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先秦時期
1.第壹部散文集《尚書》
殷商時期的壹些甲骨蔔辭可以算作碎片化的散文,碎片化的散文可以追溯到《尚書》。
原名舒,漢代改稱《尚書》,意為前代之書。這是我國第壹部古代歷史文獻和壹些追溯古代事跡的著作的編纂,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早期的壹些重要史料。
《尚書》記載的是虞、夏、商、周時期的文獻,如典、墨、訓、專利、誓、命等。其中,壹些禹、夏、商時期的文獻是根據傳聞寫成的,並不可靠。“典”是重要史實或特殊史實的記錄;“莫”是記君臣之策;“訓”是大臣開導君主的話;“專利”是鼓勵的宣言;“誓”是君主訓誡的誓言;“命”是君主的命令。也有以人名為稱謂的,如盤庚、魏紫;有如題之事,如《高宗皇帝日》、《錫伯監利》;有內容型的片頭,比如《洪範》《逃不掉》。這些都是回憶裏寫的散文。也有許多敘事,如顧銘和姚典。其中《龔宇》是於霞治水的記載,實際上是古代的地理記載,與全書的體例不同,應該是後人寫的。自漢代以來,《尚書》壹直被視為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哲學的經典。它不僅是帝王的教科書,也是貴族子弟和士大夫必須遵循的“大經大法”,在歷史上影響很大。
《尚書》文字內容的特點:《尚書》記載的文字基本上都是誓詞、命令、訓令、誥文。文筆古拙,所謂“周潘,打躬作揖”指的就是這個特點。但也有幾個詞比較生動流暢。《尚書》是中國有記載的最古老的歷史。所謂記筆記,其實就是記筆記,只不過是壹種特殊的方式。筆記的比較是間接的,筆記的比較是直接的。中國的奏折是在奏折之前發展起來的。商代甲骨文多為問句,能記住的很少。這兩周金文多以背單詞為主。直到戰國時期,編年史才有了很大的進步。古代的語言和文字大概是壹體的,說的和寫的都可以稱為“詞”。甲骨文稱為“詞”,“尚書”大部分其實都是“詞”。我們認為這些字在當時是“雅字”,即當時的普通話或普通話。然而,當它流傳到後世,這個普通話或普通話成為壹個古老的表達。史書包括了禹、夏、商、周,大部分是令,即向民眾公布的話,少數是君臣相告的話。
《尚書》是中國古代散文的象征。書中的文章在結構上逐漸完備,有了壹定的層次,在生活的設計上也註意到了用功夫。後來春秋戰國時期散文的繁榮,是對它的繼承和發展。秦漢以後,各個朝代的詔書、詔令、章句都明顯受其影響。劉勰的《文心雕龍》在論及趙策、錢乙、張彪、齊琦、辯論和秘書的風格時,也追溯到了《尚書》。《尚書》中有些篇章具有壹定的文采和情態。比如盤庚(3篇)就是盤庚動員臣民移陰的座右銘。其語氣堅定果斷,可見潘庚的眼光。
2.歷史散文
先秦歷史散文奠定了中國歷史文學的基礎,對後世史家和古代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殷商有文字的時候,就有雜文記載歷史。到了周代,各諸侯國史官進壹步用簡單的語言和簡練的文字記錄各國之間的史實,如《春秋》。後來隨著時代的需求,出現了描寫現實的歷史文學,出現了《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歷史著作。《左傳》和《戰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的代表。“為戰國及後世作文體準備”(章學誠《文史·依桐詩教》)。
《左傳》是春秋時期《左傳》的簡稱,又稱《左春秋》。相傳為春秋末期魯史家左丘明所作,180000字,記錄了春秋240年間各國的政治、軍事、外交活動和言論,以及天、鬼、災、蔔等事件。這本書充滿戲劇性,情節緊湊,尤其是出色的戰爭描寫,語言凝練,形象豐富。
《國語》是壹種國史,分別記載了周朝和各諸侯國(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00年前)的事件。它記錄的文字比筆記還多,而且大多是當時有遠見的開明貴族的文字。
《戰國策》作者不可考,現版本為西漢劉向所編。它和《國語》壹樣,也是不同國家的編年史,記載了西周、東周、秦、齊、楚、趙等國的大事,記載了謀士、軍事家的活動和言論。《戰國策》這篇文章的特點是善於說事,善用比喻,塑造生動的人物形象。
3.哲學家散文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產生了諸子百家的雜文。
