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產品消費方式的變化 在農貿市場通過現購、現殺、現加工的方式得到鮮活禽產品。此方式雖是多年沿襲的傳統辦法,但是其加工粗放、來源不明、消毒不嚴和汙染嚴重等是其最大的弊端。
據農業部對H7N9禽流感病毒排查顯示,活禽交易市場檢出率最高,部分城市暫停活禽交易,暫時關閉活禽交易市場,最直接的後果是導致禽類市場交易量出現了"斷崖式"下跌。消費者對活禽交易市場產生恐懼,對活禽產品質量產生質疑,讓人們對禽產品的傳統消費方式產生了變 化。
而來源於標準化養殖場,經過程序化檢疫檢驗,規範化屠宰加工廠生產的禽類產品將成為今後廣大消費者購買的首選。雖然消費方式的改變需要禽行業的復蘇與大眾對疫情恐慌的解除,但產品優質安全、具備可追溯性等有效機制,壹定會成為禽產業今後發展的趨勢。
產業運行模式的優化效果日漸凸顯 現代化養殖業要求優化產業運行模式。在烏蘭察布市肉雞養殖模式中,以綠蒙遠大禽業公司為龍頭企業,通過"公司+養殖大戶"和"公司+基地+農戶"的壹體化全產業鏈生產模式。
在保護農戶利益上凸顯出很大作用,"五統壹、壹確保"(統壹供雛、統壹供料、統壹防疫、統壹飼養保障、統壹適時回收,確保2~2.5元/只收益)的企業承諾既保障產品質量,又確保了養殖戶的收益。這種模式對於滿足禽產品有效供給,降低養殖風險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產業規模化將進壹步提高 經過H7N9禽流感事件,家禽養殖業將面臨重新洗牌局面。規模小、管理差、分布散、監管弱的農戶小型養殖弊端日益顯現,養殖全過程缺少雛禽、用料、用藥等記錄,監管不到位的養殖戶使用違禁藥物,或不按規定休藥期停藥,對發病家禽未采取無害化處理等,造成疫病控制難度加大,嚴重影響了禽產品的質量。
因此,許多散養戶虧損嚴重,面臨退出家禽養殖業的抉擇。 經過市場的優勝略汰。
大型養殖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家禽產業的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以及產業的質量安全將進壹步提高。
新建的家禽養殖企業必須是高起點、高投入、高標準、高產出,通過科技、管理和優質的產品質量。以及誠信與完善的管理體系獲得穩定的企業效益回報。
風險防範體系亟待建立 禽產業屬高風險行業,既有價格波動大的市場風險,又有疫病和食品安全風險,因此在強化企業和養殖戶自身防範能力的同時,應出臺相關政策,將禽類產業的種雞、商品雞和雞舍等設施設備納入農業保險範疇,另外建立長效的市場和疫情補償基金應對各種突發風險,築牢產業根基,實現穩定、可持續發展局面。
家禽生產的高標準準入制有望實現 首先,要嚴格執行《畜牧法》、《動物防疫法》和《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對家禽養殖、屠宰加工等行業開展系統的普法教育;其次,在養殖的區域規劃中,結合不同區域提出參考性的家禽養殖總體規模指標,不能超越環境與土地的承載力;第三,通過制定適應我國不同氣候條件的禽舍標準,同時對不同禽種應當配備的基本設施、設備給予規範,對擬從事或已從事家禽飼養的企業按照這壹標準進行驗收,合格者方可申請從事禽類飼養;第四,當地環保部門對擬興辦的禽類養殖企業開展環評,確保養殖場排汙達標,方可申請從事禽類飼養;第五,各地的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根據當地的養殖業發展規劃,科學合理地布局家禽養殖點並強化監督管理。
對於傳統的農戶養殖,可以結合土地流轉引導其向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使其成為基地飼養隊伍中的壹員。傳統方式的"散養",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淡出禽類養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