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崇拜是中國古代對月亮的壹種特殊情感。月亮有它的起伏,這種?特別?自然現象給了我們的祖先無限的想象力。他們想象月球上有壹座月宮,月宮上方有嫦娥。
同時,他們也相信月亮是有生命的,月亮的起起落落其實就是生與死的過程,但是月亮又能是什麽呢?重生?這就不可避免地讓我們的祖先對月亮更加好奇,甚至把它作為壹種崇拜的對象來祈求月亮的保佑和眷顧,這就是中秋節最早的起源。在唐代,中秋節成為壹個正式的節日,在宋代,它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壹。
如上所述,中秋節起源於古人對月亮的崇拜。在古代,夜晚沒有其他的照明,只有天上的月亮是古代人在黑暗中唯壹的光亮。而且,月亮只有在沒有風雨的夜晚才能完全出現。在古代,風和雨也是人類生存的壹大威脅,而月亮,安全的代名詞,壹直都很柔軟,引來了古人的贊美和崇拜。
起初,這種崇拜是不規則和隨機的,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這種隨機的崇拜成為壹種制度化的犧牲,有時間,地點和程序,這標誌著中國文明發展的進步和中國人對拜月儀式的正式化。這種制度化的誕生,其實說明我們的祖先是重視的。
在周代的《國語》中,記載了拜月的儀式。神明敬物,所以會有晝夜?這裏的日月其實是指春分時拜東門太陽,秋分時拜西門月亮。
太陽從東方來,所以在東門,月亮從西方來,所以在西門。為什麽是春分和秋分?這個也是很有講究的。這兩天晝夜平分,春分後白天長,夜晚短,秋分後白天短,夜晚長。因此,這兩天會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以示對日和月的尊重。然後壹直到清朝,這個制度就存在了。
雖然拜月儀式在各個朝代都有壹定的體現,但真正興盛於古代。當時的人們弱小無助,缺乏科學知識。他們把壹切都托付給了神。他們對未知事物懷有恐懼和尊敬,所以他們選擇了崇拜。
周朝時期,王權與神權有壹定的聯系。周王為了控制自己統治下的人民,直接把祭月列入皇家儀式,直接壟斷。這種壟斷現象壹直延續到秦漢時期。
漢代祭月逐漸不那麽儀式化和嚴肅化。隨著漢代天文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欣賞月亮,丟掉了原有的滿滿的敬意,開始以壹種更加輕松的方式去欣賞月亮的美。普通人可以隨意賞月,也可以為月作詩。
到了明清時期,這種單純的欣賞就變了。除了賞月,通過月亮表達自己的理想願望成為了社會的主流。更多的人崇拜帶有功利性質的月亮。他們祈求世俗情懷,想通過許願拜月給自己壹個心理安慰。這壹時期的祭月活動非常盛大,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除了對月亮的崇拜,擬人化的月神也是先民崇拜的對象之壹。準確地說,月神崇拜是月亮崇拜中主要信仰內涵的最重要部分。說到月神,大多數人第壹時間想到的肯定是嫦娥,但除了嫦娥,西王母其實也是月神的壹大形象來源。但無論是西王母還是嫦娥,他們都和壹個東西有著很深的聯系,那就是長生不老藥。傳說伊是西王母送來的仙丹,嫦娥因仙丹而成為月宮女神。對月神的信仰基本上可以等同於先民對長生不老的信仰。
▲嫦娥奔月圖
在《穆傳》的考證中,有記載說西王母是月神。西王母。古巴比倫的月神?陜西出土的漢代畫像上的西王母旁有壹個兔子和蟾蜍的月亮,都與神話中的月亮有關。
此外,神話中的王太後和董是壹對恩愛夫妻,而董是太陽神。在中國古代,太陽和月亮是陰陽,陰陽和諧才是正理。王太後,嫁給了董,自然是月神的代表,手裏拿著古人認為的長生不老藥和月亮?亡靈?屬性非常兼容。
▲漢代畫磚上的西王母像。
除了西王母,嫦娥是大眾固化印象中月神的代表。《淮南子》中記載了嫦娥吃下長生不老藥後飛上月球的神話故事。由於其悲劇性,這個故事在中國有著極高的流傳,而在民間信仰中,嫦娥是月神的唯壹代表。
然而,嫦娥和月亮的起源並不是唯壹的。許多學者認為嫦娥和嫦娥是同壹個人,但嫦娥奔月的故事實際上起源於?嫦娥生了月亮?在這個童話中,只是到了後期才逐漸演變成兩個故事。雖然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種說法,但它給了人們壹種新的思維方式。
但不管月神是誰,古人的崇拜主要是神仙,這是毋庸置疑的。首先,西王母手中的長生不老藥,已經被多次提及。西王母住昆侖,昆侖是?皇帝治下的首都?,還所謂?天竺?,是和天與鬼聯系在壹起的,天與鬼其實都和生死有關。
▲祭月娘子圖
另外,嫦娥在古代的形象也是蛇神。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外國神話中,蛇都與生死息息相關。蛇可以蛻皮,但在古人眼裏,這種蛻皮就是新生。蛇的蛻皮是壹個由死到生的過程,嫦娥的蛇身也與長生密切相關。
從最初的宗教崇拜到日益世俗化的民族娛樂節日,我國先民的月亮崇拜思想已經壹點壹滴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我們獨特的文化現象。
海漲月升,此時的地平線* * *如何?每逢中秋佳節,明月當空,壹家人歡聚壹堂,賞餅賞月,無話不談,天倫之樂,體現了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