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法61劉星星
摘要:中國是世界聞名的文化大國,中國的古代文化璀璨奪目,是世界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她的光彩世所罕見,她的豐富無與倫比,她的魅力無窮。如此精彩的文化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形成的,那麽中國的古代文化和這個時代有什麽關系呢?本文通過對中國古代文化——“文化的時代”或“時代的文化”的特征、學術方面和文學方面的分析,論證了二者的關系。
關鍵詞:古代文化時代文化特征,學術文獻
作者:劉星星清華大學法學院法學61班2006012753。
壹.前言
中國-龍的故鄉。壹代又壹代的中華各族兒女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辛勤耕耘,鑄造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為這片土地加冕“文明古國”,為“龍的傳人”贏得了全世界的敬仰。中華民族壹直以其悠久豐富的文化而聞名。在五千多年的歷史演進中,在祖國這片廣袤而神奇的土地上,勤勞智慧的中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在改造山川、改善生活的不懈奮鬥中,創造了凝聚著中華民族思想精髓和價值追求的燦爛文化。從秦漢以前的詩經、楚辭到明清時期的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小說,我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化以各種形式描繪了我國人民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展示了他們細膩而飽滿的藝術品位,記錄了他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1]。中國古代文化,百花齊放,五彩繽紛,文化氛圍十分和諧。然而,這些精彩的文化都與當時的特定背景和社會特征密切相關。正如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所說,“壹定的文化是壹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的思想反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國的古代文化必然與其時代有著密切的關系。戰國《易傳》說:“看人文以改造世界。”這裏的“人文主義”是指人類規範社會的倫理秩序和道德規範,這裏的“文化”是指改造和教育。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文化可以屬於人的行動,可以教育世界。換句話說,文化永遠在教育壹個時代。這種教育和規範是文化與時代的融合,它適應、約束和反映了壹個時代,時代的特定背景也約束和促進了這種文化的發展。那麽文化與時代的具體關系是什麽,又是如何體現的呢?
第二,從古代文化的特點來說。
在特殊地理環境中誕生和發展起來的中國古代文化,是在生產方式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社會組織以宗法獨裁為主的特殊經濟社會時代的土壤中誕生的,呈現出獨特的特征。
首先,中國古代文化具有典型的倫理特征。這種倫理特征是統治者治理國家的結果。中國封建社會延續了兩千多年,社會結構模式是以血緣為主體的宗法社會。中國古代文化特別重視倫理道德,傳統倫理思想居於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各種文化表現形式的中心,然而這壹特征,歸根結底是其所處的時代所決定的。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孔孟之道逐漸成為封建正統思想,近兩千年來壹直為統治者所推崇。這壹倫理特征是在儒家治國的背景下形成的。
第二,中國的古代文化是非常寬容的。它不僅兼容中國各民族的文化,也兼容外國地區的文化。這種極具包容性的特點是與中國古老的開放、開明的政策和國家發展分不開的。戰國時期兼並戰爭頻繁,國家間經濟文化交流不斷,促進了新文化的產生。以屈原《楚辭》、《離騷》為代表的文化是楚文化與中原文化交流的產物。魏晉南北朝民族文化的形成,遼宋夏金元時期的文化,契丹文字和西夏文字的誕生,也是當時政治時代的產物。多民族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壹是多民族統壹國家的形成。此外,古代佛教文化的形成與時代背景密切相關。漢朝時期,統治者實行開明的文化政策,加強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交流,傳入佛教。唐朝統治者提倡佛教,並使其達到頂峰。明朝中後期,西方資本主義逐漸強大,中國壹些封建統治衰落,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傳入,形成了“西學東漸”的熱潮。上述兼容文化的形成是時代的特定產物,是時代決定的,反映了時代背景。
