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古代的基本審美形式有哪些?

中國古代的基本審美形式有哪些?

在師法自然原則的指導下,中國造園家以各種山川和仙女為原型,創造了無數美麗的園林,形成了以山川為景觀骨幹的造園風格。在這個過程中,中和、神韻、意境是三種有代表性的基本審美形態。這些傳統的美學形式必將對現代景觀建築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國幾千年來保持著統壹連續的文化形態,創造了壯麗的物質文明和世界罕見的精神文明,也是人類歷史上具有永恒魅力的美景。中國古典園林是中華民族創造的“在有限的空間裏”的美好生活環境。創造視野無窮、自然精神境界極高的環境,是中國傳統建築的精髓和核心,是傳統建築中極為動人的樂章,滲透著中國傳統的審美哲學。本文分析了隱藏在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審美形式,並深刻影響著它的發展,希望能為探索古代園林之美點亮壹盞小燈。

第壹,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和造園理念。

中國美學的起點始於老子美學。幾千年來,大批哲學家、美學家和藝術家在這壹領域進行了探索,從而形成了中國獨特而博大精深的美學體系。這個體系蘊含著中國文化的傳統精髓,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從思想到行為。在這個廣闊的範圍內進行總結歸納,顯然是壹項艱巨的任務。因此,本文只能從設計美學的角度來論證中國古典美學中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幾個命題。

對於傳統美學中的和諧思想,自柏拉圖以來,西方文化壹直是主客二分的,所以西方美學傳統中的突出特點是以個體為美,強調形象、生動、新奇,認為這是美的重要屬性。換句話說,西方美學欣賞的是‘個體’和‘本土’。與西方人的這種審美趣味不同,中國傳統美學強調“整體意識”,其具體的思想表現是“和為美”。

中國美學的這種整體意識是建立在哲學整體觀基礎上的。根據這種整體觀,世界是壹個“包羅萬象、無所不包的龐大信息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壹切事物都有自己的適宜性和位置,沒有其他的存在。”同壹天,它也是壹個交互系統。其中,壹切存在與自然都是相互需要、相互吸收、相互交融的,不存在壹個獨壹無二、赤裸裸的存在,而是可以完全單獨存在。以“和為美”就是在創造和評價美學時要有整體意識,“和”不是“分”。比如古人對天人合壹、知行合壹、情景合壹的追求,就是整體意識的體現。

在師法自然原則的指導下,中國造園家以各種山川和仙女為原型,創造了無數美麗的園林,形成了以山川為景觀骨幹的造園風格。這種園林旨在表現自然情趣;拒絕規則、對稱、避免人為努力的氛圍,與西方園林對稱軸、幾何圖形、線條分明的枝幹、強調人力有著本質的區別。其中,中國的美學哲學博大精深。如同古典園林的發展演變壹樣,中國古代的審美形式也有壹個不斷產生、發展、成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和、神韻、意境是三種有代表性的基本審美形態。

第二,分析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幾種美學形式。

1,“中和”美學形式的體現

中和是中國傳統美學的精神基礎,也是原始的美學形態。這種思想壹直貫穿於中國古代審美形態的發展之中,體現在中國園林的造園原則——師法自然,即天地和合,萬物而生。畢竟建園的過程是壹個人工創造的過程。此時,園丁們試圖使他們的創作,也就是園林,與自然達成壹種中立和諧的關系。其典型代表是唐式園林。

山、水、植物、建築師構成了園林的四大基本要素,造園的四大主要手段對應的是:造山、理水、理植物、建園建築,而這些分工的虛實、遠近、大小、數量對園林的整體感覺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中國在對立中求統壹;”和諧是兩種或兩種以上對立因素的融合。因此,在中和思想主導下的造園“適可而止”顯得尤為重要。在什麽場合,需要多少建築,需要多少水,分布在哪裏,有多少植物等等。這些體現在設計中的適當限制,都是為了讓整個花園感覺愉悅、安靜、舒適。這個時候的中和,既有量的妥協和平衡,也有質的交集和融合。它強調對立的、不同的因素和力量之間的求同存異,平等,相互滲透,相互掌握。中和體現了園林中的壹個尺度,壹個標準,讓整體看起來更加和諧自然。