春秋戰國之交是壹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各種學術流派著書立說,爭論不休,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代表不同階級或階層的思想家的作品推動了推理散文的發展。這些思想家包括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記錄他們發言的書籍流傳至今,有《論語》、《孟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
《論語》《孟子》都是詮釋“仁”的儒家著作。《論語》記載了孔丘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大部分是簡短的談話和問答。孟子記錄了蒙克的言論。蒙克擅長辯論,所以書中的語言生動活潑,鼓舞人心。
墨子代表了翟墨的“兼愛”思想,語言樸實,推理清晰,邏輯性強,“兼愛”、“非攻”等文章極具代表性。
《莊子》代表了道家莊周“無為而治”的思想。莊子的散文在諸子中有著獨特的魅力。這表現在作者奇幻的想象力和敏銳的觀察力,善用民間寓言,善於比喻,使文章富有文學趣味。
韓非子代表了“順應時代”的法家思想。韓非的散文結構嚴謹,鋒芒畢露,推理深刻。
荀子代表荀況學說,三十二篇,長文很多。荀子散文的特點是論點明確、層次清晰、句法完整、詞匯豐富。
《呂氏春秋》是秦丞相的集體創作。它包括八觀、六論、十二期,有儒、道、墨、法、農之說。這本書保留了大量先秦時期的文獻和軼事。是壹篇集合了很多單篇文章的系統推理文章,有深度,最有連貫性。它和諸子百家的雜文壹樣,往往以寓言為比喻,所以文章充滿了意象。
先秦諸子的說理散文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風格上都對後世散文的發展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2)漢代
漢代,散文進壹步發展。
1.政治論文
漢初,政論文發展起來。賈誼(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西漢初年傑出的文學家。他的論秦文章總結了秦滅亡的原因,吸取了秦末農民起義的教訓,發展了先秦時期的民本思想。他的散文善用比喻,語言充滿意象。
除了賈誼,漢初還有很多散文家。他們的文章大多或論秦之得失,或針對時弊提出自己的見解,其中晁錯和鄒楊成就斐然。晁錯最著名的是他的兩篇文章《守邊勸農》和《舒舒》,這兩篇文章主張養民以備封鎖。
2.石文川
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封建王朝迫切需要總結古代文化,給大壹統的統治局面壹個哲學和歷史的解釋。
(1)歷史記錄
司馬遷的《史記》代表了漢代散文的最高成就。它的出現極大地推進了先秦歷史散文的發展。魯迅先生在《中國文學史大綱》壹書中稱贊《史記》為“史家絕唱,離騷無韻”。《史記》的貢獻和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創造了“傳記體”。紀指的就是這個紀,也就是皇帝的傳記;傳記指的是壹般大臣和各種人物的傳記。歷史人物豐富多彩,歷史現象多樣復雜。在前人的基礎上,司馬遷在《史記》中使用了紀、表、蜀、和傳記五體結構。創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為主體的歷史編纂方法。《本紀》按時間順序記錄了歷代帝王的言行和政治軌跡;“表”按年代譜列出了各個時期的重大事件;“書”記載了各種法律法規的演變;《世家》描寫諸侯國的興衰和傑出人物的成就;傳記記錄了各種代表人物的活動。司馬遷創造性地將這五種體裁綜合起來,形成壹個完整統壹的體系。
(2)《史記》開創了政治、經濟、民族、文化知識的綜合編纂方法。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記載了我國近三千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壹部百科全書式的通史,規模宏大,內容全面。在《史記》中,司馬遷最早作經濟史傳記:《平準書》、《貨殖傳》;司馬遷最早建立了少數民族傳記:《匈奴傳》、《西南夷傳》等。他也是第壹個為卑微者寫傳記的人:《刺客傳》、《遊俠傳》等等。《史記》第壹次把政治、經濟、文化的各個方面都納入了歷史研究的範圍,從而開辟了歷史研究的新領域,推動了中國歷史的發展。由於傳記體可以容納廣泛的內容,具有壹定的靈活性,並能反映封建等級關系,所以這種寫史方法為歷代史家所采用,影響深遠。
