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文化背後的邏輯是什麽?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文化背後的邏輯是什麽?

至今,我們從土裏刨出來的殷商甲骨文,仍在使用;而亞述人的楔形文字,早已煙消雲散,成為了想象中的歷史遺產。

相比西方文明的盛衰消亡,為何中國文明卻表現為王朝更替,興而衰,衰而盛,以至綿延千年?其原因當然多種多樣,要說背後的邏輯,我只想錨定壹點說開去:

我們中國的文化內部始終有在新舊沖突中求新、求變的基因。

01

壹個民族能夠綿延數千年而不中斷,必有其道理。在中國的某些時期或事件,看似停滯僵化的舊有文化,其實能通過重新梳理並確立理想順勢應變,作出驚人的變化,而走出困境。

《詩經·大雅·文王》裏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說的就是我們的文化內部始終有求新、求變的基因。

美國著名歷史學者伊佩霞曾指出:對於中國知識分子來說,中國的歷史文明從來都是資源而非桎梏,中國人在每壹代都運用了他們所繼承的遺產——物質的、精神的、制度的,去確定目標,回應時代挑戰,保衛自己,增強力量。因為壹代人的行為對下壹代繼承的遺產將會產生影響,營造變化,這些變化是又同過去的歷史聯系在壹起的。

從宏觀的層面上看,中國歷史上每壹次的新舊沖突,無論從物質的,文化的,還是制度上,較之前,皆有進步。

比如每次王朝的更替新建,在初期很快出現極其繁榮的盛況:漢朝的“文景之治”,隋朝的“開皇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以及之後的“開元盛世”,宋朝的“鹹平之治”,明朝的“永宣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等等不壹而足。

這便是對中國有關“以史為鑒”壹說的最有力的回應。至於其中每個王朝對之前舊的遺棄,新的挖掘以及進步方面的具體表現,不是本文重點,這裏不再贅述。

對於新與舊,我們向來是割裂的,每次王朝的更替、文化的革新,無不如此。

只不過中國的歷史進程有時像植物生長,靜悄悄的,待到花紅柳綠時,才引人註意,但其內部的吐故納新,實則壹刻不停。

舉例來說,唐宋“古文運動”和“五四”新文學運動,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大的兩次文學變革運動,皆旨在割除過去的傳統文化形式。

但這兩大文學運動都不是單純的文學現象,而是與當時大幅度的社會轉型、文化變遷息息相關。

安史之亂壁畫

唐代古文運動的政治思想背景,是“安史之亂”爆發導致的唐代社會政治、思想文化危機,及其所激發出的文人強烈的憂患和改革意識,於是旨在重整王綱,引導教化的儒家思想擡頭。

相比而言,北宋面臨著更加嚴重的統治危機,思想界的改革意識比唐代更為強勁。於是乎,儒學在宋代開始真正復興。當然,宋代儒家思想也正是在韓愈“道統”說、李翺“復性”說等基礎上開創出來的,北宋古文運動在這種背景下也應運而生。

由此看,唐宋古文運動是在王朝統治出現危機,統治階層欲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在思想、學術和文學領域的壹種自我調整、更新現象——這便是唐宋古文運動大的歷史文化背景。

可見,古文運動是中國文明、文學的內部調整。但誰能說“五四”新文學運動不是中國文明內部又壹次的調整更新呢?

我們應該能看到,經“五四”洗禮之後的知識分子,壹直努力與傳統思想決裂,可推動這股運動的力量,卻無不是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染,並從中生長出來的知識分子。

“新文化運動”健將如胡適、陳獨秀、傅斯年、劉半農、魯迅……莫不如此。這些文化名人皆出身於書香門第,要麽是鄉紳世家,要麽是清朝官宦後代,他們從小無不是在誦讀“四書五經”。

