班,高手雲集,聲勢很壯,雖為業余表演,卻有較高水平。於是,逢著壹些親戚友人,有個紅白喜事。生辰壽誕,便應邀前往助興打幫。如遇喜事則多唱“天官賜福”、“龍鳳呈祥”等,如遇喪事則唱“二十四孝’”中的壹些劇目,如此等等,不壹而足。 票友之中,雖然有不少人只是為湊熱鬧,出於愛好,平日能唱幾句,多難登大雅之堂。但是,也有不少人熟諳音律,精研唱腔,演藝精湛,自有獨到之處。所以,有些正式戲班的演員,甚至個別名演員,也常常涉足票友之間,切磋技藝,取長補短,以至有的票友在戲班缺人,難以開班之際,應諾受邀登臺表演,或“下海”為優,或演完即返。
太原的唱票兒,近年來在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倡導下,愈發壯大和提高。每逢夏日晝長,乘涼的人們行至街頭,便可聽聽這種不取分文的清唱表演,獲得小憩之余的藝術享受。我們祝願這種健康的、與民歡樂的民間習俗代代相傳,為太原的精神文明建設,為活躍太原的民間文化和文藝,百尺竿頭,更進壹步。
中原文化:民間藝術四九曲黃河燈會
黃土高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壹,荒莽而博大,遼闊而粗獷。九曲黃河燈會就是誕生在高原厚土上的富有特色的民俗之花。
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年節中最快樂的日子,山西各地都要舉行燈節,燈節裏最有情趣的就是轉“九曲黃河陣”。晉北平魯縣西南壹帶的村莊,轉九曲的活動更盛。每年農歷正月十五、二十、二十五、二月二,都要舉行九曲黃河燈會,會期多達五天,少則三天,白天唱戲,晚上轉九曲。方圓幾十裏的鄰村鄉老,親朋好友都攜男帶女,赴會觀賞。
九曲,即用木桿或玉米桿紮成彎彎曲曲的道路,有出口,有進口,寬約壹米,遊壹次行程約壹公裏。木桿或玉米桿均為兩米高,按規定的距離和路線串栽在地上,用繩子在燈桿中間連接,上端置直徑12至15厘米的圓形木質燈托,再用色紙裱糊20厘米高的燈罩,內放胡油燈點燃。木桿上的燈數,壹般為 365盞(閏年另加30盞),壹盞燈壹天,象征壹年 365天。燈場中心,栽壹根高達七至十米的“老桿”,上面掛有大燈籠,並置有煙火,等待點燃。燈場外面有許多用塊炭壘砌成的圓錐形的“旺火”,夜間點燃,火光沖天,供遊人觀賞和取暖,為燈場不可缺少的陪襯。
遇有瑞雪降落,天空飄拂著薄薄的雪花,燈場裏點燃著盞盞燈火,更富詩情畫意:近看,豎成列,橫成行,似朵朵荷花含苞待放;遠觀,繁星點點,光明燦爛,宛若五彩繽紛的銀河落地。待到吉時,“燈官”入場,鳴炮三聲,這時場內的燈光亮起來,場外的“旺火”燃起來,秧歌隊被紅著綠,手持紅綢走進場內。踢鼓子秧歌隊扮演“封公子”的,高聲唱著: 壹剎鑼鼓用目觀, 四海龍王正面站, 我隊敬香把神參, 保民四季得平安。
秧歌隊領舞的男角稱“鼓子”,女角謂“拉花”。男角隨著嗩吶曲牌進行表演,動作剛勁有力,敏捷利落;女角的表演輕盈細膩,溫嫻多情,隊員們舞著紅綢,給夜空抹上了片片紅霞。接著,各種社火隊伍,以及村中男女老少,也依序進陣。人們自由自在地轉悠倘祥,壹派熱鬧景象。那些平素很少出門的婦女,也在這個時候看紅火,遊九曲。在花燈中,他們沿著燈桿連成的縱橫回旋的道路繞來繞去,有的遊出去了,有的遊不出去又繞了回來,引起壹陣陣歡笑。當活動進入高潮,老桿上的焰火點燃,上下鞭炮齊鳴,會場群情激昂,歡聲雷動。那些老年人也在兒女們的攙扶下進入燈場,轉至老桿下面,十分虔誠地繞老桿行走壹周,再用雙手摸摸,當地講究“摸摸老桿,祛病延年”。那些充滿朝氣的青年也會浮想聯翩,他們想象著生活的道路好似這九曲黃河陣壹樣曲折蜿蜒,需要人們克服艱難,奮勇向前。
九曲黃河燈會自唐代就已興起。相傳,當時平魯縣西部有條太羅河(今關河),左拐右彎,經九道彎才可出境匯入黃河。每逢大雨降臨,山洪暴發,河水如脫緩的野馬,四處奔流,泥石隨流而下,尤其是轉彎處更深受其害,牲靈淹沒,民舍沖毀,田禾吞盡。人們在自然災害面前無能為力,只好乞求龍神保護,免受其害。於是,興起點燈,供奉龍神,希望每年人畜興旺,五谷豐登,俗稱“點平安燈”。因為這種民俗活動最早在九道彎河岸邊的村莊興起,所以又稱為“九曲黃河燈”。後來,不知過了多少年,由於地殼的運動,太羅河幹涸,自然災害減少了,最早出於避害趨利目的的富有宗教色彩的九曲黃河燈會,演變成為壹種娛樂性的活動。人們在辛勤勞作壹年之後,從四面八方匯聚在這裏,***度良宵佳節,盼望人壽年豐,使古老的黃河披上了盛裝,煥發了青春。
關於九曲黃河燈會的來歷,山西各地有著不同的解釋。有的說它最早起源於祭把道家鼻祖老子,九曲實質上就是道家陰陽太極圖的變形。有的說它是古代戰爭中的迷魂陣圖形。更具體的解說是,商朝末代君主商紂王兇狠無道,姜子牙受西伯侯文王邀請領兵伐紂,直把商紂兵馬打得節節敗退。為保商紂江山,當時商朝太師聞鐘請來好友趙光明率兵抵禦,趙光明不幸喪生。其妹“三霄”(趙光明的三個妹妹)為給兄長報仇,設下九曲黃河陣讓姜子牙破陣,最後“三霄”陣破人亡。後人為感念趙光明及其“三霄”為朋友盡義氣不惜犧牲生命,特把九曲黃河陣演變成遊藝活動,供人們觀賞。
九曲黃河燈會的諸多解釋,正是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民眾心理的積澱,它們***同賦予這壹悠久的民俗活動以更豐富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