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人守孝穿孝服,其中門道有很多,為啥現今都不懂了?

中國人守孝穿孝服,其中門道有很多,為啥現今都不懂了?

孝?字最早見於商代,其古字形像壹個孩子攙扶老人,本義為盡心盡力地奉養父母,引申轉指晚輩在尊長去世後要在壹定時期內遵守的禮俗。?孝?作為百善之首,壹直都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優良品質。自古以來,中國的文化底蘊便領先於全球。在所有中國人信奉的禮義思想中,?孝道?是重中之重。

中國最早的壹部解釋詞義的著作《爾雅》下的定義是:?善事父母為孝?。漢代賈誼的《新書》界定為?子愛利親謂之孝?。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的解釋:?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從?孝?這個字形我們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與?善事父母?之義是非常吻合的。

中國人之孝,不僅要對活人孝順,亦要孝敬死者。所謂?守孝?,其核心就是活人對先人的尊敬與追思。為了讓守孝這壹儀式變得更莊重,在守孝時還要穿戴孝服。提到孝服,很多人腦海中的印象就是以白色為主的粗布衣。白色,給人的第壹印象是樸素、純凈,容易讓人聯想到白雪、雲朵等幹凈的事物。西方人眼中的白色就是純潔無瑕的表現,例如:西方婚禮中的婚紗大多為白色。

在我國,很多文人士子喜歡穿著白色,他們認為這樣可以凸顯自己的清高。先秦以前,地位比較高的人都會在正式場合穿著白色的衣服,如《管子》有雲:?九和時節,君服白色?。但是,令人費解的是,為何我國傳統的孝服也是白色呢?時至今日,在葬禮中我們仍能見到死者的親人穿著白衣,借此來表示對死者的敬意和悼念。並且,在絕大多數西方國家裏,喪服的顏色並非白色,而是與其相對的黑色。

從這裏就能看出,顏色給人的觀感是不壹樣的,至少,在西方國家,白色還有喜悅和歡樂的意味。那麽,由此而引申出的壹個問題:為什麽中國人眼中的白色更加莊嚴呢?

想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傳統孝服顏色這個角度切入。

不論是素衣、素裳、素服、素冠,古代喪服的稱呼中通常會出現壹個?素?字。素,其實就是?白色?的意思。自我國喪葬文化興起,喪服的顏色便鮮有變動。

在周禮中,服喪的人要穿著?五服?。具體該穿哪壹種喪服,還要看服喪者與死者之間的關系,根據親疏有別的原則,服喪者會穿著五種不同的喪服,分別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當然,這?五服?只是規格和樣式不同,顏色是清壹色的白色。如果在周朝的葬禮中,有人穿著了黑色的衣服,這是壹種極不禮貌的行為,輕則挨頓毒打被轟出葬禮現場,重則被盛怒的家屬塞進墳冢裏陪葬。

《論語》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羔裘玄冠不以吊?,這句話裏的羔裘說的是黑羊皮,特指黑色的衣服。這種規矩壹直延續到民國以前,在清朝時期,雖然,寡居的死者遺孀可以穿著黑衣服,但是,在葬禮時仍要穿著白喪服。

在遠古時期,人類的力量十分弱小,根本無法抵禦擁有強壯四肢和利齒的猛獸。在天光大亮時,原始人會暴露在各式各樣的危險環境中,容易成為猛獸的目標。所以,人類從骨子裏有壹種對白晝的畏懼。這種恐懼隨著人類文明的開化,逐漸演變成顏色的禁忌。

《後漢書》中記載了這樣壹段文字:?乃閱陰太後舊時器服,愴然動容,乃命留五時衣各壹襲?。這句話裏的?五時衣?,說的就是在五個不同的時節皇帝的著裝顏色,秋天時便要穿白色的服裝。為什麽秋要穿白衣呢?因為秋季充滿了肅殺的氛圍,植物雕零。中國人穿白色的喪服,便是由此而來。

在漢朝以後的隋唐、兩宋,皇帝開始命令文武百官穿著?五時衣?,他們認為這樣可以?迎氣五郊?。明朝以後,這種獨特的穿衣風格來到民間。雖然在當下社會,人們的穿衣搭配比較隨意,但是,壹些老人仍講究在不同季節穿著不同顏色的服飾,這便是傳統使然。

西方人眼中的白色並無禁忌,外國人認為白色就是雪花與純潔、高貴的象征。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西方沒有禁忌色。在西方文化中,黑色是壹種滿含禁忌的顏色。例如:我們熟悉的電影《黑色星期五》,僅從名字就能看出黑色是西方人最忌諱的顏色,預示著磨難與死亡。

除了禁忌之外,中國人穿著白色的喪服,也是對先人的尊敬。

《史記》記載:?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則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大戴禮記》有雲:?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焉生,無先祖焉出,無君師焉治,三者偏亡,無安之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中事先祖而寵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禮三本?中最重要的是什麽?

