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產生 發展原因及重要發展時期的表現特征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產生 發展原因及重要發展時期的表現特征

通過改革開放後20多年來的建設實踐,壹些城市提高了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其歷史文化的認識,要變拆除歷史街區為保留改善歷史街區,要變分散的點的保護為整體的面的保護,要變消極保護為積極保護,將保護、利用同發展結合起來,走新型產業化道路,以發展促進保護。這是好的趨勢,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發展的主流,我們應大力宣傳其理念與作法。為此,在這裏我們提出“發展”、“公正”、“轉移”、“參與”、“改善”、“尺度”、“院落”、“肌理”八點看法,以期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得到科學的保護與發展,取得生態平衡,環境友好,節省資源,經濟實用,適宜人民,富有文化的綜合效果。

壹、發展——發展產業經濟,以發展促保護

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是需要投入資金的,資金從哪裏來,壹是靠國家和所在省區政府撥款,二是靠自己發展城市的產業經濟,自力更生。根據當前我國的經濟實力來看,主要靠上邊撥款是不現實的,應該樹立起自力更生的精神,努力發展城市地方經濟,以經濟發展促進保護,保護、利用同發展相結合。如西安市,它從公元前11世紀在灃水兩岸建立豐京、鎬京算起,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先後有10多個王朝在此建都,是全國著名六大古都中,建都王朝最多、時間最長,其地上地下文物古跡數量居全國之冠,是壹個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從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國民經濟發展“壹五規劃”起,是我國重點規劃建設的八大城市之壹,現已建成為我國新興工業基地之壹,第二產業以機械、紡織為主,兼有冶金、電力、化工、建材、電子、食品、輕工等門類,自改革開放以來,西安市又調整了第二產業,擴展了電子、高新技術、航天科技產業等,同時按照自身的特點,擬大力發展文化等第三產業,制定了老城“唐皇城”的文化復興規劃和西安市文化特點的區域規劃,包括臨潼國際旅遊、藍田美玉文化、長家生態居住、戶縣農民畫、周玉老子文化、高陵現代農業等內容。西安市的觀點和作法是正確的,既重視歷史文化的保護,又重視城市產業經濟的發展,認識到保護與發展二者的互動關系,協調發展第二產業經濟和文化、服務等第三產業,符合西安屬於初等發達水平的城市特點,以這樣的發展促進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又如南京市,它是全國著名的六大古都之壹,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跡眾多,現已發展了多種工業,化學工業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還有電子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通過城市工業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特別是前幾年制定出《南京老城保護和更新規劃》,突出保護和發展老城文化,以“十裏秦淮”、夫子廟、城南小街巷,將秦淮片區顯現出傳統文化;以原有空間尺度、優美環境,將明故宮片區顯現出明代文化、民國文化;以大單位綠地空間、石城山水情趣,將山西路片區現出民國文化、學院文化;以南京山川形勝、城市建設有機相融,將鹽倉橋片區顯現出山水文化、民國文化;以現代化中心城市的時代感,將新街口中心區顯現出現代文化;這樣建設,將明城墻內的面積為40平方公裏的老城顯現出2400多年城建歷史文化,既保護與更新了南京老城,又同時發展了南京城特有的歷史文化產業,壹舉兩得。這個《南京老城保護和更新規劃》榮獲了2003年度建設部優秀規劃設計壹等獎。

還有壹個好實例,就是福建的泉州、廈門、漳州三市,通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發展,三市地區經濟發展迅速,GDP占全省的壹半以上,人均GDP已達2000多美元以上,其經濟發展促進了三市的歷史文化保護。2001年泉州市老城中心區中山路保護與整治項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優秀獎;2002、2003年,泉州、廈門分別獲“中國人居環境獎”和“國際花園城市”稱號。目前,有人提出推進泉廈漳三市聯盟的對策建議,加強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建區域的生態環保產業和基礎設施以及文化、旅遊產業等。這壹建議如被采納、實施,將會促進三市的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