(3)直筆是我國寶貴的歷史傳統,司馬遷的《史記》對此有很好的發揮。從零開始寫,就是歷史學家必須忠於歷史事實,既不諂媚也不苛求,按照歷史本來的面貌寫歷史。《史記》明確表示反對“褒者誤,滅者損其真”的做法。項羽是司馬遷心目中的英雄。所以司馬遷用極大的熱情和強烈的愛來描述項羽的豐功偉績。但是,司馬遷也深刻地批判了項羽的狂妄和他企圖以武力征服世界的致命弱點。在感情上,司馬遷對先秦法家和秦朝暴政心存怨恨,但並沒有因為仇恨而增加惡。相反,他充分肯定了法家的改革和秦朝統壹中國的歷史作用。正是由於司馬遷的實錄精神,《史記》以忠實於歷史而著稱。《史記》還貫穿了壹條重要線索,即重視人的歷史作用。司馬遷是違背天命的。強調人是歷史的中心。因此,他在寫帝王將相的同時,註重為社會上的各類人物立傳,特別是把農民起義的領袖陳勝和光武放在與帝王將相和封建社會聖人的英雄人物同等的地位上。因此,在《史記》中,有戰國七雄的家族,有丞相蕭和的家族,有孔子的家族,也有的家族。司馬遷也非常重視物質生產活動在歷史上的作用,將經濟狀況與政治混亂的興衰緊密聯系在壹起。他還強調總結歷史經驗,提出了以史為鑒、以史為鑒的思想。由於司馬遷在史學上的偉大創造精神、進步的史學思想和嚴謹的歷史管理方法,《史記》成為中國史學史上壹座巍峨的豐碑,司馬遷也因此贏得了“中國史學之父”的美譽。
(4)《史記》是壹部生動的歷史,其文采歷來為中國文壇所稱道,開創了中國傳記文學的先河。司馬遷就像壹位優秀的畫家,用他傳神的畫筆為我們勾畫了壹幅幅生動的畫像。像壹個善於捕捉瞬間的雕塑家,用他鋒利的雕刻刀為我們塑造了風格各異的雕像。在《史記》人物圖庫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那些在歷史上有所建樹的王侯將相的英姿,還可以看到那些深藏其謀的文人食客的風采,百家爭鳴的先秦諸子,“為知己者死”的刺客,言而有信的遊俠,比王侯還富的商人大家,以及壹步、四友等形形色色的人物,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啟迪。司馬遷創造性地將文史融合於壹爐,為我們書寫了壹部影像史。所以魯迅先生稱贊《史記》為“史家絕唱,離騷無韻”。正因為如此,在中國古代浩如煙海的歷史著作中,《史記》擁有第二大讀者群。
(二)《漢書》
在《史記》的影響下,東漢產生了許多歷史散文作品,班固的《韓曙》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1)《漢書》具有濃厚的封建正宗思想。在班固時期,封建神學思想已經發展成為當時的統治思想,班父子是“只關心聖人之道,然後獻身於聖人之道”的史學家。很自然地,他們把聖人之道作為他們作品的指導思想。這樣,作者繼承了《史記》的內容,同時又指責其“是非對聖人而言頗為荒謬”,從而篡改了《史記》的觀點,使《漢書》更符合封建正統思想。《漢書》神化西漢皇權,以漢為正統思想,其目的是論證東漢正統,神化東漢皇權。因此,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的“五德終始”說和王權賦予的封建神學說教成為《漢書》的主導思想。《漢書》為弘揚封建神學思想“天人感應”和災異吉祥之感,首創了專門記載災異五行玄理的《五行誌》,還在創制了專門記載五行事跡的《夏侯京翼李傳》。
(2)《漢書》開創了斷代史的編纂體例。班固追溯過去不是偶然的,而是符合時代要求的。他總結了漢武帝從東漢初年至今約壹個半世紀的歷史著作,並加以創造性的發展,目的是為當時統治階級的政治服務。班固認為,《史記》的通史體例將西漢置於百王之末,位列秦項之中,不利於宣揚“漢德”,難以凸顯漢朝的歷史地位。這是《漢書》年表的基礎。於是,漢朝的歷史“包含壹代”,從西漢建立開始,到新王朝滅亡結束。為了突出劉邦,《高第紀》被放在第壹章。這種斷代史的體例,為後世封建史家所稱道,成為歷代“正史”編纂的基礎。在編纂體例上,《漢書》繼承和發展了《史記》的編纂體例,使紀傳體成為壹種較為完備的編纂體例。例如,《史記》雖然建立了呂後的傳記,但卻用年表和《漢書》補充了《惠帝紀》,解決了《史記》體例上的混亂。對年月的記載也比歷史記載更加詳細清晰。再者,《漢書》新創制的四種記載比《史記》更完整地記錄了西漢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社會文化,提高了《漢書》的史料價值。對於傳記的編排,《漢書》基本上是按時間順序的,體例比《史記》更為統壹。
