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正月初壹的春節。
農歷正月十五的元宵節。
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中國情人節(七夕)。
農歷八月十五的中秋節。
農歷九月的重陽節。
臘月初八的臘八粥節。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傳統的清明節。
我國法定節假日有:新年(1,1),全國放假壹天;春節期間(農歷新年),全國放假三天;國際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國際勞動節(5月1),三個國家法定節假日;中國青年節(5月4日);國際護士節(5月12);兒童節(6月1);中國* * *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教師節(9月10);國慶節(10,1),三個國家法定節假日;新聞節(165438+10月8日)。人大代表建議將傳統節日納入法定節假日。
春節
春節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白”曾在他的音樂書中寫道:“正月裏,家家過年,元宵亮燈,月圓人滿,花箱遍地,鞭炮齊鳴,使人遊街。”這是歷史上第壹個春節的生動寫照。
據傳說,這個節日是在中國堯舜時期舉行的。商代的甲骨蔔辭中也有關於春節的記載,有年初過春節的習俗。但當時的歷法是以“觀時”為基礎的,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04年漢武帝元年,中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歷”,明確規定農歷正月為壹年的開始。從此,農歷新年的習俗流傳了兩千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這個節日才改為春節。
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正月是壹月,古人稱夜為“宵”,十五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所以正月十五叫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根據中國的民間傳統,在春回的節日晚上,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地上有壹萬個燈籠,所以人們可以看燈籠,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圓。
元宵節起源於漢代,相傳是漢文帝年間為紀念平陸而設。漢惠帝劉英死後,呂後篡權,呂氏家族把持朝政。呂後死後,周波、陳平等人消除了呂後的影響,建立了劉恒作為中國皇帝。因為平息朱祿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晚上,文帝都要微服出宮,與百姓同樂,以作紀念。正月十五被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期,正月十五舉行“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司馬遷把元宵節列為太初歷法中的壹個主要節日。
龍頭節
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就是主管天上性的龍王擡頭的日子。從那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因此,這壹天被稱為“春節”。中國北方廣為流傳“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民間諺語。
每當春節來臨的時候,在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家家戶戶早上都會提著燈籠去井裏或河裏打水,回到家就點上火,燒香,供奉供品。在古代,人們把這種儀式稱為“吸引天龍”。這壹天,家家戶戶都會吃面條、炸油餅、爆玉米花,與“摘龍頭”、“吃龍膽草”、“金豆開花、龍王升天、雲雨霏霏、五谷豐登”相提並論,以示吉祥。
清明節
又稱踏青節,是在仲春和晚春之交,也就是立冬至日後的第108天。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壹。是祭祖掃墓的日子[1]。中國漢族的傳統清明節始於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受漢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有清明節的習俗。掃墓、祭祖、郊遊是基本主題。
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壹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在農歷五月初五,人們會在河流,湖泊和海洋上舉行龍舟比賽,吃粽子,戴香包,郊遊和收集艾蒿等。這些活動已經成為壹種永恒的習俗,從古至今壹直延續著。
說到端午節的由來,人們首先會想到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戰國時,楚王項偏袒漢奸,因直言不諱而被革職流放。秦國趁機攻打楚國,楚國的領土被滅。看到國家的毀滅,人民的流離失所,屈原立誌報國,無力回天。屈原壹怒之下,用巨石投洛江自盡。當當地人聽說屈原跳河了,他們紛紛前來營救。他們順流而下,追到洞庭湖,卻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舟舟繞湖暢遊的景象十分壯觀。這壹天是農歷五月初五。後來,在這壹天,人們會在河上賽龍舟來紀念屈原。人們還把粽子扔到水裏,只是為了餵魚龍、蝦蟹,防止屈原的屍體被吞食。
七夕情人節
中國的情人節,也被稱為“乞巧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浪漫的節日。相傳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的晚上,是“織女”和“牛郎”在天空中相會的時候。“織女”是壹位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這天晚上,普通女人向她乞求智慧和技巧,也向她祈求婚姻幸福。
鬼節
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被稱為“蘭花節”,也叫“中秋節”。在壹些地方,它也被稱為“鬼節”和“石鼓”。最初是印度的壹種佛教儀式,佛教徒為了推薦他們的祖先而舉行“盆景”。佛經中《蘭花經》旨在培養孝心,激勵佛門弟子,符合中國流行的先求後遠、哀莫大於心死的信仰,所以越來越受歡迎。木蓮救慕二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壹個蓮花和尚,強大無比。他媽掉進了餓鬼道,食入口化為烈焰,饑餓太苦。目連救不了母親,便向佛祖求教。為了講蘭盆經,她教七月十五做蘭盆救母親。”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又稱中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中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越南等周邊國家。因為秋季(指農歷)的七、八、九月,八月在中,八月三十日,在中,所以叫中秋節。所以晚上天上的人比家人團聚的人多,所以也叫團圓節。
中秋節起源於嫦娥奔月的故事。據史書記載:“昨日嫦娥以西王母長生不老藥服之,故以月之精去月。“嫦娥為這壹舉動付出的代價是苦役,她終身不能重返人間。李白為此頗為傷心,寫了壹首詩:“大白兔秋天搗藥,春天復活。女的鄰居是誰?”雖然嫦娥自己對月宮的感覺很好,但是她耐不住寂寞。她每年8月15日的通宵返回地球與丈夫團聚,但必須在天亮前返回月宮。中秋節過後,世人不僅想和嫦娥在月亮上相聚,也希望嫦娥能下凡來看看她的美麗。因此,當許多人在拜月燒香時,他們祈禱“男人想早點去蟾宮,爬仙女的月桂;女人願意長得像嫦娥,圓得像明月。“年復壹年,人們把這壹天當作節日來慶祝。
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重陽節、九月九日、榮魚節、菊花節。重陽節是壹個古老的慶祝習俗。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節日。在唐代,人們在重陽節有爬山和插山茱萸的習俗。
重陽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屈原曾在《遠遊》中寫道:“聚重陽之民,慶帝宮”。到了漢代,重陽的習俗逐漸在民間流行起來。據說在殺了漢高祖劉邦的妻子艾妃薇後,齊國夫人的宮女賈也被逐出宮外,嫁給了窮人。家傳說:在皇宮裏,每年九月九日,都要戴山茱萸,吃蓮餌,喝菊花酒,以求長壽。於是,重陽的習俗從宮廷傳到民間,逐漸盛行。
臘八節
臘月最重要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時期開始,臘八節就被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好運。據說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也是在十二月初八實現開悟的,所以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教開悟節”。
臘八有在這壹天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又叫“七寶五味粥”。中國有1000多年喝臘八粥的歷史。它最早始於宋代。臘八這壹天,無論是朝廷、官府、寺廟,還是利民的百姓之家,都要制作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