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

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

1.學習中國文化的方法、途徑與意義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身為中華民族的壹分子,學習、傳承中國文化就顯得格外重要。尤其是當代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日趨完善的時期,如何汲取我國傳統文化中之精華,為我所用,已經成為壹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現在大學生在學習內容的選擇上越來越多樣化,但隨之而來的是專家學者們長期詬病的問題,大學生對本國文化的學習極其忽視,文化素養越來越差。但據我觀察,我們大多數同學並不是沒有學習中國文化的興趣和熱情,而是始終采取的是壹種低效的,甚至可能導致對文化意義誤解的學習方法。對於非中文專業的同學來說,平時接觸我國文化的課程多是公***選修課。在大學課程體系中,這些課程的授課模式大多是“概論+通史”。結課考試的機制,也往往圍繞這壹模式。中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下,考試就是學生平時學習的指揮棒,這就造成了我們很多人只學些概論、通史類的知識,而忽視了對原著經典的閱讀。不讀經典,我們的學習只能是膚淺的,表象化的,有時甚至會為某些思想所左右。當然,對中國文化深層次的精神內涵就更無從把握了。

所以我認為,大學生學習中國文化應該采取“經典閱讀”的方法。現在教育界的許多專家也提出了與此類似的“元典閱讀”,即倡導對中華文化思想源頭的經典作品(如《四書》、《詩經》、《老子》、《莊子》等)的閱讀。這個範圍似乎有些小,還可以擴展到歷史、哲學、藝術等多個領域中。也就是說我們不論學習中國文化的哪個方面,都不能籠統地了解大概就算學習,壹定要閱讀這個方面的原創性經典作品。不讀《史記》、《漢書》,怎麽能算學過中國歷史?不讀《論語》、《道德經》,怎麽能真正領悟影響中國人性格形成的儒與道的哲學?這就好象我們英語專業的學生,每天只抱著《英美概論》通篇閱讀,而不去讀英文原版的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不去讀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我們就不可能真正了解西方的社會、文化心態。

我讀過的我國文化經典不多,但覺得受益匪淺,也從中找到了些通過“經典閱讀”學習我國文化的途徑。在開始“經典閱讀”的時候,我們首先要面臨的是古文閱讀的問題。我國的許多原創經典都是用古文完成的,讀起來確實艱難、吃力。有些同學選擇了放棄或是閱讀今譯本,這還是避開了與經典的直接接觸。我們不應該因為讀起來費勁、費時就放棄它,相反,應該借助各種工具書,耐心地逐字逐句研讀。這個過程中,不僅對經典原著的內容有了認識,同時對古文字本身也逐漸熟悉和了解。畢竟,古漢字、古文在中國文化中也占有尤其重要的位置。古文解讀是我們必須突破的壹環,如若不然,我們在閱讀欣賞唐詩、宋詞等美文是,如何體味其文字的神韻。其次,在閱讀原創經典的同時,要把作品置於時代、整個文化的背景中,以點帶面地學習。孟子有雲:“誦其詩,讀其文,而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閱讀經典作品,只是“經典閱讀”學習中的第壹步,我們還要自覺的展開對作者,以及時代背景的學習,並將作品與整個中華文化展開聯系,把握其思想內核。這樣就很容易把文學、歷史、藝術與哲學整合在壹起,學習中國文化的知識也就更加系統了。還有就是要通過對經典的學習,從中聯想到對現實生活有意義的東西。央視熱播的《百家講壇》中,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於丹的做法就值得我們學習。她在主講的系列節目《於丹<論語>心得》中,就很好地通過自己對《論語》原著的研讀、思考,將兩千五百年前孔子的儒家智慧與現代實際生活相結合,找到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契合點。其實通過閱讀我發現,我們祖先的智慧很多都是超前的,跨時代的,對我們實際生活的指導意義絲毫不亞於現代人的總結。所以只要妳善於發現,中國的文化絕對是妳思想是的百科全書。

中國文化的基因是每個中國人與生俱來的,但是只有經過後天培養,這種文化基因的積極作用才會明顯。所以學習中國文化應該是我們的分內之事。其意義小可從個人學識修養,大可從民族文化上講。

