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傳統的“龍燈”是壹種怎樣的文化?

中國傳統的“龍燈”是壹種怎樣的文化?

舞龍是起源於中國的漢族傳統舞蹈。在古代,舞龍舞獅是壹年中的主要節日之壹。隨著華人移居世界各地,舞龍文化已遍布中國、東南亞、歐洲、美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征。

舞龍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活動,各民族都有舞龍燈的習俗。傳說土家族很早以前就沒有舞龍的習慣。有壹年,久旱無雨,秧苗枯萎,溪水斷流。壹個會算天氣晴雨的鬼谷先生對土家族人說:“別急,今天下午快結束的時候下雨,城裏三分,城外七分。”主管水利的金狗老龍聽了,心想,地球上有那麽多人才,我為什麽要關心水呢?!突然吃醋,他生氣了,改變了玉帝命令他做的城內外的降雨。結果下起了傾盆大雨,淹沒了城市,倒塌了房屋,淹死了許多人。這件事被當地的土地告訴玉帝後,玉帝將老龍打入大牢,七天後斬首。觀音菩薩知道這壹點,懇求玉帝救救老龍。還沒等觀音說話,玉帝就放了壹把陰劍,用金鉤把老龍砍成了九段。之後,鬼谷先生來到土家族,說:“老龍是和我壹起被氣死的,但是他對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他死的時候妳應該給他燒點香紙。”因此,土家族人制作了九條金龍,在各個村莊跳舞,請人們崇拜它們,並請老龍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長期以來,舞龍也成為土家族的傳統習俗。

但是土家族舞龍,在鎮上就是跳布紮朗,全國各地都差不多。土家山村和其他地方不壹樣,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幾種。

(1)燈籠龍又稱“燈籠龍”,流行於土家族聚居的集鎮。壹般農歷正月初三點燈,十五結束。《燈籠龍》由九段組成(寓意:老龍被切成九段)。龍頭用竹條紮成架子,貼上白色清明紙,塗上各種顏色。它的形狀栩栩如生,有角、嘴、眼睛和胡須。龍身每節用細條紮成圓柱形,外面貼上清明紙。龍尾也紮成魚尾狀,龍頭、龍身、龍尾用紅布帶連接,龍頭、龍身、龍尾各壹段點壹盞燭燈,形似燈籠。舞龍很熱鬧。前面有兩四對燈籠開道,指明龍是哪個村,哪個街。燈籠之後,還有魚、蝦、蚌殼、燈籠等。在鑼鼓聲和喇叭聲中搖擺著它們的頭和尾巴,在街上遊來遊去。玩燈籠和龍的動作有黃龍入海、金龍抱柱、二龍搶寶、老龍翻身、金龍過海參等。燈籠龍所到之處,鞭炮聲不斷,煙花四起,圍觀者座無虛席。為了迎接燈籠龍進屋,有人在門前布置了36對大桶炮,數萬鞭炮齊鳴,希望勇者到院中壹試。燈籠龍進院時,門外的煙花爆竹在空中爆炸,火光四起。此時,除了燈籠龍各段的燈外,其他燈全部熄滅。燈籠龍在鞭炮煙花的余暉中翩翩起舞,十分壯觀。跳花燈舞龍的人大多都是赤膊上陣,跟著龍打滾。燈不滅,龍不停,鞭炮不停。壹旦水噴到龍的嘴裏,主人就會拉著龍胡子掛友穿紅,用壹流的招數招待舞龍隊。如果舞龍的膽小,怕煙花爆竹,煤龍在門前仰頭行禮,他就走了,得不到主人的彩綢,嘗不到最好的滋味。所以,舞燈舞龍的人,眼快腳快。燈籠龍進院,盡管煙花飛舞,也燒不著龍身和人體。舞技不強,也有舞龍進院,裸身帶竹環出院的情況。燈籠龍壹直玩到正月十五,燃龍日是從正月十三到十五。燒龍是在有水的小溪或水溝邊進行的。燒龍時,將龍放在地上,眾人將準備好的煙花、煙火、鞭炮直接噴在龍身上。燒完龍後,人們“啊”地跳壹會兒,把燈籠龍碎片送進水裏,給它澆水,意思是把龍送回大海。

