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命名扶余階時,曾被認為是中國陸相白堊紀12階中最高的壹階。當時指定的層型剖面暫以黑龍江省嘉蔭縣芙蓉鄉(今五雲鎮)附近小河沿岸的南山剖面為代表,並指出這壹階段以含孢粉的細棘尖石和樺木花粉組合為標誌,其代表地層為芙蓉組上段。
經過課題組多年的研究(陳丕基等。),發現根據原始資料命名的白堊紀頂級肥沃期存在很大問題。問題是後來研究證實嘉蔭縣五雲地區扶余組按巖性可分為上下兩段。上段巖性主要為灰黑色、深褐色、灰黃色粉砂質泥巖、炭質泥巖、粉砂巖,夾薄層褐煤和少量流紋質結晶凝灰巖,厚度大於55m;其中有豐富的孢粉化石,屬於Aquilapollenites-樺木化石組合。在這個組合中,被子植物花粉占54。7%,裸子植物花粉占34。7%,蕨類等孢子占5%。這個組合由水龍骨科裂褶菌屬的各種分子和樺木科花粉為主的孢粉植物群組成,清晰地顯示了北半球。上段其他層位分析的杉木粉和紅杉粉組合,是裸子植物無氣囊的各種針葉花粉為特征的優勢種群,也是古新世常見的屬種。另據報道,上段還含有以下以Tiliaephyllum tsagajanicum為代表的植物化石組合,發現於俄羅斯遠東地區上查家巖組下部,是古近紀大年期早期的典型分子。因此,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建立在富組上部地層基礎上的“富期”不應是白堊紀的頂期,而應屬於古近紀古新世的底期。
古若組下段巖性主要為灰綠色和灰色粉砂巖、細砂巖、礫砂巖和褐色泥巖,厚度大於54 ~ 100 m..它還含有豐富的孢粉化石,屬於Aquilapollenites-Ulmoideipites組合,其中被子植物花粉占52.4% ~ 66.4%,裸子植物花粉占28。9%.在該組合中,除了水松屬的種類和數量外,榆樹粉和榆樹粉也很常見,還出現了壹些特征分子如Wodehouseia粉、Cranwellia粉和Proteacidites。該孢粉組合屬於晚白堊世馬斯特裏赫特期。
與黑龍江省嘉蔭縣五雲區扶余組相似,松遼盆地白堊系頂部地層明水組的巖性也可分為兩段。下段巖性主要由灰色、灰黑色、灰綠色和棕紅色泥巖、泥質粉砂巖、砂巖和砂礫巖組成。中部和頂部有壹層黑色泥巖,頂層厚2 ~ 8 m,是與上部地層的分界線。這兩層黑色泥巖分布廣泛且穩定,富含化石,是盆地地層對比的重要指示層。全剖面厚度壹般為120 ~ 160 m,最大厚度為243 m,該剖面含有介形類化石Talicypridea amoena、Cypridea muriotuberculata、C. triangula花生科DAX-Ingesteria distinct a;戈氏假鮈;烏蘭輪藻,長形輪藻,東北輪藻,世界輪藻。橢圓藻屬、Raskyaekhara Gobi、Mesochara biacuta、Grambasticha-ra EMP esta、Hornichara、Sinochara、Retusochara、Maedlerisphera孢粉為Aquilapollenites-Wodehouseia組合,其中蕨類孢子占30。4%,裸子植物花粉占33。6%,被子植物花粉占36%。與黑龍江省扶余組下部的孢粉組合相比,二者均富含鷹花粉和狼獾花粉,顯示馬斯特裏赫特期的特征。明水組上段巖性較粗,顏色混染,主要由棕紅色砂巖和灰綠色砂巖組成,頂部有壹層磚紅色塊狀泥巖,是地層對比的良好指示層。上段總厚度壹般在200 m左右,最大厚度為350m,該段化石較少,但有豐富的輪藻,主要為角藻。太康新鳉、沙漠鮈、烏蘭新鳉、常州新鳉等。後者是蘇北盆地古新世地層中的常見分子;上段有介形類Mongolocypris distributa和Metacypris kaitunensis,也有Talicypridea turgida的報道。包含軟體動物化石gobiensis、Sphaerium rectiglobosum、Valvata sungarina和Physa kuhuensis等。上部為孢粉組合,其中蕨類孢子占45。8%,裸子植物花粉占32。3%,被子植物花粉占21。被子植物花粉中含有最多的榆內酯。與扶余組上部的孢粉組合相比,阿凱拉花粉含量明顯降低,而榆科花粉和麻黃花粉含量明顯增加,顯示了古新世孢粉組合的特征。
蘇北盆地也有類似的情況。泰州組是晚白堊世晚期至古近紀早期的地層,廣泛分布於蘇北-南黃海地區(但露頭較少)。根據巖性可分為下太1段和上太2段。Tai 1段自下而上分為三個子段;Tai 2成員可分為2個子成員。整個泰州組自下而上分為臺1亞段和臺5亞段。各亞段的巖性和含化石條件存在差異。
臺1亞段:上部為深褐色泥巖夾薄層泥質粉砂巖,下部為灰白色塊狀砂巖,多見底礫巖。鉆孔內視厚度為0 ~ 100 m,不整合在赤山組或更老地層的紅層上。該亞段包含Gothanipollis-Gabonisporis亞組合,包含雲臺山輪藻變種。銳齒亞目、細齒亞目、原始亞目、冠平亞目;包含介形類:蒙古海鞘、新店海鞘和棗海鞘;包含腹足類動物,如安徽水生生物和江西角螺。