曾有人做過調查顯示,參加工作的大學畢業聲有很大壹部分認為學中國古典文學對他們影響很大,因為中國古典文學尤其能培養出優雅的氣質與品味。有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文學典籍不僅僅是讓我們知道中國文化的昌盛,更為重要的是使我們浸潤了傳統文化因子,培養壹個文明大國應有的人才素質涵養。讀史哲典籍更會讓我們從深層的思維、思想上,理解中華民族和民族文化,從骨子裏頭,體現出民族文化的風度;從宏觀上把握我們民族的思維深度和方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擁有自身民族的文化特質。

從大的民族文化層面講,美國學者亨廷頓曾說21世紀世界的沖突是文明的沖突。他的這個理論影響很大,也有著很強的預見性和合理性。自清朝中後期,中華文明就處於劣勢。經過這壹個半世紀的向西方學習,我們的價值觀、文化構成可以說得到了進壹步完善。但是其中很多地方有了嚴重扭曲,表現就是唯西方之是非為是非。如前不久有人提出廢除中醫,就是對西方醫學的迷信和對中醫文化的無知表現。文學上,孔慶東評價為:用漢字寫美國故事。即我們的作家純粹是拾人牙慧,而未從傳統文化中尋求資源。諾貝爾文學獎的傷痛可為例證。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提倡“讀經運動”,提倡國學,表面上看是人們開始重視傳統文化,但深層上是中國傳統文化丟失得太厲害了,到了令有識之士痛心疾首的地步。當下的青年是在快餐文化中成長起來的,對傳統文化了解甚少。閱讀經典並不要求我們對典籍非常熟稔,而是要求我們通過對中國文化最主要的載體——書籍的閱讀,達到對中國文化有個理性的審視,客觀的認識,從而在東西方文明的碰撞中,至少不迷失方向,做出理性的思考。不戚戚於東方文化,不汲汲於西方文明。學習中國文化最大的意義也在於此;拾起我們曾經丟棄的民族文化自信,使民族文化在平等的地位與西方文化碰撞,在碰撞中互相取長補短。

正真的英語專業學生是中西文化交融在壹起,有這民族文化積澱和西方文化吸取的人。現在我們接受的教育使我們更傾向於接受西方文化,所以強調學習中國文化是勢在必行的。這不僅是為了提高我們自身的民族文化和人生素養,更為重要的是做壹個搭建在兩種文明,多種文化間的橋梁。

2.中華民族在悠久的發展歷史中,積澱和形成了自己獨特而偉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現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居安思危、樂天知足、崇尚禮儀等等特征。中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於“和合”二字。

(1) 和合的字源和理念

“和”、“合”二字均見於甲骨文和金文。和合,就詞義本身而言,“和”,指和諧、和平、祥和;“合”是結合、合作、融合。“和合”是實現“和諧”的途徑,“和諧”是“和合”的理想實現,也是人類古往今來孜孜以求的自然、社會、人際、身心、文明中諸多元素之間的理想關系狀態。

中國傳統文化中貴和持中的和諧意識,表現於兩個方面:壹是“天人合壹”,指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二是“中庸”,指人際關系,即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和諧。“天人和壹”旨在承認人與自然的統壹性、反對將它們割裂開來。“中庸”則強調對待事物關系要把握壹個度,以避免對立和沖突。提倡“貴和”、“持中”的和諧意識,有利於處理現代社會各種矛盾,以保持社會的穩定。

在中國,以廣泛深厚的和合文化為基礎的追求社會和諧的思想源遠流長。老子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 子》第四十二章),認為道蘊涵陰陽兩個相反方面,萬物都包含著陰陽,陰陽相互作用而構成和。這是宇宙萬物的本質以及天地萬物生存的基礎。《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把和作為處事、行禮的最高境界。其他人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諸子也多有關於“和”或“和合”的論述。“和合”概念在先秦時期基本形成。隨著“和合”概念的形成,中國的原創文化也經過“百家爭鳴”,逐漸“和合”形成儒、道兩大顯學,並且在兩漢之際“和合”地接納了由印度原創的崇尚“因緣和合”“圓融無礙”的佛教文化。因緣和合論成為佛教的重要理論,在歷史上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從此,“和合”概念被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道佛所通用,並成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同時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並廣泛運用。西漢董仲舒為適應“大壹統”杜會發展的需要,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實則以儒家思想為本位,兼取道、法、陰陽五行說等各家思想,主張把禮治與法治相結合,明顯受到燕齊文化的影響。