(3)豐富的資料,保存了許多重要的歷史文獻。現存《漢書》約80萬字,比《史記》更豐富。它增加了很多重要的詔令,主要集中在皇帝的訓誡上。在眾多傳記中,《漢書》還包含了大量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方面的筆記、對策、著述和書信。在《漢書》10編年史中,也有類似的重要歷史文獻,如晁錯《論簋素書》中收錄的《食糧記》等。《漢書》還補充了有關國內外各民族歷史的資料。如《漢書》在《史記》、《匈奴傳》的基礎上,補充了漢武帝以後的大量史實,記載了從上古到西漢末年匈奴民族的歷史。《漢書》將《史記》中的南越、東越、朝鮮、西南夷列傳合並,在補充大量史實的基礎上,以聯傳的形式寫成了更為詳盡的西南夷、廣東、朝鮮列傳。同時,《漢書》將《史記》的傳記改為《西域傳》,記載了今天新疆各民族的歷史和中亞、西南亞各國的歷史。
傅
漢代出現了壹種新的文體“賦”。賦的名稱始於戰國時趙人荀卿的《賦篇》,後人形成了壹套具體的體系。講究文采和音韻,具有詩歌和散文的雙重性質。散文叫“文賦”,駢文叫“駢文”。
漢賦擅長描寫事物,繼承了《楚辭》的壹些形式特征,更多采用散文手法。因其篇章宏大,後世稱之為“大賦”。大賦是東漢以後以抒情為主的“小賦”的壹種。大賦多以問答為骨架,布局名物,排列文字,善用古文字和雙音節韻腳,布局工整對稱的韻腳,敘述散文句。梅城的《七毛》是漢賦的第壹部作品。其他代表作如司馬相如的《上林賦》、《楊雄的《長陽賦》、《班固的《兩都賦》、《張衡的《二都賦》等。
付曉是漢末大賦之後的壹種新的賦體,盛行於六朝。多為抒情作品,篇幅較小,典故較少。到唐宋時,律賦在進士考試科目中又被稱為付曉。這些詩短小精悍,不再是主客對話的形式,而是直接由作者描述。
(3)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這壹期的文章多以性情為主,形成了壹種馬謖式的風格,其中《水經註》和《洛陽伽藍》最為突出。
魏晉南北朝文壇出現了新格局,開啟了個性與美國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前景。在各種文體中,辭賦的特點最為突出,與漢賦的對比也最為鮮明。講究對偶之美、旋律之美、藻飾之美成為潮流,文章的句式結構也逐漸發生變化,導致了駢文的產生和成熟。受詩歌影響,賦也傾向於駢文,有的賦其實就是駢文。北朝文壇雖然整體上受到駢文的影響,但仍有壹些獨具特色的散文佳作大放異彩,對唐代文壇的發展構成了多重影響。
魏晉辭賦出現了新的局面,其標誌是抒情小賦的出現,從而拓展了辭賦的表現領域和表現風格。沿著東漢以來感覺賦的發展方向,魏晉辭賦創作呈現出抒情化、小品化的特征。隨著情感表達領域的拓展,作者的表現力在個性化的基礎上進壹步加強。與東漢班固、張衡等賦家以文、賦見長不同,這壹時期的作家往往將詩人與小賦作家合二為壹,這也標誌著詩與賦相互影響的加深。王燦的詩歌是《七子之冠》(劉勰的文學心靈雕龍與故事),代表作是《樓臺賦》。由於主體意識和抒情因素的加強,魏晉時期湧現出壹批優秀的詠物詩和詠史詩,如曹植的《洛神賦》。
辭賦的生命力還表現在壹定程度上調動了大賦的文體功能。魏晉以來,大賦仍有表現莊重、重要主題的習慣。但不像漢代那樣,不局限於國家政治生活的壹端(如左思的三都賦、潘嶽的吉田賦),而是個人生活中更重要的事件,如潘嶽的《西遊記》、南北朝謝靈運的《山居賦》、梁武帝的《敬業賦》、梁園等。漢賦多以亂、詩、歌的形式結尾,但壹般來說,此類詞的聲情之美在主體結構之外,而魏晉以後的賦則傾向於有意識地從主體結構中汲取詩意,許多中長篇作品的命題都取自詩歌或抒情賦。被劉勰視為“鴻鵠之誌”的《文心雕龍全賦》在這方面頗具匠心,如他的《秋興賦》之於宋玉的《九辯》,閑賦之於張衡的《歸天賦》,西征賦之於班彪父女的《北伐賦》。後世庾信的《江南賦》題目取自《江南之歌》、《魂歸江南哀》。杜甫也常以詩為題,如《秋興》、《北伐》,壹個是聯章,壹個是長章。這種擴展風格的方法可以在這裏找到本源因素。庾信,南北朝時期最傑出的賦家,代表作是《江南賦》。