臺2亞段:上部為深灰色泥巖夾粉砂巖,下部為棕灰色、灰綠色中細粒砂巖、礫質砂巖、砂質泥巖,視厚度38 ~ 50m;該亞組包含孢粉rugubivesiculites-Jianghapollis亞組,輪藻屬Aclistochara sp .Mesochara cf. stankevtichii,包含介形類Mongolocypris、Talicypridea、Cypridea、Quadracypris、Eucypris、Can-dona,並富含腹足類Valvata sinensis、Reesidella orientalis、Lioplacodes sp .安徽水鱉甲、沅水水鱉甲、海南擬水鱉甲、新余擬水鱉甲、截形鱉甲。、江西角螺、厚唇螺、平凹回螺等。
臺3亞段:淺灰色、棕灰色砂巖夾深灰色或棕紅色泥巖,巖性變化大,砂巖、棕褐色泥巖向凹陷深處遞減,變為白雲巖粉砂巖薄層和深灰色泥巖,視厚度60 ~ 70m;該亞段下部的孢粉組合與臺2亞段相似,上部的孢粉組合為蕨孢子巖-以弗所巖。該亞組包含少量輪藻門Gobi-chara subglobosa,Hornichara paralagenalis,Grovesichara changdeensis,Sphaerochara parvula,包括介形蟲Talicypridea spp .、Mongolocypris、Quadracypris、Cypridea、Darwinula、Ziziphocypris等。,包括腹足動物蓋化石Reesidella sp .歌劇等。
臺4亞段:深灰色、灰黑色泥巖,下部夾數層泥灰巖、白雲質灰巖,為臺1與臺2界線標誌層。該亞段視厚度為50 ~ 120m;上部為孢粉的ulmipollenites-podocarpites-Jiang su pollis組合(該組合延伸至臺5亞段下部?),該亞段含有少量的小河口輪藻、臺州輪藻、圓柱輪藻、儀征輪藻、短尾輪藻和個別的小圓柱輪藻,安豐球輪藻富含介形類。,伴有Disopontocypris、Ilyocypris、Parailyocypris、Cyprois、Mongolocypris、Eucypris、Candona(Candona)、can dona(tyflocypris)、Candona (Caspiocypris)、Metacypris、Paracandona、Limnocythere、Homoeucypris和Turkmenella等。
臺5亞段:以深灰色砂質泥巖為主,夾深褐色泥巖、褐灰色鈣質粉砂巖,下部夾數層灰白色粉細砂巖。泥巖含泥灰質結核,視厚度0 ~ 111m;該亞組繼續包含UL-微球粒藻-Podocarpidites-Jiangsupollis孢粉組合,是前壹亞組(Tai-4亞組)的延續,該亞組富含小河口輪藻、泰州輪藻、跑馬港輪藻、變異輪藻、常州輪藻、圓筒輪藻、短環輪藻、東臺輪藻、新輪藻等輪藻植物。,雖然這壹藻類組合中含有壹些晚白堊世晚期的常見分子,如:臺州克裏輪藻、小河口克裏輪藻、纖細克裏輪藻、格蘭巴斯哈拉雲臺山變種。Acuta等。但其組合整體面貌與阜寧組壹段輪藻組合十分相似,瘤飾類型特別發育,時代應屬古新世早期;介形亞綱的鯉科魚類在這個亞帶中仍然很豐富,但是腫瘤棘的數量減少了。其他常見的分子有Disopontocpyris、Candona、Ilyocypris、Parailyocypris、Eucypris和Cyprois。東臺擬石斑魚包含腹足類,其主要分子有新余擬石斑魚、近球形擬石斑魚、中華竹蟶和江蘇擬石斑魚。擬水螅、海南擬水螅、潤滑水螅、環紋水螅、厚唇水螅蛹、山東酸漿和假酸漿等。
根據商臺1-臺5的孢粉組合,參考前人工作成果,臺1-臺3的孢粉組合應主要處於晚白堊世的坎帕尼期和馬斯特裏赫特期,臺4的孢粉組合似乎已進入古近紀和古新世的大年期。由於該組合中有大量的松科和榆科花粉,所以在我國許多地區(如江西的赤江盆地、廣東的南雄盆地、華中乃至東北、遼寧的吉林、撫順等地)松科和榆科花粉的比例普遍較高。因此,泰州組臺1段可與東北地區明水組下段和芙蓉組下段對比。泰州組臺2段可與明水組上段和芙蓉組上段對比(表13)。
表13中國東部白堊紀-古近紀界線地層劃分對比表
通過課題組的研究(陳丕基等。),得出原本置於上白堊統頂部的富礦期不屬於晚白堊世晚期,而屬於古近紀古新世早期。因此,該階段應從白堊紀年代地層系統中刪除,上移至古近紀古新世底部。同時,通過研究也證實,黑龍江五雲地區的含煤地層不宜選擇富礦期的層型剖面,該地區相關地層分布有限,含化石種類稀少,僅以古植物和孢粉為主,不便於區域對比。富相地層剖面應選擇在松遼盆地或蘇北盆地,相關地層分布廣泛,化石豐富,門類眾多,有利於地層劃分、時代確定和區域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