第三,中國古代文化的特點是實用主義,崇尚中庸。這壹特征的形成與古代社會統治者的“以農為本”觀念密切相關。封建小農經濟壹直主張“自給自足”。務實精神是農民的基本特征,收割莊稼不踏實。這種自給自足必然需要務實精神。文化上對實用性的強調使其與生產生活直接相關,如農業、天文、醫學、歷史、文學、教育等等。封建打虎提倡“學以致用”,“博學、審問、慎思、辯明”為學,“忠信於行”為用,“善學而為官”,這些都反映了封建統治的需要。當然,這種務實精神也讓中國人陷入了宗教狂熱,這說明中國時代特征的形成也是受文化影響的。中國古代社會歷來崇尚“中庸”,這是壹心求和平、求安定的農民和農業自然經濟的產物。同時也認為中國是智慧的特質,反對走極端,體現在政治壓制、權利平均、土地財產;反映在文化上,就是多種文化的融合,求同存異,求同存異。
從以上三個特點,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中國古代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反映了低能兒之前的時代特征和時代發展方向;同時,壹個時代也促進了文化的形成、發展和融合,限制了文化的發展方向。
第三,從學術角度來看
(壹),先秦哲學家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完全形成的時期。地主階級的興起、貴族婦女的衰落、田伐齊、三族分晉、吳起的湘楚、商鞅變法,這些先後發生的事件,反映了新舊政治勢力的激烈鬥爭。為了適應權力競爭,許多國家改變了法律,這引起了人們對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思考和爭論。隨著官學的衰落和私塾的興起,各派著名學者招收弟子,聚眾講學,著書立說,相互爭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儒、道、墨、法等學術流派在論爭中深化了自己的理論,構建了中國傳統學術的框架,這是壹種異常繁榮的文化。第壹,天下大亂,禮樂崩潰,帶來了天下的統壹和互相拜訪的爭奪。單壹文化的分離導致了多元文化的發展。
儒學之學具有鮮明的人文精神和倫理精神,也是為了抗議當時“禮崩樂壞”的觀念而提出的。“仁者,人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儒家思想在傳統社會長期占據統治地位,維系著封建社會的發展。老莊之學在漢初被統治者所采納,“休養生息”對鞏固朝鮮的統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墨家思想反映了小生產者對安定生活的渴望,反對王公貴族任人唯親,體現了時代特征。法家主張法治,試圖通過改革來充實強兵。這種思想反映了這種戰爭和紛爭的背景,即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階段。
(2)漢代的儒家經典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經過多年的兼並戰爭,終於實現了統壹大業。但其短暫的王朝很快被劉邦所滅。漢代,鑒於奉行以李斯為代表的法家思想路線導致迅速滅亡的教訓,統治者提倡學習黃老。隨著漢朝國力空前強大,為適應封建大壹統政治局面的需要,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被漢武帝采納,經血派壹時盛行。董仲舒主要以《楊公春秋》的儒家思想為主,累犯吸收了陰陽五行、黃老之名等諸多學說,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他論證“三綱五常”,主張大壹統,都是漢朝對“政令統壹、社會統壹、文化統壹”的要求。
(3)魏晉玄學
東漢末年,政局的變化,儒學的衰落,黨派之爭的災難,傳統的為官為官的生活方式所面臨的挑戰,都是新舊觀念的交匯與碰撞。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壹種重視自然而摒棄虛名、重視個性而忽視* * *、推崇人性而輕視神性、追求真理而摒棄謬誤、迷戀抽象原理的學術取向。這種與漢代經學神化背道而馳的新思想、新價值觀,是被揚棄的儒學與老莊學相結合而形成的玄學。玄學以言和、王弼、阮籍、嵇康為代表。他們討論的是存在、背景、運動、自然等等哲學問題,不如討論政治事務,以至於形成了關心山川、不求聞達甚至放蕩不羈的人生觀。這種“玄而遠之,明而空”的學術氛圍和生活情趣,其實是對漢代名教壓制人性和虛偽的駁斥,是當時政治失望的表現。
(4)宋明理學
唐朝時期,佛教達到了頂峰。安史之亂導致了唐朝的衰落,時代的大守望,儒家道統的覺醒。從中唐開始,以韓愈為代表的思想家反對佛道,以復興儒學為己任,苦心追求文化傳承的血脈。富有文化使命的責任感。到了宋代,積貧積弱的政治局面和北方彜族的入侵,激發了許多學者的社會責任感和學術使命感。他們懷著“拒聖人而學,萬世太平”的誌向,積極建立以儒家為主體,吸收佛道的理學——新儒家。朱是南宋理學的集大成者。他反對“義”“人欲”,提出“存義滅人欲”,實際上是為封建等級制度辯護。明代科舉只尊朱成理學,實際上是封建統治的需要。
(5)、早期民主啟蒙思想
明清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後期。這壹時期,統治者不斷強化專制制度,明初統治者掌握外交主動權,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西方傳教士東來。這些時代都促進了早期民主啟蒙思想的潛在生長。其中,李之哲認為儒家經典不是“事事都中肯”,揭露了道家的虛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驅。他的思想在壹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的時代要求。黃宗羲對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進行了激烈的批判。他主張“法治”,反對“人治”。顧提出經世致用,主張書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這壹時期這些民主啟蒙思想的出現,都預示著封建王朝的必然滅亡。