(4)唐宋。
中唐時期,韓愈、柳宗元領導古文運動,“八代文學之衰”。北宋歐陽修提倡古文,蘇父子等人相呼應,古文逐漸占據文壇。
唐代韓愈強烈反對浮華的駢文,提倡寫古文。曾經他的追隨者非常多,後來得到了柳宗元的大力支持。他寫古文的成就大增,影響更大,成為文壇的主流。在文學史上,他稱之為古文運動。劉漢領導的古文運動的勝利,確立了擺脫俗套、暢所欲言的新文風,大大提高了散文的抒情、敘事、議論、諷刺等藝術功能。
中唐以後,古文運動壹度衰落。到了宋代,歐陽修再次掀起古文運動。此後,王安石、曾鞏、蘇軾、蘇洵、蘇轍等人都在古文革新運動的影響下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後人將他們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並稱為“唐宋八大家”。
北宋歷史學家司馬光編撰了壹部歷史巨著《資同治鑒》,這部巨著不僅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
南宋散文家受北宋大家的影響,創作了壹批表達作者鮮明政治態度的政論文章。胡荃、陳亮和葉適是這壹領域的代表作家。古文運動的成功使散文更加實用,南宋時期大量的筆記、雜文就是明證。洪邁的《容齋隨筆》和王明清的《拂塵錄》都是優秀的筆記隨筆。此外,朱(1130—1200)古文精於說理,造詣很深。
(5)元明清。
本文基本上繼承和發展了唐宋古文運動的精神。明代出現了前七子復古派、反對復古的唐宋派、崇尚性靈的公安派,出現了歸有光等散文大家。桐城派是清代最有影響的流派。
明初宋濂(1310—1381)是“開國文官之首”,他的壹些傳記很有現實意義。其代表作有《秦時錄》、《王冕傳》、《李益傳》等。明中葉以後,以李夢陽、何敬明為首的前七子發起復古運動,主張文學應秦漢。他們在為掃除八股起到積極作用的同時,也走上了盲從古人的道路。後來,作為“後七子”復古運動代表的李攀龍和王士禎也再次重蹈覆轍。
歸有光等“唐宋派”最先揭竿而起反對復古派,隨後萬歷警校也加入了猛烈抨擊復古的隊伍。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是公安派的代表,並稱“三元”。袁宏道(1568-1610)最有名。他們認為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文學,所以他們反對重古輕今,模仿古人。袁宏道出於作家的主觀要求,提出了“自然之神”的理論。公安派散文創作的特點是:突破傳統古文的條條框框,自然流露個性,語言不加雕琢。
還有以鐘惺、譚為代表的竟陵派,也主張表現自己的精神。
公安派和竟陵派革新的直接產物是晚明的大量散文,是對傳統散文的發展。張岱(1597-?)是比較成功的雜文作家之壹。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包括風景名勝、風土人情、中國傳統戲曲技藝,甚至古董玩具。他的散文語言清新活潑,形象生動,博覽群書,簡單易懂。《七月西湖》和《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
明末清初,侯方域(1618—1654),代表作有《李記傳》、《馬陵傳》、《任遠傳》等。
桐城派是清中葉最著名的流派。主要作家方苞、劉大奎、姚鼐均為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方苞(1668——1749)繼承了歸有光的傳統,提出了“義法”思想,成為桐城派古文的基本理論。桐城派古文作品的選材語言只註重闡明思想,不意外堆砌材料,所以文章壹般簡潔自然,但缺乏生命力。代表作品有《獄中雜記》、左《公軼事》、姚鼐《登泰山》等。與桐城派相對立的,還有主張“駢文”的作家,其中以王中(1744—1794)為最大。
清初有許多傑出的散文家,如王有鼎、魏等。王有鼎(1599-約161)的傳奇散文以新穎的傳奇體式打破了古代漢語的傳統寫法,代表作有《李以祖傳》、《唐琵琶》、《胡藝的故事》等。魏(1624——1680)的傳記文學最為突出,代表作是《大鐵椎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