錢穆先生說:中國人常抱著壹個天人合壹的大理想,覺得外面壹切異樣的新鮮的所見所值,都可融會協調,和凝為壹。這是中國文化精神最主要的壹個特性:文化中發生沖突,只是壹時之變,要求調和,乃是萬世之常。認為西方文化似乎沖突性更大,而中國文化則調和力量更強,中國文化 的偉大之處,乃在最能調和,使沖突之各方兼容並包,***存並處,相互調濟。西方人好分,是近他的性之所欲,中國人好合,亦是近他的性之所欲。註重和合,是中國文化乃至中國人的特性。

(2) 天人合壹

“天人合壹”是古代中國人處理自然界和精神界關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壹部分,人服從自然規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則與自然規律壹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諧調。在古代中國人看來,自然過程、歷史過程、人生過程、思維過程在本質上是同壹的。這壹思想特征貫穿了“天人合壹”觀念源起與演變的基本過程,貫穿於古代的哲學、科學和藝術中。

老子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認為宇宙間有四大,人居其壹,人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從壹個側面確立了人與天的相互關聯。莊子提倡“與天為壹”,《莊子?達生》雲:“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夫形全精復,與天為壹”。拋棄世事,忘懷生命,使形體健全,精神飽滿,從而達到與天合為壹體的自然無為境界。《周易?文言》明確提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時,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兇吉,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的順應自然的“與天地合德”的思想。漢代董仲舒甚至以“人副天數”的觀念為基礎建立起天人感應的讖緯神學體系。《春秋繁露?陰陽義》即雲:“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壹也”。在宋代理學中,“天人合壹”思想更趨成熟、精致、完善。張載直接提出“天人合壹”命題;《正蒙?誠明》雲:“儒者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壹,致學可以成聖”。

中國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則提出“天人相應”的命題,強調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與天地如壹。天人同構,人體的小宇宙與天地的大宇宙相對應。書中列舉了諸如“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等等 。

在美學上,和諧化詩意關聯的“天人合壹”思想,深刻浸漬了中國古代審美境界論,使得古代中國人特別強調人生境界與審美境界的合壹。其次,“和合”文化中和諧化辯證法的普遍運用,使得中國美學智慧特別註意以對應性、相融性、辯證性、和諧性來理解和處理壹系列審美範疇的展開與構架。有人指出,縱觀中國古代美學基本特征(如強調真善統壹、情理統壹、人與自然的統壹、有限與無限的統壹、認知與直覺的統壹等)和中國古代審美理想(如儒家對“和”、道家對“妙”、佛禪對“圓”的追求),無不是“和合”文化在審美層面的詩性展開和邏輯延伸。這表明,中國詩性智慧和審美意識與“和合”文化有著壹種特殊的親和性和關聯性。“和合”文化,是中國古代詩性智慧之根。

(3)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和合文化”在為人處世方面的具體準則,它在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作壹種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標。

“中庸”最早見於《論語》。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他的“五美”之說實際上也是講中庸:“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論語?堯曰》)

何謂“中庸”?據宋儒說,不偏不倚謂之中,恒常不易為之庸。儒家文化的這種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國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國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維與行為方式,處事作風和人格境界。面對現實人生很多具體的兩極選擇,人們試圖有效地在對立的兩極之間找到了壹個均衡的支點,並使對立雙方歸於統壹。在生活實踐中,守中、不走極端,成為古代中國人固守的人生信條。在今日的語境下,“中庸”就是要正確把握度並協調好各種關系,以益於社會的和諧穩定持續進步。中庸之道的真諦在於:堅守中正,尋求適度,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協和萬邦是和合文化的又壹實踐。“以和為貴”、“親仁善鄰”、“協和萬邦”這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的傳統道德基礎。從中國先秦時期老子主張大國理應謙下(“大者宜為下”、“大國者下流”),到西漢董仲舒主張“洽四國”,唐代高祖李淵主張對周邊鄰國行“宏仁恕之道”,等等。和睦相處,消弭戰禍,“化幹戈為玉帛”始終是中華民族的美好願望和實踐目標。在這種和合的文化下,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極少對外用兵。

