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傳統壓抑教育與西方鼓勵教育的參考資料(文學)

中國傳統壓抑教育與西方鼓勵教育的參考資料(文學)

中國傳統道德思想的核心之壹是倡導“天人合壹”的和諧,其主要實質是強調壹種“天命”的不可侵犯性,以抽象的和諧壓制人的具體人格和諧,以相對封閉的、強制的和諧取代主觀自由的和諧。在封建皇權思想破滅的同時,這種傳統的道德“和諧”思想結構也隨之瓦解。重構符合科學和諧觀的道德模式成為現代道德教育的主體。中國傳統道德思想的核心是壹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愛”的思想,在壹定意義上也可以說是壹種人文的和諧精神。孔子和儒家提出了“仁”的思想,並把它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要求人們“舍己為人”,“舍己為人”。同樣,墨家思想也有“兼愛”原則,這也是壹種人本思想。墨子認為,愛情不論厚薄親疏,都要給予同樣的愛,也就是說,不僅要愛所有的人,也要給予所有的人同樣的愛。他從功利思想出發,提出了“相親相愛”、“互惠互利”,提出“愛人者必愛人;利人者,必利其器。這些思想雖然在王道至上的封建社會永遠無法實現,但在中國傳統道德中仍然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說,中國傳統道德的精髓是崇尚和諧,重視和諧。這種“和”的思想不僅源於儒家思想、墨家思想和倫理道德,更源於對歷史事實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總結。然而,在21世紀,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和倫理正處於壹個深刻的變革時期。同時,中國的傳統道德也在這種變化中慢慢失去了光輝和個性。傳統道德的和諧思想在現代思想的沖擊下失去了原有的和諧結構。在現代文化和文明的雙重作用下,道德教育中的人文主義和人本主義色彩逐漸增多,道德教育回歸其應有的地位。道德功能的發揮乃至其存在的價值,都是以人的主體性和人的自由意識為前提的。道德教育的本質是培養道德主體,即培養具有獨立道德意識和行為的社會成員。因此,道德的獲得必須是自覺的、自願的而不是強制的,道德教育方式的選擇也要有助於主體意識的培養和道德自律的實現。”傳統道德教育因追求教育對象的‘標準化’而難以培養獨立、批判性思維和個性主義的個體;難以培養主體的責任感和負責任的行為,因為它限制了主體選擇的自由和可能性。“和諧的思想體系堅持用西方民主文化取代中國的封建文化。這壹點在五四時期達到了高潮。陳獨秀指出:“科學和民主使歐洲人擺脫了奴隸的束縛和愚昧的時代,從壹個淺薄的民族走向了壹個文明的民族。中國只有依靠這兩樣東西,才能從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挽救中國的黑暗,建設新的西式國家,組織新的西式社會,才能適應這個世界的生存。".胡適也認為:“我們必須承認,我們不如人,不僅在物質機器上,而且在政治制度、道德、文學、音樂、藝術、身體上。“然而,我們真的能拋棄中國幾千年積累的文化傳統,進入壹個全新的、陌生的西方文化世界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需要註意的是,傳統道德的改造和超越是由道德本身的特性決定的。道德的發展是壹個動態的過程,道德的生成是相對穩定的。但是,隨著對人與自然關系認識的深入,必然會促進新道德的產生,從而形成新的道德傳統。不可否認,人的主體性在某些方面總是與文化道德傳統相矛盾的。比如作為主體的自由個體,他受到壹些限制,依賴於傳統。在對傳統的模仿中,個人的創造力被抵消,但傳統並不完美。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它總會表現出壹些缺陷,從而為主體創造力的發展提供了可能,對傳統文化和道德的揚棄和超越也就從這裏開始。壹味否定傳統,必然會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全盤西化”的反復受挫,其實是忽視文化道德發展創造規律的必然結果。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現在只能由中國的文化傳統決定,正如中國的未來只能由中國的現在決定壹樣。因此,我們應該以辯證的態度對待傳統道德和現代道德,正確理解傳統道德。