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儒家在管理思想史上的貢獻(六個方面)

中國儒家在管理思想史上的貢獻(六個方面)

首先是重視人的因素。現在世界上的各種管理學說,無不強調以人為本,人本思想恰恰是孔子最先提出來的。孔子以及儒家的管理思想,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認為要搞好管理最重要的是充分發揮人的作用。主要包括:“民為貴”的人本論思想,“舉賢才”的人才管理思想等。《禮記·中庸》所謂“為政在人”,就非常明確的表達了這種思想。孔子“仁”的學說,是儒家管理思想中重視人的理論基礎。“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2] 這裏君子是統治者、管理者,小人則是被統治者、管理對象。孔子主張愛小人,並且以君子之道教育小人,就是為了使他們更容易接受君子的役使,也就是願意為了實現管理的組織目標而努力。同時,他又強調“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3] 也就是說要選拔政治的人,罷黜***的人,這樣才能讓老百姓服從,也能管理好國家。孟子進壹步發揚了孔子的這種思想,強調為政、治國的關鍵在於“得民”,而得民的根本要義是“得民心”:“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4] 同時又說“不用賢則亡,削何可得與?”[5] 把是否重用賢能之時提到了決定國家存亡的高度。而他在用人問題上的反對論資排輩的觀點則在現代企業管理學中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荀子則在兩者的基礎上,進壹步精辟的闡述了人與法的關系。“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遍矣;無君子,則法雖俱,失先後之施,不能應事之便,足以亂矣。”[6] 也就是說,制定法律僅僅是治理的開始,關鍵是要用賢能的人來執行,君子是制定法、執行法的根源。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也就是制定良好的管理條例,管理規則僅僅是有效管理的第壹步,而真正要想要管理好,甚至能彌補管理規則中的某些缺陷的,卻在於管理人才的運用。先秦儒家思想的這些觀點都說明了重視人的因素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出發點。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壹是管理工作要得到管理對象的支持;二是管理工作要依靠人才來辦好。[7]儒家思想的這壹個特點壹直影響著中國傳統的管理思想,此後歷代賢能的君主都註重用賢能來管理國家,而此後的科舉制也正是基於這個思想的指導下逐步發展和完善起來的。這種不論出身貧寒富貴,只看重個人才能的選管制度作為中國管理思想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不但影響了中國,也影響了很多其它的國家。

其次是重視管理中領導的作用。這種思想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壹,領導者要對被領導者起表率作用。不論是國君還是庶民都要從自我“修身”做起,因為領導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8] 同時,孔子還把領導者自身的品質和行為對群眾的影響比喻為風和草的關系:“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9] 也就是說風往東吹,草必往東倒;風往西吹,草必往西道。下面的風氣不正,原因是從上面來的。充分強調了領導者的良好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其二,領導者要寬以待人、取信於民。孔子強調領導者要“無求備於壹人”,要“赦小過”。認為以寬容態度對待被領導者,容易得到他們的擁護,即“寬以得眾”。孟子則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即以民為貴作為了其仁政管理思想的中心,以得民心作為了其仁政管理思想的原則,認為只有得到了民心,才能真正得到天下,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更好的維持其正常的管理。其三,領導者主要應該做好領導工作,而不要包攬具體工作。孔子認為,擔負全局的領導、指揮工作的領導者和擔任各種具體工作的工作者必須有所分工,也就是我們今天的壹個重要的管理思想——各司其職。重視領導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儒家管理思想的又壹個主要觀點,這對我們今天的管理工作仍然有很大的啟示意義,其中的很多觀點蘊含著以人為本的思想。

再次管理必須著眼於長期的戰略目標。所謂“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10] 這裏,“大事”指長期的戰略目標,“無欲速,無見小利”則告誡我們不要急功近利。這是因為,實現長期的戰略目標是壹項巨大的工程,需要付出艱巨的努力,還要具備各方面的主客觀條件,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壹蹴而就。如果我們不著眼於長期的戰略目標而壹味的只重視眼前的壹些小利,缺乏耐心和毅力,急於求成,不但會達不到預定的長期戰略目標,而且還會招致重大的挫折,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管理必須要著眼於長期戰略目標,不可壹味急功近利,這是壹條有普遍意義的原理。它不僅對國民經濟管理使用,對企業的經營管理也同樣適用。

最後,管理必須重視人際關系的和諧。儒家思想十分重視人際關系的和諧。孔子的“禮之用,和為貴”[11],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荀子的“上不失天時,下布失地利,中得人和,則百事不廢。”[12]這些思想都說明了人際關系的和諧對於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在現代管理思想中,如何使被管理者和管理者之間,管理者之間,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和諧,在整個管理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關系和諧了,則各項工作都可以順利開展了,關系不和諧,則不僅無法達到有效的效果促成管理目標的實現,甚至連正常的管理工作都無法完成。

傳統儒家管理思想對我國傳統管理思想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幾乎每個朝代的統治者無論在行政還是經濟軍事管理中都借鑒了其中的很多思想。繼秦始皇以嚴酷的法律來治理國家失敗後,諸葛亮吸取了秦漢以來的治國理政的經驗教訓,選中了孔子“禮義”治國思想作為治國的基本理論。隋唐建立三省六部制,建立議事制度,並開科取士。輔助蒙古統治者進行改革的先驅者耶律楚材更是大張旗鼓的提出了“以儒治國”的思想。此後到宋元明清,我國管理思想的內容直至壹直沒有發生變化,直到我國近代,由於儒家思想在中國有相當大的社會基礎,***實業家都把儒家倫理思想引入企業管理中來。天津東亞公司的宋斐卿在公司大樓的山墻上高懸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幾個大字,從管理學的角度看,這就是壹種儒家的以自我管理來達到全系統管理的思想。這種思想也深深的影響了很多其它的國家,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崛起就是很好的證明。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傳統的儒家管理思想不僅是我國傳統管理思想的淵源,另壹方面,它對今天的現代管理也有重大的影響。它的以人為本,重視人才,重視領導,著眼於長遠的戰略目標以及重視人際關系的和諧的壹些進步思想在今天仍然散發著璀璨的光芒。

  • 上一篇:中國傳統綜合歷
  • 下一篇:中國四大漆藝的中國四大漆器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