和而不同是和合思想的壹個特征。所謂“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指不同事物之間的搭配、融合、平衡達到最為圓滿程度的壹種狀態。例如音樂,五音的高低疾緩臻於完美,就稱為和;又如飲食,五味的多寡濃淡搭配得宜,也稱為和;又如身體,陰陽之氣平衡飽滿,也稱為和;又如德行,處事不剛不柔曰和,為古代五德之壹。可見此種和的境界有三個特點。

第壹,它是壹種至善的狀態;第二,它是由不同事物之間構成的壹種完美的關系;第三,這多種事物在和合的關系中保持著原有的個性,而不必舍棄個性,壹刀切成壹堆齊刷刷的火柴棍兒。和而不同,“和”異於“同”之處,就在於它保留了其中每壹種事物的個別屬性。

4.1. 中國古代建築概述

建築, 是指供人們進行生產、生活或其他活動的房屋或場所, 它除了具有壹定的實用價值外, 還反映了壹定歷史時期的文化。中國古代講究“道器”,形而之上為之道,形而之下為之器,從來不把建築作為壹種學術,技術由師徒相傳,以實地操作、心傳口授為主。讀書人很少關心建築,木書也很少。再者,中國以農立國,崇尚節儉,把建築視為“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對於新巧建築,貶多於褒。這些建築觀都影響了中國建築的發展。中國建築長時期緩慢的,卻是極富韌性的超穩定發展這表明了在中國古代建築發展過程中, 存在壹個相對穩定的建築發展觀。中國古代建築的獨特風格源於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而研究古代建築必須理解中國傳統文化。

2. 中國古代建築風格

中國古代建築類型雖多, 但可以歸納為4 種基本風格。

2.1紀念型風格

大多體現在禮制祭祀建築、陵墓建築和有特殊涵義的宗教建築中。其特點是群體組合比較簡單,主體形象突出, 富有象征涵義, 整個建築的尺度、造型和涵義內容都有壹些特殊的規定。例如古代的明堂辟雍、帝王陵墓等。

2.2宮室型風格

多體現在宮殿、府邸、衙署和壹般佛道寺觀中。其特點是序列組合豐富, 主次分明, 群體中各個建築的體量大小搭配恰當, 符合人的正常審美尺度; 單座建築造型比例嚴謹, 尺度合宜, 裝飾華麗。

2.3住宅型風格

主要體現在壹般住宅中,也包括會館、商店等人們最經常使用的建築。其特點是序列組合與生活密切結合, 尺度宜人而不曲折; 建築內向,造型簡樸, 裝修精致。

2.4園林風格

主要體現在私家園林中,也包括壹部分皇家園林和山林寺觀。其特點是空間變化豐富, 建築的尺度和形式不拘壹格, 色調淡雅, 裝修精致;更主要的是建築與花木山水相結合, 將自然景物融於建築之中。

3. 中國古代建築中的易學文化

我國在西周時就提出了“ 天地與我並生, 而萬物與我為壹” , 認為人是自然界的壹部分, 人與天地萬物是壹個有機的整體, 即是我們所提倡的“ 天人合壹” 。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這種天地之道即是我們所講的風水理論。風水理論探求建築的擇地、方位、布局與天道自然、人類命運的協調關系, 排斥人類行為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註重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感應, 創造了中國東、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城市布局、建築形式及建築景觀, 因地制宜, 美不勝收, 具有壹定的科學性。

3.1“五行說”

“五行論”將世界萬物分為五行, 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水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和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 火克金, 土克水。西方屬金,東方屬木,北方屬水,南方屬火,中部屬土。木為青、火為赤、土為黃、金為白、水為黑。在建築布局上,南為前,前為火, 北為後, 後為水, 前為宮殿後為寢宮。東為木,木為文,西為金,金為武,因此,在東面設置文化性的宮殿“文華殿”,在西面設置兵器類的宮殿“武英殿”。遵照這壹思想,文武百官在上朝也是以東文西武位於兩側。