目的不是完全否定它,而是在吸收其精華的基礎上加以超越,構建更加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和諧德育理念。(2)構建信息暢通、內容豐富、教育手段現代化的和諧德育模式。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教與學的模式發生了變化,知識的壟斷和教師的權威受到了挑戰,教師將逐漸從信息的提供者轉變為引導者。學生的知識來源、經驗的獲取、觀念的確立將更多地來自社會而非學校,信息接受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選擇性將大大增強。網絡文化對社會主流意識形態、民族文化、社會道德的挑戰和沖擊已經顯現,不可掉以輕心。在網絡上,各種思想可以跨國交流,意識形態壁壘形同虛設,不同的政治文化、道德觀念、價值取向、生活方式在網絡上匯聚,對傳統相對封閉的德育模式提出了嚴峻挑戰。只有信息暢通,才能為教育贏得時間和空間。教育內容的選擇和安排要以適合受教育者認知水平的教育內容為基礎,引導受教育者形成道德習慣,進行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形成有個性的道德情境。“首先,從‘德’的本質來說。“德”的本質是對自然、生命、自我、社會、民族、國家、人類和世界的義務或道德,體現了個體對自由、真善美的崇敬。對於社會大眾而言,“德”是個人的升華和凝聚,是國家之所以為國的基礎,是人與自然、社會與世界和諧相處的基礎。因此,民族、國家、政黨在組織道德教育的內容時,必須有思想內容,否則道德教育就會失去方向,就像壹艘沒有航向的船。然而,道德教育有其不同於政治教育的特殊性。長期以來,我們把德育和政治教育混為壹談,甚至內容趨於雷同,把抽象的、過多的思想內容放到德育中,使受教育者感到厭惡和抵觸。因此,在組織現代德育內容時,壹定要把思想上的東西具體化,避免無的放矢。將德育內容與學生道德認知現狀相結合,避免要求過多或過少;德育內容要與其他學科相銜接,避免德育課程與其他課程相分離,德育內容要以“品德的內化和養成”來組織。其次,從現代道德教育的理念來看,現代道德教育是基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的要求,在現代教育理念背景下,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現代化為目標,構建具有現代社會特征、現實與歷史並存、時代與未來統壹的主體發展性道德教育。可見,現代道德教育的背景是社會和人的現代化,人文層面是在物質層面高度發展下得到充分發展的。它以現實與歷史、時代與未來的相繼存在為特征,具有現代社會的屬性。其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的現代化,其屬性是現代化。因此,在組織德育內容時,必須適應現代化的趨勢和時代的特點,既要保留和發展原有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 * *工業主義教育,又要註入抗洪精神、奧林匹克精神等時代內容。還要加入新人口道德教育、生態道德教育、科技道德教育、學術道德教育、國際理解教育、和平與發展教育、安全生產教育、網絡安全教育等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與法制建設相協調、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現代德育體系。在德育方法上,要充分利用媒體和現代教育手段的優勢,把抽象的德育理論變得直觀,把悠久的歷史變得“現實”,使德育更加貼近現實。第三,現代德育應以學校德育為基礎,構建以美育為主線的和諧德育體系。道德教育作為調節人、社會和自然關系的重要手段,不可低估。自古以來,人類壹直追求道德社會。可以說,“中國‘天人合壹’論的壹個重要意義,就是人直接體驗和感受世界上的壹切,而不是認識世界之外的壹切”。在現實和未來,“天人合壹”其實是壹種審美境界,壹種克服自我調節、超越主客二分的崇高境界。在真善美的關系中,美是真善美的超越和綜合,是人類追求的理想。由此可以認為,重視美育,強化和追求審美意識,將使我們在未來的發展中克服西方所經歷的科學與主體意識的異化。當然,強調美育並不是輕視德育或其他教育,而是在此基礎上進壹步發展。審美意識具有直覺性、非知識性、非道德性等特征。它代表了人與世界關系發展的最高階段。不是本能欲望的滿足,不是知識的豐富,不是功利的糾結,不是善惡的規範,而是與這些東西息息相關,是克服和超越。