二、公正——重視社會公正,保留舊城居民

社會公正,反映在城市與建築中,就是要關懷城市廣大居民及其弱勢群體,公正地縮小貧富人在城市生活與工作環境裏的差距。

在城市發展中,舊城區要有老居民,促進城市社會和諧。最近網上有文──《壹道正在加深的裂痕:要“把窮人趕出市中心”》,確實有些城市已經這樣做了,有些仍在維持現狀,這是壹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我們認為舊城區要改善或改造,應保留老居民,部分有條件願意遷出的,要疏散出去,政府給予傾斜政策幫助留下、遷出的居民提高生活居住環境水平。如北京二環內的舊城區要有經濟適用房居住區,不能將經濟適用房都建在四、五環區,目前二環內的房價已漲到萬元、兩萬元壹個平方米,老居民弱勢群體無法承受;若按市場經濟來操作,老居民被遷往郊區,舊城區就變成了富人住區,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生活特點將消失,北京就變了“味”,特別是從社會公正、社會穩定來看,舊城區內富人、窮人都要有。現世界上修建了許多居住混合區,不強調單獨修建富人區,有模糊界限、互補心理平衡和調節自然空間環境之意,但從根本上看,還是要建設大眾需要的質好價廉的住房。前面提到的福建泉州舊城區中山路保護與整治項目,其作法就不是“把老居民窮人趕出市中心”,值得宣傳推廣。相反,現在正在進行的北京前門外大街及其東部地區的整治項目,就是將老居民、老字號壹律遷出,按規劃建商業建築和幾百幢高檔四合院住宅,以後誰出高價誰回來,原住戶委托房屋開發公司幫助搬遷,這種不公正的簡單贏利的違背社會道德的作法,實應及時糾正。

社會公正,還體現在城市公***設施安排上,不能只從賺錢出發,要方便大眾的生活。對於城市大眾衣食和日常生活需要的公***設施,要作妥善安排,這才是真正為城市廣大居民服務。給我印象深刻的是,美國西雅圖市中心靠海邊依然保留著為壹般市民服務的海鮮市場,建築為壹、二層的原有房屋,但整潔有序;我們在美國東海岸現代化城市波士頓,看到其市中心市政廳後仍保留著為廣大市民服務的大眾化老商場,對比之下,而我們的北京西單、東單等菜市場都被取消,改為商廈高樓,這不是為賺錢又為什麽?我們認為這是沒有為大眾生活服務觀念的結果,應予糾正。2005年上海市規劃局編制《上海市菜市場和公***廁所規劃布局綱要》,提出到2020年全市中心城區將新增200多個菜市場、800多座公***廁所,菜市場是以500米為服務半徑,公廁是以300米為服務半徑考慮的。這種為大眾生活方便的服務思想,值得北京和壹些其他城市學習、效仿。

三、轉移——轉移其他中心,確保歷史文化

除大城市外,其他歷史文化名城的舊城區面積大都在10多平方公裏左右,當這些城市發展到中等規模後,都應該考慮多中心的布局,將行政、經濟、商貿、科教等等中心轉移到新城區,使舊城突出其歷史文化中心的特征,這是歷史文化名城***有的壹個特點。在確保舊城成為歷史文化中心的前提下,有些中心亦可放在舊城,但大多數的歷史文化名城應將其他中心遷出,如著名的江南水鄉城市紹興,在老城內修建了玻璃幕墻的行政中心辦公樓,拆除了大片的水鄉民居,破壞了紹興城的歷史文化面貌。西安市的城市總體規劃作了分散、多中心的安排,正在將市行政中心遷至舊城外北部地區,帶動新城區的發展,這種轉移的作法,還可提高城市的自然生態環境質量,其最重要的好處是確保了西安市舊城的歷史文化不再受到破壞。經過改革開放後壹段時期的城市大發展,青島市較早地理解了分散多中心城市規劃布局的優點,很快地將城市核心從舊城中心遷至東部,全市行政中心機構在東部建起,僅市政協統戰機構留在舊城,這壹轉移帶動了東部新城區的發展,與此同時北部新城區、西部新城區,連同舊城形成分散的四個重點城區,沿膠洲灣再發展壹些新城區,以環形路相接組成多中心的網絡化城市群,這種分散、多中心式的城市發展,使青島市的自然生態環境得到優化,並緩解了舊城的矛盾和壓力,確保了青島舊城歷史文化街區得到更多的存在。