就是?尊先祖?。

在許多歷史資料中我們都能看到古人?事死如事生?的傳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古人眼中的死者甚至比生者更尊貴。

根據現存的史料記載,中國人最早穿著的服裝是由麻紡織成的。在棉花被引進之前,我國古代先民從未接觸過棉布。當時中國人獲取的衣料非常有限,起初是從動物身上獲取的毛皮等,後來是人工種植的麻、葛等。麻在經過初步漂練後,便會呈現最原始的白色。早期先民並沒有掌握染色工藝,所以我國古代先民最早穿的便是白衣。

或許是因為這個緣故,生者在祭奠死者時會穿著白色的喪服,因為這樣能表達對先祖的尊敬。雖然,聽起來有些牽強,但我國的白色喪服還與傳統禮儀中的?誠?有關。其實東周以後的古人復興繁縟的周禮,亦是壹種?誠?的體現。將喪服的顏色選作白色,是對質樸、原始、自然的崇尚。

從《儀禮》所記載的?喪服,斬衰裳,苴绖杖?、?大功布衰裳,牡麻绖纓,布帶,三月,受以小功衰,即葛?、?小功布衰裳,澡麻帶绖,五月者?中我們能看到這樣壹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不同等級的喪服制作工藝和用料亦不相同。

那麽,古人的喪服禮儀是否像我們理解的那樣,地位越尊貴便穿著工藝越精良、用料越考究的喪服嗎?

並不是這樣。

前文中出現的?斬哀?,是喪服之中等級最高的,?斬哀?僅是經過簡單裁剪過的麻布而已,連邊角都未曾修飾。在?斬哀?之下的是?齊哀?,同樣由麻布制作,不過在裁剪的基礎上又經過了縫邊,所以,看起來更像是壹件衣裳。

大功?與?小功?所采用的,便是比前面兩種喪服更考究的熟麻布,而?緦麻?這種等級最低的喪服,反而比前面四種喪服的做工更精良,用料也是最考究的細麻。由此可見,越是與死者親近的親屬,所穿的喪服就越簡單。這種崇尚原始的分級,便是壹種對自然與質樸的追求。

《史記》有雲:?窮本知變,樂之情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唐朝人張守節為這句話中的?著?做出了解釋:?著明誠信,違去詐偽,是禮之常行也。?這句話已充分說明了為什麽古人會選擇白色作為喪服的顏色,因為,?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

在古人的認知中,所有人工制作的顏色都屬於?偽?,於禮所不齒。當然,這種觀念僅存在於先秦乃至漢唐時期,到了後來古人的觀念發生了變化,這種?禮本著誠去偽?的思維逐漸淡化。我們知道,服喪是我國古代禮儀的壹種體現,既然是禮儀的壹部分,那麽,自然不能選用?為禮之末?的顏色。

所以說,唯有衣料的本色,才算是?禮之經也?。就是因為這種思想在影響著我國古代民俗,所以,自先秦以來人們壹直用?披麻戴孝?穿白衣這種方式來祭奠死者。

除此之外,因為我國封建社會的迷信思想比較濃厚,對死亡的認知也在發生著變化。久而久之,白色的喪服成了壹種有違吉祥的表現。

所以,中國人對白色的忌諱越來越深。

正是因為古人對白色的敬畏與日俱增,以至於,使得白色的特殊地位變得無法撼動。

當然,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現在的葬禮中,不論是白色還是黑色的著裝都是得體的。今天我們討論喪服顏色這壹話題,也旨在探索古人對白色的理解和認知。

其實,除了白色之外,古人對其他顏色的選用也有不少講究。畢竟,在沒有?科技?這個概念的古代,人們對未知的壹切都抱有敬畏的心態。因此,那些流傳下來的民俗傳統,都或多或少地體現了古人在特定環境下孕育的價值觀。

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我們今天能看到五花八門的傳統文化,還要得益於古人對未知事物的敬畏之心。

  • 上一篇:黑板報萬能插畫——如何畫好黑板報,有哪些技巧?
  • 下一篇:中國傳統藝術,像中國的剪紙,皮影等,再列舉十個以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