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不接受印度形式的佛教。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人把佛教經典完全翻譯成自己的語言,或者中國學者經常專門改寫和評論原文的解釋;作為壹個整體,中國人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單壹的學說——這些事實顯示了中國人某些特定思維方式的傾向。本文試圖總結中國文化的特點,並通過討論中國人如何改變印度佛教思想的形式,來了解中國人的傳統思維方式。
(壹)倡導古典保守主義
在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有壹種靜態地理解事物和現象的傾向,我們可以從中國語言的壹些表達中了解到壹二。這種靜態認識的思維,在強調主體的個體性和具體感知時,會產生壹種對過去經驗的依戀,傾向於從過去的實踐和階段性的事實中建立壹套基準規則,容易以先例作為前提模型。換句話說,古人過去經驗的成果在中國人的心理中激起了壹種確定感。所以中國人不強調抽象的原理,而是有豐富的歷史典故和成語。甚至大多數中國人認為模仿祖先的文章比自己發明新的風格更有價值。中國的佛教徒也不例外。比如玄奘寫道:“我遵古,故不譯新。這種傳統的思維傾向在禪宗中更為明顯。
中國人的思想和生活總是在相關的經典中受到考驗,因為中國人的生活受到經典的強烈制約。自古以來,中國就認定那些制定生活標準的古書。他們被稱為五經:易,蜀,詩,李和春秋。它在先例中提供了壹個先例。不管人民的生活發生了多大的變化,所有的生活原則都在五經中有所定義。傳說孔子牢固地確立了他們的地位,孔子的學說試圖重現和模仿古代的傳統。當時不僅儒家崇尚古典主義,其他學派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中國人古老而保守的思維方式修正了印度佛教的形式,中國佛教徒甚至任意改寫了“經”字,使佛教教義更符合中國的傳統要求,這使得中國佛教在許多方面與印度佛教不同。其中,對佛教的各種解釋造成了中國佛經內在的邏輯錯誤,也代表了中國人的壹些典型思維方式。
以具體形式表達的偏好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中國人非常重視個性,按照傳統的思維方式詳細描述表征的內容。他們信任感覺和依戀感覺的立場,使他們對現象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特別敏感,從而取代了對事物規律的把握和對事物抽象統壹性的把握,導致中國人很少考慮事物規律的普遍規律,這對中國人的科學想象力有壹定的束縛。
漢語是壹種喜歡華麗辭藻的藝術語言。它標榜歡樂和諧的氛圍。這句優雅的句子不是基於普遍的抽象的概念,而是基於歷史典故和成語。語言的這壹本質特征自然改變了佛教的表達方式。源於印度哲學體系的中國佛教,在形式上非常文學化。通過對出現在我們面前的特定人物和場景的敘述,塑造了某種宗教形象和隱喻風格。中國有學問的人喜歡拐彎抹角地用詞。比如中國的佛教徒傾向於用玄妙跳躍的詞語,儒家哲學家喜歡用過分修飾的詞語,可見中國人的訓詁癖和文學偏好。
(三)統壹的形式
如前所述,中國很多學者把某些特定的經典視為絕對權威,他們緊緊圍繞這些經典進行訓詁、註釋和解釋。除了道家學者,中國學者從來不用批判的眼光或過時的眼光看待這些經典。他們認為句子中沒有矛盾。換句話說,他們非常重視形式的統壹。比如後漢的鄭玄,他註釋的風格就是參考其他經典,盡量消除其中的矛盾。為了統壹所有經典著作的內容,他有時會因為認為經典著作中的壹些字和字寫錯了而改動壹些字。典型的中國學者認為,所有的經典都是建立在同壹個基礎上的,它們之間不應該有模棱兩可的部分。
這種傾向在三國六朝時期繼續存在。中國的佛教學者也用這種方式註釋佛經和法律。中國人不僅努力整理佛經,也努力整理戒律。他們通過對佛經和戒律中的各種教義和戒律進行分類、整理和註釋,達到形式上的壹致。這是中國佛教學者的壹個重要故事,但他們在系統化的同時,也匯集了許多邏輯矛盾的經典。中國佛教學者在進行分類、整理和註釋時,並沒有深入思考各種教義之間的邏輯缺陷,只是盡量保持外觀和形式的統壹。他們只是喜歡以某種形式安排壹切。
(四)現實主義傾向
在漢語句子中,中國人往往以帶有壹定概念的“人”為主語,即使“人”沒有出現在句子中,而印度人往往以壹些抽象的概念為主語。比如印度人說:“所以,苦難伴隨著他。”而中國人會把同壹句話翻譯成:“所以,他吃了很多苦。中國人不太註意被動語態。雖然他們思考壹切都以“人”為中心,但他們並不客觀地理解“人”,這使得中國大多數人傾向於功利、務實,以人的現實為依據。在中國特色的推理方式中,沒有發展邏輯的研究,因為邏輯與實踐無關。