而且“新文化運動”的社會變化動因之壹,仍然是以儒家為代表的傳統文化,這傳統文化的力量之大,曾左右了中國幾乎整個歷史和生存方式,卻也孕育了推翻它的壹代文人。

“五四”時期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卓絕奮鬥,也正是壹代新人回應時代挑戰的壹次新的努力,不論它們對傳統文化的否定,有多決絕,方式有多激烈,甚至提出“全盤西化”的主張,但這種批判始終是立於傳統之上的,是在中華文明內部系統進行的。

它的真正作用主要就是通過梳理新的理想吸收新的文化,使民族盡快適應新的變化,也仍然是中華這壹古老民族自我更新精神的新的嘗試。

02

相比西方知識分子看重個人權利,千年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則把自己看成道德的楷模,甚至是引導者,他們往往帶頭做內心堅守的事情,因此可以不計較個人得失,即便為此坐牢和殺頭也在所不惜。

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對於國家、民族和社會問題的介入方式,壹如既往地延續了著這壹傳統。

比如聞壹多面對特務的手槍,作出了雄渾的《最後的壹次講演》,寧死不屈地喊出了“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的誓言後,於這天下午被暗殺。

他們為了國家、民族的進步、昌盛,泣血而歌,挺身而出,笑對死亡,這樣的獻身精神當然又能成為我們民族文化傳統中新的資源。

事實上,在與西方文明碰撞壹百多年以後,求變、求新的理想經過壹代先進知識分子的努力,已經開始融入到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血液當中,並主導著今天的社會生活。

在宏觀的時間軸線上考察,新與舊、傳統與現代實則為壹個整體。新對舊的割裂,現代對傳統的發展,將會形成新的傳統文化資源,並成為被下壹代利用的遺產。

近現代壹批知識分子的卓絕奮鬥去反舊文化,建立新文化,到了我們這壹代以對傳統文化的開放和接納態度,似乎又在向傳統招手;而我們對於能觀照現實生活的近現代新舊文化沖突的成果的繼承,難道不會成為新的傳統文化,去滋養下壹代的養分嗎?

新舊交替的繼承發展,總體來說,中國歷史依然以線性的方式奔湧急進。期間雖有磕絆,困難重重,卻能摧枯拉朽,何以如此?

袁世凱

譬如民國初年的袁世凱,何等老謀深算,位高權重,誰不畏服,可他壹旦想復辟當皇帝,便如紙老虎般頃刻間灰飛煙滅。民族要進步,社會要變革,是大勢所趨,無人可阻。

所以,《袁氏當國》的作者,著名歷史學家唐德剛動情地說:

“我輩執筆文人,每覺我民族文化只是壹大醬缸,骯臟汙染之外,壹無可取,果爾,則吾人對上述千千萬萬之烈士聖賢,又何以交代?正因為我民族中也多的是黃興壹類的賢人烈士,才能抵制那些民族敗類、文化渣滓、昏君獨夫、黨棍官僚、土豪劣紳和市儈文痞,而使我民族文化綿延五千年而未至於絕代也。言念及此,每於午夜清晨,試溯舊史,輒至感慨萬端,有時且垂涕停筆,不能自已。”

對於中國這個古老民族來說,任何壹次新與舊、傳統與現代的沖突、糾結,也只是壹次新的挑戰而已。

以處理類似事件的千年經驗,即便面對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對中國文明來說,也僅僅只是更復雜壹點而已。

新與舊的沖突,既是中國的民族性格,也左右了我們每個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所以才會有壹代代如此摯愛自己悠久文化、具有傳統理想人格的中國知識分子,艱難地,然而又壹直堅定地行進在推動民族車輪隆隆向前的行列中,這個古老民族的文明便永遠不會失去活力。

寫在最後:

中國文明為什麽能綿延千年,這是個很大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自己也看了很多相關的書籍及文章,但總體感覺多是宏觀而不具體,難免有言之無物之感。這篇文章是壹塊磚,文章的角度雖小,卻希望能錨定壹處說開去,以為淺談。

  • 上一篇:中國古代書院的起源
  • 下一篇:淺析我國網絡營銷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