拋開其迷信的部分,風水學關於環境的選擇,陽宅、陰宅的定點、定向,住房形態的分析等等論述與主張反映了實際生活的利弊,是經過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經驗總結。在風水理論中, 建築的選址所體現的壹個原則就是“相形取勝”。就是建築在修建之前,通過對地形、地貌、水土等方面的綜合觀察和比較,選擇最佳的修建之地。風水理論中關於建築選址的最佳地形是背山、面水、向陽, 以座北向南為最佳。山地,既便於排水,保持水土,形成局部的良好氣候,又有利於阻擋冬天寒冷的北風。“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近水可以獲得生活用水的便利條件,同時,在夏天可以形成涼爽的南風。向陽,可以獲得良好的光照頃天時、得地利, 必然是壹塊有利於人們安居樂業的風水寶地。因此,中國古代的皇宮、民居、寺廟建築都是按照這壹原則來選址。例如北京故宮在整體布局上是北靠燕山,南臨永定河。周代的王城洛陽,北靠鄺山南臨洛河。以環境來規劃建築,讓建築溶入環境,“因任自然”的建築思想,是中國建築區別於西方建築的壹大特點。天時、地利、人和, 勾畫出壹個個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3.2“ 陰陽論”

在整體的布局上是采用了對稱形式, 結合了風水理論中“ 陰陽論” 的哲學思想。陽陽學說將宇宙世間萬物分為陰與陽兩大類, 認為壹切事物的形成發展與變化, 全在於陰陽兩氣的運動與轉換, 不斷發展和引申, 進壹步廣泛解釋自然界與社會界所有現象。陰與陽的每壹個側面都以另壹個側面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 即沒有陰, 陽不能存在沒有陽, 陰也不存在。事物或現象中對立著的兩個方面, 具有互相依存, 互相為用的特點, 處在壹個統壹體內。在陰陽論中, 向日為陽, 背日為陰山為陽, 水為陰左為陽, 右為陰男為陽, 女為陰。故宮的主體建築在北京城南北的中軸線上, 宮殿在前, 寢宮在後,前朝殿大於後宮。其次序為“‘ 太和殿” 、“ 中和殿” 、“ 保和殿” 、“ 乾清宮”和“ 坤寧宮” 。“ 太和殿” 為陽中之陽, 皇帝的寶座位於紫禁城的中軸線上, “ 保和殿” 為陰中之陽, “ 坤寧宮” 為陰中之陰, 為皇後居住的地方。在“ 陰陽論”中, 阿拉伯數字中奇數為陽, 偶數為陰。因此, “ 太和殿” 的開間設計為11間, 階梯寬設計為60.1米, 均為陽。“ 太和殿”和“ 保和殿” 的禦道分別有9條龍和9只獸作為裝飾, 門上設有橫九排, 豎九排, 九九八十壹個門釘作為裝飾。整個皇宮***有房間間半。“ 九”數字為陽數之最, 象征至高無上, 天長地久。

用現代的科學眼光來審視風水理論, 它蘊含有大自然的美學原理, 有人類對環境科學的思維和認識,其間隱藏著古代文化與藝術的精華。因此對於我們應該繼承祖先留給我們的風水文化中可取的部分, 吸取其對現代文化與生活有益的部分, 同時應該認清風水學中迷信和不科學的成分,去其糟粕, 取其精華。

4. 中國古代建築中的禮制文化

為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以“禮”為基本框架的。這種理念在古代房屋建築中的反映即“自相似”現象,。儒家學說把“禮”看作是人們壹切行為的最高指導思想, 禮制秩序不僅對君臣、臣民的尊卑關系有著嚴格的規定,而且對具有血緣關系的父子、兄弟、夫婦、男女、長幼的人倫秩序也有明確的規定,因此根據禮制秩序所制定的規劃、營建制度對宅第、民居也同樣有著深刻的影響。