與傳統的“天人合壹”不同,這種基於審美意識的“審美境界”以傳統的天人合壹、主客二分為特征,同時包含並超越了這兩個階段。對審美境界的追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源遠流長,美育是中國傳統教育不可或缺的壹部分。長期以來,傳統美育形成了壹套以修身為本的美育方法。比如,易經提出“君子要反省修德”,孔子主張“修身養性保民”,“吾日三省吾身”。在傳統的學校教育中,美育往往與德育結合在壹起。比如在古代的“禮、樂、射、禦、書、數”、“六藝”的教育中,美育就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孔子主張“以詩、禮、樂為根本”,“以道、德、仁、藝為根本”,主張“近於世,遠於物窮,寓情於內,以張教於外”,“感理而興其氣”的樂觀人生態度。當然,傳統美育也有歷史原因造成的嚴重缺陷,與我們今天提倡的審美意識不可同日而語。與西方社會哲學家和科學家的身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中國,哲學與文學、哲學與詩歌壹直保持著高度的統壹,因此中華民族有“詩性民族”的美譽。這是西方社會歷經滄桑後努力追求的詩意哲學境界,也是人類社會發展追求的目標。為此,忽視甚至鄙視自己的文化傳統是不值得的。需要註意的是,傳統、現實、未來絕不是孤立的三點。它們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傳統作為文化積澱,永遠留在現實中,而未來以先在的形式呼喚現實。認真研究傳統,積極面對召喚,是現代社會的需要,也是我們建立現代和諧德育體系的基礎。道德是社會運行的潤滑劑,壹個沒有健全有效道德規範的社會是不正常的,是有重大安全隱患的。但是,道德不是抽象的社會口號,也不是人們可以隨意取舍的壹套抽象概念。相反,它是壹套與社會內在相關的具體而有效的規範體系。因此,現代道德建設是壹項細致而艱巨的復雜的社會工程。尤其是在現代中國這個關系錯綜復雜的社會,現代道德重建需要壹個耐心漸進的過程。沒有壹勞永逸解決問題的社會道德藥方,需要在實踐中摸索進步。因此,我們應該辯證地理解中國傳統的“和諧”道德思想及其被解構的原因。基於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應吸取傳統道德解構的經驗教訓,深入探索現代道德教育的和諧模式,構建卓有成效的現代道德教育體系。全國的學校都要叫“統壹勞動學校”,廢除等級分明的舊的復雜的學校類型。根據總規定,統壹勞動學校分為兩個階段:壹級學校招收8-13周歲的子女,學習期限為5年;二級學校招收13-17周歲少年、青年,學習年限為4年。第二部分是“學校工作的基本原則”,規定:“生產勞動應當是學校生活的基礎。它不是支付學生生活費的手段,也不僅僅是壹種教學方法,而是壹種真正具有生產性和社會必要性的勞動。生產勞動應該與讓學生了解周圍生活的教學緊密地、有機地聯系起來。為了使兒童的生活更加復雜,不局限於他們眼前的環境,生產勞動應該使兒童知道各種生產形式,直至最高級的形式。

第三部分是“學校工作的制度和條件”,規定每學年有暑假、寒假、春假三個假期,要求學校壹周七天對學生開放,規定各級學校每天的課時數,取消教學計劃,取消作業和壹切考試。第四部分是“統壹勞動學校自主權的基本原則”,規定各學校全體學生和教職工組成學校集體,學校董事會是學校自主權的負責機關。第五部分提出了實施學校改革的幾項措施。《統壹勞動學校條例》和《統壹勞動學校宣言》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精神,在壹些根本問題上與剝削階級學校劃清了界限。重視勞動教育、道德教育和智力教育。尊重學生的個性,註重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精神。在實踐中,統壹勞動學校的章程和統壹勞動學校的宣言也暴露出種種缺點和錯誤,如過分強調體力勞動的訓練作用,錯誤地提出生產勞動是學校生活的基礎,完全忽視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這些缺點和錯誤也對20世紀20年代蘇聯的普通教育改革產生了負面影響。三、教育教學改革20世紀20年代,隨著學校制度的建立和發展,蘇聯開始對教育教學進行調整和改革。在教育方面,蘇聯主要註重學制的調整。從1920,65438+2月31到1921,65438+10月,布爾什維克中央召開了第壹次國民教育會議。會議從當時國家經濟十分困難的實際出發,作出了將七年制學校作為普通學校對待的決定。