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體系的核心:“仁”和“禮”
孔子的 主張“為政以德”,逐步改良政治
政治思想 主張對鬼神敬而遠之
孔子
孔子的教 舉辦私學和“有教無類”
育思想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和啟發誘導
學習方法:實事求是和獨立思考
評價 ①當時未受重視,後經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響。被推崇為“聖人”
1、仁政學說。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
孟子思想 2、主張人性本善。
孟子 的內容 3、人的修養和義利觀
影響 《孟子》成為“四書”之壹,孟子成為“亞聖”,是儒家學派的重要奠基人
自然觀:“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
荀子主 倫理觀:人性本惡
荀子 要思想 政治上:禮法並施
影響:戰國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對中國傳統哲學影響深遠
(二)儒學獨尊地位的確立——漢代
1、獨尊儒術的歷史背景:適應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統治的需要
“天人感應,君權神授”說
獨尊地位 2、董仲舒的思想 “大壹統”的理論,以加強君權,維護君主專制
的確立 “三綱五常”學說,成為封建倫理關系的準則
3、“獨尊儒術”的影響:①有利於鞏固中央集權和打擊地方割據,適應西漢經濟的發展,具有進步意義
②確立儒學在傳統文化的主流地位,對中國人的倫理觀念、文化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③儒學獨尊局面形成,禁錮人們思想,扼殺創造力
(三)儒學的發展——宋明理學(融合儒道佛)
理學興起的背景:“三教合壹”對儒學的影響、佛道興起及儒學面臨危機
宋代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尖銳 統治者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
宋 ①“理”是世界萬物的本源,主宰萬物;
②“理”體現在社會上是儒家道德倫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程朱理學 ③ 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觸事物才能明“理”)
④當人的私欲與天理發生沖突時,就要“存天理,滅人欲”
明 兩大流派
陸王心學 ①王陽明把理學發展為“心學”、“心即理也”
②“致良知”認為良知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聖賢,強調自我修養和奮發立誌。
評價:①壓抑人性,扼殺人生自然欲求
②重視意誌力、崇尚氣節,強調社會責任感,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積極作用
(四)儒學的繼續與變異——明清
1.出現的背景
①政治: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
②經濟: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興起
③思想:理學和心學盛行,束縛了人們的思想
2.李贄思想
①否定孔孟學說的權威;
②反對傳統道德和傳統觀念,追求個性解放;
③否定“存天理,滅人欲”;
④主張男女平等
★黃宗羲:抨擊君主專制
1、主要觀點:
(1)政治:猛烈抨擊君主專制制度,揭露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2)思想:繼承民本思想,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
① 強調治亂標準:“天下之治亂,不在壹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② 提倡“法治”:“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壹家之法”。
③ 改革君主專制:主張限制君權,提出君民***治天下,保證人民的基本權利。
(3)經濟:反對“重農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
2、評價:
(1)其政治主張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對後世反專制鬥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黃守羲的思想震動當時學術界,對晚清民主思潮的興起有壹定的影響 ;
(3)“工商皆本”的思想,反映了工商業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要求,有時代特征;
★ 顧炎武:“經世致用”思想
1、主要觀點:
(1)政治:反對君主專制,主張限制君權,提出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
①《日知錄》說:亡國——改朝換代,亡天下——整個民族的淪亡。
②“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
③“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後概括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2)學術思想:倡導“經世致用”思想。
① 主張走出家門,在實踐中求真知,力求解決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
②《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述山川形勢,物產風俗,民生利弊。
2、基本評價:
(1)以崇實致用的學風,鍥而不舍的學術實踐,開壹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2)經世致用思想為近代新思潮的萌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 王夫之:唯物思想
1、主要觀點:
(1)唯物論:認為“天下惟器”。
① 世界是物質的,壹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
② 物質是發展變化的,其發展變化有規律可循。
(2)認識論:客觀對象引起主觀認識,壹切事物通過考察研究都是可認識的。
(3)辯證法:提出:“靜即含動,動不舍靜”,即運動是絕對,靜止是相對。
(4)發展觀:提出在政治上要“趨時更新”,閃爍著革新的思想光芒。
2、基本評價: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評價:
(1)明清之際進步思想家,反對民族壓迫和封建專制主義,重視手工業、商業,批判繼承傳統儒學,構築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思想體系,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
(2)進步思想家的思想,壹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構成中國早期啟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歷史進步性,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