4.1尊卑等級制度

宅第中“前堂後室”的布局、四合院“北屋為尊, 兩廂次之, 倒座為賓” 的位置序列,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尊卑等級制度。在中國古代建築群體中, 單體建築之間的相互關系,不僅是由視覺要求決定,而且是由等級這個社會現實決定。在壹個家庭中, 以家長為核心按照親疏關系構成壹個平面展開的人際關系網絡; 在壹個建築群體內部, 建築也因其服務對象不同而按照這個人際關系網絡層層推進,其相應的大小、方位和裝飾各不相同,這使得建築群體成為理想的政治秩序和倫理規範的具體表現。在整個組合中, 主從區別特別明確,單個建築只有在主體建築的參照中才會體現它的地位。在建築中通過附加相應的等級制度限定如開間的數量、鬥拱的配置、色彩的範圍來區別不同級別的建築,這在古代便有了可遵循的標準。很多文獻記載了建築等級的事例。如《禮記·禮器》關於宗廟制度:“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大夫三廟,壹昭壹穆,與太祖之廟而三; 士壹廟; 庶人祭於寢” 關於堂階制度:“ 天子之堂級九尺, 諸侯七尺, 大夫五尺, 士三尺”等。禮更有以“中”為尊者:“中正無邪,禮之厚也”(《樂記·樂論》), “中正無邪”、“均衡對稱”的建築單體和群體布局,顯示出尊卑的差別與和諧的秩序,而位於軸線上的主要構圖因素不偏不頗, 創造了尊貴的氣勢。這些都是以“貴賤有等”的方式表達了建築的禮制精神, 這就是禮——理性的制約。

4.2營城制度

中國古都的規劃建設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集中體現,它的選址、營造、形制都反映了中國古人的觀念意識,並受當時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制約。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禮制始於周,從格局來看,都多少體現了《考工記·匠人》中“ 匠人營國, 方九裏, 旁三門, 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 面朝後市, 市朝壹夫”的思想, 雖然後人建造的城鎮並不是嚴格按照這個制度行事,但其布局其本沒有超越這個制度的規定模式。古代的營國制度,便是營城制度。由於其思考模式源於禮制思想,所以它能在朝代不斷的更替中仍然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古代都城建設。以宮為中心的都城規劃結構壹直沿襲到明清。元大都的興建, 奠定北京城的規劃結構,“左祖右社、前朝後市”,中國古都幾千年來壹直因襲這種格局。宮城坐北面南,形成壹條縱貫幾裏的南北中軸線,這便是全城規劃結構的主軸線,作為都城的基調,其他壹切設施按規矩對應布置,壹切道路體系以南北軸為準繩,經緯分明,無論道路主次,都是東西向和南北向,方正規矩,見不到放射線的道路。這組方正的大街小巷構成整個城市環境,人的壹切活動被禁錮在內向院落, 中國舊城市的街頭巷尾很難找到擴大的城市廣場, 與歐洲城市多廣場的布局絕然不同,這並非功能所決定,而千年來禮教意誌所給予的影響,涵蓄內向的意誌與墻的圍合空間不謀而合, 這是中國人向千年來的審美價值觀。中國古代都城的環境因受制於禮, 街道橫平豎直,整齊劃壹,城市裏的環境空間缺乏變化,色彩也受到禮制限制,除了皇室的房屋,百姓是不允許用色去裝飾房屋的。整個城市街區巷道全是壹片灰暗的色調,烘托出宮城的紅墻黃頂。城市的生活空間除了集中的幾處“市”而外,老百姓只能在自家院內活動,另無他處公***活動場所。難得找到街區的廣場, 這正是中國禮制所造成的結果。中國古代城市從整體環境到建築群的規劃都是由相互隔而不絕的單元組成, 這些主從單元串聯起來,形成連續有節奏的合院群, 以中軸為序列串聯起來。每壹院落相對獨立, 但遠觀又可見其整體性。其中每壹院落及其建築形式、數量、方位,代表使用者在家族中的身份地位,建築群是不同院落的有序組合。然後, 基於相同的原則,不同的建築群有序組合而為城市。古代建築既然以體現人文禮制傳統為要,所以“ 明分使群”,既是人際關系的組織原則,也是建築關系的組織原則,“ 家國同構”,既是人際關系的結構特征,也是建築關系的結構特征。中國人經歷長期封建社會,而習慣於以沿襲舊制作為正統的象征, 因此缺乏對傳統的開拓精神和科學探討精神。其實傳統文化對現代中國建築師來說, 應該說是壹個基礎,而不是壹種束縛,要以現代中國人的特有觀察方式和思維方式創造中國的建築,表達對建築空間的中國式的感受和理解。當代建築師研究傳統, 是為了發掘傳統中的精華,登上這壹級臺階,然後邁向更高的境界。

就找到這些

  • 上一篇:高中體育教案模板範文(5篇合集)
  • 下一篇:中國戲曲有那幾種?舉出50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