四、參與——群眾參與改建,提高居住水平

為了落實舊城街區保持原有特點的改建,並符合我國當前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實力情況,當地群眾參與改建是個好辦法。有壹個實例給了我很大的啟示,那就是1987年7月我們出席在英國布萊頓召開的國際建築師協會大會期間,主持會議的國際建築師協會主席哈克尼向我們介紹他為倫敦舊城壹個住宅區所做的改建工程項目,他采用的是壹種新的方法,充分利用原有材料,適當增加壹些結構骨架鋼木材料,在住宅布局方面作了改善、調整,提高了居住水平,組織住戶群眾參加施工改建,全改建區建設費不多,地皮費沒有,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頗受倫敦老居民和查爾斯王子的稱贊。正因為哈克尼先生為城市大眾辦了好事,他被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選為主席,後又被選上國際建築師協會的主席。這個群眾參與改建的方法,我們宣傳了10多年;我們中國建築學會和有關院校,曾多次邀請哈克尼先生來華講學,在重慶、北京、南京、深圳、廣州等地,他都介紹過他的這項改建工程實例經驗,受到歡迎。目前,各地城市建設都在貫徹政府提出的“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原則,不妨在我們歷史文化名城舊城區改建中,多試試這種作法,多留下壹些老居民,多改建多保留壹些適合小康社會標準的舊城建築。群眾參與,不僅是參加改建工程的勞動,還對改建規劃設計提出符合生活方式和新的需求,這壹方面的參與內容,是建築、規劃師進行建築創作、規劃設計的思想源泉,設計創作源於生活,所以老居民的參與是必要的。再者,將當地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些老居民中的壹部分還可集資,解決部分的改建工程資金問題。群眾的利益,群眾的事情,群眾參與辦理,這種自力更生民主化的精神是中國***產黨的優良傳統,各地城市歷史文化名城的建設主管部門要很好地繼承這壹優良傳統,重視群眾參與改建,提高老居民的居住水平,保存城市歷史文化的特點。

五、改善——采用微循環法,改善基礎設施

歷史文化名城的老城區,環境要比新城區差,舊城基礎設施都比較落後、老化,道路、上下水管網、電力、電訊、冬季取暖以及公廁、垃圾站和生活服務商業等設施都不能適應城市居民提高生活質量的需求,如何解決呢?壹種作法是大拆大改,全部拆除,蓋起新的高樓大廈,基礎設施相應全新配套,老居民遷出,個別有錢的花高價回來住高樓,如北京西城區金融街區的作法,這種毀壞歷史文化街區的思想與作法極不可取,應受到社會的譴責。2005年北京提出的故宮緩沖區保護規劃中,對緩沖區內的舊街區采用“微循環”和“有機更新”的方式是個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對區內的胡同、四合院嚴格保護,原則上不成片拆除,主要街巷原則不再繼續加寬,對上述的基礎設施積極改善,而不是全部廢除,重新建新的。這種“微循環法”,既可確保舊城歷史文化長存,又可改善、提高舊城居民的生活環境,符合我們目前的經濟水平,值得各地效仿。對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舊城區的發展,著眼點是改善其基礎設施,改善其生活居住環境,逐步減少對區內的水體、空氣的汙染,改善其建築空間容量,逐漸增加些綠地面積,這些內容是重點。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總的原則是逐步改善,而不是進行大的改造。

六、尺度——積極實施減法,保持尺度和諧

歷史文化名城的舊城中心區應是核心保護區,壹定要控制好尺度,不能修建高大體量的新建築。如泉州市舊城市中心區中山路等成片維持原有建築、街道的尺度,在保護與整治建設過程中沒有插進層數高、體量大的新建築,亦未拓寬成大馬路,保護了原有空間環境風貌。又如廣東省中山市,其舊城規模不大,進行了全面的整修,街道沒有展寬,改為步行街,建築尺度未變,依然是原有的韻律節奏,保存了原有的形象。北京舊城中心區的核心區,即北京故宮周圍地區,2005年第29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了這個地區的緩沖區保護規劃方案,為保護故宮加上了“保護罩”,為此北京開始行動,對緩沖區內不符合控制要求的建築進行整治,現已將鼓樓前右側的地安門百貨商場樓減去了兩層,保留高10米多的三層,它與高8米左右的沿街建築同30多米高的鼓樓建築相比,約低了3至4倍,突出了鼓樓;同時將位於南池子東側的市房管局辦公樓拆掉了頂上三層,保留下的三層建築同南池子沿街壹、二層房屋尚可協調,不凸顯,以保持整體建築群的尺度和諧。北京的這壹舉措,是在國際和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的影響下實施的,但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的重要轉折點,扭轉過去在歷史文化名城舊城中心區插建高大體量新建築、破壞尺度和諧的錯誤觀念與作法,值得各地反思,並作出實施減法的調整規劃。