根據這次會議的精神,俄羅斯聯邦教育部和人民委員會通過了關於重組中等學校的條例。《條例》決定,從1921-1922學年開始,逐步將中等學校改組為中等技術學校。然而,在俄羅斯聯邦,由於缺乏技術設備和合格的教師,很難將所有中學改造成技術學校。因此,俄羅斯聯邦教育部決定在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同時保留中學。這樣,在20世紀20年代,原有的“統壹勞動學校”制度發生了壹些變化,即四年制小學;4-3段7年制學校;九年制學校分為三個階段(4-3-2)和中等技術學校。二戰後的教育改革和發展給蘇聯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戰後,蘇聯人民艱苦奮鬥,國民經濟和教育不僅恢復得很快,而且有了很大的進步。進入20世紀50年代後,蘇聯教育面臨新的問題。完全中學的畢業生人數增加了壹倍,而高等院校和中等專業學校的容量有限,數百萬青少年被剝奪了繼續深造的機會。因為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與教育的人才供給和二戰人口減少的矛盾,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為此蘇聯進行了多次教育改革1.1958教育改革1958教育改革。2月24日,蘇聯通過了《加強學校與生活聯系,進壹步發展國民教育體系法》。針對當時蘇聯教育中學校脫離生活和生產勞動的傾向,法律對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技工學校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措施。其主要內容如下:培養學生生活和參加公益勞動是蘇聯[普通學校]的首要任務;蘇聯實行8年普及義務教育,而不是7年普及義務教育;把原來的10年制通識教育學校改為11年制學校,把延長的壹年加到不完全中學階段成為8年制學校,這是通識教育的第壹階段;第二階段教育仍為三年,通過青年工人學校、農村青年學校、勞動綜合技術普通中學和兼教生產的中等技術學校或中等專業學校進行;在職業學校和技術學校中,重組原有體制,設立城鄉職業技術學校,完善中等專業學校;在高等教育中,要求高等教育貼近現實生活和生產,高校要優先招收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這次教育改革在壹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對工農業生產和勞動的認識,加強了學校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延長普及教育的年限;各種形式的職業技術教育機構也有了很大發展。同時,這次改革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生產教學和勞動活動占用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時間過多;教育體系的延伸加劇了勞動力供求矛盾;大學的錄取標準切斷了普通中學與高等院校的直接聯系,威脅著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於是,1964,10年8月,蘇聯通過了《關於以生產教學改變勞動綜合技術普通中學學制的決定》,把以八年制學校為基礎的中學學制由三年改為兩年,還責成教育部門修改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2.1966教育改革為了培養高素質的專家,蘇聯第二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後,於1966110通過了《關於進壹步改進普通中學工作的措施的決議》。這個決議確定了學校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獲得紮實的科學基礎知識,具有高度的唯物主義覺悟,培養青年人面對生活,自覺擇業。決議要求:(1)教學內容要符合科技文化發展的要求;(2)各年級基礎科學知識的學習要合理安排,相互銜接,從第四學年開始系統講授基礎科學知識;(3)要刪除教學大綱和教材中過於復雜和次要的材料,減輕學生負擔;(4)規定各年級的課時。1-4年級每周不超過24節課,其他年級不超過30節課。(5)中學開設選修課,加深數學、科學、人文知識。