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各高校的校訓的來歷及含義?

中國各高校的校訓的來歷及含義?

校訓體現的大學精神

大學以精神為最上。有精神,則自成氣象,自有人才。大學校訓反映出的大學精神繼承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化精髓,更是近代以來中國壹個多世紀風雲變遷的生動寫照。

1.“德”“學”“行”“實”“新”“濟世”“強”“真善美”“誠樸勤仁”9個關鍵詞最常被提及

大學校訓是大學精神的高度凝練,從多個維度展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內涵。統計發現,“德”“學”“行”“實”“新”“濟世”“強”“真善美”“誠樸勤仁”9個關鍵詞在中國“211工程”高校校訓中最常被提及。在這些關鍵詞中,“學”的出現頻次最高,為56次;其次為“德”,出現35次;再次為“實”“誠樸勤仁”“行”“新”。“學”是大學的根本使命和立校之本,高校以“學”為“業”,不僅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恪盡職守、服務社會的“敬業”精神,更生發出大學在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壹最高層次價值中的責任擔當。“德”是“以德為先”育人理念的集中體現,既在個體層面融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誠信”“友善”元素,又在社會層面貫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美好社會的不懈追求。此外,“真善美”“誠樸勤仁”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為人準則交相呼應,“濟世”“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蘊含的時代要求不謀而合。這不僅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尊重與遵循,也顯示出大學校訓與時代主旋律之間的互通***融。

2.“學”“德”是“211工程”高校校訓體現的最鮮明特征

從統計的數據中發現,“211工程”高校校訓體現的精神以“學”“德”為最鮮明特征:“學”是通向“德”的基礎,“德”是“學”的內在體現,二者辯證統壹,***同構成中國大學培育大學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方面。

“學”是中國大學的首要任務,也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渠道。“學”體現了大學作為教育機構“傳道授業解惑”的主要功能,不僅是大學廣泛弘揚、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重要方式,還包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與學習,即學的風尚、學的態度、學的方法。

“厚學”是統計中出現頻率很高的關鍵詞,體現了國家、社會、學校、師生對教育的重視。倡導學習風氣是社會的責任,提供學習環境是學校的使命,求學治學是師生的本分,三位壹體,相輔相成。“勤學”“篤學”“勵學”等關鍵詞反映了大學對師生學習態度的要求,典型的如南京師範大學的“正德厚生,篤學敏行”,南京大學的“誠樸雄偉,勵學敦行”。“博學”“精學”是大學對師生學習方法的要求,眾多“211工程”高校將“博學”和“精學”作為校訓:復旦大學校訓“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遼寧大學校訓“明德精學、篤行致強”。“博學”與“精學”相結合,體現了當代知識經濟浪潮中,中國大學育人理念的題中之義。

“德”是中國大學精神的靈魂,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德”從育人的角度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崇德”“明德”“立德”。

“崇德”是“明德”“立德”的前提,社會尚“德”,學校崇“德”,師生才能在求“德”上達成***識。東華大學的“崇德博學,勵誌尚實”,北京化工大學的“宏德博學,化育天工”即是此意。“明德”意即明曉美德的內容,只有認識了“德”的內涵,才有“立德”的方向,如福州大學的“明德至誠,博學遠誌”。“立德”是“崇德”“明德”的最終目標,“德”作為壹種信念,融入每個人的言行中,成為人們的精神底蘊,才能說完成了“立德”的要求,如中國傳媒大學的“立德、敬業、博學、競先”。

研究發現,“211工程”高校校訓凝聚的精神與價值多樣統壹,除為“學”修“德”以外,還包含“真善美”“誠樸勤仁”“濟世”“強”等價值取向,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較高的契合度。

內容的三大特色

運用內容分析、文獻分析、比較分析方法,對“211工程”高校的校訓進行定性研究,發現這些校訓具有明顯的特色,承載著歷史與時代的氣息,表現出趨同的***性與特質的個性。

區域特色

中國疆土廣闊,不同的地域水陸位置、氣候風土有顯著差異,壹方水土不僅養育了壹方人民,也造就了壹方的教育理念。

“學”“德”“行”構成我國七大地理區域大學校訓***同的主線。華北地區、華東地區、西南地區、華中地區、東北地區、西北地區的“211工程”高校校訓涉及到“學”的高校占本地區的比例分別為45.2%、50%、40%、54.5%、54.5%、53.8%;涉及到“德”的高校占本地區比例分別為29%、30%、20%、45.5%、36.4%、38.5%。華北地區、西南地區、東北地區、西北地區的“211工程”高校校訓涉及到“行”的高校占本地區的比例分別為19.4%、30%、27.3%、30.8%。華南地區“211工程”高校6所中,涉及到“學”“行”的高校分別有4所。

在其他關鍵詞中,不同區域各有側重。華北地區有32.3%的大學校訓中包括了“實”;華東地區有23.3%的大學校訓涉及到“新”,華南地區的6所高校大學校訓中有2所涉及到“新”;西南地區大學校訓涉及“誠樸勤仁”的高校占比為40%,西北地區則為30.8%;華中地區的大學校訓涉及到“濟世”的占比為36.4%;東北地區的大學校訓涉及到“強”的高校占比為27.3%。