在這裏,我們特別關註幾個極有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城。首先是西安,其明代舊城中心點鐘樓廣場,20世紀90年代所作的鐘樓、鼓樓呼應的廣場西北角地區規劃與建設,建築尺度、體量掌握的非常好,整體和諧,但該廣場的西南角、東北角矗立著兩個大體量的建築,尺度過大,破壞了鐘樓、鼓樓應有形象,為了保護好這壹核心區建築群的整體尺度和諧的面貌,對這兩幢建築要進行減法整治。其次是蘇州,其舊城中心區觀前街,新建高大的商業建築群尺度過大,亦破壞了蘇州水鄉精美自然的風貌。1959年規劃界前輩程世撫先生在進行蘇州市舊城規劃時,對人民路兩旁的建築挨戶調查,盡量保持原有尺度加以改善提高環境質量,這種思路與作法值得今日的規劃人員效仿。還有著名的江南水鄉城市紹興,其舊城區中心區街道以及舊城內新建的行政辦公樓與其他建築,都應考慮實施減法,以保持舊城整體的尺度和諧。

七、院落——保留院落天井,建築自然***生

中國城市肌理的最小細胞是合院或天井這壹組織結構,它是建築與自然融和的極好形式,合院可自然通風、采光、冷暖聚氣,天井可夏日遮陽、冬日進光,在院中栽植花木,使人接近自然,它還能起到交通樞紐的作用,綜合起來,其優點很多,非常適合人們的生活與活動。

這壹院落建築布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建築的壹大特色,無論北方、南方、西部地區,無論住宅、公***建築,大都采用這種布局形式,從挖掘實物來看,已有3000多年延續的歷史。所以在歷史文化名城舊城中要保護好這壹特色,在新建區中要繼承並根據新的需求發展它。

提起院落,有人誤解這是中國特有的,其實在世界各地都存在著,只是不像中國這樣普遍和有壹定的規模和格式。國外有近2000年的實物存在,即挖掘出的公元79年8月被埋在意大利龐貝城住宅及其庭院,後人稱其為列柱圍廊式庭院,在此院周圍是柱廊,中間作成綠地花園,有的是水庭內院,中心為方形水池,設有噴泉,周圍種以花木,這種中庭式宅院源於希臘,所以說這種院落式布局起碼在2000年前就在歐洲出現。埃及的卡納克阿蒙太陽神廟實物,說明院落式布局早在3000多年前就在非洲存在。6世紀初在意大利羅馬附近創建的修道院,後影響到法、英等地,其布局亦為院落式。在公元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形成,是壹個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東到印度,西到西班牙,院落式建築到處可見,壹直延續下來。這些實例在我所著《世界園林發展概論》壹書中都有論述。

中國院落式布局的特點是,強調中軸線,沿中軸線布置許多院落,再大的規模,平行中軸線在兩側軸線上再建壹連串合院,中間有通道連接。其中四合院的布局,院的四角並無拐角房間,四角以廊圍合,以利通風采光。典型的最大的類型最多的實例就是北京故宮紫禁城。我們應重視院落組織結構這些特點和優點,它是城市的氣眼,這個通天接地的自然空間,有著光風聚氣的非凡作用。在此所提的“聚氣”包括兩方面含義,壹是物質的自然、技術方面,即自然通風采光與冷暖的聚氣功能;另壹是精神的社會、哲學方面,它是反映中國哲學理念、家族、宗族聚集思想的組織形式。這種布局在同自然天地結合與安全等方面,要比城市中多建巨大建築優越的多。所以我們認為,在歷史文化名城中,對於院落、天井組織的建築,可分為三種類型與作法。第壹種是在核心保護區內,需要按原樣保護的建築,就必須以原有傳統布局的院落、天井樣式加以修繕保存;第二種是外圍保護區範圍內,可適當調整建築高度,但不能破壞城市原有肌理,這種建築類型也要作成院落式或天井式,其層數在控制數內增加壹些,如北京菊兒胡同院落式公寓的作法;第三種是在舊城範圍外的新建區,新建築創新的自由度較大,但要“新而中”,最好采用創新的院落式。最近幾十年有人提倡建造巨型城市建築,這個建築就是個小城市,在建築裏生活、工作都解決了,看起來生活方便,但從節約資源、環境友好、身心健康來衡量,其弊端多多,實不應采納。我們在歷史文化名城新區內應少建或不建巨大建築,重視建築與自然的結合,發展院落、天井式建築,多壹些自然采光通風,節省資源,創造適宜人們生存的城市與建築環境,還可同舊城建築取得有機的聯系。

