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古代也穿木屐吧

中國古代也穿木屐吧

木屐,是古人穿用的壹種木底鞋的通稱,為我國古代人所鐘愛。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出現。據記載,晉文公多次請隱居於綿山上的功臣介子推出仕不至,便企圖使用焚山燎木之法迫他出來。不料,介子推卻抱住壹棵大樹並被燒死。晉文公很悲痛,就用那株樹的木料制成壹雙木屐,每天穿著並不時嘆曰:“悲夫,足下。”以此表示對介子推的懷念。後被市井人所模仿,並相沿成習。《後漢書.五行誌》載:“延熹中,京都長者皆著木屐。”由於著木屐優點甚多,便很快流傳到南方。

據文獻記載,中國人穿木屐的歷史至少有三千多年。據《史記》記載,春秋五霸之壹的晉文公就曾發現了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木屐。然而在今天的世界裏,穿木屐最多的當屬日本人。在日本傳統的節日裏,在婚慶、祭典等儀式中,日本人穿著傳統的和服,而木屐在整套的和服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看慣了日本人穿木屐,多數人會以為這是日本人的傳統服飾,然而循著木屐之聲,回到久遠的過去,人們會驚訝地發現,日本服飾中的木屐是在唐朝時由日本來中國的留學生帶回到日本並流傳延續至今的。據史料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餓,派隨臣遍尋吃食不得。就在幾近絕望之時,跟隨重耳壹同逃難的介子推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壹塊肉,煮了壹碗肉湯讓公子重耳喝了。壹碗肉湯下肚,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發現所食之肉竟是介子推從自己身上割下的時候,重耳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十九年後,晉文公返國,賞從亡者,介子推不言祿,遂攜母隱居到了綿山。文公得知後,命人去綿山搜尋,求之不獲,遂下令三面舉火以逐介子推下山。然而大火未能動搖介子推歸隱之心,大火過後,人們發現介子推和他的老母已被燒死在了壹棵大樹下。晉文公見狀,慟哭。命人將旁邊燒剩下的殘木劈成板子,做成木鞋,穿於腳上。讓嗒嗒作響的木屐之聲時時提醒自己,不重蹈覆轍。木屐之聲激勵著重耳勵精圖治,最終使晉國成為了春秋五霸之壹。木屐之聲伴隨著重耳“悲乎,足下”的嘆息,伴隨著寒食禁煙、伴隨著清明上墓、伴隨著清明植樹的風俗傳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

也許是歷史的壹個巧合,也許是後人接受了晉文公重耳足蹬木屐“以誌吾過”的教訓,總之,若幹年後,決定唐王朝命運的介休之役就在綿山腳下進行。劉武周、宋金剛會同突厥軍隊數萬人與太原公子李世民進行決戰。李世民堅壁挫銳,慎擇戰機,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此役李世民還有壹個更大的收獲,就是禮賢下士,收降了壹位割股奉君的名將尉遲恭。不過在後來的淩雲閣封臣中,李世民沒有像晉文公那樣健忘,首先重賞了這位忠義名士,由此傳為千古佳話。

日本人穿木屐的習俗是不是直接受了晉文公的影響,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但有壹點是肯定的,兩千六百年前的重耳是中國歷史書中記載的穿木屐的第壹人,而木屐又是在唐朝時期從中國傳到日本的。據有關資料記載,日本歷史上的飛鳥和奈良時代,也就是中國的隋唐時期,中國的文化對日本影響極大,吳越地區的寬袖、疊襟式長衫成為日本上流社會正式的禮服和朝廷的正規制服。雖然在和服的發展史上,其式樣曾多次發生變化,但它的基本要素始終沒有脫離吳服的定式。/view/80526.htm

木屐源於中國

木屐,《辭源》稱,前後帶齒的木板鞋,鞋幫呈船形,木齒較高。據說,木屐始於晉文公。相傳晉國貴族介子推(壹說介之推),背老母隱居綿山後,晉文公帶人尋找,不見其蹤影。有人建議說,介子推是個孝子,如果放火燒山,他肯定會背老母出山的。文公從之。誰知燒山後,介子推母子並沒有出山,相反抱樹而死。晉文公見狀,甚為憐之,遂在綿山建祠,紀念介子推。又命工匠將那樹根刨起,做成壹雙木屐,不時套在腳上,呼為“足下”,以示敬之。

又傳,春秋美女西施,從小愛穿木屐浣紗。越王勾踐把西施獻給吳王夫差後,吳王為取悅西施,就讓所有宮女穿著木屐在空走廊上走動。木屐在空廊上發出有節奏的響聲,西施聞之甚喜,時人故稱木屐為“響廊板”。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這是李白《夢遊天佬夢留別》的詩句。“謝公屐”之南宋詩人謝靈運穿的特制木屐。謝靈運生前喜遊名山秀水,他尋山陟嶺時,“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則去後齒。”這說明,他的這種木屐跟是活動的,想用則用,不想用則取之。

木屐傳到清朝時,已被女人穿之時髦起來。不過,他們穿的木屐,高跟多置於鞋的中部,走起路來不太方便,所以後來被後尖高跟皮鞋代之。現在,旅遊人多穿膠底旅遊鞋,更無人穿木屐了。

  • 上一篇: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怎麽寫?
  • 下一篇:中國歷史,中國百科全書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