從區域特色來看,華北地區重“實”,東南部地區(華東地區和華南地區)重“新”,西部地區(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重“誠樸勤仁”,華中地區重“濟世”,東北地區重“強”。

歷史特色

按照校齡來劃分,112所“211工程”高校的建校時長主要集中在51至100年(***有77所,占比68.8%),其次是100年以上(***有23所,占比20.5%),50年以下最少(***有12所,占比10.7%)。華北地區的“211工程”高校歷史都在50年以上。百年以上的“211工程”高校主要分布在華東地區,***有10所,其次華北有5所,西北3所,西南4所,華南、東北各1所。按照新中國成立這壹歷史節點來劃分,前後成立的“211工程”高校數量基本相當,後來成立的有58所,占比51.8%,以前成立的有54所,占比48.2%。

“學”是不同校齡的“211工程”高校的校訓的***同特點,在23所百年老校中,有8所大學校訓涉及到“學”,在77所校齡在50至100年之間的“211工程”高校中,校訓涉及“學”的占比為53.2%,校齡在50年以下的“211工程”高校校訓涉及到“學”的有7所。

有的歷史名校的校訓,是歷史人物制定的,如有89年歷史的中山大學,校訓是孫中山所撰,為“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不同大學所經歷的時代不同、所沈澱的歷史底蘊不同,校訓所呈現價值取向也不盡相同。校齡在百年以上的大學,即在清末成立的大學,校訓有30.4%涉及到“誠樸勤仁”。對校齡在50至100年之間的大學按照1949年中華人民***和國成立這個時間節點進行進壹步劃分,發現此前成立的大學有31所,“新”字出現頻率僅次於“學”,為35.4%,“德”排在第五位,占比25.8%;此後成立的大學有46所,“德”字出現頻率僅次於“學”,占比37.0%,“新”排在第五位,占比17.4%。校齡在50年以下的“211工程”高校的校訓中“新”字出現的頻率為25%,改革開放後成立的高校對“新”的重視程度又有提升。

自身特色

研究發現,大學自身的學科傾向、師資配備與該高校校訓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從院校類別看,專門類的大學在校訓中註重體現學科特色,如北京林業大學的“養青松之正氣,法竹梅之風骨”,大連海事大學的“學匯百川,德濟四海”,上海財經大學的“厚德博學,經濟匡時”等。

從生師比看,在可以統計到準確數據的87所“211工程”高校中,生師比最集中的區間是11至20,***有66所大學,其校訓以“學”為主,占48.5%,其次為“實”“新”,占比皆為25.8%;次集中的區間是21至30,***有13所,其校訓以“德”為主,占比61.5%,其次為“學”,占比為46.2%,再次為“行”,占比22.7%,涉及到“新”的學校只有壹所。

踐行與傳承

2002年,時任教育部副部長的袁貴仁在《加強大學文化研究推進大學文化建設》壹文中對大學校訓作了這樣的概括:“所謂校訓,不過是壹個大學對其文化傳統、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認同。”校訓的訂立遵循本校的風格特色與歷史傳統,是大學文化精神、制度精神和理想主義精神的抽象表達。例如北京大學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蘊含著北大作為新文化運動中心、五四運動策源地的精神氣質,反映出北京大學從建校之初就擔負著民族復興的願景,與國家、人民同呼吸***命運的歷史傳統。

大學校訓教育具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育人效果。校訓中蘊含的大學文化基因通過入學教育、持續育人、終生影響的鏈條壹以貫之地滲入學生的內在世界,塑造其思維方式和實踐活動。

學生早在入學之前就已經對校訓所凝聚的大學精神產生***鳴。大學的精神氣質在校風學風、歷史傳統、名師校友、基礎設施等諸多外顯標誌中得以凸顯,在社會上形成特定聲望。學生對既定大學的選擇蘊含著對其精神的接受與認同,校訓在學生與學校達成***識、產生***鳴的良好開端中發揮著顯著作用。

學生入學後,首先通過入學教育感受校訓所凝聚的大學精神,先於專業教育建立起對整個大學的親切感和價值認同。以北京大學為例,學校史知校情是入學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通過參觀校史館,學生感知到北大校情與中國命運同興同衰的水乳交融,進而對“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所包蘊的北大精神產生更全面的認識、更深刻的認同。

學生在校期間,校訓以其內在的精神氣質和外顯的物化標誌實現持續育人目標。校訓包蘊的內在精神具有導向作用,精神價值轉化為強烈的實踐動機,推動更多學生在以校訓為核心的大學精神的召引下奮發有為。外顯的標誌物化了以校訓為核心的大學精神,內化為師生的觀念形態和心理狀態,使學生在大學就讀期間受到持續感召。

校園文化在青年學生身上烙下了終生的影響,成為其大學時代的見證與壹生眷戀的情感源泉。學生畢業後融入社會,將校訓所凝聚的大學精神輻射到生活和工作的各個場合,使與校訓相契合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範圍內傳播,轉化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國的不竭精神動力。

  • 上一篇:農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如何?
  • 下一篇:中國現代十大名廚都有誰?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