可見,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也說明,壹個時代的文化總是體現這個時代的特征,總是適應這個時代。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文化類型,壹種文化必然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出現,並在這個時代的發展過程中發生變化,指導時代的發展。
第四,從文學角度來看
中國文學歷史悠久,壹代高峰,名家輩出,作品輝煌。看陳人類文化史上罕見的奇觀。我們常常把中國古代文化概括為幾個階段,即“詩經楚辭、先秦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而這些文學階段又反映了時代的特征。
《詩經》和《楚辭》描述了西周春秋時期的民間故事、宮廷宴飲、祠堂祭祀等社會生活。從整體上看,它們反映了“饑者唱其食,勞者唱其事”的現實傾向和人民的疾苦。《楚辭》體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表達了對時政的關註,體現了時代特征。
先秦散文和漢賦先秦散文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歷史散文描寫歷史;諸子散文是在社會急劇變遷、百家爭鳴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脹法的內容與先秦時期社會動蕩的特點密切相關。書信回復源於中國歷史上空前強大統壹的封建帝國。用它的文字,表現了漢帝國的恢弘,宮殿的雄偉,城市的繁榮,物產的豐富,商業的發達,漢武帝武功的興盛,表現了中華民族自身的強大,以及對其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自信和肯定。漢賦氣勢磅礴,是漢朝國力強盛的體現。
唐詩宋詞在唐代盛極壹時,這壹時期的詩歌和李白的壹樣,名揚四海,雄渾豪放,生動傳神。杜甫的詩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到衰的歷史。晚唐時期,杜牧的詩歌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情懷,他通過詠史來控訴當時的統治者。從唐詩的風格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到唐朝由盛到衰的過程。宋詞興盛壹時。首先,由於宋代封建經濟的進壹步發展,市民階層的擴大,人們思想感情的豐富,詞開始流行。其次,宋代尖銳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使壹些作家轉而以此來抒發感情。從以蘇軾為代表的豪放派,到以柳永、李清照為代表的婉約派,都可以看到時代變遷的影子。
元雜劇和明清小說內容極其豐富,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有愛情劇《西廂記》、愛情劇《救風塵》、歷史劇《單刀會》、公案劇《袁》、水滸劇《詹氏負荊》等。元雜劇是壹種更貼近人民生活,直接表現人民喜怒哀樂,廣泛反映社會現實的文學。所有這些戲劇都基於社會現實,反映了文化的時代性。明清時期,隨著文化進入總結期,市民文學興盛,小說成為文學主流。這壹時期,經濟進壹步繁榮,市民階層不斷擴大,市民形成了自己的審美趣味,敘事文學有商業化傾向,從而促成了通俗文學的繁榮。另壹方面,社會情欲和自我張揚的泛濫,加上李贄等“異端”的出現,使明清小說具有了浪漫主義題材的特點。這壹時期流傳下來的名著層出不窮,包括反映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政治和軍事鬥爭的《三國演義》;反映人民蔑視封建統治和敢於鬥爭精神的神話小說《西遊記》;抨擊封建禮教和封建制度罪惡、揭示封建社會衰敗的《紅樓夢》;揭露科舉制度腐敗、批判封建社會的《儒林外史》。這壹階段的小說文化充分贊揚了人民的鬥爭精神,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衰落;同時,這種小說文化的興起也是中國早期資本主義經濟的體現。
因此,從文學和文化的角度來看,壹種文學和文化能夠反映壹個時代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變化,它會深深地打上時代的烙印。壹個時代必然會影響其文學文化的風格、內容和形式,並以這種文學文化為其增添魅力。
動詞 (verb的縮寫)結論
從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從中國古代文化和社會變遷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
中國壹個古代時代的文化必然深深地打上這個時代的烙印,他會通過影響這個時代的方方面面來引導甚至限制時代的發展;而壹個時代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文化,並通過政治、經濟等方面影響這種文化的內容、風格和形式,直至與之相適應或至少不背道而馳。文化與時代相互束縛、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從而形成壹種和諧的關系。我把它命名為“時代的文化”或“文化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