八、肌理——保持城市肌理,新舊有機結合

保護歷史文化名城舊城的肌理,包括道路網布局結構、建築布局結構和尺度體量與立體輪廓結構以及城墻、護城河、城門結構的肌理等,這是整體保護的基本點。目前,我國歷史文化名城能夠作到這壹點的為數極少,如山西的平遙、遼寧的興城等。福建的泉州市舊城肌理的整體保護也是不錯的。福州市正在亡羊補牢,舊城內“三坊七巷”是福州歷史上名人集中的居住地,這裏保留著自唐末以來的街區格局,是壹個由古老的街巷、古河道、橋梁、坊垣、榕樹組成的商貿與居住區,它是福州市的地道的歷史文化,但前壹時期將此區的改建,包給了李嘉誠屬下的壹個地產開發公司,這個公司根本不顧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將三坊A、壹坊二期工程改得面目全非,毀掉了歷史文化和原有舊城肌理。2006年初,福州中止了這個合同,現按全面保護的原則進行調整,保持舊有街區的結構和建築面貌,使這壹地區的肌理得以保存。

下面舉幾個舊城肌理整體保護較好,且舊城與新城區結合緊密的城市實例,並說明新舊結合要註意的兩點作法,壹是綠帶分隔聯系,二是主要道路連通。

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班牙的巴塞羅納,從其1891年的規劃建設圖中可以看到,舊城的肌理保持原樣,密度很大的老城區街巷結構系統保存不變,建築按原樣修繕保留,新城區的幹道沿舊城東側面和西南側連通,舊城內的南北向主要道路Rambles路與新城區南北向幹道通過加泰羅尼亞廣場連接,現Rambles路改為步行街,已是歐洲的壹條著名的街道,直通海濱前的哥倫布紀念碑廣場。這個城市保持舊城肌理、新舊有機結合的作法,很有參考價值。我國的西安市、南京市是兩座保留明代城墻、護城河完整的歷史文化名城,實在可貴,盡管在舊城區內蓋了些大體量的高層、多層建築,需要采用減法加以調整,但在保存肌理、尺度、韻律等方面,總的來看,在國內也算是好的。新舊城區的結合,這兩座城市是完美的,都有環舊城城墻、護城河的寬闊綠化帶將新舊城區分隔開來,又是這條優雅自然的綠化帶把新舊城區有機結合在壹起。西安市舊城中心的兩條軸線北大街、南大街和東大街、西大街向北、南、東、西延伸同新區幹道連通,同時平行軸線的其他方格網幹道延伸與新城區方格網幹道連接,形成整體。南京市舊城縱橫兩條中軸線,北面中央路通過中央門,南面中華路通過中華門,東面中山東路通過中山門,西面漢中路通過石城門,同新城區幹道連通,構成壹體。西安、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持城市肌理、新舊有機結合的經驗是值得各地參考學習的。

通過上面結合實例的分析,可以說明發展產業經濟、以發展促保護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的經濟基礎;社會公正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的社會保證,促進其社會的生態平衡;轉移其他中心,是確保、突出名城歷史文化的重要措施,群眾參與改建,是體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的優良傳統和“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戰略思想,既符合社會進步,又加快改善、提高歷史文化名城大眾生活環境質量的步伐;采用微循環法、改善基礎設施是符合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國情,既可節省資源、環境友好,又可落實歷史文化長存;積極實施減法、保持尺度和諧是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基本面貌特征的較好方法;保留院落天井、建築自然***生是保護和體現歷史文化名城基因的基本特點;保持城市肌理、新舊有機結合是保護與體現歷史文化名城的整體特征。從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全面地去進行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工作,可使拆改歷史文化較多的發達、初等發達的歷史文化名城,亡羊補牢,可使保存歷史文化較多的欠發達的歷史文化名城,未雨綢繆,提升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水平,為保存世界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作出新貢獻。中國建築學會顧問 張祖剛

  • 上一篇:如何玩魔方
  • 下一篇:中國的端午節是如何被韓國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