(2)草縛龍,所以龍得名於稻草。用壹把稻草做壹個有嘴、有角、有眼、有胡子的龍頭,用壹捆稻草做壹個七節龍身,粗細和龍頭的脖子壹樣,再用壹把稻草做壹個魚尾形的龍尾,有九節,每隔壹段用稻草串聯起來,每節插壹根竹竿。舞草舞龍主要在土家族農村山寨舉行。每年農歷五月至七月,是舞草舞龍的時候。舞龍的意義在於娛樂包括驅除瘟疫和預防火災兩種。驅除瘟疫。農歷五六月間,田裏的稻稭苗正處於旺盛期,天氣炎熱,病蟲害多,其中毀滅性的病蟲害就是“稻瘟病”。在壹個科技落後,防不勝防的時代,土家族農民用舞草驅趕稻瘟病,早已成為壹種習慣,聚眾娛樂。舞草驅龍避疫,從村裏出發到田裏,在每壹片水田,每壹個土堆田埂裏,沿路依次起舞,舞蹈動作與燈籠龍相同。舞龍隊,在吹喇叭,放三眼炮,敲鑼打鼓,放鞭炮,表演舞蹈技巧,頗為壯觀。在各自村莊的所有田地裏跳完舞後,草會把龍帶到小溪邊燒掉,這叫把龍送回大海。移開火焰。在農歷五月或七月的端午節前後,村子裏的水稻即將成熟。舞龍那天,全村每個堂屋中間都擺了壹盆水和壹篩子五谷雜糧,等著舞龍隊來。舞龍隊裏,除了舞九條草龍,其中壹個人把壹根十尺長的竹子掰成船形,中間放壹盆炭火,兩個人擡著。還有三個弓箭手,弓箭手和土司,然後還有壹批自由觀眾。舞龍隊在土司的帶領下,從第壹個村長開始,從上到下進入每個房間。之後,龍頭對著房間的神龕三點頭,然後繞著房間壹圈,跳著各種花樣。此時,射水者用水槍(形狀與第三章“水槍”相同)從盆中吸水,向東南、西北、中五面射水(意為滅火),地方連搶篩子中的谷粒,留在東南、西北、中五面。被留在中華會館大門外時,舞龍隊又出去到另壹個會館跳舞。村子裏所有的家庭都跳完舞後,小草帶著龍和火焰來到小溪邊把它燒了,又把它澆回大海。舞龍移焰的意思是:請龍將火焰神移出村莊,以避火保平安。

(3)板凳龍傳說很久以前,人們看元宵的時候,三個土家族青年越來越興奮,手舞足蹈,躍躍欲試。他們舉起長板凳,模仿龍燈舞。他們非常高興。今後將逐步形成傳統體育項目,平時娛樂健身,節日期間表演比賽,深受土家族人民喜愛。臥龍有兩種樣式:壹種是普通長板凳的簡易臥龍,三個人擡,兩個人住前面;另壹種是用細竹條,包括壹個龍頭、壹個龍尾、壹個龍角、壹個龍眼、壹個龍口,再糊上各種顏色的鱗片。綁好的龍放在長凳上,四只木腳露出爪子,非常好看。板凳龍有兩種:單板凳龍和多板凳龍。單凳龍是三個人跳的,壹個右手壹個左手,各抓前兩腳,第三個雙手抓後兩腳。跳舞時,要求頭尾互相照應,互相配合。頭高時,尾要低,頭要左,尾要右擺;擡頭,尾玩家放開換位。龍尾舞者必須是壹個步法快,視力好的人。兩位舞者的身高基本壹致。多板凳龍由九個板凳組成,第壹節為龍頭,第九節為龍尾,其余為龍身。在變寶人的帶領下,水龍頭時不時的上下起伏,轉來轉去,就像壹條出水的龍。整條龍需要默契的配合,互相跟隨。臥龍的動作有:兩條龍搶寶,黃龍穿花,金龍戲水,金蟬脫殼,黃龍卷身等等。如今,板凳龍表演已經被搬上了文藝舞臺。

(4)土家族的潑水龍也是壹項盛大的民間體育活動,普遍興起於土司時期。潑水龍由柳枝制成,由龍頭、龍身、龍尾和滾寶組成。龍的全身壹般為12孔,即每月壹孔,閏年為13孔。龍頭有眼、有鼻、有口、有舌、有角、有須,形象逼真。龍尾上翹,可以左右搖擺。持龍首的人壹般是土家山寨裏有名的長輩,龍身和龍隨人持之。滾寶也是用柳條編織成球狀,在龍口前上下左右飛舞,形成“龍搶寶”。潑龍舞約定在農歷六七月的龍年,陽光明媚的時候舉行。這壹天,土家村舍裏家家戶戶都在門前放滿了水的水桶、水盆、水瓢、水槍,當吹著喇叭、吹著嗩吶、敲著鑼鼓的潑水龍隊來到門前時,男女老少,所有水瓢、水槍、木盆裏的水不停地向潑水龍和裸體舞龍的人身上潑灑,誰潑的水多,誰就有好收成,六個牲口。跳潑水龍時,全村男女老少都可以自由參加潑水,場面緊張、歡快、熱鬧。

  • 上一篇:遊樂園裏有什麽活動?
  • 下一篇:傳統文化中的法律思想之光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