此後,蘇聯又出臺了幾個相關文件,作為這次教育改革的補充文件。3.教育立法70年代1969年,蘇聯將小學四年制改為小學三年制。1972分別於6月20日、23日和7月8日通過了《關於完成普及青少年中等教育過渡和進壹步發展普通學校的決議》、《關於進壹步完善職業經歷制度的決議》和《關於進壹步完善國民高等教育的措施的決議》。這三項決議強調完成向普及中學教育過渡的重要性和如期編寫反映現代科學和生產水平的標準教科書的必要性;擴大和加強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提高職業技術教育體系中職業教育和普通中等教育的水平;采取措施,提高學校的理論和專業知識水平,以適應現代科學和生產的要求。這三個文件也為1973的教育立法做了壹些準備。1973年7月9日,蘇聯通過了《蘇聯國家教育立法大綱》,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60年代中期以來的壹系列改革和措施,規定了蘇聯的國家教育制度、培養目標和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務。4.65438+教育改革0977 1977 12.22後蘇聯通過了《關於進壹步改善普通學校教學、教育和學生勞動訓練的決議》。鑒於中學畢業生在生活中缺乏適當的勞動訓練,決議確立普通中學為統壹的勞動綜合技術學校,普通中學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深厚的國民經濟部門的基本科學知識和勞動技能。要求改進和加強勞動教育教學,使勞動教育教學在廣泛的技工教育的基礎上進行。1984年4月,蘇聯通過了普通學校和職業學校改革的基本原則。基本政策強調勞動教育和職業教育是培養人的全面和諧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滿足國民經濟對勞動力資源需求的重要手段。對兒童入學年齡提出要求,逐步實現7歲到6歲的過渡;普通學校學制由10年改為11年,小學階段增加延長壹年,使小學由三年延長到四年,加強小學教育;基本方針還對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提出了具體意見。普通教育必須使年輕人能夠學到不可或缺的高層次知識,同時也必須使他們具備生活和從事勞動的能力和態度。

(1)教學內容要符合科技文化發展的要求;(2)各年級基礎科學知識的學習要合理安排,相互銜接,從第四學年開始系統講授基礎科學知識;(3)要刪除教學大綱和教材中過於復雜和次要的材料,減輕學生負擔;(4)規定各年級的課時。1-4年級每周不超過24節課,其他年級不超過30節課。(5)中學開設選修課,加深數學、科學、人文知識。此後,蘇聯又出臺了幾個相關文件,作為這次教育改革的補充文件。3.教育立法70年代1969年,蘇聯將小學四年制改為小學三年制。1972分別於6月20日、23日和7月8日通過了《關於完成普及青少年中等教育過渡和進壹步發展普通學校的決議》、《關於進壹步完善職業經歷制度的決議》和《關於進壹步完善國民高等教育的措施的決議》。在現代文化和文明的雙重作用下,道德教育中的人文主義和人本主義色彩逐漸增多,道德教育也回到了它本來的位置。“學會做人”、“學會關心”、“學會生活”成為道德教育的主題,“促進人類德性的現代化”成為現代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道德教育突出了“人的發展”的觀點,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即培養人作為道德主體,促進人的德性發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因為滿足精神生活需要,爭取自身發展和全面進步,是人類更高的目標。從實現人的價值的角度看,道德教育的價值在於提高和拓展人的價值,道德教育的崇高使命在於培養完善的人格,完善人的道德生活,實現道德對生活的肯定、調節、引導和提升。重視道德教育,就是要重視人自身生活質量的提高,使人活得更有意義、更有尊嚴,充分發揮人的創造潛能。這些現代道德觀念從根本上否定了“天人合壹”的傳統道德觀念用抽象的和諧來約束人。

  • 上一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
  • 下一篇:中國傳統飾品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