中國知識社會所遵循的哲學傳統和哲學研究都是以實用目的為中心的,實用目的與現實生活直接相關。大多數中國學者感興趣的是能夠導致成功的道德、政治和社會手段,而道家關心的是我們的養生之道、成功之道和治理人民之道,而在中國思想中占據最高地位的儒家思想主要是統治階級的身份倫理體系和壹套統治政策。
中國人註重日常生活的思維傾向導致了壹種世俗的觀念。中國的佛教也受到這種現實主義思潮的影響。印度佛教總體上是壹種關於世界的前世來世的玄學學說,但在中國各民族間流傳的佛教往往是祈禱和崇拜的佛教。壹句話,佛教“從壹個具有抽象的、哲學的形而上學傾向的印度體系,變成了中國的人文主義宗教”,沿襲了中國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傳統。
(5)尊重地位秩序
中國自古以來各個學科都特別重視人際關系和人倫秩序,中國思想的顯著特征就是它的倫理性。倫理學,作為壹門學問,中國人認為倫理研究比自然科學研究更重要,而中國人認為當事物依賴於人的行為時,人可以在自然界中發揮壹定的作用,認為自然力和精神力是同壹現實的兩個方面,是同壹整體。
非常重視世界上的等級秩序,也因此在人和其他生物之間,甚至在人和“聖人”之間建立了明確的區分。他們認為,人只有遵循正確的人性,才能成為人。佛教發源於印度,傳入中國後,相對改變了思維方式,與中國人的人倫觀趨於壹致。中國和印度對人和其他生物的關系有不同的看法,這使得佛教在印度到中國後不得不進行修正。對中國人來說,依附於社會現實框架的人被視為最有意義、最高的存在,超越這種“存在”的作用在現實生活中意義不大;相反,對於印度人來說,這種生命被認為是短暫的、垂死的,人與所有其他生物的區別幾乎為零。
(6)妥協和整合的趨勢
中國人認為,這個世界上不僅完美的東西可以存在,其他屬於人類範疇的東西也不可輕視,雖然其他東西並不完美。虛無的存在是否定的,完美的東西的存在是必須絕對肯定的。所以中國人沒有絕對的惡的概念,他們承認每壹種生活方式都有存在的理由。所以,歐洲因為意識形態原因經常發生的宗教戰爭,在中國是不會發生的。
中國人不僅認識到每個人存在的意義,而且認識到每壹種哲學思想包含其他真理思想的意義。因此,當佛教作為壹個偉大的思想體系傳入中國時,受到中國人的熱烈討論和贊揚,並開始逐漸滲透到中國人的思想中。
這個過程沒什麽神奇的。壹方面,中世紀的中國人尊崇儒家經典為真理,同時信仰佛教。他們沒覺得有什麽矛盾。
中國人從壹開始就以壹種妥協和融合的方式理解佛教,甚至接受壹切異端邪說。從儒佛之約和道佛之約中,出現了儒道佛之約的思想,這種思想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普遍相信和支持,尤其是在五代和北宋時期。這種妥協和融合的傾向也使得中國人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甚至中國也不喜歡接受只基於壹種教義的信仰。
中國人試圖在當時社會的主流傳統思想框架內盡可能(正式地)調和各種哲學的矛盾問題,而不像印度人那樣無視自己實際的社會政治力量,試圖找出各種話語之間的矛盾和歧義,同時提出論據來考察與知識有關的各種哲學結構。在中國,除了帶有折衷性質的理論解釋,世界觀的研究壹直沒有建立起來。我們可以把這種折衷主義看作是壹種混合主義,它對普通人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影響,而混合主義是中國近代以來思維的顯著特征之壹。
標簽
從中國人如何面對外國文化,中國人的語言和生活習慣等許多特點,我們可以壹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根據中國人的這些思維方式,我們可以進壹步了解中國人的文化內涵和中國的歷史特點。
壹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往往受到人們自身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文化淵源的制約,而中國文化是所有文化中最特殊的壹種,因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很少發生範式轉換的重大革命。雖然這代表了中國文化的穩定,但也意味著中國文化的封閉。當今世界,當不同的思想相互對立、相互交流時,我們必然會將自己的思維方式與其他不同的思維方式進行比較,這有助於糾正我們的思維方式可能帶來的偏差和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