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節
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壹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采用公歷紀元後。古代“春節”與“春季”為同義詞。春節習俗壹方面是慶賀過去的壹年,壹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谷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
迎龍舞龍為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於鎮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隨著社會的發展,接神、敬天等活動已逐漸淘汰,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
2、元宵節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正月十五,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元夕、元夜。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亦稱。
古代習俗在上元夜張燈為戲,所以又稱燈節。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3、清明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按農歷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歷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時天氣轉暖,風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由此得名。其習俗有掃墓、踏青、蕩秋千、放風箏、插柳戴花等。
4、端午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是“初”的意思。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五”與“午”同音,農歷五月初五遂成端午節。壹般認為,該節與紀念屈原有關。據說屈原忠而被黜,在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人們爭渡去救屈原,後來演變成了劃龍舟的傳統。
人們還投粽子到江裏,以保護屈原的遺體,又有了吃粽子的傳統。端午的習俗還有喝雄黃酒、掛香袋、插花和菖蒲、鬥百草、驅“五毒”等。唐以後端午成為大節日,朝廷有賞賜。杜甫有《端午日賜衣》:“端午被恩榮。”
5、乞巧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少女節或七夕。相傳,天河東岸的織女嫁給河西的牛郎後,雲錦織作稍慢,天帝大怒,將織女逐回,只許兩人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夜晚在鵲鳥搭成的橋上相會。民間傳說在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之時,婦女們結彩樓,陳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乞求織布繡花的技巧)。
6、中秋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團圓節。農歷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秋高氣爽,明月當空,故有賞月與祭月之俗。圓月帶來的團圓的聯想,使中秋節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系起來後,更富浪漫色彩。
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歷代詩人以中秋為題材作詩的很多。韋莊《送秀才歸荊溪》:“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
7、重陽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易經》將“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故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古人認為九是陽數,日月都逢九,稱為重陽。重陽時節,秋高氣爽,風清月潔,故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8、冬至節
在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壹天比壹天長,陽氣回升,是壹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壹個吉日,應該慶賀。
《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在中國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壹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壹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擴展資料:
中國其他傳統節日:
1、龍擡頭
二月二龍擡頭(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民間傳統節日。龍擡頭的說辭,來自古老的天文學,上古時代人們曾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星辰的位置,據此判斷季節。古人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稱“二十八宿”,以此作為天象觀測的參照。
2、寒食節
寒食節歷史悠久,是源傳於我國北方的傳統節日,寒食節習俗有寒食、禁火、祭祖。由於北方寒冷,春三月氣溫上升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寒食節源於古代的改火舊習,後附會以介子推的故事。?
傳說春秋時已出亡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封賞隨其逃亡的臣子,唯獨漏掉了介子推。晉文公得知後欲加封賞,尋至綿山,找不到他,便想燒山逼他出來。但介子推不願當官,堅持不出,結果母子二人俱被燒死。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綿山改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並把燒山的這壹天定為寒食節,全國禁動煙火,只吃冷食。
百度百科-中國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