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與祝英臺,安能看出我是壹男壹女。
沒錯。越劇裏的才子佳人,都是卸了妝的女人。作為中國第二大劇種、地方劇種之王的越劇,現有的160多個專業越劇劇團幾乎都是女子劇團。
這和國內其他兄弟劇真的差別很大。
評劇、黃梅戲作為地方劇種,多為男女同臺演出,角色性別與演員壹致。京劇有著悠久的男旦傳統,誕生了梅蘭芳等壹大批男旦藝人,這與越劇的發展路徑完全相反。
電影《霸王別姬》中的京劇男旦越劇為什麽這麽特別?它是如何走上獨特的“全女團”道路的?
城市歌劇起源於農村
早期的“越劇”遠不是今天的樣子。
100多年前,19世紀下半葉,在浙江紹興嵊縣的窮鄉僻壤,誕生了壹種技法簡單的民間曲藝,俗稱“地上唱書”。
因為主要受眾是農民,所以唱地書的題材多取自農村日常生活。試圖迎合農民的利益,意味著升仙戲和晚清所有地方戲壹樣,特別擅長編排口味很重的淫穢段子,有很多明確暗示生殖器的橋段。
農閑時,壹群業余藝術家在橋頭村口即興創作了壹首胡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這是越劇的前身,形式大致類似於今天的東北野二人轉。
充滿黃色笑話的地方戲曲給單調的農村生活帶來了歡樂,也嚇壞了負責教育的地方官員,因此屢被政府禁止。
1842年,鴉片戰爭清朝戰敗,上海被迫開埠通商。此後逐漸發展成為遠東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優越的現代都市環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移民,尤其是江浙地區的各界人士。
20世紀初,伴隨著浙東人北上上海謀生的步伐,聲仙戲也來到了上海,被上海本地人戲稱為“土班”。
在《十裏洋場》中,原本的鄉村劇將徹底轉型。和當時許多初入大都市的地方戲壹樣,“杜班”也面臨著重大的生存考驗。城市不比農村好。經常去看戲的中上階層市民,財力雄厚,文化程度高,很難接受歌劇中出現的低俗、色情段子。
或許更重要的是,此時城市女性的社會地位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湧現出了壹大批女戲迷。用赤裸裸的色情作為賣點特別不合適。
在這種環境下,誰能很好地回應城市中產階級和城市女性的期望,更好地滿足他們的日常休閑娛樂需求,誰就能獲得更大的發展。不是所有的地方戲都能適應環境的變化。比越劇更早來到上海的余姚戲,在很長壹段時間內並沒有改變它的農村習氣,甚至成了大眾口中臭名昭著的淫穢劇種。當時的劇評家毫不猶豫地嘲諷它:
“余姚氏”秧歌班,鸚鵡戲,是越劇中最不值錢的,難登大雅之堂,歷來為人所不齒。原因是唱了壹句低俗淫穢的句子?大多數負責人都失業了。這是不道德的,不可想象的。
與“不值錢”的余姚戲不同,嵊州越劇團有很多追求。當時上海的主流戲劇是京劇。京劇界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審美,即特別註重人物、唱腔、武藝等各種表演技巧,而相對忽視敘事和戲劇。
京劇和武術
為了與京劇抗衡,越劇團下大力氣學習京劇許多程式化的表演技巧,而劇目則簡單地大量照搬。同時逐步優化舞臺布景和服裝道具,初步擺脫了農村草根隊的形象,逐漸在上海站穩腳跟。
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人在農村學習戲劇。根據1935的調查,聖縣只有40萬人,外出行動的有2萬多人。但經過長時間的表演藝術實踐,京劇無論是唱腔、身段、武功都遠遠優於越劇。
直到20世紀20年代,越劇在競爭中始終處於劣勢。很長壹段時間,只能在500人以下的小劇場演出,卻達不到更大的舞臺。直到上海灘出現了越劇的全女班,情況才終於有所改觀。
女人贏得票房。
