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為宋朝第二大姓,在陜西、四川、湖南三省中為第壹大姓,分別占省人口的比例為12.2%,7.8%,7%,在河北、廣東、山西、河南、江蘇五省中為第二大姓,分別占省人口的比例為10%,9.5%,8。4%,8.2%和5.5%,在甘肅、山東、湖北、廣西、江西五省中為第三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10.2%,8.4%,8%,7%和5.6%,在福建、安徽、浙江中分別為第五、第六、第七位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4.5%,4.1%和2.5%。李姓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向東部地區逐步地減少。
張姓為宋朝第三大姓,在甘肅、湖北、河南三省中為第壹大姓,分別占省人口的比例為12.3%,10.2%,8.4%;在山東和陜西二省中為第二大姓,分別占省人口的比例為10.2%和10.1%;在湖南、山西、江蘇三省中為第三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6.4%,6.1%和5.5%;在河北、廣西、安徽三省中為第四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6.8%,5.5%和5.1%;在四川省為第五大姓,占省人口比例為5.7%;在廣東省為第七大姓,占省人口比例為3.4%;在浙江、江西和福建分別排在省中的第八、第九和第十位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2.5%,3%和2.7%。張姓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北方,尤其在中原地區特別密集,然後向東南部地區梯度地減少。
趙姓為宋朝第四大姓,在廣西省中為第壹大姓,占省人口的比例為8.8%;在湖南省中為第二大姓,占省人口的比例為6.8%;在河北、廣東、浙江三省中為第三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9.6%,8.1%和5.2%;在甘肅、陜西、河南、四川、山東、湖北六省中為第四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9.2%,6.7%,6.7%,5.9%,5.9%和5.6%,在江西和江蘇二省中為第六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3,7%和3.5%:在安徽省為第七大姓,占省人口比例為3.9%;在山西和福建分別排在省中的第八和第十壹位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3.6%和2.4%。趙姓的分布比較分散,主要集中在河北、浙江和兩廣地區。
劉姓為宋朝第五大姓,在江西省中為第壹大姓,占省人口的比例為7.6%;在廣西省中為第二大姓,占省人口的比例為7.1%;在湖南、廣東、福建、浙江四省中為第四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6%,5%,4.7%和4.3%;在河北、山東、山西、江蘇、河南五省中為第五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6.3%,5.6%,4.2%,4%和3.2%;在陜西省中為第六大姓,占省人口比例為4.2%;在湖北、甘肅、四川三省中為第七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3.5%,3.4%和2.7%;在安徽省排在第八位大姓,占省人口比例為3.5%。劉姓主要分布在中原和東南地區。
陳姓為宋朝第六大姓,在福建、廣東、浙江三省中為第壹大姓,分別占省人口的比例為13.1%,9.7%和6.3%;在江西和江蘇二省中為第四大姓,分別占省人口的比例為5.4%和4.8%;在湖北、湖南、四川和河南四省中為第六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3.8%,3.7%,3.7%和2.9%;在陜西省中為第十二位大姓,占省人口比例為1.5%;在安徽、山東二省中為第十三位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2%和1.5%;在河北、湖北、廣西、山西分別為省中的第十五、十六、二十、三十位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1.4%,1.4%,1.1%和0.6%。陳姓主要分布在東南地區,向西北的方向逐步地減少。
楊姓為宋朝第七大姓,在四川、山西、陜西、甘肅分別為省中的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大姓,分別占省人口的比例為6.4%,6.7%,5.7%和4.8%;在湖南和河南二省中為第八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2.9%和2.1%;在廣西、河北和湖北三省中為第十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2.8%,2%和1.9%;在福建和浙江二省中為第十三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1.9%和1.8%;在安徽、江蘇、山東、江西、廣東分別排在省中的第十五、十七、十八、十九和二十位大姓,分別占省人口比例為1.8%,1.4%,1.1%,1.4%和1.1%。楊姓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區,逐漸向東南方向梯度地減少。
在每個省份中也表現出某些地方性特點的高比例的姓氏。比如,江西的曾姓和胡姓;四川的蘇姓和何姓;河南的韓姓和郭姓;山東的晁姓和孔姓;河北的曹姓和賈姓;浙江的吳姓和徐姓;福建的林姓、黃姓和鄭姓;安徽的汪姓和程姓;湖南的譚姓和唐姓;陜西的宋姓、韓姓和高姓;山西的薛姓、郭姓、侯姓和折姓;江蘇的朱姓和孫姓;湖北的吳姓;甘肅的郭姓、馬姓和董姓;廣東的黃姓和馮姓;廣西的蔣姓、田姓和石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