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春節有哪些習俗?

中國春節有哪些習俗?

壹些流行的春節習俗:

掃塵、拜年、守歲、畫年畫、貼春聯、祭祖、放鞭炮、接神等等。

農歷新年第壹天

開門煙花——春節的早晨,開門的時候,先燃放鞭炮,稱為“開門鞭炮”。鞭炮聲過後,滿地都是碎紅色,這就是所謂的“滿堂紅”此時,街上充滿了憤怒和歡樂。

新年快樂-春節的壹項重要活動是在親戚朋友的家裏和鄰裏祝賀新年,舊稱新年快樂。

吃年糕——年糕的款式有黃色和白色,象征金銀,表達新年發財的意思。

聚財——據說正月初壹是掃帚的生日。這壹天不能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還會招來“掃把星”,造成黴運。如果壹定要掃地,壹定要從外往裏掃。

壓歲錢-在春節期間給孩子們壹些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壓歲錢裏都是長輩對晚輩的祈福。

農歷壹月二日

婚禮當天——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娘家過年。這壹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帶壹些禮物和紅包給孩子,並在娘家吃午飯。禮物必須是偶數,奇數不吉利。

祭祀財神——在北方,正月初二祭祀財神。這壹天,無論是商業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會舉行祭祀財神的活動。各家各戶向在除夕夜到來的財神獻祭。

在正月的第三天

紅狗日——正月初三叫“小年朝”,也叫“紅狗日”傳說“紅狗”是“憤怒之神”,遇到他的人會倒黴,所以初三是“倒黴日”,不適合出門。據說第三天拜年,妳會和任何人吵架,所以不拜年。燒門人紙——舊時,第三夜將松柏枝和節日上懸掛的門人文具壹起焚燒,以示壹年已過,又到了創業的時候。俗話說“燒門人紙,謀生計。”

正月初四

摺疊羅——這壹天全家人壹起吃摺疊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的剩菜綜合起來的大雜燴。

扔掉窮人-清理年貨。室內除塵,室內掃地,院子裏倒垃圾,準備“扔窮人”。

遇見神靈——農歷四月初四是神靈從天上回到人間的時候。有句話叫“早送神,晚收神”。所謂的送神,應該是壹大早就開始,下午再收神也不遲。

正月初五

祭祀財神——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祀財神。據民間傳說,財神就是五神。所謂五道指的是東西南北,意思是出了五道門就能拿到錢。

開市——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壹開始壹起關門,正月初五開門。人們習慣把正月初五作為財神的聖日,認為選擇這壹天開市壹定會發財。

驅五貧——俗稱破五正月初五,要“驅五貧”,包括“智貧、學貧、文貧、命貧、友貧”人們天壹亮就起床,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是從裏到外放的,壹放就到了門外。據說凡是不吉利的東西都會被吹出來。這壹天,民間流行的飲食習俗是吃餃子,俗稱“擠小人嘴”。

正月初六

送窮——正月初六叫“馬日”,在這壹天,是中國古代非常有特色的民俗。有不同的方式把窮人送到中國各地。但寓意基本壹致,都是送走窮人。它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在新的壹年裏辭舊迎新,告別舊的貧窮和艱辛,迎接更好的生活的傳統心理。

正月初七

人人節——關於“人人節”的民俗有很多,比如剪紙的習俗,人們剪成花或人的形狀,或戴在頭上或貼在屏風、大門上,象征新的壹年人丁興旺。

七菜粥——民間還有用蔬菜煮“七菜粥”的習俗,在人們的日子裏吃,以獲得好運,據說可以祛邪,治百病。

吃面條——還有壹種吃面條的習俗,面條越長越好,寓意用面條纏繞歲月的腿,取長壽之意。

人民日又叫“人民日”,民間有給土地廟送燈的習俗。人們在土地公像前放壹盞油燈,家裏幾個人點幾盞燈。這時候無子女的家庭就想偷梁換柱,以為可以得到兒子。

正月初八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星辰下限,制作小燈籠焚燒祭祀,稱之為順興,也稱“獻星”、“受星”。也有人說初八是小米的生日。晴天這壹天水稻大豐收,第二年陰天。

……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吃元宵,作為壹種食物,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宋代,壹種新穎的元宵節食物在民間流行。這種食物最初被稱為“漂浮的紫苑”,後來被稱為“元宵”,商人也稱它為“元寶”。元宵,或稱“湯圓”,裏面有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皮、核桃仁、堅果、棗泥等。,並用糯米粉包裹成圓形,可以素食,風味各異。可以煲湯、油炸、清蒸,寓意大團圓。陜西餃子不是包著吃,而是“卷”在糯米粉裏,或煮或炸,熱乎乎的,圓圓的。

  • 上一篇: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反轉情節和故事?
  • 下一篇:中國陸相上白堊統富集階段(2,3)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