由婦女組成的劇團,被稱為“婦女劇團”,在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養私女戲班,曾是江南士人追求的時尚。但是到了清朝,政策環境突然對女性演戲不那麽友好了。
為了狠抓廉政建設,很多清朝皇帝都做出過重要指示,禁止官員嫖娼。清代妓女的定義很寬泛,認為女班“稱戲女,與妓女同”,四次禁止婦女演戲。高壓之下,大眾化的女性階層壹度銷聲匿跡。直到壹百多年後,中華民國成立,商業劇場重新對女演員開放,那個成年女團才又出現在全國各地。
越劇女班走上上海舞臺的時候,已經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了,有些晚了,但發展勢頭確實讓當時的人大吃壹驚。早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越劇女班已能在700多人的大中型劇場演出,遠超男班全盛時期的規模。
著名的“越劇十姐妹”
抗戰爆發後的1938年,女子班越劇迎來了井噴發展奇跡。據記載,上海1938八月期間,各劇種固定演出場所12個,京劇2個,神曲3個,昆曲1,女子越劇12個,與京劇勢均力敵。但到了1939年9月,女子越劇的演出名額增加到了20多個,遠遠超過了京劇。
據1941 11據《越劇日報》統計,當時上海的女子越劇劇團多達36個,無論是劇團數量還是演出場地數量均居上海之首,成為上海最大的劇種。
然而,在越劇女性階層興盛的同時,越劇男性階層卻悄然退出了歷史舞臺。陰盛陽衰的結局,可以追溯到男女階級完全不同的生存策略。此時的上海社會風氣煥然壹新,大量女性觀眾湧入劇場,從根本上改變了戲劇消費市場的生態。對於當時的新都市女性來說,去劇院是壹種重要的都市生活體驗。
與男性偏愛武俠、老套劇不同,女性觀眾從壹開始就喜歡“好看”,狂熱追求丹丹、蕭聲,在題材上對言情劇有著強烈的偏好。
與男班刻意向京劇靠攏,刻意照搬京劇帝王將相的敘事和程式化表演手法不同,女班對越劇的優劣有著更深刻的認識:武藝和身段不如京劇,但唱腔清新自然;表演真實感人,特別適合演繹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特別吸引女性觀眾。
女子越劇因其演員陣容的清壹色,容易以更多情感表現形式演繹婚姻中的男女之愛。
基於這壹基本認識,越劇女班積極與時俱進,以當時風靡上海的好萊塢電影和戲劇為學習對象,大膽創新越劇的表演形式,吸收傳統昆曲優美細膩的人物形象,發展出適合表現愛情主題的新型女性表演風格。
在當時很多女性觀眾看來,男的演言情劇,不如女的演的都自然親切。
水靈靈的姑娘們,扮演著小姐、才子、美女的角色,有著自己獨特的清新可愛。越劇女班的演出完美契合了這種觀劇心理,讓上海的女性市民為之傾倒,百看不厭。
“當代越劇第壹學生”毛在接受采訪時說,劇團裏有幾個花旦從來不敢與她對視。“她說她不好意思看著妳。他們可能會把我想象成他們心中的白馬王子,壹種他們覺得舞臺上這雙眼睛太迷人的感覺。”
當時,上海的壹些年輕戲迷還組織了大大小小的戲迷俱樂部,開展各種社會活動,組織業余演出排練。更重要的是,壹大批知識女性成為了越劇的愛好者,積極為越劇的創新獻計獻策。在女戲迷中,先後湧現出越劇第壹位女編劇、第壹位電臺播音員陳。壹代又壹代中產階級女戲迷的參與,提高了越劇的社會地位,給了它繼續提高的動力。
身著越劇的戲迷。越劇化妝學的是電影和戲劇化妝。
柔和自然的優點,基本沒有其他劇的妝容。1930年代末,玉簪、明珠塔、雙珠鳳、三顧、、沈香扇、玉等越劇老戲絕大部分已經成型。
20世紀40年代,女演員們將新穎的舞臺藝術和流暢的表演風格與反禮的愛情主題相結合,先後創作了《朱良的故事》、《紅樓夢》、《大漠王子》等100多部越劇新作,最終迎來了越劇的繁榮時代。
起源於嵊縣農村的地方戲完成了華麗轉身。沒有女演員和女性觀眾的互動和配合,可能就沒有新越劇。當時,人們對此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
女人是越劇的倡導者,這種說法不僅是對妻子和祖母,也適用於妓女、舞女和引路女郎。