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隋唐到明清唐宋時期的科舉考試分為“常科”和“制科”兩種。每年按例舉行的分科考試稱為“常科”,而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則稱“制科”。
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壹是生徒,二為鄉貢。在唐代,從朝廷到地方的政府都設有學校。朝廷所設的有國子監、弘文館、崇文館,地方上的則有州學和縣學。常科的科目設有秀才、明經、三史、道舉、童子、開元禮等。我國最早的殿試為唐武則天載初元年(公元689年)二月。據《通典》載錄:“策問貢人於洛載殿,數日方了。”制科是由皇帝特別召集壹些知名人士舉行的考試科目。制科名目繁多,據況唐代時有80多種,宋代趨於冷落,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博通墳典、軍謀宏遠、詳明政術等名目。各科考試皆有所側重,例如: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明法重刑法律令等等。從這裏可看出,當時取用的人才,並不拘於政治壹途,而是各有所專,不但有文有武,有秀才、進士,而且有精通經、史、禮、法、文字、歷算的人,還根據需要取用各種特殊人才,頗能廣開才路。正是這個原因,中國歷史上許多有名的宰相、名臣、詩人、詞人、科學家都出在唐宋。如《全唐詩》***收了2955位詩人的49403首詩;《全唐文》收錄了3516個作者的20025篇文章,在中國文學史上寫下了光輝的壹頁。總之,在科舉制度下,人才輩出,出類拔萃,“各領風騷數百年”。
對知識分子的重視,唐宋時期也是值得稱道的。在唐代,科舉發榜後,朝廷要賜宴新科進士及諸科及第的人,稱為“聞喜宴”。新科進士,還要在曲江亭聚會宴遊,名曰“曲江會”,宴遊詩以少年俊秀者為探花使,遍遊名園,折取名花,故又稱“探花宴”。更有“雁塔題名”,將中試人的姓名銘刻在雁塔上,使之流芳千古。宋代更加重視,殿試後舉行隆重的“殿廷唱名”典禮,由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並賜宴瓊林苑,謂之“瓊林宴”。殿試的前三名尤其顯耀,北宋時皆可稱為“狀元”,南宋則稱第壹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賜予金帶、紫囊、靴笏,並命鄉裏為之建立牌坊。由此可見,唐宋時期,科舉制處在興旺發達的階段,雖然這壹時期的科舉制也隱含了若幹弊端,但總的來說,它與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還是相適應的,有利於中央集權的發展和人才的選拔,也有利於文化的繁榮昌盛。
由於蒙古人崇尚武功,故元朝建立後,科舉壹度中落。直到明清兩代,再次恢復科舉考試,並且把它推向了頂峰。明清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1)縣級考試。全國各府、州、縣的士子在本地考試(通稱縣試)取中的,便可稱為“生員”,俗稱“秀才”,只有已取得生員資格的人才能參加每三年舉行壹次的省級考試(通稱鄉試)。(2)省級考試(鄉試)。鄉試被錄取的便取得了“舉人”的身份,可以參加翌年在首都舉行的“會試”。(3)全國性考試(“會試”和“殿試”)。會試被錄取的還要參加殿試(亦稱“運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被取中的人名義上叫做“天子門生”。殿試中被錄取的稱為“進士”。進士又分為三甲,每甲各分名次先後,壹甲第壹名通稱“狀元”,第二名通稱“榜眼”,第三名通稱“探花”,叫做“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幹名,叫做“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幹人,叫做“賜同進士出身”。所有進士均按成績先後被授予壹定的官職。舉人中亦多有被授予較低級官職的。明清科舉考試的內容以儒學為主,兼及其他見識才能。鄉試和會試都各考三場:第壹場考四書五經等儒學基本著作的義理;第二場考論語、判語、草擬詔誥章表等;第三場考經史及詩賦等。明中葉以後,八股文逐漸成為三場考試的主科。僵化死板的八股文坑害了無數青年文人,顧炎武曾說過:“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鹹陽之郊。”《聊齋誌異》、《儒林外史》、《紅樓夢》都給予當時的科舉制以深刻的揭露和辛辣諷刺,這就無怪乎龔自珍要發出“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的呼聲了。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從炮火中驚醒過來,先進的知識分子們清醒地看到中國之害在於“民智不開”、“而民智不開之故,皆以八股取士為之”,極力主張廢除科舉,竟連光緒皇帝也深感“西人皆有用之學,而吾中國皆為無用之學”。在這種情況下,廢除科舉,勢在必行,遂於1901年下詔改革科舉,最後根據張之洞、劉坤壹的建議,於1905年正式廢除科舉。至此,在中國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壽終正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