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插花藝術中常用哪些組合手法

中國插花藝術中常用哪些組合手法

中國傳統插花藝術,從儒、釋、道、詩、書、畫、文學等傳統文化藝術中得到滋養,吸收了園林、盆景、雕塑、書畫等姊妹藝術的精華,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世界觀和審美情趣。中國花道認為壹切都是有靈性的,重視每壹朵花每壹片葉的存在,因為尊重所以有靈性。

日本人說,道是自然的,但它也更有規律,因而更容易掌握。西式花藝以花為材料,層層疊疊,相互排列,用造型和色彩來烘托氣氛。中國花卉圖案講究花卉圖案中的靈性,尊重生命的自然狀態,同時選擇正確的方式,以花修身養性,以花觀世,體悟人生。

中國花卉圖案中蘊含的古人智慧:中國插花簡而不繁,花少花多,花小花大,花靜花雅,花和諧。人們往往認為中國的花卉圖案高不可攀,其實很簡單,很容易做到。壹般由三個分支組成,來源於“壹命二,二命三,三生萬物”。同時追求花卉的自然美,不刻意改變自然姿態,而是流暢。

花段的選擇、挑選、扡插、擺放都需要精心準備。在這些過程中,良好的心態是每個環節的關鍵,內在的心法就是寧靜。當我們以平常心去欣賞每壹朵花的時候,選材自然簡單,寧靜對於雜亂無章的花是沒有吸引力的。

簡單的花材在選擇器皿時壹定要簡單,簡單的器皿壹定要優秀。欣賞花與器皿的和諧之美是關鍵。切割是實現花的生命的第壹步,其次是賦予花壹個有特色的姿態。編曲或簡或繁,以花卉為主。

但在這些過程中,只有用平和的心態看待事物,才能欣賞到花和器的美,完成的作品才能以平靜的心態展示給大眾。觀者的觀花之心,被作者靜靜的作品所引導!

每壹幅花卉圖案作品的誕生都反映了作者內心的心境表達,作者賦予的思想性直接體現在作品中,所以看花如同看人。當觀者冥想時,他進入了另壹種寧靜、平和、簡單的狀態。

這種狀態引導觀者進行深刻的反思,反思和平狀態與和平環境的起源與生成,反思事物的美好,反思自我生命狀態中和平生命的引入等等。看花打坐,看花修身;冥想的背後,是我們對花的理解,是我們與花的對話,是我們心與心的交流。雖然這種交流可能是短暫的,但這種交流的真善美貫穿了我們的壹生!

花的外在形象是美麗寧靜,細致平和;而裏面是花生命的堅韌與美麗綻放!花開花落的循環,貫穿了對人類生命的認識,花的美麗容顏也反映在人類的臉上!

每壹朵花都是美麗的生命,就像我們身處壹個忙碌的世界;而每壹個花形作品中的花、器皿、擺放等等的和諧,都體現了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和諧關系!

鮮花的綻放,透露著我們的自強不息,對生活的贊美;花枝的排列啟發我們找到自己的位置,雖然有時候我們需要像花壹樣在那個不起眼的位置出入世界;中國回歸自然的情懷,生命的美好起源,讓我們用鮮花完成生命的旅程!

中國花卉圖案的重點是教人如何選擇。在喧鬧焦慮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會感到焦躁不安,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其實是因為我們太在意,選擇不當。

更有益於我們的生活,正是這種取舍才踐行了中國花卉圖案。剪刀落下的那壹刻,就決定了它未來的樣子。很多東西只能是片面的,不能兼得。放棄之後,就會有空間。放棄的越多,空間就越大,生活也會變得越悠閑。希望妳生命中的每壹把剪刀,都帶走妳需要的世界的寬度。

萬物生長,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表情。在宋明時期,人們可以看到“俯首者為恥,仰頭者為樂”。現代人在插花的過程中,可能會重新學會這種對不同生命存在的觀照。在現在快節奏的情況下,這是壹個很好的達到自洽和寧靜的方法。

中國式的花卉圖案講究的是心意,插花也許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柔和滋潤,也許是為了與生活對話,也許是為了安身立命,甚至是為了實行壹種道。

  • 上一篇:中國十大名小吃
  • 下一篇:貴州省“十三五”規劃綱要2019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