以唐代興慶宮為例,郭東北、長安外城、皇城東南的興慶廣場占了壹個廣場半。從平面圖可以看出,自然形態和幾何形態平分秋色,和諧統壹。北面的宮殿區布局嚴謹規整,壹條運河貫穿宮殿和龍池。南面的龍池和東北的小假山,柔化了整個宮殿的硬度。中國傳統建築環境的對稱同質布局,很大程度上是封建禮教的產物,是儒家倫理的物化。園林作為如此肅穆的建築環境的對立面,長久以來與之和諧相處,體現了道家自然、中和的哲學思想。這也說明了儒道束縛與解放兩種思想在中國文化生活領域的交融,也能揭示出當時人們擺脫封建禮教束縛,回歸自然生活的美好願望。中和最根本、最高層次的特征是天人合壹,這是中國審美文化的靈魂。在造園中,表現為造園的目的,即旨在引導人們感受到人與天地、景物有感應關系,可以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就像白居易的詩,為什麽洗我耳朵?屋頂飛落泉邊;妳為何潔凈我的眼睛,造壹朵白蓮?

2.“雲起”美學形態的體現

中國園林總是給人留下大量的聯想空間和無限的回味,體現了人們在生活中所向往的豐盈飽滿的狀態和積極靈動的特點,是魅力在審美形式上的體現。其典型代表是蘇州園林。

中國園林重於寫意,西方園林重於書寫。魅力往往無法預測,無法量化;而西方古典園林,從誕生之日起就被量化和確定;正是中國園林的這種不確定性,給人壹種神秘的、難以形容的感覺。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大象是看不見的。

就像有山竹的蘇州園林,淡雅的韻味如水墨畫搖曳在春夏秋冬。江南私家園林是要打破人為的東西,但並不是完全不顧尺度和分寸,而是在更高的層面上加以控制,使之看似灑脫,實際上有完善的內在規律。充滿了獨特的張力和活力,正是這種存在於私家園林中的魅力,使得每壹個園林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生命,在統壹的城市肌理下展現出多姿多彩的獨特魅力。

魅力的無言,像壹股潺潺的暗流,將園中人與園中景巧妙地連接起來,使之有了內在的交流,讓人流連忘返。《莊子·北遊》裏說,天地有大美,不言而喻。這種傳統思想認為它是最理想最完美的。大象沒有形狀,最美的東西無法用語言描述。這樣的大象的“大美”,只有通過審美主體的主觀想象才能理解;我們只能依靠花園的“神聖”和“奇妙”的能量來體現和誘導。壹個好的園林應該像我們祖國的秀美山川壹樣,具有吸引人去想象,能打動人去深思的內在精神。

3.“意境”審美形式的體現

意境是壹種完全自覺的自足的審美形式,是個人精神活動的產物。它立足於形式,又超越於客體,從而達到主體心靈與客體形式的和諧交融。中國園林講究意境,由於具有詩畫的綜合性和三維空間的形象化,其意境內涵比其他藝術門類更為明確。園林意境主客的最終統壹是忘我。中國的頤和園是這種美學特征的典範。

當作為審美主體的自我與頤和園的景物融為壹體時,這種意境就完成了時空的轉換,使人超越了時空的束縛,獲得了審美心靈的自由。眼前的景物喚起記憶中的景物,喚起思想中的景物,產生壹種虛幻的景象,解放人的心靈,在意境的時空中與景物壹起暢遊,體驗壹種完美的美感。

“有我之境界,以我觀物,故萬物為我色;沒有我,我們以物觀物,所以不知道什麽是我的,什麽是物的”——王國維《人間詞話》

以頤和園為例,園內建築與園林的結合天衣無縫,完美和諧,迎合了道家對自然“行而不靠,主而不殺”的態度,體現了中國傳統審美形式“天人合壹”的哲學思想。

景物交融是“情”與“景”的相互發現和激發,然而景物的交融要上升到意境,就需要觀者的眼睛與園中的景物相互升華,觀者的情感投射到景物上,這樣園中的景物也就帶來了觀者的情感。相反,園林的景觀使原欣賞者的不可名狀的感情獲得了壹種外在的形象,這就是所謂的。場景交融在壹起,然後,產生壹種動人的意境。在這種園林中,欣賞者在純粹的精神活動中獲得自由存在;從而創造壹個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

總之,在中和、神韻、意境的滲透下,中國園林的發展逐漸成熟到了頂峰。同時,這三種審美形態可以同時存在,具有歷史進步性,不僅在邏輯上是並列對應的,而且在內涵和外延上都是豐富和深化的,體現了中國園林發展中歷史與邏輯的高度統壹。當今風景園林的發展需要尋根,發掘自己的文化靈魂,才能在世界園林之林中立足。在這壹時期,傳統審美形式的作用必將顯示出其更加強大的作用,並顯示出其在現代園林發展中的深遠影響。

  • 上一篇:中國傳統文化概觀中國文化的別稱有哪些
  • 下一篇:中國民間故事 英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